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海河河床冲淤的趋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防汛技术资料》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581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海河河床冲淤的趋势
分类号: TV147+.3
页数: 2
页码: 124-1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海河河床的冲淤变化取决于上游流量和来沙量,建閘后上下段普遍淤积,泥沙运移到下段,造成淤积。海河閘下河道和河口浅滩五年內淤积了179.2万立米,河道断面积已减少三分之二,海河河床、閘下河道和浅滩如果繼續淤积將影響海河河道的蓄洪能力,逼高沿河水位。
关键词: 天津市 海河 河床 冲淤趋势

内容

海河河床的冲淤变化,取决于上游流量的大小和来沙量的多少,而汛期流量对河床形态的变化起着决定性影晌。但河床淤积抬高过水断面减小后又反过来影响水流作用。
  1959~1963年五年来海河河道內共淤积了714万立米;其中1959年(大洪水)淤了131.5万立米。1962年(枯水年)淤了167.2万立米,1963年(特大洪水年)淤了166.9万立米。說明在不同类型的水文年情况下都有淤积。
  海河在建閘前上游来沙量年平均500~600万立米。1959~1962年年平均来沙量为123万立米。其中北运河来沙占46%,子牙河来沙占54%。每年桃汛(3~4月)来沙占15%,伏汛(7~10月)占62%,其余各月为23%。建閘前上游来沙由于径流和潮流的共同作用逐漸下刷运移,最后淤积在河口大沽沙浅滩。建閘以后,1959年大洪水年,海河上段冲,下段淤,泥沙下移堆积在下段河床內,輸出海河閘的很少。1960~1962年为枯水年,上下河段普遍淤积,泥沙基本上沒有出閘。今年遇特大洪水,海河上段42公里河段內有不同程度的冲刷,泥沙大部份被运移到下段,造成淤积。从海河下段四个典型断面来看,寬深比(〓/H)逐年增加的情况,正在向不利的方面发展(見表5—17及图5—8海河下段固定断面历年比較图)。估計今后下游河段的淤积仍将有所发展,上下河段河床在径流量和来沙量相互影响下,下游河段的河床断面减小,意味着河道蓄洪能力将降低,或者說汛期短期內滞洪容量有所减小。
  再从海河閘下河道和河口浅滩的淤积来看,1959~1962年四年內淤积約800万立米;以閘下2公里河道內冲淤总量来說,1963年汛前淤了66.5万立米;汛期內冲刷43.8万立米,净淤22.7万立米;1959~1962年淤了156.5万立米,总計五年淤了179.2万立米,河道断面积已减少三分之二(見图5—9历年海河閘下橫断面积变化曲綫图,图5—10海河閘下229断面冲淤变化比較图,图5—11大沽沙航道纵断面比較图)。海河閘下淤积的泥沙,来自外海浅滩。
  从长远来看,海河河床、閘下河道和浅滩如果继續淤积勢将影响海河河道的蓄洪能力,汛期閘下受潮水頂托时,将逼高沿河水位。虽然目前影响还不大,但估計将来会逐漸趋于严重。

知识出处

天津市防汛技术资料

《天津市防汛技术资料》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防汛技术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庆祝抗洪斗爭的伟大胜利、海河流域概况、1963年雨情水情、堤防加固及辅助工程、尾闾分洪、海河洩洪及冲淤、市区护岸、碼头及桥梁的防护、市区排水、西河闸、海河闸汛期运用施工经验和护堤抢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