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不断革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向五好标兵学习》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090
颗粒名称: 自力更生,不断革命
其他题名: 介紹建筑构件厂卢珊鋼筋工队
分类号: D412.62
页数: 9
页码: 34-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建筑构件厂的卢珊钢筋工队在党的教育和指导下,通过自力更生、穷干苦干的方式,从最初的七人小队发展成为技术先进、效率高的建筑钢筋加工队伍。他们先后创造和改进了各种机具七十多台,使钢筋工的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十年来,他们加工了成千上万吨的钢筋骨架,为国家节约了近九百吨的钢材,每年都全面完成了任务。
关键词: 天津市 建筑构件厂 钢筋队

内容

天津市建筑构件厂卢珊銅筋工队是在一九五三年建队的。当初,他們只有七个人,都不过二十岁上下;一把大錘,两把鎯头,几个搬子、克子,就是他們的全部生产工具。論技术,最高的是二級工,还是个壮工,根本不会鋼筋活儿。現在,过了十年,卢珊鋼筋工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們在党的敎育下,在祖国热气騰騰的社会主义建設斗爭中,迅速地鍛炼成长起来。十年来,他們先后創造和改进了各种机具七十多台,使鋼筋工的作业基本上实現了机械化、半机械化,使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一九五三年,他們加工一吨鋼筋要用二十八个工,到一九六三年,加工一吨鋼筋,只用四个工就行了。十年来,他們参加建設了許多雄偉的現代化工厂厂房、寬敞的俱乐部、学校和机关大楼、职工宿舍……加工了成千上万吨的鋼筋骨架,为国家节約了近九百吨的鋼材,每年都全面完成了任务。这是在党的領导下,在毛澤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胜利;它閃耀着总路綫、大跃进的光輝。党和人民給了他們很大的荣誉,多次評他們队为先进班組,成为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
  初次尝到“巧干”的甜头
  当初,卢珊队的几个工人,都来自农村,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在旧社会吃过苦,受过罪。当他們一投身到祖国偉大的社会主义建設事业中来的时候,个个打心眼儿里高兴。但是,由于那时他們还缺乏技术,所以干活的时候光知道拚体力,效率很低,所完成的任务总是同領导的要求相差很远,赶不上祖国建設的需要。当时,大家心里都很着急。
  那时候,他們調直鋼筋,就是用鎯头在案子上砸。一天累得不行,一个工不过能調直一百公斤。党支部的負責同志很关心他們,对他們說:“干活光拚体力不行,还得想法巧干。要学习,要創造。”他們一想,这些話可眞对呀!旣然自己承担了光荣而艰巨的建設任务,光靠热情,不想办法,沒有本領,那怎么行呢?于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商量要搞个东西,把鋼筋一下子拉直,免得再一点点去砸。接着,他們就試着做了些滑輪,釘在案子上,想让鋼筋从輪子当中通过去,把鋼筋挤直。不料,穿上鋼筋后,猛力一拉,“忽拉”一声,連人带案子全倒了。在一旁看的人都笑了起来,有的队員也灰心了。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那天晚上,支部負責同志又来到宿舍,亲切地鼓励他們,說:“不要灰心啊!倒了再重来,继續改进么!”当时,报紙上正好登出了劳动模范張明山創造反圍盘的事迹。他們把党的敎导和張明山的事迹結合起来,越想越对,越想越有劲。“人家張明山創造反圍盘,失敗了几百次才成功,,难道我們連一次失敗都經不住?”这一来,他們增强了克服困唯的信心,重新加固了案子,继續試驗。又經过几次失敗和改进,終于做成了一个土造“盘条拉直机”。調直鋼筋时省劲了,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三倍,滿足了当时生产建設的需要。他們第一次尝到了“巧干”的甜头。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們第一次被評为天津市的模范小組。
  自力更生,穷干苦干鬧革命
  一九五五年,卢珊鋼筋工队响应党的号召,去大西北,参加了那里的工业建設。他們到那里后,不但看到了祖国建設的巨大規模,而且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經受了鍛炼。他們从心里感到光荣和自豪!幷决心勤学苦练,提高建設本領,为祖国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献。
  一九五八年二月,卢珊鋼筋工队在大西北胜利完成了任务以后,回到了天津。这时,党提出了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偉大号召。通过学习,他們认識到: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加速建設进度,就必須把工人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他們結合自己的生产情况进行硏究,感到掄大錘是劳动强度最大的操作。为了把粗鋼筋調直,就得把十八磅的大錘掄起来,一下下地砸。挺棒的小伙子,干这活的时候,时間不长,就累得直喘气。常常是,几个小伙子輪着干,还个个累得腰酸腿痛、胳臂痛。在一次紧急的建設任务中,队員們揄大錘掄得胳臂都肿了,铁砧子也被砸裂了。在这次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中,他們提出了“放下大錘”的口号。
  可是,要放下大錘,就得有机器来代替。机器从哪里来呢?开始时,他們把所需要的几种机器,像成型机、点焊机、夹板錘等,給領导开了个淸单,想等現成的。領导上耐心地启发他們,說:“咱們国家目前还是一穷二白,建設任务很大,哪有那么多現成的机器装备給我們呢?得靠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啊!”这些話,提醒了他們,也提高了他們的认識。經过大家議論,决定自己动手实現机械化。他們組織队員学习了毛主席的《愚公移山》一文。愚公那种不怕困难的頑强精神,深深地启发和鼓舞了大家。有的說,“愚公一个老头儿都立志要搬走两座大山,咱們这么多小伙子有什么不敢干的?”还有的說:“咱們要比愚公强得多。咱們有党的領导和支持,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掉!”信心增强了,干劲更足了,他們决心要造出一个电錘来代替大錘。
  开始,誰也不知从哪儿下手。別的不說,就連要造的这个电錘是个什么样,誰也沒譜。后来,听說有的工厂有,就三番五次地去观摩,去画样子,总算心里有个譜了。可是材料怎么办呢?起碼得有个大錘头啊!那么大的铁块,一时到哪里去找?大伙儿一合計,还是决定自己干。于是就把許多鋼筋头燒到一起,再把它砸平了。沒有軸棍,就用鋼筋棍焊起来,再一点点銼光。一根軸棍銼了好几天才弄出来。他們就这样穷干、苦干,装起来不行,再拆了,拆了又装,前后經过三十多次失敗,改进,終于把这个电錘造成了。虽然它还很“笨”,可是比起掄大錘来,是强多了。当他們一按手把,錘头自动起落砸直鋼筋时,队員們高兴地跳了起来,有的兴奋地流出了眼泪。他們激动地說,“这眞是鋼筋工,的第二次解放啊!”这个电錘成了他們鬧技术革命的新的起点。从此以后,每当遇到了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一提起“放下大錘的精神”,大伙的干劲和钻劲就高漲起来。在生产上,他們幷沒有就此滿足,紧接着,就又把按把电錘改成了自动电錘。后来又創造了冷拉机,代替了自动电錘。这样,无論劳动强度、质量、效率及損耗率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他工序上使用的主要机具同样也經过了“新陈代謝”、不断革命、不断提高的过程,使各項生产指标步步提高。特別是,一个新机具的改进,常常引起連鎖反应,促使其他工序机具也要相应地改进。从电錘投入生产开始,引起的上下工序生产上的变化,促使他們又继續創造,改进了成型机、多头点焊机等机具,使几个主要工序都用上了机器。
  运用主席思想,継續不斷革命
  放下大錘以后,卢珊鋼筋工队的队員們學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性更加提高了。从那时起,他們常以毛主席思想反复对照实踐,檢查工作,认識到过去各方面工作还有不足的地方。他們决定按年按季,根据任务的需要和工序的薄弱环节,安排革新計划;再根据輕重緩急,由骨干带头,一項一項地打歼灭战。
  一九六〇年,鋼筋加工任务增加很多,領导上提出要“增产不增人,向技术革新要劳动力”。当时他們队的最薄弱的环节是点焊工序,所以决定把这个工序的技术革新作为首要的革新項目,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点焊机原来是一个焊头,如果把它改成多头的,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个課題提出来后,有的队員說,“点焊机是洋机器,是工程师、专家設計出来的,咱們哪改进得了?这不是咱干的。”这种思想不符合毛主席敎导的“敢想敢干、破除迷信”的精神。針对这种思想,他們就組織起来学习毛主席著作中有关认識論和不断革命論的文章,同时还回忆了几年来的变化,幷且展望机械化、电气化生产的前途。大家的认識提高了,都說:“原先沒有的东西咱能創造出来,原先有的为什么就不能改进呢?”
  思想問題解决了以后,大家就积极地投入了試制工作。在試制过程中,又碰到了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在毛主席思想的鼓舞下,队員們个个发揮了敢想敢干的独創精神,所以困难虽多,干劲更大。沒有图紙,他們就在机器旁边琢磨,边画图、边試制。他們用自己做的滑輪代替鉻鋼压滾;用汽車廢弓子加工成切断刀片;把鋼筋头焊在一起加工成偏心輪、皮带輪、齿輪。各种配件的接长、截短、加工、打眼,几乎都是用电焊机来解决。整个机器五百多个眼,都是用电焊机吹出来的,机身上滿是疙瘩。队員們說:“这机器是‘电焊'牌的。”
  更多的困难是在装成以后試車当中出現的。新改的电焊机的八个焊头动作不一致,自动挪动鋼筋网子的动作和焊头的动作不协調,結果把鋼筋网子弄得七扭八歪。針对这种情况,他們又重新学习《实踐論》,认識到点焊自动化的試驗沒有成功,幷不是根本不可能搞成,而是因为沒有摸准这种新事物的規律;只要继續坚持試驗,总有成功的一天。經过十几次变更方案,八十多次失敗,終于把这項革新实現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事后大家說:“咱們技术革新的实現,完全是毛主席思想的胜利!”
  点焊自动化的成功,使队員們对毛主席思想的偉大力量,体会得更深刻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情更加高漲。大家結合学习,回顾了建队以来所走过的道路,思想一步步提高。
  虛心学习,永不自满
  当有了成績的时候,驕傲自滿情緖在队里也曾露过头。但是,在党的領导和关怀下,他們遵照着毛主席“虛心使人进步,驕傲使人落后”的敎导,及时地得到了解决。队員們认識到:对一个先进集体来說,困难是考驗,胜利和荣誉也是考驗。一九六三年,他們队积极开展了比学赶帮的活动。一年中,他們虚心学习了其他先进队組的經驗,实現了十七項革新,推动了生产的进一步提高。特別是学习了“一厘錢”精神后,他們认眞地以別人的經驗来对照自己,逐个工序地找材料、人力上的浪費,明确了存在的問題,通过革新的办法得到解决。例如,鋼筋截断以后,头上出現个小弯头,还需要加工調直。这是多年沒有解决的老問題。在“一厘錢”精神的鼓舞下,他們开动脑筋想办法,經过几次改进,最后在牙刀片上加了一块硬胶皮,抵消了刀片的冲击力量,使截断的鋼筋头十分平整,再不出現小弯头了。光这一項就給国家节約了大量工时,减去了調直鋼筋头这一道工序,又消灭了一項笨重的体力劳动。队員們高兴地把这項革新的成功,叫做“一窍破千斤”。
  发揚共产主义風格
  十年来,在党的領导下,卢珊鋼筋工队不但不断地进行了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而且思想上也不断地进行了革命。队員們逐步地树立了革命人生观,明确了搞生产、搞革新就是干革命,就是为了把革命先烈終生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早日变为現实,为了支援和推进世界革命;而决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和只看到队組的荣誉。因此,他們把党敎导的“一朵鮮花不是春,万紫千紅才是春”牢記心里。他們从生产出发,从革命利益出发,經常把別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一九六三年一年中,他們帮助兄弟队組完成了二十三項生产和革新任务。当他們派岀的十名队員到塘沽建筑公司支援鋼筋加工任务的时候,看到那里用的冷拉机台班产量低,就主动帮助改进,使台班产量由达不到定額一跃为超过定額两倍。原計划用二十个人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改进后只用了十个人二十天就全部完成了。
  十年来,卢珊鋼筋工队在毛主席思想的鼓舞下,发揮了穷干苦干、自力更生、不断革命的精神,通过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在生产建設方面做出了优异的成績。但是,他們幷不以此为滿足。在最近举行的天津市“五好”集体“五好”职工代表大会上,卢珊代表全体队員表示:决心在党的領导下,以毛主席思想为指針,高举总路綫、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紅旗,学习解放軍,发揚革命精神,鼓足革命干劲,朝着思想革命化和技术現代化的方向奋勇前进!

知识出处

向五好标兵学习

《向五好标兵学习》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天津市“五好”集体“五好”职工代表大会上一些典型事迹的报道,以及代表们的倡议书。这些事迹展示了优秀集体和个人的风采,包括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卓越表现和对革命精神的追求。文章提倡通过学习和赶超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呼吁全市职工积极响应倡议,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張明山
相关人物
卢珊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