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探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中醫學院學术活動資料》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940
颗粒名称: 理論探討
分类号: R2
页数: 8
页码: 48-55
摘要: 本文記述了天津中医学院的理论探讨,其中包括了論“診尺”、试论东垣甘温除热法等。
关键词: 理论探讨 天津市 中医学院

内容

論“診尺”
  梁孟雄
  提到“尺”这个名詞,凡是涉獵过祖国医学的人,都会理解它的含义——寸、关、尺的尺部;有的人还会强調它的重要性。不錯,在《难經二难》里說过:“脉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內,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魚际是寸口內,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在《难經》这段經文里,为兩臂手太阴动脉作了寸、关、尺的分部;在它的十八难里,又为藏府主病作了詳細的分工;这样就奠定了祖国医学脉学的基础。之后,診断学的專书《脉經》、《脉訣》以及其他后世講脉学的书,均不出乎它的范疇。《难經十四难》又說:“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著者按原文本作“譬如人之有尺,树之有根。”茲据滑寿注校改。)更可是“尺”在診断学上的重要了。
  在《难經》以前的医书,如《素問》、《灵樞》里,講到診断方面,只提到“寸”、“尺”而无“关”。《內經》的“寸”或“寸口”指的是中部天手太阴的动脉,不同于后世“左人迎,右寸口”的說法,这是己成定論,无可置疑的。那末,“尺”又将怎样解釋呢?我們可以說,寸口三部診脉的方法是《难經》創始的,而在《难經》以前的古书提到的“尺”,是否另有所指而与《难經》以后的不同呢?現在讓我們来探討一下吧。
  《素問·脉要精微論》全篇所論述的絕大部分是診断方面的事,它所論到的診断方式涉及望、聞、問、切、触各診,可以說集祖国医学診断之大成。但其中有一段經文,眞是聚訟千古,莫衷一是,現在先提出来探研。《素問》的原文是:“尺內兩傍,則季胁也;尺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中;(著者按据王冰注断句。)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隔;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在这段經文里,”“內”、“外”究竟指的是哪里呢?
  历代的注家关于此段“內”、“外”兩字的解釋,槪括起来大約有以下三种說法:一,指脉的內外兩側(如王冰、馬蒔);二,認为寸、关、尺三部每部各分前后如部,以“外”、“內”当之,前为“外”,后为“內”(如張介宾、李念莪、薛雪);三,指脉之浮沉,浮为“外”,沉为“內”(著者按張介宾除主張第二說外,他的类經注又說:“又有以浮取为外,沉取为內者,于义亦通”)。現在分析一下以上三說的內容,来覌察它們是否正确。关于一,張介突曾說过:“夫曰內外側者,必脉形扁闊,而或有兩条乃可。……于义不通。”他的意思是說脉管不粗,怎样分別診出它的兩側不同呢?这样必須有比較扁而寬的脉管,或者兩条脉管,才可診出脉管的兩側或兩条脉有什么不同。他是,脉形扁闊及脉管兩条,均为事实所无,所以指“內”、“外”为脉的兩側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張氏是主張第二說的,她的說法是否正确,下面再談;而他的脉形扁闊及脉管兩条之論,正好引来駁正第一說。現在再补充几句,更可见第一說之失。夫脉管一条,血流其中,随心藏之收縮舒張,形成脉波,浮則俱浮,沉則俱沉,滑則俱滑濇
  則俱濇,数則俱数,迟則俱迟,……。在一条,脉管中,怎样能診出它的兩側不同呢?关于二,按《难經》及后世脉书的說法:尺得一寸,寸得九分,关居尺、寸之間,分占尺、寸各几分、若按三部平分一寸九分,每部約得六分。将六分分为前后,指“外”为前,“內”为后,則“內”、“外”各約占三分。众所周知,橈骨动脉是由肘部流向魚际的,脉管是一条,难道它的前边三分一段能够和后边三分一段的波动不同嗎?我想除了浮沉或者可以通过精心細致地診出外,其余应当是一致的。这样,前后的分法,也很难成立了。关于三,指浮为“外”,沉为“內”,如果寸、关、尺三部俱浮,則凡“內”所候的腹中、畐、脾、胸中膻中均无从診候了。要是三部俱沉,那末,“外”所候的腎、肝、胃、肺、心也都无从診候了。
  《太素·色脉尺診》說:“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楊上善注曰:“脉急者,寸口脉急也。尺之皮肤者,从尺澤至关,此为尺分也。尺分之中,关后一寸动脉以为診候,尺脉之部也。一寸以后至尺澤,称曰尺之皮肤。……皮肤者,以手捫循尺皮肤急与寸口等。“丁徳用注《难經二难》說:“从关至尺澤穴,当一尺也。”徐大樁《难經經釋》亦說:“至尺之尺当指尺澤言。”王泳注上引《脉要精微論》經文說:“尺內謂尺澤內也。”他注《平人气論》”尺濇脉滑,謂之多汗”說:謂尺肤濇而尺脉滑也。”細繹以上各注,幷参照《內經》其他各篇所言,初步得出这样的結論:尺內非指脉象,它所指乃是尺肤。关于尺肤的界說,下文再談。我們先認識到“尺”不是寸、关、尺三部之尺,則“內”、“外”兩字的含义,可以不煩言而解,也就无須張介宾之致疑于脉管必須扁闊或者兩条了。
  診察尺肤是古代診断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屡屡称引于《素問》、《灵樞》及其他古籍里。什么是尺肤呢?按楊上善的解說,尺是从尺澤至关,但关的分部不見于內經,所以楊注的正确性似乎不及王冰注的“尺澤之內”的說法。“尺澤之內”可以理解为从尺澤至魚际后的一段手臂,換句話說,就是从肘至腕約長一尺的一段,尺肤就是这段的皮肤。日人丹波元簡《素問識》說:“尺即謂臂內一尺部分。”他以为尺系指肘紋(尺澤),至腕紋(魚际后)一段臂的內側而言。但是《灵樞·論疾診尺篇》說:“肘前独热者,肩前热;时后粗以一下三四寸热者,腹中有虫。”《灵樞》此段全文虽說的是手和臂的肤診,但这条所云正好理解为对尺肤作診察,所以仅指尺为臂的內側,是不够全面的。我們先明白了尺肤的含义,再进而探討經文中有关診察尺肤的論述,就比較容易了解它的內容了。
  《內經》或称“尺內”,或称“尺肤”,或簡称“尺”,称謂不同,所指則一。經文言脉,必提出“脉”字,而診尺必提出“尺”字;这一点必須特別注意,讀經文时才不致混淆不淸。上面談到《脉要精微論》篇叙述了望、聞、問切、触各診,为藏府主病作了比較詳細的分部——就是上面引过的“尺內兩傍,則季胁也;……一段經文內容所述《內經》其他各篇則系在此基础上,零星地或明細地对診尺加以論述;散見于《平人气象論》、《方盛衰論》、《三部九候論》、《邪气藏府病形篇》,而具体明細地記述于《論疾診尺篇》。以下将稍稍加以分析研討,其余过于零星的就不一一引述了。
  《平人气象論》說:“人一呼脉三动,一吸麻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溫,尺不热脉曰病风,脉濇曰痺。”又說:“尺濇脉滑,謂之多汗。”又說:“尺寒脉細,謂之后泄。”在这几条經文里,旣提到“脉”,又提到“尺”,“尺”与“脉”幷举;“麻”当然是《內經》所謂三部九候之脉,“尺”即是尺肤,决非寸口三部之尺。因为“尺热”、“尺不热”不是脉象,而是对尺肤的触診。《方盛衰論》說:“按脉动靜,循尺滑濇寒溫之意”。脉曰“按”,尺曰“循”,意义就更明显了。
  《邪气藏府病形篇》說:“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条同时指明色脉尺三者的协調相应;色是望診,脉是切診,尺是触診。同篇又說:“善調尺者,不待于寸;善調脉者,不待于色。”此条更提出診断方面的四个方式,善于診察尺肤的,无假于切診寸口;善于調三部之脉的,无假于望色。这当然是古人常說的“上工”的技艺,若是一般的医家,能够同时合叁色陈尺三者,当然也能做出确診了。同篇又說:”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緩者,尺之皮肤亦緩;脉少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賁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阿濇者,尺之皮肤亦濇。“此条更具体地說明了“尺”与脉之协調相应。《內經》这样重視“診尺”,可以說“診尺”为古代流傳之一項重要診断手段,我想这話不算过分吧。
  《論疾診尺篇》說:“黄帝問于歧伯曰:余欲无視色持脉,独調其尺,以言其病。”我們知道,《論疾診尺篇》是比較具体而明細地叙述“診尺”之事的。在这条經文里,更希望不用望色、切原,独調尺肤,来診断疾病,这就更近調了“診尺”的作用,也就更突出了它的重要性。亦可見“診尺“在古代診断学上所占地位的重要了。
  《三部九候論》說:“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这是《內經》的七診之法。大、小疾、迟,无疑指的是脉象。至于独热、独寒,張志聪这样注道:“寒热者,三部皮肤之寒热也。”張氏的注解,有其正确点,因为也己知道“寒热”是触診而非脉象。但他将“寒热”兩字泛指为三部的触診,未免涉及面太广了;虽然古代尙有診肤之法,仰很难認为有診察三部皮肤之說。拙見認为与其指“寒热”为三部皮肤之寒热,不如指为尺肤的寒热,因为三部里有兩候——手太阴和手少阴——包括在尺內呢。而且《平人气象論》里曾說过:“……尺热曰病溫,尺不热脉滑日病风”,“尺寒脉細……”这里己經提到“寒热”了。至于“陷下”,大致指的也是尺肤,因为《邪气藏府病形篇》說:“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賁而起。”“陷下”与“賁起”相对成文,所以同是对尺肤作診察。后世洼家有解“陷下”为“沉伏”的,如果是“沉伏”,就直說“沉伏”好了,何必在經文提过的浮、沉、滑、濇、大、小、数、迟几种脉象之外,又提出“陷下”二字呢?其失誤大概在于引据寸口三部二十几脉去注釋經文吧。《三部九候論》又說:“若有七診之病,其脉候亦敗者死矣!”不难看出:七診之中,必有所指幷不是脉象的。該篇下文又說:“皮肤著者死!”更明明道切是作尺肤的診察呢。
  《难經、十三难》說:“脉数者,尺之皮肤亦数;(著者按后“数”字徐大椿疑为文义难通。)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緩者,尺之皮肤亦緩;脉濇者,尺之皮肤亦濇;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可以看出:《难經》于首創寸口三部診脉法外,同时也还重視古代流傅的“診尺”之法。史記·扁鵲仓公列傳》說:“切其脉,循其尺。”張机《伤寒論》自序亦說过:“按寸不及尺。”这說明了“診尺”之法到了西汉初和东汉末还为医家們用作診断的手段;大槪到了晉代王叔和的《脉經》著出后,寸口三部切脉之法日趋流行,古代“診尺”之法也日就晻味了。
  归納以上所談,約有如下几点:一,寸口三部診脉之法是《难經》創始的;二,《內經》診脉之法不同于后世之寸口三部脉法,所以不能用寸口三部之說去解釋《內經》的脉法;三,《內經》所言的“寸”或“寸口”系指中部天手太阴肺的动脉,該兩手而言,不仅指“左人迎,右寸口”的“寸口”;四,《內經》中的“尺”或“尺內”非寸、关、尺三部之尺,系指“尺肤”而言,“尺肤”系指从肘至腕約長及尺的一段臂的皮肤。
  为了繼承与发揚祖国医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种古代“診尺”之法,似有挖掘利用的价値;因此不揣謭陋,提出“診尺”这个課題,稍加論述。但是,限于水平,所談容有失实未当之处,希望同道不吝指正!
  試論东垣“甘溫除热法”
  李恩复
  甘溫除热法是临床試之有效的一个良好的治疗法則。本法最先孕育于《內經》,而被李东垣繼承发揚幷且具体运用于临床。如《素問、至眞要大論》就有:“火位之主,其瀉以甘”“少阴之客……以甘瀉之”的記載。李东垣在《蘭室秘藏》黄茋湯下自注云:“甘能瀉火,內經云熱淫于內以甘瀉之”;在《脾胃論》中又說:“經曰:劳者溫之,又云溫能除大热”;在《內外伤辨惑論》中也提到:“內經云,火位之主,其瀉以甘”等,都說明李东垣在內經理論的启发下,把甘溫除热法則創造性的应用于临床实踐,起了重要的承先启后的作用。
  金元以降,对于甘溫除热法的运用虽然不断发展,但是对于甘溫除热的机理历代医家見仁見智、众說紛紜、莫衷一是。近来《中医杂志》曾連續刊載了討論有关甘溫除热的文章,讀后使我获得很大启发,但是个人也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願意提出来,敬請批評指正!
  (一)对甘溫除热法的性质的认識
  对于用甘溫的方法所治疗的热型,究竟是屬于內伤呢?还是屬于外感?截止目前为止,有兩种意見:一种認为屬內伤;一种認为屬外感热病范疇。但是根据东垣在文献中的記載,这种热应屬內伤发热,热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先天身体薄弱、胃气素虛;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有所劳伤、飮食不調、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損耗脾胃元气所造成的。如东垣任《內外伤辨惑論》中說:“更或有身体薄弱,食少劳役过甚;又有修善常斋之人,胃气久虛,因而劳役得之者”“飮食失节、寒溫不适、則脾胃乃伤;喜怒憂恐,劳役过度;而損耗元气。旣脾胃虛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又說:“內伤飮食,及飮食不节,劳役不节,皆不足之証也”
  “外感八凤之邪,乃有余証也;內伤飮食不节,劳役所伤,皆不足之病也”“大抵治飮食劳倦所得之病,乃虛劳七損証也”。重复詳备,具体說明这种热的产生是由于先后天二种因素造成脾胃元气損伤的結果。东垣已經排除了六淫感伤因素的存在,所以这种热型屬內伤范疇。
  但是,就是在东垣当时仍有很多医生把这种热当成外感发热来治疗,因此东垣才語重詞复、不憚其煩的說明这种热的性質”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証頗同而实異”“內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着瀉之;伤其內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內伤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又說:“槪其外伤风寒,六淫客邪,皆有余之病,当瀉不当补;飮食失节,中气不足之病,当补不当瀉。举世医者,皆以飮食失节,劳役所伤,中气不足,当补之証,認作外感风寒有余客邪之病,重瀉其表,使營衛之气外絕,其死只在旬日之間,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可不詳辨乎”。基于以上論述,可以明确看出这种发热不是因外感六淫引发的,所以热的性質屬內伤发热是无可置疑的。
  (二)对甘溫除热机理的初步认識
  截止目前为止,对于廿溫除热机理的認識,大約有六种意見:①中焦虛寒,虛阳外越的发热。②命門火衰,元阳不足,不能磨腐脾中水谷,而致阴液生化失常,阴虛則生內热。③谷气下流,藴为湿热,少阴阴火上冲,包絡相火代心受邪引起来的发热。④血虛則心神失养而心火熾盛的血虛发热。⑤气血兩虛的发热。⑥屬于热病范疇的因外邪而引起阳道实、阴道虛的发热等。
  总結以上几种意見,虽然各有見地,言之成理,但是与东垣甘溫除热法的精神尙不无背謬之处。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問題,我們只有一方面溯本窮源,整理古人的認識;另一方面要从临床实踐出发,发展古人的認識。
  ①关于中焦虛寒的問題:在內伤发热的后期,可能出現“中寒”的現象,东垣曾說:“脾胃之証,始則热中,終則寒中……当以白朮附了湯主之”。另外,从治疗情况来看,东垣对脾胃虛寒的治疗尙有“厚朴溫中湯”“附了溫中丸”“沉香溫胃丸”等,从葯物应用来看,都选用的是桂、附、沉香吳萸辛溫大热之品。“中寒”,尤其是“中焦比較虛寒”是否就会虛阳外越呢?东垣沒有談到。如果眞正虛阳外越,固歛犹恐不及,医家中皎皎者的东垣决不会再用升柴去升散,以促其危亡。从以上东垣对寒中的治疗就足以說明这个問題。所以用“中售虛寒,虛阳外越”的道理来解釋甘溫除热的机制,理据是不俗充足的。
  ②关于命門火衰的問題:对于命門火衰东垣在《医学发明》一书中曾明确提出“若相火阳精不足,宜用辛溫之剂”的治疗原則,具体方剂东垣提出“沉香桂附丸”以治“中虛兼命火不足者”。另外还有“离珠丹”“天眞丹”之类,可以溫行腎阳,生发阳气,看来东垣对命叫火衰的治疗是不会运用“补中益气湯”之类的升散方剂的。
  ③关于少阴阴火上冲的問題:对于“阴火上冲”,决非單純“补中益气湯”或甘溫除热的葯物所能解决的。东垣明确提出:“如見腎火旺,及督任冲三脉盛,則用黄柏、知母”。而湿热为忠,根据东垣的用葯規律,澤泄、茯苓又是必用之品。因此湿热、少阴阴火上冲的机制仍有欠妥之处。
  ④关于血虛或气血兩虛的問題:認为甘溫所治疗的热型系血虛发热,这与东垣的認識仍有未合。。东垣对血虛的辨証曾提到:“腹中刺痛或周身刺痛或里急者,腹中不寬快是也;或虛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虛也”。另外,对于血虛的治疗曾談到:“亡血补血又何疑焉”又說:“脉虛而血弱于四物湯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显証中加之”。在具体方剂方面有“补血养血,生血益阳”的“全生活血湯”;有补血益气”的“双和散”;有补气血俱不足的“参归湯”;以及“养血、凉血、益血”的“熟干地黄丸”及“三黃补血湯”等,标本兼顧,气血皆治,血虛或气血兩虛,似乎可以直接选用这些方剂去治疗,不必更劳余葯。《本草述鈎元》就說:“东垣用甘溫以緩正气,……誤者用以疗阴虛血衰,失之远矣。”《明医杂著》更明确提出“血虛治气則血愈虛耗”又云“血虛誤服参茋等甘溫之葯則病日增,服之过多則死不治”。以上各家都說明血虛应該补血的道理,在东垣自有血虛的方治。所以認为甘溫所除之热屬血虛或气血兩虛的理由是不充足的。
  人体出現发热的机制,除去外因六淫所誘发以外,一般的都是阴阳失去平衡所引起的,不属阴虛、就屬阳虛。根据对东垣著作的体会初步認为甘溫所除的热型,屬內伤之中阴虛发热的范疇。东垣在《蘭室秘藏》中,首先給我們一个总的槪念,那就是“阴虛生內热”。另外,在《医学发明》也說:“若遇飮食劳倦,阴虛生內热,元气谷气已亏之病,以防已泄大便,……此不可用一也”。(重点是引者加的下同)明白提出飮食劳倦所发生的热是“阴虛生內热”。后世医家如柯韵伯、徐灵胎等也都提出“补中益气湯“所治疗的热是“阴虛生內热”,惜乎語焉而不詳,可見前賢后賢其揆如一。
  东垣在闡述“阴虛”的道理时,曾屡次引用《素問·調經論》的經文做为理論根据加以具体說明。如在《蘭室秘藏》中說:“調經篇云,阴虛生內热,歧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气热;热气薰胸中故內热。”“阴”在这里究竟代表什么物質呢?根据东垣的認識,認为是“荣气”或“荣阴”。东垣曾說:“心主荣”,又說:“心之神,眞气之別名也。”“眞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所謂心之神就是“眞火”也即“心火”,心是以“眞火”为根本的,这种“火”需要脾胃所产生出来的“荣阴”来滋养、“眞火”与“荣阴”互相平衡才能发揮正常功能。現在因飮食失节、七情劳役、損耗脾胃元气,使荣气化生不足;或因脾胃阳气下陷,使荣气下流,不能升发以滋养心肺,因心神失养,心火亢甚,而出現身热而煩、口渴等諸热症狀,这就是东垣經常提到的“元气不足,心火独盛”。虽然表現出是大热症狀,但是这种火的产生究竟是脾虛荣气不足所造成的、同时这种火又是心中真火,因此只能用甘溫的葯物来治疗。所以李东垣在《內外伤辨惑論》中說:“若胃气平常,欲食入胃,其荣气上行,以舒(疑为輸)于心肺……”,說明在正常情况下荣气滋养心的情況。在《脾胃論》中又說:“脾胃”气虛,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伏于地中”又曰“飮食失节,及劳役形質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荣气、淸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府之阳气”。在《蘭室秘藏》則說:“夫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伤,皆損其气,气衰則火旺……”。說明脾胃耗損,荣气生发不足。不能与心火平衡而出現心火独旺的病理情况。
  对于脾胃与荣及心肺的生化滋养关系,我們从东垣的著作中,还可以找到更加具体的証明,如《脾胃論》說:“五臟禀受气于六府,六府受气于胃……胃气和平,荣气上升。”又說:“五臟外有所主,内无所受……若胃气一虛,无所禀受,則四臟經絡皆病。况脾全籍胃土平和則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臟皆旺,十二神守职”。东垣旨意重見疊出,詳尽如此,充分說明心火的亢盛是由于失去荣气滋养的結果。这就是脾虛发热的由来,也即是后世医家如喩嘉言等所說的“荣虛則发热”的道理。
  另外,我們再从廿溫除热法选用的方剂和葯物所发揮的作用来看,这些葯物,旣不是用以补气,也不是用以养血,而是用来生发荣气。用东垣的話說就是“皆甘溫补元气,甘能瀉火”。“补中益气湯”是甘溫除热法的代表方剂,根据东垣对本方的理解,我們可以把这些葯物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生”荣气的;一部分是“发”荣气的。全部方剂七情合和起到“生发荣气”的作用。这有兩种意义存在,一方面是使入胃的飮食很快化生成荣气,这就是生的作用,主要依靠参、术、茋、草、棗等;另一方面是具有鼓舞动員人体內固有的、但因脾胃元气不足而下溜或伏潛的荣气,使之升浮以上滋心肺,这主要依靠升、柴、茋、姜等,这就是“发”的作用,这样就能鼓舞起人体內的所有荣气上济于心而达到与心火的平衡。整个方义用东垣的話說就是“补其中而升其阳”。因为“脾全籍胃士平和,則有所受而生荣”,脾胃功能正常,自然“飮食入胃,荣气上行”心神得养。
  从东垣得意弟子罗天益对于脾胃功能的認識,更可以說明这一問題。如在《衛生宝鉴《曾說:“脾胃土也……治中焦,生育营衛,通行津液,一有不調則营衛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又說“胃者衛之源,脾者荣之本,黃帝針經云荣出中焦,衛出上焦是也。衛为阳,不足者益之必以辛;荣为阴,不足者补之必以甘,甘辛相合脾胃健而荣衛通”。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中也說:“中者脾胃也,荣衛生成于水谷,而水谷轉輸于脾胃,故中气立則荣衛流行而不失其和”。以上說明甘溫的葯物是补健脾胃,生发荣气的。通过以上討論說明脾胃元气損伤,因而荣气不足,荣虛所以心火独盛而发热的机理。
  (三)甘溫除热法的运用和病例介紹
  〔病例一〕張某女二十五岁已婚工人門診号165993,初診62年11月12日患者妊娠五月而現腹疼,幷有不明原因之发焼已兩月余,每到下午七点許即发燒,直到夜十二点左右,体溫在发焼后約在T37℃七八,每燒时即出現心煩、口渴欲凉飮、幷拌有喘逆現象,躁热、手心热,曾多方治疗无效,透視心肺幷无異常。兼証头面四肢虛浮,劳累后尤甚,倦怠嗜睡、納呆气短、小便頻数、大便溏,每日二至三次,脉細軟而滑,苔白腻,質淡紅,边有齿痕。根据前面所运用法則来看,俱屬无效,因此准备試用甘溫除热法,請田老师酌定处方如下:归身三錢杭芍四錢生茋四錢白术三錢柴胡三錢升麻八分陈皮三錢藿香三錢竹茹二錢甘草二錢。二診62年11月15日服葯兩剂后,发焼基本停止。仍覚手心热,大便溏、肢腫,脉細滑,苔白質淡,宗原意出入。处方:归身三錢白芍六錢生茋三錢白术三錢柴胡錢半升麻八分炙草三錢生姜錢半冬葵子三錢。繼服兩剂,发燒停止,腹疼亦癒。肢腫腹脹等症虽减而不除,后以健脾养胃善后調理而癒。
  〔病例二〕張某二十余岁女已婚大新針織厂工人初診53年春。本病例是田老师回忆最早試用甘溫除热法治癒的一例。当时患者产后半月余,出現不明原因的喘逆倚息不得臥的現象,咳吐稀痰,突出症狀为高燒(T39℃)大汗出、心中煩,畫輕夜重,幷有陣发性的四末发凉。兼証头暈、口干不渴、大便燥、小便短赤。望之面色蒼白、舌質淡、舌尖赤、舌面布有薄白苔,脉細数无力,旣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当时根据发焼等症判断其可能是感冒,因此給予銀翹散加黄苓、梔子服葯后焼反增高T39°5C又服一剂,高焼达T40℃。因为辛凉解表苦寒瀉火,焼反增高,在这种情況下始考虑用甘溫除热法。处方:生茋四錢花旗参二錢秦艽三錢桔梗二錢苏子霜錢半前胡二錢茯苓四錢知母三錢甘草二錢。試服第一剂后,燒即退到T38°5C,原方再进燒再退,本此方加减連进五剂,高焼停止。
  根据田乃庚老师的經驗,認为在用甘溫除热法时应特別注意其舌質和脉象。舌質出現胖嫩、或淡白无华这是甘溫法的适应証較易于辨認,但有时出現舌質紅的,根据田老师經驗,这种紅发烏暗色而不鮮澤,我認为这正是荣气不足的表現。脉象上可見洪大或細数,但重按都呈現无力狀态。发燒时一般均伴有心煩、畫輕夜重。当然如果再出現一些肢腫、便溏等脾虛症狀就更加易于辨認了。
  以上兩例用葯都是用甘葯以生发荣气,这里面有苦寒的葯物,根据东垣的理論,苦寒葯品如“知母”等和茋草等甘溫葯放在一起就化为“甘寒”,这样可以起到瀉阴火的作用,所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鴻其火則愈矣。”以上兩例用葯是符合东垣甘溫除热法用葯原則的,因此才收到满意的疗效。
  (四)小結
  本文对甘溫除热的性質、机制等問題,通过学习李东垣著作和結合点滴临床体会,提出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初步認为甘溫所除之热屬內伤发热,它是阴虛发热的一种,是由于荣阴不能和心火相平衡而产生的。关于荣虛发热,幷采用甘溫的葯物进行治疗,这是东垣对祖国医学的偉大貢献。后世医家如柯韵俏、喩嘉言等虽然也談到“荣虛則发热”的問題,惜乎語焉不詳,沒做透彻闡发,因此这一道理至今缺如,不被世人所重視。笔者認为“水虛”“血虛”“荣虛”同屬阴虛范疇,皆能引起发热。水虛发热宜“壯水之主,以制阳光”(王冰)代表方剂如六味丸;血虛发热,則应“益血补血”“甘寒之剂以降之”(喩昌)代表方剂如四物湯加阿膠、首烏等;若因脾胃元气耗伤,荣气不行的发热,必須“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瀉其火“(李东垣)采取甘溫除热法,代表方剂如补中益气湯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脾胃論》宋李杲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1957年版
  2《內外伤辨惑論》宋李杲著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年版
  3《医学发明》宋李杲著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年版
  4《蘭室秘藏》宋李杲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1957年版

知识出处

天津中醫學院學术活動資料

《天津中醫學院學术活動資料》

本文记述了1964年6月天津中医学院学术活动资料,其中包括了学术报告、临床报导、理论探讨、经验介绍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