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革新突破薄弱环节的楊益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躍进中的靑年紅旗突击手》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205
颗粒名称: 大胆革新突破薄弱环节的楊益昌
分类号: F129.721
页数: 6
页码: 97-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7年进厂的工人徒工楊益昌突破了鑽孔技术的限制,成功地改进并制造出了能够打方孔的立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调研,提出了鑽头设计和鑽孔方法,并在工厂得到支持和帮助。经过试验,楊益昌成功地打出了光滑的方孔。他的创新引起了其他工人的赞扬和学习,他也继续努力在机械制造方面进行技术革新。
关键词: 杨益昌 天津电工专用設备厂 技术革新

内容

熱悉机器制造业的人都知道,一般鑽床只能打圓孔,不能打方孔。可是,在天津电工专用設备厂(原紅旗机床厂),有一台立鑽,居然打出了“搖把方孔”,不仅突破了完成計划中的薄弱环节,而且揭开了鑽孔技术的新的一頁。許多人都以贊揚的口吻向站在立鑽旁边的一个年輕人祝賀,祝賀他这項重大的技术革新的成功。这个年輕人是誰呢?他就是1957年才进厂的鉗工徒工、共靑团員楊益昌。
  楊益昌改进“打方眼鑽头”的革新創举,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針对生产中的关鍵問題进行的。过去这个厂生产的牛头刨床和拉絲机床上的搖把方孔,都是用人工使用銼刀来銼,要銼好一个方眼起碼要三个小吋,而現在采用“打方眼鑽头”做,只用三分鐘就做完了。全厂今年計划生产的牛头刨床、拉絲机床等五百多台机床上需用的搖把方孔,用旧方法一个人十五个月才能做完,而現在一个人只用六天半就可全部完成。这样,就解决了过去因为等“搖把方孔”使裝配部門不能把机床及时成装的关鍵問題,保証按日按旬完成計划。人們不禁要問,为什么一个进厂不久的徒工就能实現这样的創造呢?这最好还是用他的具体行动来回答吧。
  按照毛主席的話去干
  在1959年大躍进中,工厂党委号召职工要积極响应毛主席提出的“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号召,大搞机械化、半机械化,改变生产技术的落后面貌。特別突出的是要求鉗工放下銼刀、手錘……,实現机械化、半机械化,革手工操作的命,提高劳动生产率。年輕的鉗工楊益昌想:“党的要求可太英明啦!就拿自己所在的鉗工組来說吧,做牛头刨、拉絲机床等用的搖把,每个搖把的方眼却要用人工一个一个的銼,眞象老牛拉車一样,这样慢慢騰騰的怎能适应高速度建設社会主义的需要呢?可是,搖把方孔又那样重要,缺它的話,前工序完成多好也是裝不成一台完整的机器。这老常規必須要打破。”但是,怎样用机械化来代替这笨重的手工劳动操作呢?又沒有好办法。楊益昌琢磨开了:毛主席号召我們敢想敢干,就是說,不但要大胆地想,还要鑽进去干,办法就会出来了。于是,他就刻苦鑽硏。一天,他正在鑽床上打零件元眼,但鑽头芒子沒磨好,打出眼来不圓,起“三楞子”。眞是坏事变好事,“三楞子眼”启發了他。他想:鑽头芒子不圓可以打出三楞子眼,为什么不能讓它打出四楞子呢?如果出来四楞子,进一步再改进的話,不就能打出四方眼嗎?他越想越有道理。不过心里把握还不太大,于是他就找到团支部書記,把自己的想法售訴給他。团支部書記一听,高兴地說:“嗬,这太好了,別三心二意的,快动手搞吧!有党的領导和支持,有同志們帮助,再加上自己敢想敢干,准能搞成功!但要記住,一个技术水平低的人,自已有不懂的地方就向有經驗的人学習,別悶在肚子里生憋……。”团支書的鼓励和嘱咐,使这小伙子心里感到譜更大啦!“你听候打四方眼成功的捷报吧。”楊益昌很坚定地說。
  不怕下工夫
  楊益昌为了尽快把打四方眼的革新建議試驗成功,鑽呀,学呀,那股子劲可足啦!一次,他在一本技术書籍上看一个方孔可以用机器打的說法,但是究竟怎么打呢?幷沒有具体介紹方法。尽管如此,可是这提法对他来說,却是極其宝貴的。他想,旣然技术理論書籍上提到,一定会有这样的資料。从这以后,他有空隙就翻閱技术書籍,中午,晚上都成为他查資料、寻根据、找方法的吋間了。每当夜晚,在人民圖書館、新华書店,經常看到这个年輕人出現,有关鑽工、鏜工、机床制造等的書籍,都成了他最亲密的脶友。但是,把所有的技术書籍、技术革新小冊子逐頁都翻过了,有关“打方眼”这方面的材料还是一无所获。难道眞的沒有嗎?眞的就不能搞成嗎?这时他有点失望了。这念头剛剛在他腦子里一閃,党支書那亲密的講話,好象又在他的耳边迴响:“我們一定要改变那种一銼、一銼干活的落后手工操作面貌,特別是共产党員、共靑团員,更应拿出最大毅力来努力实現它。”是呀!不能半途而廢,不能被困难吓倒,一定要听党的話,繼續搞下去,他那好学的精神又振作起来。接着又查了好多技术資料,但仍沒有找到一个好办法。
  一天,他正在圖書館翻閱資料,照例碰上他在圖書館結識的一个技校的同学,他心想:还是請敎一下他吧。可是,得到回答是:“不要胡思乱想吧,要能做的話还等到今天,比我們想的周到的人早就动手做了。”楊益昌用失望的眼光瞅着那个相識不久的年輕人,默默无書。当天,楊益昌回到家里,心一直不能平靜下来。他在思索着那个年輕人对他的“劝吿”,越想越覚得那人講的成問題,不但对自已不帮助,反而潑凉水。不,不能害怕澆冷水,一定要坚持下去!轉天,他进厂后就找到王师傅去請敎,幷把自己查找資料的情况吿訴給他。王师傅說:我倒听說过日本有打方眼机器,到底是个嘛样子的,也沒見过,可是我希望你不要灰心。党敎导我們工人阶級要敢想敢干,世界上沒有的,我們要有,世界上有的我們自己也要搞成它。我相信,只要功夫下到了,准能成功。老工人的一番話,不仅給楊益昌提供了綫索,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鼓励了他。果然在他繼續硏究中,在一本数学通报上找到一个关于打方眼的几何分折方程式,虽然这是数学方程,但是更进一步坚定了他的信心。他繼續刻苦地硏究,从1957年“机械工人”杂志笫一期起,一頁接一頁,一柵接着一冊地翻,翻到1958年的一期里,找到了一些这方面的資料,在这資料上簡单的介紹了打方眼做法和鑽头圖形与尺寸,这使楊益昌高兴得都跳了起来。
  向老工人請敎
  資料是有了,可是里边有好多东西他是不懂的,象徑向游动、鑽头圖形虛綫关系等他都閙不大通。因此,还是不能搞設計。于是,他就拿着資料到車間找到潘躍魯老师傅和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周潤田去請敎說:“請您帮忙指敎一下吧,看,这玩艺他認識我,可我不認得它。”二位老师傅拉着他一起坐在車問硏究起来,耐心地帮助他分析圖形及鑽头角度的关系……。他按照老师傅指示,逐字逐左都記在小本上,接着就动手画起圖来。零件圖紙画好了之后,催就把改进建議交給領导,得到領导大力支持,很快就把打方眼用的徑向游动卡头、胎具等制成了。但是設計一个什么样鑽头来打方眼呢?就在这紧要关头,不幸,这小伙子突然患了严重腹膜炎。……改进和試驗就这样停止下来了。
  坚强的毅力
  在楊益昌生病期間,厂里不仅帮助他住院治疗,党支部領导同志和工人們还不断到医院来看望他。这一切使他深深記在心里,他心想:如果在旧社会,工人得了这样的急病准死沒活;而今天,党这么关心自己,想尽办法把急病搶救好。再說同志們又是多么期待自己快把打方眼机器制做成功啊!可自己呢?天天呆在医院里,太不落忍了,一定快把病养好,回厂去做試驗。可又一想,仍用过去老牛拉車的办法,怎能取得高速胜利呢,再說,現在病仍未好,也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回厂工作,这要拉多长时間啊。想到这里,他等不及子,在养病期間又想办法找来粉笔、草板紙等,連画带做,就搞出几个打方眼的鑽头模型。不久,他的身体恢复了健康,回厂后新的試驗又开始了,在老师傅潘躍魯等帮助下做好了鑽头。
  当鑽头有了之后,接着就实际試驗。机床开动了,搖把放在机器工作台上,这时机器旁边的人巳經围的水泄不通,楊益昌也捏着一把汗,心想:要是不行,說不定又要把时間拖到多挺了。一分、二分、三分鐘过去了,搖把上光潔的方眼做出来了。一个靑年工人扯开嗓子喊:“成功啦!成功啦!再也不用那笨重的銼刀銼眼啦!”这一喊不要紧,看的人越来越多了,他們一面爭先恐后搶着看,一面握住楊益昌的手祝賀說:“我們一定要向你学習,希望你再多开动腦筋接着搞革新。”
  楊益昌沒有辜負党和同志們的期望,現在他正在为提早把車床改装为自动控制車床,改变全厂机器設备落后面貌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大躍进中的靑年紅旗突击手

《大躍进中的靑年紅旗突击手》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在大跃进期间天津市的青年职工在在生产上和革新创造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志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