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标兵——段云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称心的当家人》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186
颗粒名称: 好标兵——段云仲
分类号: K827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段云仲在管理区的工作方法和他的工作作风,他经常在田间地头指导工作,注重群众的利益,帮助落后队赶上去。
关键词: 霸县 段云仲 僧垡头管理区

内容

永定河泛区的霸县曹家务公社僧垡头管理区,十一个村的土地,都被河水淤成沙性土質,向来长不好什么庄稼。今年,这个管理区的庄稼却在全县数了头份,一万一千亩小麦、产量比去年提高一倍,一万四千多亩大田作物长得格外出色。
  生产面貌的迅速改变,是党的領导和全体社員艰苦奋斗的結果,人們也說这跟他們的“好当家人”——管理区总支書記段云仲的工作分不开。
  生活在群众之中
  从春到冬,不管刮風下雨,段云仲大部分的时間都生活在群众当中,生活在生产現埸。他到这管理区来了一年多,全管理区的兩万六千多亩地,哪一塊是哪个小队的他都知道。在不同的生产季节,他知道每个小队、每塊土地的作物的生长情况。段云仲常說:“党的基層組織要了解情况,貫徹政策,領导生产。不下村,不下地,不找群众,情况怎么了解?政策怎么貫徹?”一年四季,他沒睡过晌覚,越是下雨刮風,越往村里地里跑;有时候,一兩天里要轉完几个或是所有的生产队;有时候,要用兩三天或更多的时間深入到一个生产队或生产小队里。他把这兩种工作方法叫作“細轉”和“粗轉”。“細轉”,是有目的地通过解剖“麻雀”,深入地研究生产运动中的問題,用来指导全面。“粗轉”,买一条是为了全面抓情况,了解生产大局,了解每一个小队每一塊地的生产情况,使腦子經常能网絡全局,使領导工作旣具体又進确;再一条,是結合了解情况,傳达党的政策和新的工作精神,看到哪,說到哪,一边說一边和干部群众商量,使政策很快能跟群众見面;第三条,是边检查了解边指揮,及时推广先进經驗,解决生产中發現的問題。
  他習慣到田間、到群众中去貫徹政策,指导工作,管理区很少找生产队的干部上来开会,单找下边的干部上来匯报的事几乎沒有过。就是有新的政策要研究貫徹,或一項新的运动要全面开展,需要开会的时候,他总要在会前作好充分准备。比如在組織“三夏”工作的会議之先,他就把每一个生产队的收麦任务,鋤地情况,夏种准备等等摸得一淸二楚。到开会的时候,跟干部們坐在一起摆情况,硏究政策,商量办法。所以会开得中心突出,簡短明确。生产队干部非常滿意。不管会議开得多么具体,段云仲从来也不把这当成工作的結束,而是当成工作的开始。每当会議結束之后,他馬上就跟队干部一起到群众中,到生产現場去检查發現新的間題。
  段云仲經常生活在群众中,开会又这么少,生产队的干部深入群众的工作加强了。参加生产的时間也充裕了,从支書到队长,一般都經常掙到相当中等劳动力的工分,安育村生产队长馬俊会,过去因忙于事务干活时間有限,現在哪个月都干二十七、八天活,4月份掙了三十个劳动日。
  扎扎实实 一絲不苟
  段云仲善于开动腦筋,研究分析問題,从繁忙的生产斗爭中看到下步棋,步步打主动仗。在麦收和夏种的季节,他發現有不少生产队忽略大田夏鋤,于是就联想到往年有些大田苗荒,就是因为忙于夏收夏种忽略了夏鋤的原故。当麦子基本上場,夏种剛全面开始,他就通过总支向各生产队提出了“抽出一定人力大搞鋤地制止苗荒”的任务;在大稿夏种以前,对于冬小麦播种的准备工作,就在干部、群众中作了反复的醞釀。这样,早种麦种好麦,就有了可靠的保証。
  段云仲不但自己工作細致深入,扎扎实实,一絲不苟,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同时也这样要求别人。1958年秋天,安育村生产队长馬俊会向管理区匯报全队的豆子都割完了。实际上他沒到地里去看。段云仲剛从他們的地里轉回来,知道有很多还沒割,就向馬俊会提出批評。他說:“你不深入,講了假話,是对党不負責任,也是对群众不負責。”馬俊会覚得很慚愧,受到很大敎育。段云仲在工作中,也非常注意根据各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千篇一律,过死过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有困难的生产队多帮助,大家都感到工作安排的具体,完成任务沒困难。
  段云仲深入工作,特別注意落后的单位。他善于深入田間,深入群众,具体帮助落后。他有一条深刻的体会是:对于落后的队和一些生产的后进現象,深入下去具体帮助,比叫上来原則的批評要强十倍。今年春天,胡其营的玉米間苗最慢,主要是干部忙于事务,下地时間很少,劳动力安排也有問題。他了解到这种情况,每天起早到胡其营的地里去,一边和社員一起劳动,听取社員意見,一边逐塊检查間苗情况。一連三天多;把底碼摸淸了,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干部具体安排劳力,按每塊地的苗子情况,訂出先后管理的次序,鼓励他們快馬加鞭赶上去。段云仲这样的耐心帮助,干部、群众非常感动。从那以后,这个队的大田管理很快就赶上去了。
  虛心学 敢創造
  1958年春天,、段云仲剛来到安育乡当总支書記,就發現这地方土質不好,产量很低,最触动他心思的是这几个村的,群众習慣吃玉米,而本地只能种平壠大豆,往年零星点种点玉米,因为土發阴,长不起来,收成有限。他認为这是組織生产大躍进的一个关鍵問題。从那时候起,他就产生了改变这种局面的强烈願望。
  段云仲在农业生产上是个老內行,十七岁起就給地主扛活,一直到他入党的1942年以后才脱产,十几年如一日,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旣动腦筋又动手。他当农业供应社主任的时候,七寸步犁能拆能修能用;在水利推进社工作时,又鑽研修理水車。这些事在他看来都好办,只要虚心学,亲自动手,就行了。可是現在呢?是要譲不长玉米的地长出好玉米来,在种植方法上来个革命。这确是个比較困难的課題。
  但段云仲对这个課題采取了积極的态度,一方面請敎当地群众;一方面虚心学習外地經驗。当时,“河北日报"上登載的山西一个农业社掘溝塡阳土种山芋的丰产經驗,給了他很大启示。他联想到:如果玉米就是因为怕阴土而不长,那么也用挖溝塡阳土的方法,不就能获得丰收了嗎?他带着这个想法去找老农尹連富等十几个人座談,老农們都說这个想法很有道理,而且根据阴土长豆子阳土长玉米的經驗,提出建議:把阴阳土每隔一壠集中起来間作玉米和豆子;兩样庄稼都可以丰收。段云仲認为这是个很好的主意,可是应該怎么个翻法?他拿着鉄鍬亲自去搞試驗,失敗了,就又和乡长乡秘書三个人一起在地里琢磨。經过反复試驗,一种簡便的阴阳土翻地法終于制造出来了。使用这办法,地掘一尺半左右深,每隔二尺一壠阴土一壠阳土,地面平整,層次分明。
  阴阳土翻地試驗成功了,但段云仲还滿足,他从矿石收音机里听到了河南小麦分層施肥,取得高产的消息,就想把这个經驗用到玉米上去試驗一下。就又找老农商量,根据玉米根部的生长規律,搞出一套新的施肥办法:掘地以前就鋪上一層粪,翻到底下作底肥,然后把大部肥料在下种以前耠溝撒入,等苗子长到六寸的时候再結合中耕追肥。
  当年,安育和王居兩个村按照这个方法种了五百多亩玉米、豆子,一亩地平均收了六百多斤,最高每亩收九百七十斤。
  一切經过試驗
  段云仲常說:“現在是过大日子,推行新技术,非得謹愼細致不可,因为群众是执行者,思想搞不通就干不好;大面积生产要是搞坏了,損失也大。”因此不管是外地經驗,还是当地的耕作方法,或者是經过試驗成功但多数社員还沒有接受下来的先进技术,都要經过試驗后才去推广。只1958年一年,他就直接或間接地作了阴阳土分种玉米、大豆和花生、山芋密植等十来种試驗。
  試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来自外地的經驗,他总是自己先干。比如阴阳土分种玉米、大豆就是这样。对一些新的技术措施,在小面积上試驗成功了,群众还犹豫,就繼續进行大面积的試驗。比如1958年玉米双株密植,每亩六千株,小面积試驗的結果,比一般密植(每亩三千至四千株)增产,三分之一左右。今年年初打算普遍推广,有些社員又怀疑大面积种植是否会通風透光?因此他們今年又在僧垡头生产队搞一塊較大面积的試驗田,进一步考驗这种方法。此外,对群众有爭論的种植方法,也要通过試驗加以对比,如去年种花生的时候,有人主张小撮密墩,有人主张大撮稀墩,究竟哪个意見对,他肯定不下来,就和另外兩个同志在半亩地上搞了“小撮密墩”(每撮下四五个粒,墩距五寸)和“大撮稀墩”(每撮十个左右粒,墩距一尺)的对比試驗。兩种种植方法同样管理,結果不一样,大撮的頂土力大,出苗率在90%以上,小撮的出苗率只70%。收获时,大撮稀墩的比小撮密墩的多收三分之一。根据去年的試驗,今年全管理区的八百亩花生,全部采取了大撮稀墩的方法。
  他們推广新技术的方法,是把試驗过程向群众公开,組織群众参覌鑒定,使之成为不断克服旧思想、傳播新技术的过程。在推广阴阳土分种玉米、大豆的試驗中,他們先后組織了看苗看根、看耐旱程度、看渗水快慢和最后收获的对比等四次現場会議,群众看了就作結論了,說:“这个着就是好”。这种种植方法去年只有五百多亩,今年就推广到六千多亩,都是出于群众的自覺行动。
  在推广經过談驗的先进技术中,他还十分注意因地制宜的原則。今年推行各种作物的密植时,管理区只根据去年的經驗,提出一般要求,允許各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群众意見具体安排。比如玉米密植,最密的每亩六千株,一般的四千株上下,可是也有三千株左右的。这种留有余地的作法,群众十分滿意。
  不断总結 不断提高
  作任何一件事情,段云仲都考虑是否有利于生产的發展。凡是生产上極需要办的事,他就去积極發动群众,幷和群众共同执行;跟目前生产关系不大的,他都主张不办或推迟。这就保証了集中主要人力、物力来組織生产的繼續躍进。同时,他們在組織生产繼續躍进当中,一貫坚持了勤俭經营的方針,充分利用本地的有利条件,自力更生,从来沒伸手向国家要肥、要款、要机械。
  僧垡头管理区在1958年大躍进中取得了很大成績。段云仲認为:1958年,是个不平凡的年度,这一年不仅是粮食大大增产了,而更重要的是取得了向自然斗爭的丰富經驗。他發动群众認眞地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結,从中找到了繼續組織生产躍进的三条基本經驗。这就是:全面推行技术改革,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閑散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多种多收;全面發展生产。目前这个管理区已經出現的新的躍进局面,就是充分利用和發揮了这三条基本經験的結果。段云仲在他的領导工作中紧紧地抓住了这几个环节。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方面,凡是1958年試驗成功的先进技术,今年都进行了推广;在充分利用閑散土地、实現多种多收方面,段云仲和群众商量提出的措施是“总种总收”,从早春計划一直种到秋末。現在,房前、房后种上了多种蔬菜,渠道上的蚕豆已經收了,黑豆和大麻子又长了起来。到6月底,全区被利用起的閑散地在三千亩以上,耕地較去年扩大了五千亩,在全面發展生产方面,他們有植树造林、發展家畜、家禽和大牲畜的具体規划。这样,保証了多种生产的全面开展。全管理区一千三百四十多戶,現在是汉民每戶三口猪,回民每戶三只羊,大人小孩兩只鷄,平均四戶一兴牲畜。

知识出处

称心的当家人

《称心的当家人》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主要介绍了天津市农村人民公社干部在社会主义总路线和群众运动中表现出色的故事。包括好标兵段云仲、善于走群众路线的崔银和、称心的当家人张福来、模范干部傅德成、艰苦朴素的好榜样林文德。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力
责任者
万鹏
责任者
英杰
责任者
马俊会
相关人物
段云仲
相关人物
尹连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霸县曹家务公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