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机构用户
天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全心全意支援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经验汇编》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690
颗粒名称:
全心全意支援农业
分类号:
F327.21
页数:
7
页码:
320-326
摘要:
该文介绍了宁河县五金厂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过程。该厂通过明确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方向,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支农主动权,不断提高了支农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宁河县
农业学大寨运动
农业生产
内容
我厂是由原来的米面加工社发展起来的。过去,由于家底薄,设备简陋,只搞小修小配,没有产品。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全厂职工、干部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明确了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方向,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生产支农产品的技术,为大上农业做出了一定成绩。从一九七〇年到现在,三年来支农产品逐步增加到二十三种,生产了电动机、脱粒机、扬场机、播种机等三千多台、件,修理各种农机具二万八千多台、件,其中下乡修配七千二百多台、件,为农村节约了大批劳力和开支。仅脱粒机每年就可为生产队节约一万五千多个劳动力。国家计划产品也年年超额,逐年增长。在十大精神鼓舞下,今年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国家计划。
一、端正方向 为贫下中农服务
毛主席关于“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的伟大指示,非常明确地给我们指出了方向。但是,我们在贯彻执行毛主席这一重要指示时不是一下子就认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比较自觉的过程。开始,认为农业就是我们的直接服务对象,没有什么轨可转了。只要完成生产任务,就算支了农。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厂内一度出现了不顾支农产品质量,埋头抓指标,单纯追求利润的现象。
有两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一次,有个社员急急火火地来到我们厂,要买几颗脱粒机上的螺丝。保管员说:“我们是工厂,不是五金零售部,几分钱的买卖没法答对!”非叫人家去五金公司不可。那位社员焦急地说:“六金公司我都去了,就是没有这个号的。”人家央求了半天,才勉强找了几颗旧的给人家。还有一次,有个生产队长赶着车,送来一台坏脱粒机。修配车间负责人一看,脱粒机盖飞了,底也掉了。要是修,既费工又赔钱。他又发现,这台脱粒机不是本厂产品,便借口我们“没料”,给推了出去。
厂党支部发觉后,意识到几颗螺丝虽然小,却反映出我们工厂的大门朝谁开;一台坏脱粒机是“收”还是“推”,能看出我们执行的是什么路线。这两件事,说明我们的思想还没有真正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于是,我们和工人们一起,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制定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深入批判了“本位主义”、“支农吃亏”的错误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广大职工、干部支农的自觉性。许多工人说:“我们修造的千万件机器零件,都关系到农业大上,关系到‘广积粮’的大事,我们一定要把支农的千斤重担挑在肩。”那些只顾小“本位”的人也想通了,他们说:“过去只算本厂的小帐本,没看全局,越算越吃亏”。“过去对支农产品能推则推,不能推的就拖。现在认识到:只顾利润,忽视支农,就是抓了钱,忘了线,丢了基础,走了邪路,上了刘少奇、林彪的当。”工人们一致表示:“我们工厂的大门就是要朝贫下中农开,只要是农业需要,一分钱的活也要做!”今年夏季,党庄子大队送来一台水泵,当时正赶上没电,没法开车。为了及时保秧田上水,修配车间的职工,用手拉皮带,带动钻床,有的工人手上磨出了血泡,终于克服了没电的困难,及时修好了这台水泵。
二、调查研究 掌握支农主动权
毛主席教导我们:“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因此,离开调查研究,就不能得到预期效果。为了支援农业,我们去年自行生产了一批镰刀,由于不适合需要只销了几把。后来,因堆放过久,不得不回炉化铁。我们一心想支农,工人们汗没少流,劲没少使,却落个这样的结果,觉得很别扭。为什么销不出去呢?经过深入农村调查了解,才弄清,原因是我们脱离农业生产需要的实际,错把一时一地的急需当成了经常的、广泛的需要,犯了主观唯心主义。
这件事使我们受到很大启示,认识到光有支农的思想不行,还得使思想符合实际。光凭良好的主观愿望和满腔的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农村做细致的调查研究,避免盲目性,掌握支农主动权。于是,我们组织了精悍的小分队,走社串队,并且与五个大队定点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征求贫下中农的意见,对农村社员在不同季节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进行了解,根据农村实际需要情况,调整力量,安排生产。在具体措施上抓了以下几点:
(一)注意农活需要,生产赶在前面。根据全年春耕生产、三夏、三秋等几个主要农事季节,提前赶制产品,做到使农业得心应手,不误需要。今年小麦脱粒机的生产,在四月底便下达生产计划,五月初正式生产,六月初送往农村,贫下中农满意地说:“你们真是及时雨呀!”
(二)农忙抓修配,农闲搞制造。农忙季节,农机具利用率高,有时昼夜开车容易发生故障,所以“修”是主要任务。因此,工厂安排生产要根据农闲与农忙的不同情况:农忙期间,全厂以修配为主,农闲期间,以制造为主,使工厂生产和农业需要衔接起来。
(三)服务上门,支农到队。根据农活需要,组织支农小分队,常年深入农村,找上门去,巡回修配。搞修配时,还要结合传授技术。能修的要修,不能修的创造条件也要力争修好;能就地修配的就地修配,不能就地修的,带回厂子修。今年夏季,在南涧沽公社巡回修配时,发现一眼机井的深井泵出了故障,我们既没有生产过,也没修配过这类产品。同志们认为,抢修虽然困难很多,但这是关系支农方向的大问题。如果走掉不修,就是离开了支援农业的大方向。最后,大家一致表示:“困难再大我们也要修好”。经过仔细检查找出了原因,马上派人返厂连夜赶制泵管和泵轴,并且拆下了自己生产上暂时不用的一台十三瓩电动机,供这眼井配套。经过一夜的奋战,终于修理好了,及时地解决了贫下中农的困难。
三、千方百计 处处为农业着想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工业支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千方百计支援农业,我们还从以下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一)打破妨碍支农的条条框框。过去,我厂的规章制度中有不少不合理的条文,如:“非本厂产品不予修理”;“货物出门,概不退换”;“非工作时间不得私自修理”等,严重地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妨碍了支农工作的开展。经过发动群众,狠批了刘少奇“管、卡、压”的修正主义货色,建立了以支农为基础的新规章制度:修配做到三个不分(不分大小件,不分产品出厂单位,不分上、下班);在时间上,大修不过三天,中修不过天,小修随到随修,昼夜值班,节、假日不停。工人生产实行四定:定岗位、定人员、定产量、定时期。在工作安排上,做到三个优先:时间紧,农机具修理优先安排;材料缺,支农产品优先供应,任务重支农计划优先完成。这样就保证了支农产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不管份内份外,只要农业需要,我们就努力去做。今年四月份,有个大队,因抗旱抽水,需要架设一条供电线路。当时水电部门忙不过来,工人们知道后,星期天不休息,立即前往支援。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紧张战斗,为这个大队架设了线路。贫下中农说:“你们身在工厂,心却时刻惦记着农村,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现在我们的服务项目,基本做到大、小齐备,中、小农具结合,主件与配件结合,修造结合。不分中小农具、新老农具一把抓,不分份内份外,只要农业出题目,我们就要做文章。
(三)坚持勤俭办厂,不断降低成本,做到好中求省。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产品,不但求数量多,而且求质量好,耐穿耐用。”我们多次批判了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的不良倾向,执行三查(自查、互查、专查)和三包(包退、包换、包修)制度。同时狠抓节约,降低成本,提出了节约四寸(寸铁、寸钢、寸木、寸料)和利用四废(落火煤、剪口铁、板木头、边角料)。如脱粒机,原来两个半月时间生产五十台,每台成本三百二十元,经过发动群众,采取缩短工时,利用边角下料等措施,今年只用二十天时间,就生产了五十台,每台成本降低到二百六十三元,较过去降低百分之十八。
几年来,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结果。但是,由于我们路线觉悟不高,在支农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决心在十大精神鼓舞下,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坚持为农业服务的方向,争取为大上农业做出更大贡献!
知识出处
《天津市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经验汇编》
本书记述了天津市农业学大寨运动,总结了坚持基本路线、科学种田、重视水利建设、实行科学分工等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林彪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宁河县五金厂党支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