树起雄心大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革新闯将萧德训和李之珍》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265
颗粒名称: 树起雄心大志
分类号: K828.1
页数: 3
页码: 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6年萧德训在一家私营电机工厂的试验车间工作。在一次皮子损坏的事故中,他受到工程师的质疑,使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他决定学习本领来提升自己,开始阅读制革工艺学的书籍,尽管有些地方他看不懂,但他通过询问他人和做笔记的方式不断进步。他明白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发现了一些工艺学上的不同观点,这使他开始探索制革技术的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 天津市 萧德训 革命闯将

内容

1956年,蕭德訓在試驗車間工作。那时候, 他还是一个只知道老老实实干活的普通工人。有一次,皮子坏了几十張。檢査这次事故时,工程师說是工人操作上有問題,蕭德訓說:“我們完全是按工程师的配方操作的。”工程师臉一紅說:“行了,你也就是頂这了!”
  这句話对蕭德訓刺激很大,也使他对过去那种“让怎么干,就怎么干”的想法发生了怀疑。他想:“要想完成党交給的任务,除了必須具备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以外,还得有本領。有了本領,至少,这次事故可以檢査出来,可以避免!”他还想:“党让我学技术,学文化,从来也沒說过我就頂这了,可現在有人說我就頂这了,我一定爭这口气,不給工人阶級丢人!”
  这样,他下定决心要学本領。当天晚上,他就从书店里买来三本书。这是三本制革工艺学,两本是外国的,一本是中国的。每天下班回来,这三本书总是不离手边,常常讀到深夜。
  可是,他仅有小学四年級的文化程度,有的地方看不懂。于是,他把不认䛊的外国字母和化学反应式用小本照样描下来,問老师傅,問一切懂得的人。从这以后,有人編了一句口头禪:“蕭德訓的名詞——太多”
  蕭德訓苦心讀书,书本給了他技术知䛊,也使他知道了一个道理:书本上的理論幷不是一成不变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沒有止境。因为,蕭德訓把三本工艺学对照着看,发現一些說法不一样:拿浸灰来說吧,有的主張小浸灰,有的主張大浸灰,厂子实际生产,有时是大浸,有时是小浸。鞣制工序也是这样:有的說脫灰越净越好,有的說脫不净也可以。蕭德訓想:“旣然三本书道理說法不一,就証明制革技术还沒有眞正硏究到家,制革的路子也不仅一个,我們决不能墨守成規,要开出一条新的路子。”

知识出处

革新闯将萧德训和李之珍

《革新闯将萧德训和李之珍》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红旗手小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内容是介绍天津市革新闯将萧德训如何由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靑年工人,攀上制革技术的新高峰,和具有同样文化程度的普通靑年技术员李之珍,如何掌握了很多电子新技术,试制成功好几种高级精密电子仪器的故事。

阅读

相关人物

萧德训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