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怎样培养学工成为新型劳动者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试办半工半读学校的经验》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6027
颗粒名称: 我們是怎样培养学工成为新型劳动者的
分类号: G522.5
页数: 16
页码: 58-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制药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的发展情况及其优势。这些学工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成了新型劳动者。由于培养了一批新型劳动者,使工厂的文化面貌、生产面貌都起了很大变化。到一九六四年八月份,全厂已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职工达到高中或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
关键词: 天津市 半工半读学校 新型劳动者

内容

天津市制药厂半工半讀中等技术学校
  我校自一九五八年以来,先后招收了五期学工,已有四期学工共二百六十人毕业,除分配到兄弟厂工作的以外,有一百六十二人留在本厂生产車間和科室工作。这些学工,一般来說表現都比較好,旣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成了新型劳动者。其中不少人成了生产上的骨干,如留厂的前两期毕业学工八十八人中,有三十三人被評为先进生产者或先进工作者。
  現在我校还有学工一百人,今后将继續招生,使学校規模保持在四百人左右。
  学校是由厂党委直接領导,厂长兼校长。幷配备了专职支部书記、副校长、团支部书記。学校設有敎导处和敎硏組。还設有团支部、学生会等組織。
  办学以来,由于培养了一批新型劳动者,使工厂的文化面貌、生产面貌都起了很大变化。到一九六四年八月份,全厂已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职工达到高中或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一九五八年的时候,我厂只能生产一些片剂、針剂和少量的維生素B1、与四圜素,而且收率低,成本高。到一九六四年,我們不仅能生产大批的原料药,如維生素B1、四圜素、醋酸可狄松、氢化可狄松等,而且收率提高了,成本大大降低了。据一九六四年統計,維生素B1年产量比一九五八年增长了四百二十三倍,收率提高了大約十七倍,成本降低到一九五八年的十四分之一,质量已經达到国內先进水平,幷行銷国外。四圜素年产量比一九五八年增长了二百一十六倍,收率提高了百分之四十,成本降低到一九五八年的十二分之一。我們认为,举办半工半讀学校对促进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維生素車間由药物加工改为原料药生产时,学工几乎占車間职工总数的一半,占生产工人的百分之七、八十,某些生产組的組长和工人全是学工,只分配了一名統計員,就能担負起生产任务。由于半工半讀学工有一定的专业理論知識,又有实际操作的鍛炼,所以参加工作以后,工人普遍反映这些学工掌握技术比較快。如一九六三年毕业学工李洁溪分配到四圜素車間提取小組,这个組对他来說是个新組,操作技术也比較复杂。但不到一个月,就基本掌握了小組操作,幷曾两次被評为季度先进工作者。据这个車間的車間主任說,一九六三年分配到車間的二十九名学工,在操作上一般都能达到三、四級技术工人的水平。
  下面簡单介紹一下,我們是怎样进行工作的。
  政治思想敎育工作
  一、新学工的入学敎育。历次新学工入学时,他們对半工半讀和新兴的制药工业沒有认識,认为半工半讀不正規;认为制药厂穿白大褂,干活很輕松。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入学的学工还认为制药厂是“制大粒丸”、“制耗子药”的。針对这些不正确思想和不淸楚的认識,在新学工入学的初期集中时間敎育一星期。由厂校領导作报吿,主要內容包括:当前国际、国內形势,艰苦奋斗、勤俭办厂校,半工半讀的优越性,制药工业在国民經济中的地位和发展情况,学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等,幷带領学工到各車間进行参观,学习工人們辛勤劳动的优秀品质。通过以上敎育使学工对半工半讀和制药工厂有初步了解后,就轉入經常性的敎育了。
  二、組織学工参加各項政治活动。学工入学后,除了在政治課和班会学习毛主席著作外,最重要的是让学工投入到阶級斗爭中去鍛炼。一九五八年以后,組織学工与工人一起参加了社会主义自我敎育和当前的社会主义敎育等大的政治运动,使学工覚悟提高很快。如一九六〇年国民經济暫时困难时期,有一些学工干活劲头不足,学习也抓不紧,当时在党委統一領导下,組織学工参加厂里的今昔对比大会,通过許多老工人控訴旧社会,痛述自己的血泪史,学工很受感动。有的学工說:“忘記过去,就是忘本”。当时二年級学工孙恩权在小組会上忆了家史。他出身于貧农家庭,祖父和父亲都給地主扛活,受周地主的剝削和压迫,生活十分困苦,經常靠拾烂菜叶充饥。哥哥十二岁就給資本家干活,他受不住資本家的虐待,就逃跑了,至今无下落。母亲想念儿子得了精神病。解放以后,孙恩权的家庭起了大变化,生活逐漸的好起来。他感动的說:“要是旧社会,我根本不能象現在这样坐在舒适的敎室里学习”。孙恩权的家史深深敎育了所有学工。学工們表示“决不忘記过去,我們要和国家一起克服暫时困难”。从此,孙恩权的阶級覚悟也迅速提高,不久就加入了共靑团。
  三、在劳动中鍛炼。学工在下車間劳动以前,我們集中几个星期在政治課中安排了这样几个敎育內容:(1)向学工讲解劳动的目的、劳动創造一切的道理,劳动人民最伟大,幷敎育学工热爱劳动人民。(2)学习工人阶級的立場鮮明,敢于斗爭,組織性、紀律性强,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3)如何对待当前大生产前进中的困难。(4)向学工进行組織性、紀律性和生产中的安全敎育。
  通过这些敎育,以及学工下車間后,組織他們参加工人的生产会、生活会和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組等活动,这样使他們有更多的机会和工人在一起生活和学习,日久天长受到老工人的感染。使学工們在政治思想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比、学、赶、帮“五好”竞賽中,工人阶級出身的曹桂斌,几年来劳动一貫出色,在五好竞賽中,他带动同一組的其他学工也都积极地参加劳动,使他們的罐組成了全車間优秀学工罐組,小組給了他們奖励。学工們在車間里,还处处注意老工人的一言一行。如学工孟庆春来校后被分配到一个片剂車間劳动,一开始劳动不习慣,老工人为了很好地敎給他們技术,每天早上很早来厂,做好一切生产准备工作,上班时手把着手敎給技术,孟庆春很受感动。他想到旧社会里他父亲患了严重的肺結核,沒錢治病又不敢說;解放后,党为他父亲治好了病,目前他自己又从事制药工作,前前后后他想得很多。他对自己說,在这样好的社会里,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工作呢?从此,他就和几个同学一起把笨重的打包工作完全包了下来,劳动很出色。毕业后被分配到硏究室工作,仍然是挑重活干,处处体現了半工半讀学工的特色。
  四、高举毛泽东思想紅旗,大抓活思想。一九六三年初我校在党委領导下,全体师生响应党的号召,开展了向雷鋒同志学习的运动。通过学习雷鋒同志的事迹,每个学工都决心向雷鋒同志学习,做雷鋒式的好学工。为了把这一运动推向深入,学校首先組織学工学习毛主席著作,本着自愿的原則在学校內成立了二十八个学习小組,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一年多来学习了《中国社会各阶級的分析》、《为人民服务》、《紀念白求恩》、《反对自由主义》等六、七篇文章。学习中由于貫彻了带着問題学,活学活用、学用結合、急用先学、立竿見影的原則,因此,出現了很多好人好事和学习积极分子。团員王汝才还被評为这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区級积极分子。
  一年多来学工們由于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明确了“人活着是为什么”的問題,更进一步明确了要在艰苦的环境里鍛炼自己,当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人。有的学工說:“过去我对学制剂专业很不滿意,认为制剂工业落后,沒有机器,沒有技术,学了毛主席著作后,认为正因为制剂工业落后才需要我們去做。越是艰苦的地方,我們越愿意去疽'学工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績也很好。三〇二班三十七人在本学期里,就提出生产上的合理化建議七十七件,实現十七件。
  敎材改革和敎学工作
  学校办起来以后,首先遇到的是敎材問題。我們曾在沈阳等地寻找适合于制药行业需要的中专敎材,但这种敎材很少,不得已又采用了一部分医药和化工方面的敎材。但是这些全日制中专的敎材已經不能适应半工半讀这种新敎育制度的要求了。新制度要求突破旧敎材的框框,編出一套适用于半工半讀学校的新敎材来。但是,在还沒有新敎材的情况下,我們对旧敎材內容进行了改革。
  在这种客观形势的要求下,我們依据“敎学結合生产”、“理論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急用先学”、“少而精”等原則,进行了敎材內容方面的改革。几年来,我們主要是做了以下几項工作:
  一、从敎材內容为生产服务的原則出发,对专业課和技术基础課进行必要的精簡,砍掉或合幷一些与生产关系不大的課程。在一般全日制中等制药专业学校里,要較系統地讲授《微生物》和《生物化学》两門課。但是,从生产需要来考虑,它幷不是二門必需的課程,因为它們的內容大多数是属于医学方面的,在制药中不常用,而我們所需要的微生物学知識則只是属于制造抗菌素的霉菌和放綫菌方面的知識;所需要的生物化学知識也只是生产上常用的有关淀粉、葡萄糖、蛋白腺、无机盐和脂肪等对細菌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的知識。这样,我們就根据生产的需要,把两門課中与专业无关的內容删去,把与制药生产有关的內容挑出来,合幷成《工业微生物学》一門課来讲。两門課合幷之后,不仅比全日制中专节約了75学时,而且使学工掌握了生产需要的知識。同时做到了“少而精”避免了“多而杂”。又如《化工原理》与《药厂装备》在全日制中专也是两門課。但《化工原理》課中有些內容与制药工艺結合不上,因此就作了删减,删减后,再把这門課与《药厂装备》中有关制药設备的內容結合起来讲,这样两門課就合幷成一門課了。我們根据这个精神又合幷删减了五、六門課程。这样处理課程的同时,也就删减了与生产无关的敎材內容。
  二、文化課要为基础技术課服务,基础技术課要为专业課服务,各类課都要为生产服务。
  在办学初期,我們曾单純从培养技术員出发,把文化課和基础技术課讲得又多又深。如:《数学》設置了400多个学时,甚至連微分方程也都让学工学深学透,結果不但学得吃力,而且劳而无功,高深的东西用不上,适用的东西沒学好。实践使我們认識到:文化課的基础知識要从基础技术課和专业課的需要出发,否則,不仅高深的东西用不上,生产需要的东西也会被挤掉了。因而我們接受了敎訓,反复硏究各类課程之間的关系。从文化課为基础技术課、专业課服务出发,将数学中的微分方程內容删去,根据基础技术課、专业課的需要,确立了以函数为綱,加强与《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課中有关的导数、微分、积分及其应用的知識。
  这样,不仅达到了为基础技术課服务的要求,同时重点也突出了,課时也减少了,現在数学課只有二百八十一学时。
  本着同样的原則,把《物理学》中的电学,幷入了《电工学》里去讲,同时,加强了与专业有关的力学、热学、功和能等章节。删减了与专业关系不大的部分:光学和声学。在《无机化学》上加重了与专业有关的各类溶液浓度換算和配制等內容,删减了与制药关系不大的金属部分。把《立体几何》幷入《制图》中去讲。
  在基础技术課方面,我們也和文化課一样删去了与专业課关系不大的內容,充实加强了与专业課有关的知識,或将有关課程內容合幷,更好地为专业課服务。如:《分析化学》課,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二部分。我們把定性分析的理論部分放在无机化学中去讲,删掉了定性分析的大量系統分析,只对药品检驗或药典上的具体药物的离子分析方法进行讲授。又如:《机械零件》这門課,我們把《工程力学》中的理論力学和材料力学的有关部分幷入进来,称为《化工机械零件》,干脆就删掉了《工程力学》課。
  三、敎学为生产服务,敎材內容根据生产的需要,急用先学。这样,就要打破旧敎材內容体系的框框,建立适应于生产需要的敎材內容的新体系。
  《制药工艺学》这門专业課,全日制中专的体系是:按照有机化学結构来分类,共讲上百个药物。我們处理这个敎材內容的体系时,本着“敎学为生产服务”、“急用先学”的原則去安排。先讲本厂生产的产品,再讲本市生产的产品,后讲全国生产的主要产品。而且把讲本厂的产品做为敎材重点內容,課时比重大,敎材內容詳尽。这样有先有后,有主有次,就做到了为生产服务,急用先学的要求。同时突破了全日制中专那个老框框,建立了这門課的新体系。我們产品VB1可狄松是合成药物中单元操作比較多、生产技术比較复杂的产品,学会了这二种药物的制造,再学全市、全国的产品,也就有了个基础,可以触类旁通了。又如:我們考虑到学工一参加生产劳动就要接触各种度量衡工具,所以把《物理》課中这一部分知識提前在緖論里讲。学工一接触生产,就要用PH値的知識来測定酸性或碱性,于是,我們就在《无机化学》这門課中,把这一內容由第十章移到第四章来先作介紹。現在看起来,敎材內容的体系,在照顾到知識的科学系統性的同时,还要考虑为生产服务,急用先学的原則,抱着老框框,不敢打破旧体系是不行的。
  四、敎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为保証敎学計划和培养目标的实現,在敎师中开展了各种敎学活动。学工的学习时間不多,如何让学工眞正把功課学到手,幷能灵活应用是个重要問題。半工半讀的特点是学工通过劳动,逐漸地熟悉幷掌握了生产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感性知識和生产經驗,抓住这个特点,在各科敎学中尽量联系到生产中的具体东西来解释书本中的理論,使学工把死理論变为活內容,容易理解、記忆。如在讲有机化学中醇的性质时,醇与酸作用变成脂,联系二車間生产用的中間体甲酸乙脂是用甲酸与乙醇制成的。学工对醇的这个性质就再也忘不了了。又如无机化学讲到金属活泼次序时說明钠的性质活泼能取代氢,甚至水中的氢也能取代,因此金属鈉遇水就爆炸起火。学工們反映,知道这个原理后我們在生产上就可以更加注意防止事故发生。
  有的敎材內容在未讲以前,先让学工們到車間去学习些生产知識,老师再根据課程的系統性,結合生产讲解,这样学工容易理解也容易巩固;有的敎材內容老师讲完以后,再让学工到生产实践中去驗証,这样不但能用理論指导了生产,而且也巩固了所学知識。
  在讲到专业課时,讲完本厂产品工艺流程后,立即組織学工到車間进行現場敎学,有时让負責該工序的学工讲解工艺过程。如讲到本市外厂的产品时,及时組織他們到有关車間參覌生产工艺过程,学习生产知識;然后再結合所学的理論进行討論。尽管每个药物的工艺过程繁多,但是通过听課、參覌、操作三者一結合,死的变成活的,难的变成容易的了,敎学效果很好,深受学工們欢迎。从已毕业的学工在生产崗位上的工作情况来看,由于我們采取了敎学密切結合生产的措施,使学工們也能习慣用所学的理論来分析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問題。
  有些課程我們尽量利用实物进行敎学,如讲电工学中感应电动机时把电动机搬到敎室中拆开让学工看到每一个零件,然后再讲結构与性能,学工們說:这样学完了心里特別明白,不再被那些复杂的平面图所迷惑。为了使文化課、基础技术課在敎材內容上很好地銜接与配合,更好地为生产专业服务,經常組織敎师互相听課,互相硏究敎学內容,如《数学》敎师听《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及設备的課,专业課敎师去听文化課和基础技术課。經过反复听課、討論,发現《物理化学》中的溶液萃取这两章是学习制剂学中溶液制剂的基础,便及时将《物理化学》讲授作了調整,使每門課程能很好地銜接与配合起来,使《物理化学》課更好地为专业課服务。
  为了使敎学密切結合生产,除了敎师定期地有目的地下車間劳动和备課外,在敎学硏究活动中还安排了敎师学习各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知識,由技术人員担任讲解,这样做使所有敎师逐步熟悉生产,使敎学密切地結合了生产实际。
  五、毕业学工实习的安排。学工經过三到四年的半工半讀,已基本上掌握了本专业生产需要的基础理論課知識、专业理論課知識和主要的生产操作技能。在毕业前,为了系統地总結和巩固所学的知識,使理論更密切地联系实际。为了系統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生产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和設备使用情况,以弥补过去生产劳动时輪換工序的不足,我們决定每个学工在本厂原劳动車間或外厂再进行一个月左右的生产实习。
  学工实习时,深入各組进行細致的調査硏究,虛心地向工人、技术人員和在該組劳动时間长的学工学习,做到四多:多想、多看、多做、多問。充分利用时間,钻硏搜集資料进行一个月左右的生产实习。把搜集的資料进行系統的整理总結,最后以实习組为单位,写出实习厂車間产品的生产工艺总結材料,做为毕业生产实习总結。
  由于学工有一定的生产知識,所以实习总結內容較丰富、具体,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値。学工毕业后还經常翻閱。敎师敎学或劳动也常常爭着借閱,这些材料現已成了我厂的珍貴資料。
  为了检閱学工的学习成績和生产技能,根据学工的要求,于一九六三年組織了部分毕业前的学工,在生产实习期間,由敎师带領,从抗菌素車間要来一个設备条件与生产条件較差的发酵罐,全由十几个学工輪流独立操作,这些学工在老工人的关怀指导下,奋发图强,日以继夜地苦战。学工們紛紛表示“只許看好,不許看坏,要給半工半讀爭光!”这些学工早来晚走,睡了覚还要起来跑到車間看看生产情况怎么样,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这个“学工罐”上了。当时,車間、学校敎师和学工都在关注“学工罐”。学工們为了提高质量,当时考虑要从工艺条件上改进,但牵扯面大,困难也多,所以主要从操作上着手,除了加倍細心工作外,把学到的理論用于操作,在操作中画曲綫,根据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这样經过四天四夜的苦战,发酵单位由一般的四千五百跃到四千九百左右,超过了車間平时生产的最高記录。
  这一事实,雄辯地証明了半工半讀学工的质量是高的。事后职工紛紛議論:“学工不簡单”、“还是半工半讀好”、“学工有理論又有实际”。
  “学工罐”的事实不仅敎育了职工,說明半工半讀的优越性。而且在敎师的思想上也引起了深刻的变化,敎师們逐漸认識到,过去一味追求搞設計,还是受旧框框的束縛。
  我們决定,今后要在这个經驗的基础上,全面安排生产实习,增加实习时間和內容,坚决打破旧設計框框,使敎学更好地为当前生产服务。
  由于在敎材內容上,在課程設置上,在敎学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所以,目前我們的敎学計划中,开設了十八門課,共計二千五百六十学时,比同专业全日制中专少开了《立体几何》、《工程力学》、《药厂装备》等六門課,少了七百八十学时。几年来的实践証明,由于我們貫彻了党的敎育方針和敎学改革的指示,认眞貫彻“少而精”的原則,虽然理論知識学得少一些,但是学工却能消化吸收,而且能用于生产,所以,学工的质量,不但沒有下降,反而逐漸上升了。
  紧密結合生产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安善安排学工劳动
  半工半讀学校除了敎学工作外,妥善安排好学工的劳动也是同样重要的,生产劳动問題如不能很好的安排,也直接影响敎育质量。我校每年招收新学工后,根据生产需要,确定专业,再由学校、車間共同制訂生产劳动計划。原則是:第一,学什么专业,就到什么車間劳动。如药物合成专业的学工分配到药物合成車間去劳动。抗菌素专业的学工則分配到四圜素車間劳动。第二,把学工安排到技术性較强的小組和生产崗位上。第三,由专人負責培养学工,使学工很快地熟悉和掌握生产操作技能。第四,在熟悉一个生产崗位后,按輪換制度到一个新的生产崗位上去。第五,有意識地培养学工具有当生产班长的管理能力。
  六年来,学工通过生产劳动,在車間小組的具体帮助下,尤其在老工人的辛勤敎育下,不仅增强了工人阶級感情,也初步树立了阶級覌点和劳动覌点,学习和继承了工人阶級的优良传統,而且在生产技术上、管理生产能力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平。
  下面再談談老工人是如何向学工传授生产技术的?
  学工被分配到車間小組以后,小組首先根据学工的特点进行紀律敎育和安全敎育,然后分配到各个生产崗位,結合生产崗位操作技术;老工人又一次进行有关操作的安全敎育,学工們对生产安全操作有了初步知識后,开始让他們学习生产操作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技能,具体做法是:
  一、老工人和学工訂立包敎保学师徒合同,敎会学工生产操作技术。学工进車間首先要解决学什么,跟誰学的問題,为了使学工迅速地掌握起生产操作技能,小組內組織了老工人和学工訂立一师多徒的师徒合同包敎保学。合同的內容是:(1)各工序生产崗位操作法;(2)各崗位学习的內容;(3)每崗位由师傅指定专人負責培养。除此以外,还制訂了“四包五定”。四包是:包思想、包技术、包安全、包生活。
  五定是:定师傅、定工种、定操作、定时間、定效果。
  在实际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师傅們采用边敎边干,口授手敎的办法来传授技术。如一九五八年入学的学工高洪才入厂时被分配到VB1車間氯化小組脂化工序劳动时,与老工人訂立了师徒合同。开始劳动时,他連一个节門如何开也不会,甚至連抱瓶子也不知从何入手,經过师傅的敎授,他不仅学会了一些基本操作的技术,而且能独立掌握本生产崗位的全部操作技术,完成了第一阶段劳动計划所規定的各項要求。合同的內容不断随着学工的技术提高而变更。一般变更了三至四次合同內容后,学工即可达到小組工級二至三級技术水平。
  为了实現师徒合同,促进学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小組开展了全能进修技术活动。
  为了帮助学工学技术,車間小組的技术人員,还定期給学工讲技术課,敎学內容着重于讲操作原理,这样能帮助学工分析和解决問題。劳动計划中还規定,学工定期輪換崗位和輪換工序的办法,使学工能較全面的掌握生产技术。
  师傅們还利用一切机会敎会学工們各种操作技术,如当車間小組出現事故时,老工人即組織学工們到現場学习,首先由肇事人談事故发生經过;然后老工人就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幷結合操作規程讲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挽救和預防等。这样学工們感到收获很大。
  二、培养学工的管理生产能力。为了促进学工的劳动积极性,保証生产正常进行,小組內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如劳动紀律考勤制度,交接班制度;操作規程;崗位生产責任制;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制度;技术分析制度;安全卫生制度;出入工作室制度;会議制度等。学工进入小組劳动首先要学习各种制度,进而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这样学工对制度內容和作用的体会越来越深刻。这也是培养学工管理生产小組的一种方式。积极培养学工当带班长的能力。由于生产需要,为了更快地培养学工的管理能力,在学工劳动期間就选拔表現較好的学工作副班长,让他們眞刀实枪地练一练。如一九六二年毕业学工高洪才、楊富才等四人担任了副班长职务,协助班长負責生产班的生产管理,安排生产进度計划,处理生产問題,召开班前班后会議,抓工人思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工作。他們都做得很好。放手使用,各有其責,在“八大員”工作中鍛炼成长。为了全面培养学工的管理能力,就放手发动群众,給每个学工一个“八大員”的职务,八大員即:計划統計員、安全卫生員、設备維护員、技术分析員、工具管理員、原材料管理員、宣传員、合理化建議員。通过八大員工作的鍛炼,学工对生产管理能力都有了普遍的提高。如楊富才担任設备維护員工作,对小組設备不但能熟悉其性能、結构和使用維护方法,而且还会修理。当一千四百零一泵检修时,他能和工人一起检修。組織学工罐組賽,学工自己管自己。脂化工序的学工在組长的領导和帮助下,組織了学工罐組之間的对口賽。經过竞賽,有的罐組取得优异成績,总結了先进經驗。
  总之,只要对学工能大胆放手,全面培养,在生产中眞刀实枪地去鍛炼,就能使学工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出处

天津市试办半工半读学校的经验

《天津市试办半工半读学校的经验》

出版者:河北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天津市试办半工半读学校的经验的总结,包括半工半读学校的优越性、思想工作、教学组织、课程设置、学工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方面。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洁溪
相关人物
孙恩权
相关人物
孟庆春
相关人物
高洪才
相关人物
楊富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