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革命的青年——肖德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躍进中的靑年紅旗突击手》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200
颗粒名称: 不断革命的青年——肖德訓
分类号: F129.721
页数: 10
页码: 47-56
摘要: 摘要:文章讲述了在20世纪60年代天津津南制革厂进行的一场生产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工人们用新型设备取代了陈旧设备,用高速化、机械化的操作方法取代了体力劳动,解决了制革工艺中的诸多问题。一位共产党员和制革工人肖德训通过不懈的努力,试验出一套新的轻革制革工艺规程,将生产周期缩短到40小时。他的努力得到党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取得了成功。这场革命展示了工人的创新能力和共产党在技术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生产大革命 轻革车间 新工艺

内容

在这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天津津南制革厂的輕革車間里,正进行着一場轟轟烈烈的生产大革命!
  在这里,工人們激动地用工具拆除了那些历来被人們用来制革的灰池、淸水池……等陈旧設备,安裝上了用土洋結合的方法做出来的新型設备。
  在这里,原来工人們一直采用笨重体力劳动的“八字訣”:撈、倒、挂、蹬、鏟、刨、推,一整套偏的操作方法,即将被高速化、轉鼓化、机械化、連續化的操作方法所代替。
  在这里,从根本上解决了制革工业有史以来的手工操作多,工序繁瑣、体力劳动笨重、生产周期长的四大关鍵。
  这場生产大革命,激动着全厂每个制革工人的心!有着四十多年制革工龄的老工人张文賢,在出差临行前,感槪地对同志們說:“我眞舍不得在这个吋侯离开車間,我多么想亲身参加这場战斗!等我再回来的时候,咱們的車間就完全变成另一个模样了,这眞称得起是天翻地复的变化!”
  在这場生产大革命中,年輕的共产党員,一个只有初小四年文化程度的制革工人肖德訓,在党的亲切关怀、培养和大力支持下,發揮了有力的突击作用。在1959年持續躍进的日子里,就是这个平日非常“腼腆”的靑年人,經过三百多天的时間,提出了一系列的革新建議,不断革命,不断改进,进行了上百次的大型試驗,創造出一套嶄新的輕革制革工艺規程,使生产周期由原来的十六、七天縮短到四十个小时。
  决心按照总路綫精神徹底向陈旧的生产操作規程进軍
  在大躍进的1958年,祖国的英雄儿女,在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在党的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偉大号召鼓舞下,紛紛冲破各种迷信繩索,創造了千千万万樁奇迹,这些深深地激励着肖德訓的心,他想:“祖国的建設事业在一日千里地前进,成千上万的人們都在为了加速建成社会庄义强国,扫除着一切迷信思想,高速度地前进,制革行业旧的操作为什么不能改,我要赶上去,改变它!按照总路綫的要求办事!”就在这一年,在党的关怀培养下,肖德訓創造了不用顏料染皮革,出席了全国社会生义建設积極分子大会,幷且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每当肖德訓看到自己的伙伴們吃力地从灰池里往外撈皮子,每当他听到鏟皮工人說:“鏟皮工人磕头多,一天要磕八千个,只有牛产大改革,才能摆脫笨重活”的时候,肖德訓就想:“做到不用顏料染皮革,对一个共产党員来講,是远不值得滿足的。在我面前还摆着这么一整套不符合总路綫精神的陈旧的生产操作,还是慢悠悠地十六、七天才出成品,这怎么行!”一天,肖德調正在聚精会神地干活,听到一个下放干部說,有一个制革广制革全部是机械化的情况以后,就兴奋地說:“咱們什么吋候也能够那样該多好!”从此,肖德訓要求改变陈旧的生产操作的心情愈来愈强烈;愈来愈迫切,可是究竟从那里插手?肖德訓心里却一点儿底也沒有。
  1959年1月份的一天下午,厂党委召开会議,硏究厂里的革新方向。会上党委書記刘明华同志指出了三条,一要大搞原料、材料,二要大割盲腸,减少工序縮短生产周期,三要大搞机械化。听了党委書記的話以后,在肖德訓那慣于沉思的臉上,蜜現了开朗的微笑。他高兴地想:“对,縮减工序,这是最大的关鍵,工序一少,人力、材料都可以减少了,生产周期也縮短了,党想得眞周到!”但是,他馬上又陷入了沉思:“那么多道工序,从那里插手呢?”下班的鈴声打断了肖德訓的思路,他走出党委会一直奔向車間。
  好,就从这里插手!
  車間里幷排着一个一个的洋灰池子,在白灰和水的溶液里,浸泡着一张张的牛皮。几个小伙子,拿着鉗子吃力地蹲在那里往外撈着,弄的渾身上下都是白灰和水。肖德訓跑进車間后第一眼就看到这个情景。他自己也在这个工序干过几个月,这里的又脏又累的工作,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就从这里下手!”肖德訓斬釘截鉄的說。他馬上找到灰池組組长龐梁森說:“浸灰主要是使皮子膨脹、脫毛,咱們想个別的办法代替好不好?”龎梁森一听說要取消灰池可乐坏了第一句話就是:“干吧,要人有人,要材料有材料,我們完全支持!”当肖德調把这个情况向党支部書記汇报后,党支部書記坚定地說:“好,党支持你,馬上开始試驗,但是要有思想准备,試驗过程中一定会碰到保守思想的阻攔,有什么問題多找大伙商量,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来找党。”
  肖德訓有着一种踏踏实实干的好品格,凡是党要求的,凡是他立志要做的事,哪怕有天大的困难也一定要干到底。第二天是公休日,一早就刮起了西北風,可肖德訓却早已进了厂。团支部書記张化亭、支部委員呂家驥为了帮助搞試驗,也早早地赶来了。由于初次試驗沒摸透規律,这天試驗的結果,做出的皮子有点發硬,消息傳出后,个別有保守思想的人便振振有詞地說:“制革不浸灰,簡直瞎閙,搞好了象夹紙板,搞不好象糟紙板。”但是,党鼓励肖德訓:“繼續試下去,要多依靠群众,用事实做結論。”肖德訓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向老工人請敎,找技术人員商量,一鼓作气,晝夜不停地試驗着。經过兩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制革不浸灰的試驗終干成功了,不仅使生产周期縮短了兩天,节省了人力,还节省了大量的白灰和水,質量也完全合乎要求。
  斬断迷信绳索,繼續向前奔馳
  “浸灰”,是制革五十四道工序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环一經冲破,把入們多年来一直認为制革工艺不能改变的迷信繩索斬断了。就象一塊石头投在河水中一样,在肖德訓的思想上,激起了一个巨大的浪花后,一个波瀾接着一个波瀾的迅速地扩展开来:“灰池浸灰工序能取消,別的工序能不能?原来的制革工艺不可迷信,技术革命大有可为,鑽进去,摸住它的規律,来它个徹底大改革,搞出一套能够快速制革的新工艺行不行呢?”他激动地,一遍又一遍地想着,五十多道工序,排着一个长长的队伍从他面前走过。恰巧在这个时候,中国靑年报上發表了一篇郝建秀同志写的文章,文章中談到了她是怎样在党的領导下,大胆地抛弃了旧的工作法,創造了一套新的工作法。这篇文章,紧紧地吸引着肖德訓,他想:“郝建秀是个紡織工人,在党的領导下能創造出一套新的操作法来,我这个制革工人也能行!”决心一定,就开始对五十四道工序逐道硏究起来。哪道工序起什么作用,哪些可以合幷,哪些可以取消……一天跟着一天,一夜不行兩夜,終干找出了一条新的制革途徑,比原来的工艺規程,砍掉了一半工序。当肖德訓把自己这个想法和方案向党委汇报以后,党立刻抽出兩个人专門帮助他进行試驗。
  在这場战斗中,肖德訓几乎日日夜夜都守在試驗室里。凭着不停地艰苦試驗和苦学苦鑽的精神,战胜着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試驗中碰到了小毛脫不掉的关鍵,用硫化碱不行,用黃麯菌不行,用氨水还不行。加温不行,不加温也不行。眼看着一瑰塊皮子爛掉,小毛却仍然牢牢地长在上面。肖德訓經历着一次又一次失敗的考驗,他一碰到这种情况,就把过去自己遇到过的事都一件件地联系起来,苦思苦想,想从中得到后發。这吋,在肖德訓的腦子里出現了“禿子”的印象,他赶紧捉住这个念头,兴奋地嚷着:“小黃!快来!”和他一塊搞試驗的黃士璟剛迈进屋子,还沒开口,肖德訓就問:“小黃,你說为什么有人生了一場大病以后会脫成禿子?”小黃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問題,弄得莫名其妙,用疑問的眼光看着肖德訓說:“我不知道。”肖德訓沒去管伙伴的心情,接着說:“他可能是吃了一种藥,而这种藥治了病,却也脫掉了头髮,你說对嗎?如果我們能知道这叫什么藥就好了:”小黃这才恍然大悟,馬上說:“去保健站問問大夫去!”保健站的大夫也被肖德訓这个“怪”問題給“考”住了,但是他答应帮助打听打听。可是,肖德訓哪里等得及,他的腦子又象快馬一样奔馳起来,繼續想着新的措施。已經是晚上十点多了,肖德訓又給小黃提出了一个新鮮問題:“小黃,我又記起这么一回事儿,过去在南市一带,有人卖过脫鬍子的藥,只要把这种藥抹在长鬍子的地方,鬍子就会自行脫落,如果咱們能找到这种藥多好。”第二天,肖德訓終于在車間主任和工程师的帮助下,找到了这种藥,叫“硫化鋇”,是一种脫毛剂。
  小黃从市里买到硫化鋇,当夜又开始了試驗。剛把牛皮泡在硫化鋇溶液里,肖德訓就再也耐不住了,他一会儿就用手拉拉牛毛看是不是掉了,这样的动作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一个、兩个……小时过去了,大毛掉了,小毛还不掉。就这样折騰了一天一夜,小毛照样不掉。这可把肖德訓急坏了。第二天下午六点多鐘,肖德訓又和小黃商量新的办法:“咱們用硫化鋇粉面直接涂到牛皮上看看有什么反映。”說着,倆人就动手涂起来。这吋党委副書記和龎梁森等好几位同志都来了,肖德訓无意識地用手一碰剛涂过硫化鋇的地方,沒想到,小毛順着手触动的方向紛紛脫落下来。肖德訓高兴地地叫道:“小毛掉了!”大伙一听,一拥而上,都用手触动涂过硫化鋇的地方,果然小毛掉了,这可眞是件大軎事,难关終于被突破了。肖德訓和伙伴們就是这样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苦思苦想,終于用新工艺規程,把小样試制出来了。
  到生产中去驗証
  具有共产主义風格的人,不仅經得起一次又一次失敗的考驗,同样也經得住一次又一次胜利的考驗,每次胜利都是鞭策他更充滿信心地向更高目标前进,再前进!在小样試制成功之后,肖德訓馬上想到的是如何把这一套新工艺規程用到生产中去。这时,党又吿訴肖德訓:“到生产中去,試一道工序投入一道工序!”肖德訓按照党的指示走出試驗室。有一段时間,浸水工序积压了四、五千张皮子,堆得象一座小山-样,直接威胁着車間計划的完成。浸水工序的同志們都追切要求迅速突破这一关鍵,肖德訓看到这种情况,向党支部申請調他到浸水小組去,和同志們硏究用新工艺規程解决这个难关。肖德訓到浸水組的当天晚上,党小組长张家勤就召开了党小組会,专門硏究这个問題。会上,肖德訓針对皮子浸泡三天半才能泡透的問題,提出了在水中加助軟剂的办法。第二天便开始了試驗,經过兩天奋战,皮子就都泡透了,大大縮短了浸泡吋間。这吋肖德訓又想:“兩天时間还是太长,只有采取‘轉古’浸水办法才能徹底解决这个关鍵。”他把自己的想法吿訴了共产党員张緒明,幷約定在本公休日进行試驗。第二天便是公休日,兩人一早就进了厂,借用重革車間的轉古干了起来,当轉古轟轟地轉动了兰个小时以后,打开盖一看,皮子已經完全浸透了,这个消息一傳出,大家都兴奋地說:“这回老关鍵可突破了!”就在这里,又砍掉了四道工序。
  在党的支持下,一战再战保守思想
  7月的烈日当头照,人們臉上的汗水直順着脖子往下流,可是誰也不肯找个蔭凉地方避避暑,都站在厂院中央,围着那分別列成兩排的一百五十张皮子热烈地議論着,这个說:“这兩排皮子的質量不相上下”;那个說:“靠东边的皮子質量更好一点”,这吋,車間主任才吿訴大家:“靠东边的皮子是老肖用新工艺規程試驗的皮子。”……原来这是一次質量鑒定会。在田厂长的亲自参与下,决定把一百五十张皮子都从中間一裁兩开,一半按照旧的規程生产,一半用肖德訓提出的新工艺規程試驗,然后把实物拿出来讓大家鑒定。
  極个別的有保守思想的人,表面上不說什么了,但是,內心还是不服气。在另一次皮革学会鑒定会上,有人还認为制革业不能徹底革命。党委書記明确地指出:“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設事业的飞躍發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躍进,我們制革行业也要进行徹底的技术革命,而今天的改革,正是这場徹底革命的开始。”党委書記簡短有力充滿信心的講話,进一步鼓舞着肖德訓把这場技术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在冲刺綫上
  列車向前奔馳,不断地發出咯噔噔、咯噔噔……有节奏的声响。夜幕早已降临,車厢里漸漸地安靜下来,乘客們陆續地进入了梦乡。
  这吋,仅在昏暗的灯光下广从車厢的一个角落里,不时地傅来低微的,但却很热烈的兩个人的談話声。原来,在肖德訓出席全国群英会期間,看到了南京制革厂用三天半时間制出皮革的献礼,回厂后便向党委做了汇报,党委很重視这个經驗,决定由党委書記亲自挂帅,带着肖德訓一起到南京制革厂取“經”,这便是他們在回来的路上。
  在硏究了南京制革厂的操作規程后,刘明华同志坚定地悄声对肖德訓說:“回厂以后,我們要把南京制革厂这套取消制革停留期的經驗,和你已經硏秃成功的割掉工序的經驗,合成一套进行試驗,这样我們就将不是三天半,而是爭取兩天出成品了!”肖德訓的思想随着党委書記的指示,想到了把兩套經驗捏成一套以后将發生的效力,然后兴奋而又坚决地說:“我向党保証,一定在兩天乏內傲出成品来!”党委書記繼續亲切地說:“回厂后,你先从工艺上拿出一套新的东西来,然后咱們就把那些陈旧的設备也拆掉,發动大家动手制成土洋結合的新型設备,看吧,制革业的生产大革命,就要在咱們輕革車間实現了!”肖德訓从党委書記的話里,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共产党員就要时时刻刻敢于向陈旧的不合时代要求的东西进行革命,而又敢于大胆地創造出合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东西来。肖德訓的心怎么也不能平靜,他眞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回工厂和伙伴們一起馬上投入試驗。
  回厂后的第二天,厂党委会决定讓共产党員张緒明,工程师石連芳,各組組长和肖德訓一塊把南京的經驗和本厂試成的减少工序的經驗合而为一进行試驗。这是制革工艺大革侖最后的冲刺阶段,肖德訓的心里一想到兩天出成品,一想到伙伴們和自己就要从“八字訣”中徹底解放出来,他那股子干劲,就象从高山上急流而下的瀑布一样,旣猛冲而又永远不会停息!他和张緒明兩个人晝夜地跟着皮子,皮子到哪个組,他們也跟到哪个組,当發現問題时,就想尽办法去解决。很多老工人和靑年小伙子,为了亲自参加試驗,白天干了一天,晚上又自动留下来进行試驗。十天,肖德訓和伙伴們沒有离开車間,十天全部加起来沒睡兩夜的覚,……一共进行五次試驗,不是兩天,只用了四十小吋,完全合乎質量要求的皮革出来了,一套嶄新的工艺規程誕生了!
  英雄永远有着更高的理想
  肖德訓在这場生产大革命还沒有結束的时候,在党的敎育下,他的思想上又出現了新的設想:不久的将来,制革工人要和医院的大夫一样,每天穿着最潔白的工作服,在最干淨的厂房里,用最高速度为祖国工业、农业……,为人民生活需要做出最好的皮革。为了实現这个設想,他想出要根本改变制革用酸矸的化学生产方式,現在已經着手硏究用霉菌脫毛,幷已获得初步效果,他說以后还要硏究用超声波制革呢!

知识出处

大躍进中的靑年紅旗突击手

《大躍进中的靑年紅旗突击手》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在大跃进期间天津市的青年职工在在生产上和革新创造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孟繼华
责任者
肖德訓
相关人物
龐梁森
相关人物
张化亭
相关人物
呂家驥
相关人物
郝建秀
相关人物
黃士璟
相关人物
张家勤
相关人物
张绪明
相关人物
石連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