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技术不断革新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向标兵小組学习》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146
颗粒名称: 掌握技术不断革新技术
其他题名: 天津造紙总厂大鍋小組經驗
分类号: F425
页数: 6
页码: 47-52
摘要: 这篇文章描述了天津造纸总厂大锅(蒸煮饭)小组取得的成绩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小组在党的领导下,遵守工艺规程并勇于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关键词: 先进小组 组织管理 天津市

内容

天津造紙总厂大鍋(蒸煮饭)小組,十年来,月月、年年完成和超額完成国家計划。九年产量超額的总和,就等于这个厂在国民党反动統治时期平均年产量的三倍多;去年的实际年产量,就超过了本厂原訂第二个五年計划最末一年(一九六二年)的計划产量;今年上半年葦浆的产量又比計划超过了三千一百四十多吨。在每鍋葦浆的蒸煮时間方面,解放前(一九四八年)是二二十四小时,解放初(一九四九年)是十二小时,第一个五年計划末(57年)降至五小时,58年全年每鍋平均为三点三十三分,今年上半年,又降低到三小时二十五分,超过了一九六二年計划水平,貫彻八中全会以后又降至二点五十分到二点五十五分。占成本一半以上的葦子消耗也逐年降低,目前每百斤葦片可比一九五〇年多出九斤多葦浆。質量逐年提高,今年巳經从計划規定的漂率5.5%降到5.2%(漂率越低,葦浆質量越高)。
  他捫是怎样取得这些成續的呢?他們的答复是:“听党的話,学习技术,掌握技术,研究科学技术,鬧技术革新。”
  既認眞遵守工艺規程又大胆革新技术
  大鍋的操作技术比較复杂,为了安全生产,保証質量,必須严格遵守工艺規程。大鍋小組在党的敎育下,一向十分重視遵守工艺規程,对于違反工艺規程的現象,及时在小組会上展开批評与自我批評。但是,他們在思想上幷不因为有了工艺規程而不敢大胆革新技术,相反地,还不断地針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改进操作,改进設备,来补充修訂工艺規程。对于一些比較重大的革新,或者意見不一致,都反复进行試驗,求得科学的結論。比如,在今年八月的“夺浆大战”中,小組为了把每鍋浆的蒸煮时間縮短到三个小时以內,建議把悶汽时間由工艺規程規定的一点十分降到一点或一点五分,小組認为这样做可以保証漂率在5.2%以內(原訂5.5%)。当时有的技术人員認为工人不重視質量,以“悶汽一点十分是工艺規程規定”为理由,反对工人进行改革。这个小組和技术人員展开了一場辯論。在道理上講通以后,在工厂党委会的支持下,投入了試驗。結果証明,悶汽时間縮短到一小时,漂率反而降到4.7%,幷不影咱質量。这項改革成功,使生产又向前跃进了一步。这样大胆想結合科学研究,又一切經过試驗,使这个小組在保証質量、节約原枓的情况下,蒸煮时間一縮再縮,生产水平一跃再跃。
  为了巩固每一項技术革新成果,这个小組及时把被釆納的革新項目,經过領导批准,納入技术管理制度,或是工艺規程,讓大家共同遵守。象通汽时間,过去的工艺規程規定为两点十分,操作的时候通汽截門不准全部打开;在去年大跃进当中,工人們先后建議全部打开截門,并且增加了一个
  十时通汽管,这个建議被釆納后,通汽时間縮短到五十五分鐘左右,大大縮短了蒸煮时間。經过厂技术部門鉴定,正式修改了工艺規程,使这項革新成果巩固下来。另外,他們还按照生产提高的需要,发現工艺規程沒有規定的部分,經过集体研究,取各人之长,統一操作,补充工艺規程的不足。因此,这个小組的各項工艺管理制度总是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窩,既保持了它的严肃性,又保証了它的先进性,成为促进生产的有效方法。
  开展技术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大鍋小組所以能够不断地革新技术,和大力开展技术学习是分不开的。一九五一年底,厂党委派他們小組的宁培福到造紙专业学校去学习,宁培福毕业回来以后,就成立了技术学习班,建立了正規的技术学习制度,由宁培福和技术員孙繼华定期講課。当时有的工人对于单純学习技术理論不感兴趣,这个組的党小組研究以后,建議技术員按照大鍋工艺規程,結合实际一步步地講;同时反复說服工人重視提高技术理論水平。这以后,工人們学习的出勤率达到100%,考試成績都在九十分以上。通过这种学习,使工人們多年的操作經驗和理論知識結合起来了。
  大鍋小組的技术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他們在向工种或不同工种里組織相互規摩,現場学习:請各工序的老工人主講操作經驗,来帮助小組的罅一个成員精通本职技术操作,并且成为制浆各种工序的多面手。他們开辟了专題問答栏,解决昼夜三班会面吋間少的困难,及时交流經驗,提高技术。他們举办了技术研究会,在工人們普遍掌握了制浆操作技术
  和一般原理以后,进行专題研究,或者解决技术工艺上的重大問題。
  学习当中,他們以通过掌握技术理論知識和操作經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問題为主,这样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比如在大鍋高溫、高压的时候,遇到紧急停水停电,或是任何其他意外故障怎么处理,老工人們就会結合自己的經历,講了許多有兴趣的故事。人們听着爱听,記得也牢。由于学习結合实际,在生产上也立竿見影,装鍋工人李庆元通过技术学习,学会了掌握技术比較高的看循环泵工作,在一次紧急停电中,他处理的和老技术工人一样妥当。由于工人操作技术水平和技术理論知識的提高,他們針对生产薄弱环节,大鬧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得心应手,效果显著。一九五三——五四年,大鍋蒸煮时間长,消耗大、产量低,成为全厂的薄弱环节。这小組的工人們和工程技术人員配合,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实現了藥液循环装置,大大加速了蒸煮时間,日产量增长了20%。一九五六年工人們把放浆管由弯改直,使放浆时間由五十分降到十五分。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迸中,通过“学营口、赶营口”,革新項目层出不穷,平均蒸煮时間更由一九五七年的五点多鐘猛降到兰点三十三分,幷且連續創造了两点十四分、一点四十七分两个全国最高紀录。
  經过十年来的技术学习,这个組全組工人都成了精一門兼几門的多面手,过去技术員或工程师們做的一部分化驗藥液等工作,早在几年以前就交給工人掌握了,現在一般的四級工都可以做了。他們的技术学习,目前已經进入了专題研究阶段,并且写出了第一部蒸煮技术汇編——防止生浆、糊浆、水煮浆的經驗;国庆节前,他們还要写出第二部——降低漂率(卽降低消耗、提高質量)、提高收获率的經驗。
  党的領导是前进的动力
  大鍋小組取得这些成續的根本原因,在于党的領导和关怀。党委書記經常亲自去檢查生产,碰到問題就整天整夜和工人們一起解决并关心他們的政治思想。这样,使小組工人們的政治覚悟、主人翁責任感迅速不断地提高。另方面小組本身也积极主动地已依靠的領导。他們的基本作法是:
  1.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問題,积极主动向党委反映,講党委帮助解决。今年八月,要由日产七鍋向日产八鍋进軍,需要厂里各方面的支持,党委馬上发动了全厂职工,掀起了支持大鍋展开夺浆大战的热潮。原枓科工人为保証大鍋装的多、装的快,及时送葦,同时在下雨吋也从葦垜下边掏干葦送去。切葦室的工人釆取勤換刀等措施,把葦片切短,并按时按量送到大鍋,使大鍋按时实現了日产八鍋任务。小組工人受到很大敎育,当天,一方面向党委报捷,同时也向各兄弟工段送賀信、組織慰問。
  2.認眞学习党的方針、政策,使党的号召成为小組前进的动力。小組工人普遍認識到:学得越深,前进的方向就越明确;凡是报上登的党中央、省、市委的有关生产方面的指示、号召、社論,都一一深鑽細研,然后結合本組具体情况,認眞貫彻执行。今年八月学习了市委万書記在党員干部大会上的报告以后,个个心情振奋、一致表示:党对咱們的情况了解得这么清楚,不仅給我們指出高产、优質、低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努力方向,还給我們提出“縮短蒸煮时問”的具体要求,我們一定昕党的話,坚决拿下蒸煮时間。几乎每人都提出了縮短时間的建議。八月十九日,在全厂配合下,把每鍋浆的蒸煮时間,由三点二十多分鐘縮短到二点五十一多分鐘。
  3.有了缺点及时檢查,經常拿“是否完成了党所交給的任务”衡量工作作得好坏。有一个时期,交接班和兄弟工段联系得不好,在小組会上反复的作了檢查,从而揭露幷批判了一小部份人强調大鍋重要,光挑兄弟工段毛病的驕傲自滿情緒,然后通过到各兄弟工段参覌拜訪,明确了联系制度。原来只知到点找鍋爐房要汽,有时气压不够,就怪鍋爐房不好,通过参覌拜訪,清楚的了解到鍋爐房是負責供应全厂用汽的部門,各部門要汽必須在十八分鐘以前通知鍋爐房,才能保証供应。認識到过去既不通知,到点就要汽的作法是不合乎制度規定,鍋爐房来不及准备。回組后,很多同志都主动作了檢討。从而密切了与兄弟工段的协作。
  經过学习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决議和号召以后,这个小組的工人干勁更足了,决心力爭更大跃进,在今后四个月里,按旬、按月地完成国家計划,使全年总产量比原計划超产六千九百吨紙浆,漂率降到5.2%以下。

知识出处

向标兵小組学习

《向标兵小組学习》

本书主要介绍了国营天津第四棉纺织厂、天津市第六建筑公司、天津造纸总厂等企业和组织的生产、管理、技术革新等方面的经验,以及一些个人的先进事迹和经验。

阅读

相关人物

宁培福
相关人物
孙繼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天津造紙总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营口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