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革命精神为消費者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向五好标兵学习》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093
颗粒名称: 以革命精神为消費者服务
其他题名: 介紹紅桥区針市街粮店
分类号: D412.62
页数: 6
页码: 64-69
摘要: 本文介绍天津市红桥区针市街粮店职工表现出色,他们认真执行政策,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并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因此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被评为1963年天津市“五好班组”。他们爱护社会主义商业信誉,注重保证商品质量,主动承揽困难,把方便送给顾客,做好供应,适应顾客的需要,事事便利群众,处处依靠群众。
关键词: 天津市 消费者 粮店

内容

紅桥区針市街粮店共有职工八人,其中女职工四人;他們担負着九个集体食堂、九个飮食店和一千四百七十八戶居民的粮食供应任务。几年来,他們在党的正确領导下,坚持政治挂帅,认眞地执行党的政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貫彻勤儉办企业的方針,因而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务,被評为一九六三年天津市“五好”班組。
  爱护社会主义商业信誉
  这个粮店的职工深深懂得,粮食是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的,而做好粮食的供应工作,更是关系到群众生活的大事。如果工作中不认眞貫彻执行党的政策,沒有坚强的群众观点,不光会影响国营粮店的信誉,还会影响党和政府同群众的关系。因此,他們在售粮时特別注意买卖公平,斤秤准确。每天开始售粮以前,他們都要檢查磅秤是否准确,做到秤盘不干净不称粮食。他們还把店內三台磅秤的构造和定磅、用砣方法,以及哪个售貨員掌握哪台磅秤等,主动地向居民組长作了介紹,爭取群众的监督。即使偶而称錯了分量,也是以党的政策为重,以国营商业信誉为重,絕不掩飾自己的錯誤。有一次,业务員李文郡給住在竹竿巷的一位顾客称三十斤面粉,顾客走后,才发觉磅砣放錯了,只給人家称了二十斤。李文郡心想:“党經常敎育我們要好好工作,为人民服好务,今天因一时疏忽出了差錯,怎么能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群众呢!”他想到这儿,立刻称了十斤面粉,給顾客送到家里,幷誠恳地向顾客道了歉。
  为了保证商品质量,他們对于出售的杂粮,該过篩的就过篩,絕不敷衍了事,不让群众吃亏。有一次,一个老职工篩蚕豆,他一看篩出的土太多,怕加大伤耗,給国家造成損失,篩了一包就不願再篩了。这件事被粮店領导知道了,为了提高大家认識,立即組織大家对这件事情进行討論。討論結果,多数同志认为:“保证商品质量和降低損耗,表面上看是有矛盾。但是,党的政策应該摆在前头,决不能让群众买带土的粮食。”从此,他們就明确地規定了一項制度,該过篩的粮食必須过篩,不过篩絕不出卖。
  主动承攬困难,把方便送給顾客
  一九六三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場急雨剛剛过去,蒙蒙小雨还下个不停。这时,店主任陈世斌想,“現在已到了月底了,几位孤身老人的粮食快吃完了,不及时把粮送去,耽誤了老人們吃飯怎么办?再說阴雨連綿、滿街泥水,老人們明天出門买粮要是滑倒了,可又怎么能行?”想到这里,陈世斌毫不犹豫地把粮食称好,冒着細雨,趟着泥水,一步一滑地为几家孤老戶挨戶去送。当他走到隆順里时,由于天黑、地滑、路上积水很多,一不小心失足掉进了地沟,地沟里的臭水都沒过了膝盖。但是,他那一顆为人民服务的紅心,却絲毫沒有因此而动搖。他爬上来,走回粮店,重新換了衣服,坚持把各个孤老戶的粮食送完。許多职工也是这样,他們成年累月、風雨无阻地,为购粮有困难的住戶送粮上門。据一九六三年的不完全統計,他們給孤老戶和沒时間买粮的双职工住戶送粮約三百六十多次,共有八千二百余斤粮食。一位姓吳的孤身老人向送粮的职工說:“我活了七十多岁,經过几个朝代,只有共产党、毛主席才敎导出你們这样好心腸的售貨員!”
  做好供应,适应顾客的需要
  在他們粮店供应范圍內的几千居民当中,对粮食的品种經常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所以在供应工作上也就要求尽可能地与群众的需要相适应,才能使群众滿意。一天中午,有一位顾客来粮店要买二斤切面,可巧切面卖完了。当时顾客很为难,因为他已經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面条下鍋了。切面卖完了,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是他們幷沒这样想。这时正在卖貨的两位业务員商量了一下,一个人继續在店里卖粮,另一个人从店里称了二斤面,主动到临近的切面鋪,亲自动手給軋成了面条,卖給了顾客。事后,他們想:軋了二斤切面,只不过解决了一位顾客的需要,这还不是彻底解决問題的办法。于是,他們就提出多进切面的建議,幷且每天提早到加工厂去取。这样旣受顾客欢迎,切面銷量也增加了。
  另外,他們还很注意使自己的工作尽可能适应群众的需要。一九六三年六月的一天早晨,粮店剛开門,顾客就来了。这时,突然跑来一个人高声城着,“李嬸!快回家去看看!你的小孩摔在地上了。”当时李嬸也顾不得买粮食,就慌着跑回家去了。原来粮店規定不到八点粮店不开門。李嬸由于出来的早,时間长了,睡在床上的孩子醒了,从床上摔了下来。这件事情,引起了粮店职工的議論。有的說:“咱們的营业时間有問題。現在天气热了,人們起得早了,咱們还八点开門,不适应顾客的需要;要根据群众生活变化的情况,改变营业时間。”后来他們按照季节变化的情况,实行了交叉上班制,在不增加职工劳动时間的同时,延长了营业时間,使居民购买粮食更方便了。
  事事便利群众,处处依靠群众
  要想为群众服务得好,仅仅依靠在柜台上发現問題是不够的,需要走出柜台,广泛地听取意見。他們成立了店群协作委員会,由居民推选热心群众工作的消費者代表八人組成。每月定期召开会議,征求群众对粮店工作的意見。同时,粮店也向代表們汇报工作,交代粮食政策,檢查服务质量,使群众充分了解粮店的工作,以便更好地监督和帮助粮店改进工作。此外,对于职工的工作作風,先进工作者的評比等也都征求群众意見。对于消費者提出的每一条意見,他們都十分重視,认眞对待,严肃处理。比如,过去有一段时間中午不营业,群众感到不方便。当群众提出意見后,粮店及时硏究了居民的意見,就恢复了中午照常营业的制度。他們又根据居民代表提出的为便利双职工买粮的意見,在每星期三、六把营业时間延长一小时。因为粮店关心群众,群众也把粮店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情,把粮店的职工看成是自己的亲人。粮店有困难,群众就尽力帮助解决。有的居民代表看到粮店业务員忙得滿头大汗的时候,就主动来帮助搬袋子,倒粮食,照顾顾客。还有的居民每到粮店业务忙、开門早的时候,很早就起来給粮店职工送开水竭。派出所的伙食管理員,每当粮店业务忙时,也經常利用休息时間赶来帮忙。这都充分体現了粮店为群众、群众爱粮店的社会主义的新風尙。
  这个粮店从主任到每个职工,都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店主任陈世斌,通过实踐深刻体会到言敎、身敎相結合,身敎胜于言敎的道理,要让同志們干勁足,首先必須領导本身勁头足。几年来,他勤勤恳恳,爱店如家,带头参加劳动。搬、倒粮食是最繁重的活,他就經常坚持做这項工作;一年內,他和大家搬、倒粮食这一百多万斤。下班后粮店的値宿任务,老陈也总是搶着承担。他来店三年的时間,就已在店里睡了二年零二个多月了。逢年过节,他也是让同志們休假,自己留在店里値班。在他的带动下,职工們也时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从不滿足已經取得的成績,經常向先进学习。职工們常說:“工作都是人做的,誰好就向誰学!”一九六三年,他們先后到全亩各先进粮店学习参观十一次,每次都把別人的成熟的經驗认眞地学到手,很快地就在店里开花結果。一九六三年在經营管理上通过学习先进經驗,他們就做了十几項新的改进。
  最近,他們在参加了天津市“五好”集体“五好”职工代表大会以后,受到了很大的敎育和鼓舞。他們决心要进一步学好毛主席著作,把毛主席思想貫彻到业务中去;要虛心学习各兄弟单位的經驗,特別是要学习南华里商店的經驗,将自己的粮店办成“南华里”式的粮店,做“南华里”式的商业人員。

知识出处

向五好标兵学习

《向五好标兵学习》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天津市“五好”集体“五好”职工代表大会上一些典型事迹的报道,以及代表们的倡议书。这些事迹展示了优秀集体和个人的风采,包括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卓越表现和对革命精神的追求。文章提倡通过学习和赶超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呼吁全市职工积极响应倡议,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