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治疗滑胎例証兼論“巢氏諸病源候論”的分經养胎說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中醫學院學术活動資料》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938
颗粒名称: 从临床治疗滑胎例証兼論“巢氏諸病源候論”的分經养胎說法
分类号: R271
页数: 5
页码: 34-38
摘要: 本文以讨论滑胎之病因机制及辨証治疗为主,兼对巢元方之妊娠分经养胎的论点进行分析,盖本証之发病机制主要为冲任脉虚,固摄无权,及母体之气血衰微,至期不能供给胎儿营养之需要所造成的结果,巢元方虽有分经养胎之说,作为解释滑胎病理的依据,但根据隋唐以后历代医家对本証的论治所証明,而巢氏之说,只不过一篇空谈,对临床幷无指导作用。因本証为虚损所造成,故治疗大法以补为主,再针对不同原因,分别采用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等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二例验案所証明,对于深固之疾,须防微杜渐,长远图之,使损者得益,其胎自安矣。
关键词: 滑胎 养胎 分析

内容

一、“滑胎”的含义及与“堕胎”“小產”之鉴別:
  滑胎乃妇女妊娠期中較为重要的疾患之一,其与“墮胎”,“小产”,同类而異名,今通以“流产”称之,若怀孕尙未足月,在二四六月或三五七月之間,无故发生“流产”,下次怀孕至其时又复如是不能足月而产者,即謂之“滑胎”。若偶尔发生一次“流产”,幷无連續性,約在三个月以內儿未成形而产生者为“墮胎”。若三个月以后儿已成形而产者为“小产”。茲仅就“滑胎”一証,論述如下:
  二、論胎养之理:
  盖女子十四岁左右天癸至月經来潮,男子十六岁左右天癸至精液通暢,此乃一般男女发育成熟之初期,若此时阴阳交合,兩精相搏、合而成形、乃成胎孕,在受孕之后,胎儿之发育成長,須全頼母体气血之培育,若气血充足,冲任脉健,其胎元自固,倘气血亏損,冲任虛衰,势必有流产之虞,是气血之盈亏,可直接影响冲任之盛衰,对胎孕之关系,至为密切。盖冲脉起于胞中,挾臍左右上行,幷足阳明之脉至胸中而散,其脉与足少阴腎脉相通,且隶屬于阳明胃經。胃主受納水谷,为后天之根本,乃气血化生之源泉,只有阳明谷气充盛,血液才有来源,方能使冲脉健旺,因十二經之血皆潮会于此,故有“血海”之称,若阳明气衰,不能受納,則血液之来源断絕,必致“血海”空虛,而胎元失养矣。
  任脉起于胞室之下,出于会阴,上毛际,循臍中央至膻中,上喉嚨,其总任一身之阴脉,为阴脉之海,各阴經之血能否暢行达于“血海”,任脉实司其权,故称为阴脉之总任而主胞胎,至于胞宫机能之强弱,及孕后胎儿之培养,皆其功能范圍中之事也。
  三、对巢元方按月分經养胎論之辯析:
  古人对胎养之理,虽亦肯定与母体之气血有关,但隋唐以还,又有按月分經之論,历代相沿,是非莫辨,余对此向抱不同之覌点,今不揣冒昧,願以实事求是之精神,加以辯析。
  据巢氏諸病源候論一一妊娠候、其略曰:“妊娠一月名胎形、足厥阴养之,二月名胎膏,足少阳养之,三月名始胎,手心主养之,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脉,手少阳养之,五月始受火精以成气,足太阴养之,六月始受金精以成筋,足阳明养之,七月始受木精以成骨,手太阴养之,八月始受士精以成肤革,手阳明养之,九月始受石精以成毛发,足少阴养之,十月五臟俱备,六腑齐通。“覌巢氏之說,毫不切合妊娠生理之实际,論理玄惑不明、純出个人臆測、企图以此对定期滑胎之机理强加解釋,未知其可也。
  盖胎孕成胚之后,其臟腑筋骨之化生,須由微而漸,不必再感五行之气,待其发育成熟,自然身形俱备,为期分娩,其間未必七月成骨,八月成革,九月始生毛发,輙見四五月所里之胎未必无皮,七月早产之嬰儿何尝无毛发哉。
  胎元須賴气血以培养,已成定論,然营血在經脉之中,运行于周身,日夜川流不息,一有留滯,病必生焉,如素問举痛論云,“經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灵樞根結篇云,“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臟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营者,五臟皆受气”。又素問生气通天論云,“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痛腫”。这都說明营血在經脉之中不可或有停滞之时也,其所以能发揮培育胎元之作用,必須通过冲任二脉方能达于胞中,故素問上古天眞論云,“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由此亦可体会到养胎之血,非自一經而来,豈能謂妊娠三月仅为心包之血,五月为脾經之血能通过冲任进入胞中培养胎儿,其他經之血則迟滯于中途而不能前乎,以此推之,按月分經之理,不待力攻而自潰矣。
  然巢氏之說,亦曾受到很多医家之贊許,历代以来,引用此說立論者頗不乏人,例如:張景岳云,“凡怀胎十月經养各有所主,所以屡見”小产“墮胎”者,多在三月五月及七月之間,而下次之“堕胎”,必为期复然,正以先次伤此一經,而再値此經,則遇闕不能过矣”。又如潘碩甫云,“巢氏論諸經养胎各三十日。……如至期当养之經虛实不調,則胎不安。”更有陈良甫推巢氏之論法于四时,謂:“四时之令必始于春,故一二月間足厥阴少阳火也,五六月間足太阴阳明土也,七八月間手太阴阳明金也,九十月間足少阴太阳水也……”陈氏甚至認为“世有明者,未过于巢氏之論矣。”
  按陈氏以五臟分四时,代巢氏辯解按月分經养胎之理,更屬牽强附会,古人在一岁之中按春夏秋冬分为四时,此天道之常也,以四時配五行、乃运气之大法,其理其时均不可或变也,然受胎之日,原无定期,焉能与此同日而語,例如:受孕于五月,豈能以孕期一二月者为春木、三四月者为夏火哉,蕭愼斋早悟及此,曾对陈氏之說与以駁斥余深許之。
  然历代医家对妊娠养胎之理,虽多从巢氏之論,但于临証之时,皆以补气血,滋肝腎,作为强冲任固胎元之大法。例如:張景岳:“凡胎元不固,无非气血損伤之病,盖气虛則提攝不固,血虛則灌溉不周,所以多致“小产”,故善保胎者,必須專顧气血,宜以胎元飮为主。“朱丹溪主張淸热补虛以荣血脉,以白术黄芩为安胎之聖葯。趙养葵主張滋水以固胎元。甚至最崇拜巢元方之陈良甫亦主張用四物加阿膠熟艾茯苓,或安胎寄生湯等方。
  試覌以上各家皆推崇巢氏之論,但其对“滑胎”之論治处方,皆未結合按月分經之理,这足以說明巢氏之論只不过妄語空談,无助于实踐,不足为后人之法。
  四、滑胎之病因机制:
  形成“滑胎之机理,主要是冲任虛衰,不能发揮其应有之作用,前已論及。其所以連繼“流产”,且有定期規律者,正以为孕妇体質有亏,气血不足,对养胎之負担能力有限,在受孕之初,因所需之营养尙少,母体尙能維持,待胎儿漸長,对母体气血之消耗日漸增加,一旦超过了孕妇所能供应的限度,其营养不能滿足胎儿的需要,胎必不安于室矣。导致冲任虛損的誘因虽然很多,茲擇其要者分述如下:
  1.脾胃虛弱:
  人体之营养,虽来源于水谷,更須依靠胃之受納,脾之运化,二者相輔为用,乃成为气血精液化生之源,故为后天之本,若脾胃健旺功能正常,自然气血充沛,百脉滋荣,倘或飮食不节,劳倦不时,或憂思太过,使脾胃之正气虛衰,則不能运化飮食之精微,以散于肝,归于心,溢于肺、藏于腎,以致周身失养,而冲任遂虛。
  2.腎气不足:
  腎为天一之臟,禀先天之气以生,主藏五臟之精,故称先天之本,其經脉循少腹前当关元中极而絡膀胱,其間与冲任交会,故有系胞之用,若腎中精气充盈,自然冲任脉健,而提攝力强,倘或房室不节,劳役过度,使腎之精气大伤,可导致冲任亏損。
  3.气虛:
  气在人体之中,能薰肤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漑,周身运行,无所不至,其又为血之先导,血之所以能达于胞宮培养胎元,实有賴气之推动,况气秉淸輕上浮之性,本身具有升提之力,故能使胎儿安居胞室之中,不致殞墜,若秉賦不足,或久病未笈,或操劳过度所形成的正气虛弱,不但会使血行迟滯,灌溉不周,因而冲任虛損,幷由于升提无力,不能固攝胎元。
  4.血虛:
  血液化于中焦,为人体营养之要素,故有营血之称,在体內和調于五臟,洒陈于六腑,四肢百骸无不受其滋荣,故胎儿之能否生長发育,其母体血液之盈亏,实为主要美鍵。況冲脉为人体之“血海”,任脉为一身“阴脉之总任”,若营血充盈,則冲任自健,营血不足,冲任必虛。至于导致血虛之因素,不外乎素体羸弱,失血过多及过事憂劳等等。
  綜覌以上成因,皆不外乎虛損二字,茲将其辨治分述如下:
  五、辨証与治療:
  主症:妊娠数月,胎有墜感,腰痠腹痛,或阴道下血。
  1.脾胃虛弱症狀:
  食欲不振,時胸腹脹滿,体倦神疲,白帶多,或面目及下肢浮腫,大便溏薄,口淡无味,苔薄白膩、脉虛滑。
  治法:健脾养胃安胎。
  方剂:異功散加味,
  党参、白术、茯苓、廿草、陈皮、山葯、寄生、杜仲。
  加减法:腫甚者加重自术之剂量,茯苓用皮,加生姜皮。便溏甚者加肉叩詞子。
  2.腎虛症狀:
  腰痠腿軟,头目眩昏,足根疼,小便頻数或失禁,納杲少寐,白帶多,或五更溏瀉,手足不溫,呼吸短促,面色晦暗,舌淡少苔,脉沉滑无力。
  治法:补腎安胎。
  方剂:寄生膠艾四物湯加減:
  寄生、續断、杜仲、熟地、人参,白术、黄茋、棕炭,免絲子、阿膠、艾炭、当归、杭芍、甘草。
  加減法,未下血者減棕炭、艾炭。喘加五味子。五更瀉加肉叩。
  3.气虛症狀
  身体怕冷,气短心悸,倦呆无力,头暈自汗、面萎黄或恍白,語声低徽、或脫肛、脉虛滑或弱。
  治法:益气安胎。
  方剂:补中益气湯加減:
  黄茋、党会、白术、当归、陈皮、升麻、阿膠、山葯、杜仲、兔絲子、杭芍。
  加減法:自汗多者重用黃茋,加五味子,牡蠣。
  4.血虛症狀:
  形体削瘦,肌肤干澀,头晕时疼,視力減退;肢体无力,手足易麻,或咽于便秘,有时筋搐,午后潮熱,觀赤,面恍白或萎黄,舌淡,脉細滑无力。
  治法:补气养血安胎。
  方剂:聖愈湯加減;
  当归、杭芍、熟地、党參、黃苓、阿膠、寄生、績断。
  加減法:午后潮热者,加骨皮、生地、銀胡。
  六、附滑胎病例:
  例一:
  郝景娥,女,32岁,工人医院四診号120392。于1961年11月就診。
  症狀:前年与去年曾有兩次流产,均发于妊娠五个月左右,原因不明,今怀孕又近五月,自覚胎有墜感,腰痠无力,左腿痛甚,步履困难,兼有呼吸短促,动則喘甚,头暈心悸,衣臥不安,精神疲倦,語言无力,脈虛数。
  診断:腎虛气弱。
  治法:补腎益气。
  方剂:都气丸方加減:
  熟地八錢杭萸四錢茯苓三錢山葯五錢黄茋五錢白术三錢党参三錢五味子二錢炒棗仁四錢阿膠三錢麥冬三錢桔梗三錢本方服六剂,气短头暈等証,基本消失,已能安臥,惟仍有腰痠胎墜腿疼等証,在原法的基础上,給予寄生膠艾四物湯加減:
  寄生五錢續断三錢党参三錢白术三錢黄茋四錢杜仲三錢兎絲子五錢当归三錢杭芍三錢熟地八錢升麻二錢砂壳三錢甘草三錢。
  本方連进八剂腰已不痠,胎已不墜,腿疼大減,仍以前方囑每隔二三日服一剂,直至62年4月产一男孩。
  例二:
  張秀荣、女、31岁,紅十字会医院門診号19156号,于1963年3月就診。
  症狀:近年来連續滑胎三个,第一二胎滑于二三个月之間,第三胎滑于五月有余,今妊娠将近六月,自覺胎墜甚、白帶多,气怯腰痠、小便頻数,面黃而虛浮,兩足微腫,食欲欠佳,脉滑而无力。
  診断:脾腎气虛。
  治法:健脾补腎益气安胎。
  方剂:異功散与寄生膠艾四物湯合方加减:
  党参五錢白术五錢山葯四錢陈皮三錢升麻二錢当归三錢熟地五綫寄生四錢兔絲子三錢杜仲三錢續断三錢阿膠三錢买甘草二錢。
  本方連服十剂,胎墜尿頻等症已經痊愈,食欲轉增,惟仍覚气怯乏力,乃以原方减甘草加黃茋五錢,囑其每隔一日服葯一剂。
  五月上旬复来就診,情况良好,面色已轉紅潤,时胎已近八月,乃以前方减續断、阿膠、党参、囑其仍依前法服用,直至临产。
  七、結語:
  本文以討論滑胎之病因机制及辨証治疗为主,兼对巢元方之妊娠分經养胎的論点进行分析,盖本証之发病机制主要为冲任脉虛,固攝无权,及母体之气血衰微,至期不能供給胎儿营养之需要所造成的結果,巢元方虽有分經养胎之說,作为解釋滑胎病理的依据,但根据隋唐以后历代医家对本証的論治所証明,而巢氏之說,只不过一篇空談,对临床幷无指导作用。因本証为虛損所造成,故治疗大法以补为主,再針对不同原因,分別采用健脾、补腎、益气、养血等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二例驗案所証明,对于深固之疾,須防微杜漸,長远图之,使損者得益,其胎自安矣。
  主要参考书籍:
  1.內經。2.巢氏諸病源候論。3.妇人大全良方。4.丹奚心法。5.景岳全书——妇人規。6.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訣。7,女科經綸。

知识出处

天津中醫學院學术活動資料

《天津中醫學院學术活動資料》

本文记述了1964年6月天津中医学院学术活动资料,其中包括了学术报告、临床报导、理论探讨、经验介绍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肇英
责任者
張景岳
相关人物
潘碩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