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診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中醫學院學术活動資料》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941
颗粒名称: 論“診尺”
分类号: R241
页数: 3
页码: 48-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难经》关于脉的分部的经文,包括寸、关、尺三部的诊断方法。其中对于尺的含义进行了解释,认为它指的是手臂内侧的皮肤。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内经》和其他古籍中关于诊察尺肤的论述,指出尺肤是古代诊断学中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 难经 尺肤 诊断学

内容

提到“尺”这个名詞,凡是涉獵过祖国医学的人,都会理解它的含义——寸、关、尺的尺部;有的人还会强調它的重要性。不錯,在《难經二难》里說过:“脉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內,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魚际是寸口內,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在《难經》这段經文里,为兩臂手太阴动脉作了寸、关、尺的分部;在它的十八难里,又为藏府主病作了詳細的分工;这样就奠定了祖国医学脉学的基础。之后,診断学的專书《脉經》、《脉訣》以及其他后世講脉学的书,均不出乎它的范疇。《难經十四难》又說:“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著者按原文本作“譬如人之有尺,树之有根。”茲据滑寿注校改。)更可是“尺”在診断学上的重要了。
  在《难經》以前的医书,如《素問》、《灵樞》里,講到診断方面,只提到“寸”、“尺”而无“关”。《內經》的“寸”或“寸口”指的是中部天手太阴的动脉,不同于后世“左人迎,右寸口”的說法,这是己成定論,无可置疑的。那末,“尺”又将怎样解釋呢?我們可以說,寸口三部診脉的方法是《难經》創始的,而在《难經》以前的古书提到的“尺”,是否另有所指而与《难經》以后的不同呢?現在讓我們来探討一下吧。
  《素問·脉要精微論》全篇所論述的絕大部分是診断方面的事,它所論到的診断方式涉及望、聞、問、切、触各診,可以說集祖国医学診断之大成。但其中有一段經文,眞是聚訟千古,莫衷一是,現在先提出来探研。《素問》的原文是:“尺內兩傍,則季胁也;尺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中;(著者按据王冰注断句。)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隔;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在这段經文里,”“內”、“外”究竟指的是哪里呢?
  历代的注家关于此段“內”、“外”兩字的解釋,槪括起来大約有以下三种說法:一,指脉的內外兩側(如王冰、馬蒔);二,認为寸、关、尺三部每部各分前后如部,以“外”、“內”当之,前为“外”,后为“內”(如張介宾、李念莪、薛雪);三,指脉之浮沉,浮为“外”,沉为“內”(著者按張介宾除主張第二說外,他的类經注又說:“又有以浮取为外,沉取为內者,于义亦通”)。現在分析一下以上三說的內容,来覌察它們是否正确。关于一,張介突曾說过:“夫曰內外側者,必脉形扁闊,而或有兩条乃可。……于义不通。”他的意思是說脉管不粗,怎样分別診出它的兩側不同呢?这样必須有比較扁而寬的脉管,或者兩条脉管,才可診出脉管的兩側或兩条脉有什么不同。他是,脉形扁闊及脉管兩条,均为事实所无,所以指“內”、“外”为脉的兩側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張氏是主張第二說的,她的說法是否正确,下面再談;而他的脉形扁闊及脉管兩条之論,正好引来駁正第一說。現在再补充几句,更可见第一說之失。夫脉管一条,血流其中,随心藏之收縮舒張,形成脉波,浮則俱浮,沉則俱沉,滑則俱滑濇
  則俱濇,数則俱数,迟則俱迟,……。在一条,脉管中,怎样能診出它的兩側不同呢?关于二,按《难經》及后世脉书的說法:尺得一寸,寸得九分,关居尺、寸之間,分占尺、寸各几分、若按三部平分一寸九分,每部約得六分。将六分分为前后,指“外”为前,“內”为后,則“內”、“外”各約占三分。众所周知,橈骨动脉是由肘部流向魚际的,脉管是一条,难道它的前边三分一段能够和后边三分一段的波动不同嗎?我想除了浮沉或者可以通过精心細致地診出外,其余应当是一致的。这样,前后的分法,也很难成立了。关于三,指浮为“外”,沉为“內”,如果寸、关、尺三部俱浮,則凡“內”所候的腹中、畐、脾、胸中膻中均无从診候了。要是三部俱沉,那末,“外”所候的腎、肝、胃、肺、心也都无从診候了。
  《太素·色脉尺診》說:“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楊上善注曰:“脉急者,寸口脉急也。尺之皮肤者,从尺澤至关,此为尺分也。尺分之中,关后一寸动脉以为診候,尺脉之部也。一寸以后至尺澤,称曰尺之皮肤。……皮肤者,以手捫循尺皮肤急与寸口等。“丁徳用注《难經二难》說:“从关至尺澤穴,当一尺也。”徐大樁《难經經釋》亦說:“至尺之尺当指尺澤言。”王泳注上引《脉要精微論》經文說:“尺內謂尺澤內也。”他注《平人气論》”尺濇脉滑,謂之多汗”說:謂尺肤濇而尺脉滑也。”細繹以上各注,幷参照《內經》其他各篇所言,初步得出这样的結論:尺內非指脉象,它所指乃是尺肤。关于尺肤的界說,下文再談。我們先認識到“尺”不是寸、关、尺三部之尺,則“內”、“外”兩字的含义,可以不煩言而解,也就无須張介宾之致疑于脉管必須扁闊或者兩条了。
  診察尺肤是古代診断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屡屡称引于《素問》、《灵樞》及其他古籍里。什么是尺肤呢?按楊上善的解說,尺是从尺澤至关,但关的分部不見于內經,所以楊注的正确性似乎不及王冰注的“尺澤之內”的說法。“尺澤之內”可以理解为从尺澤至魚际后的一段手臂,換句話說,就是从肘至腕約長一尺的一段,尺肤就是这段的皮肤。日人丹波元簡《素問識》說:“尺即謂臂內一尺部分。”他以为尺系指肘紋(尺澤),至腕紋(魚际后)一段臂的內側而言。但是《灵樞·論疾診尺篇》說:“肘前独热者,肩前热;时后粗以一下三四寸热者,腹中有虫。”《灵樞》此段全文虽說的是手和臂的肤診,但这条所云正好理解为对尺肤作診察,所以仅指尺为臂的內側,是不够全面的。我們先明白了尺肤的含义,再进而探討經文中有关診察尺肤的論述,就比較容易了解它的內容了。
  《內經》或称“尺內”,或称“尺肤”,或簡称“尺”,称謂不同,所指則一。經文言脉,必提出“脉”字,而診尺必提出“尺”字;这一点必須特別注意,讀經文时才不致混淆不淸。上面談到《脉要精微論》篇叙述了望、聞、問切、触各診,为藏府主病作了比較詳細的分部——就是上面引过的“尺內兩傍,則季胁也;……一段經文內容所述《內經》其他各篇則系在此基础上,零星地或明細地对診尺加以論述;散見于《平人气象論》、《方盛衰論》、《三部九候論》、《邪气藏府病形篇》,而具体明細地記述于《論疾診尺篇》。以下将稍稍加以分析研討,其余过于零星的就不一一引述了。
  《平人气象論》說:“人一呼脉三动,一吸麻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溫,尺不热脉曰病风,脉濇曰痺。”又說:“尺濇脉滑,謂之多汗。”又說:“尺寒脉細,謂之后泄。”在这几条經文里,旣提到“脉”,又提到“尺”,“尺”与“脉”幷举;“麻”当然是《內經》所謂三部九候之脉,“尺”即是尺肤,决非寸口三部之尺。因为“尺热”、“尺不热”不是脉象,而是对尺肤的触診。《方盛衰論》說:“按脉动靜,循尺滑濇寒溫之意”。脉曰“按”,尺曰“循”,意义就更明显了。
  《邪气藏府病形篇》說:“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条同时指明色脉尺三者的协調相应;色是望診,脉是切診,尺是触診。同篇又說:“善調尺者,不待于寸;善調脉者,不待于色。”此条更提出診断方面的四个方式,善于診察尺肤的,无假于切診寸口;善于調三部之脉的,无假于望色。这当然是古人常說的“上工”的技艺,若是一般的医家,能够同时合叁色陈尺三者,当然也能做出确診了。同篇又說:”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緩者,尺之皮肤亦緩;脉少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賁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阿濇者,尺之皮肤亦濇。“此条更具体地說明了“尺”与脉之协調相应。《內經》这样重視“診尺”,可以說“診尺”为古代流傳之一項重要診断手段,我想这話不算过分吧。
  《論疾診尺篇》說:“黄帝問于歧伯曰:余欲无視色持脉,独調其尺,以言其病。”我們知道,《論疾診尺篇》是比較具体而明細地叙述“診尺”之事的。在这条經文里,更希望不用望色、切原,独調尺肤,来診断疾病,这就更近調了“診尺”的作用,也就更突出了它的重要性。亦可見“診尺“在古代診断学上所占地位的重要了。
  《三部九候論》說:“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这是《內經》的七診之法。大、小疾、迟,无疑指的是脉象。至于独热、独寒,張志聪这样注道:“寒热者,三部皮肤之寒热也。”張氏的注解,有其正确点,因为也己知道“寒热”是触診而非脉象。但他将“寒热”兩字泛指为三部的触診,未免涉及面太广了;虽然古代尙有診肤之法,仰很难認为有診察三部皮肤之說。拙見認为与其指“寒热”为三部皮肤之寒热,不如指为尺肤的寒热,因为三部里有兩候——手太阴和手少阴——包括在尺內呢。而且《平人气象論》里曾說过:“……尺热曰病溫,尺不热脉滑日病风”,“尺寒脉細……”这里己經提到“寒热”了。至于“陷下”,大致指的也是尺肤,因为《邪气藏府病形篇》說:“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賁而起。”“陷下”与“賁起”相对成文,所以同是对尺肤作診察。后世洼家有解“陷下”为“沉伏”的,如果是“沉伏”,就直說“沉伏”好了,何必在經文提过的浮、沉、滑、濇、大、小、数、迟几种脉象之外,又提出“陷下”二字呢?其失誤大概在于引据寸口三部二十几脉去注釋經文吧。《三部九候論》又說:“若有七診之病,其脉候亦敗者死矣!”不难看出:七診之中,必有所指幷不是脉象的。該篇下文又說:“皮肤著者死!”更明明道切是作尺肤的診察呢。
  《难經、十三难》說:“脉数者,尺之皮肤亦数;(著者按后“数”字徐大椿疑为文义难通。)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緩者,尺之皮肤亦緩;脉濇者,尺之皮肤亦濇;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可以看出:《难經》于首創寸口三部診脉法外,同时也还重視古代流傅的“診尺”之法。史記·扁鵲仓公列傳》說:“切其脉,循其尺。”張机《伤寒論》自序亦說过:“按寸不及尺。”这說明了“診尺”之法到了西汉初和东汉末还为医家們用作診断的手段;大槪到了晉代王叔和的《脉經》著出后,寸口三部切脉之法日趋流行,古代“診尺”之法也日就晻味了。
  归納以上所談,約有如下几点:一,寸口三部診脉之法是《难經》創始的;二,《內經》診脉之法不同于后世之寸口三部脉法,所以不能用寸口三部之說去解釋《內經》的脉法;三,《內經》所言的“寸”或“寸口”系指中部天手太阴肺的动脉,該兩手而言,不仅指“左人迎,右寸口”的“寸口”;四,《內經》中的“尺”或“尺內”非寸、关、尺三部之尺,系指“尺肤”而言,“尺肤”系指从肘至腕約長及尺的一段臂的皮肤。
  为了繼承与发揚祖国医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种古代“診尺”之法,似有挖掘利用的价値;因此不揣謭陋,提出“診尺”这个課題,稍加論述。但是,限于水平,所談容有失实未当之处,希望同道不吝指正!

知识出处

天津中醫學院學术活動資料

《天津中醫學院學术活動資料》

本文记述了1964年6月天津中医学院学术活动资料,其中包括了学术报告、临床报导、理论探讨、经验介绍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梁孟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