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日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津門小集》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636
颗粒名称: 一天日記
分类号: I267
页数: 7
页码: 60-66
摘要: 《一天日記》是当代孙犁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所著作的一篇散文。
关键词: 散文 作品 现代

内容

今天早晨有大雾,接近中午的时候天放晴了,树枝和电綫上的霜融化了。
  我是多么感激白塘口乡工作組的妇女干部們,她們那佯热情的向我介紹訪問的綫索。
  王秀楼同志先带我到郑淑琴家里去。郑淑琴十七岁結婚,那时她的丈夫才十五岁,結婚的时候,她的衣服都是借的人家的,每年六月天,她就只有一件褂子穿。生活困难,因此夫妇感情就不好,感情不好,丈夫在生产上也沒劲,长年只是扛个脚,打魚摸蝦吊个螃蟹,地总是种不好。一九五三年夫妇兩个商量着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現在的情形,据郑淑琴自己說是:“感謝毛主席,夫妇的感情和睦了,他痛我,我痛他。他在地里做活,我就先走一步回家挑水,他知道我在家里做飯,下地就順便担回一担草来。我們已經添了兩床新被子,里面三新的棉衣,每人一身,单衣服呢,除去穿的,每人还有一身替換的,我的热情太高了。”
  郑淑琴正在給她丈夫做棉袄,当她和我談話的时候,王秀楼同志就帮助她塡鋪棉絮。
  从郑淑琴家出来,从后街繞过去,我們找到了韓家舫。她正在她家对門的一个小院里,套着一匹小馿儿磨面,王秀楼同志搶着替她看磨,她站在庭院里和我談話,小馿儿一听見主人和別人談話,它就常常停下来諦听着,王同志一直在吆喝它。难道說,对于現在村里无处不在議論的題目,它也感到新鮮,幷且因为也会影响到它的生活前景,而表示了特別的关心嗎?
  韓家舫今年二十五岁,这是一位短小精悍的靑年妇女,她把兩手背在身后,兩只脚采取“稍息”的姿势,自然悠閑的和我談話。她的特点是,在入社的时候,她就明白了社会主义生产的远景和意义。她的丈夫是天津一个蛋厂的工人,夫妇感情很好,丈夫不論下班多晚,每天总要从市里騎車赶回家来。丈夫不願意叫她出来参加社会活动和集体生产,在乡干部的帮助下,她敎育說服了自己的丈夫。現在丈夫保証不再限制她,幷且对她說,“开会什么的,你不要落后!”她說,“这个,用不着你囑咐!”
  韓家舫只是一个例子。她的語音,我好像很熟悉。我想起那天,妇女們在工作組住的院里开会,討論怎样和男人共同努力生产,怎样打破男人的封建覌念的时候,听到的一些生动的語言:
  妇甲:我对丈夫說,我这是去生产,又不是去搞对象,你不能限制我!
  妇乙:这是他还不明白,搞上一年,人們就知道我們妇女参加住产,是太好啦!
  妇甲:对。我和他說,我不走邪魔外道,就是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毛主席指引的这条光明歪大的道!
  妇乙:秋后一分东西,他保险就乐啦!
  妇甲:我的丈夫还說这个哩:你們虽然是小脚妇女,可前进的太快啦!你們猜,我怎样回答他?我說,你怎么說这祥的話,咱們国家需要,这样快走。我还恐怕赶不上哩!一句話,頂得他老实了。
  妇乙:夫妇要互相帮助,也不要伤和气,我的經驗,男人是好克服的,要看机会和他講。
  妇女同志們,这都是些零碎材料,不足以表达你們在伟大的生活变革面前,所表現的勇迈前进的姿态,而你們是多么希望我能比較完整的,用典型的事例来表达你們所做的工作呀!
  我們向韓家舫吿辞出来,却在她家的門口,遇到了妇女生产队长林桂兰,她也是經同志們介紹来同我談話的。
  我們就一同到韓家舫婆母的屋里,韓家舫也陪着进来了。
  这是一小間土甓房,屋里升着一个大口爐子,非常暖和。韓家舫的婆母,正坐在炕上,哄着兩个小孙女儿玩。
  林桂兰今年十八岁,她已經是天津郊区很有名的人物。一九五二年他就参加了社,幷且带队生产,那时她才十四五岁。几年来她的妇女生产队,已經由三、五个人发展到七、八十个人了。她在家里行大,下面有四个弟弟,兩个妹妹,过去父亲給人家打短工养活这些孩子,生活是多么困难,可是那吋父亲还是不願意叫女儿出来参加生产。現在因为林桂兰和妹妹都参加生产,出工很多,收入很多,父亲和母亲都說:“家里要是沒有这兩个閨女,可就不行了。”
  这女孩子穿得很好,长得也很好,說話很是流利大方。她对我談得很多,介紹了她的生产队,然后又介紹了她个人領导工作的經驗,因为她經常做报告、汇报,也經常回答別人的訪問,这些材料,就好像背熟了的功課一样。
  我不再詳細記下这些材料。但是,当我和她在这家原来是貧农的一間小屋里談話的时候,当我們身边有:一个妇联的深入群众生活的工作干部,一个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韓家舫,一个坐在炕上享受冬季飽暖之福天倫之乐的老大娘,特別是因为有那一个爬在祖母怀里玩耍的小女孩,和另外一个伏在炕沿上安靜的听着大人說話的小女孩,都对林桂兰的事例,感到欢乐和幸福的时候,一幅中国妇女的完整的斗爭和解放的图案,就在我的心目中形成了。
  老大娘不停的微微俯仰着上身,爱撫的搖动着怀里的小孙女儿,她的臉上明显的表露着內心的欢乐的感情,她嘴里喃喃的說:
  “我的小孙女儿,长大了,也像她林桂兰姐姐一样!”
  这是伟大的生活,向我提示的总的題目中的一个。

知识出处

津門小集

《津門小集》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津门小集》留下了孙犁初踏文学新路的足迹履痕。他试图走近并进入城市工人生活,他是十分认真的,那热诚和努力叫人感动。他出身农村,已有的文学声名植根于农村。《津门小集》写天津棉纺工人区和津郊农村的作品,对天津人民新的美的努力所作的颂歌。

阅读

相关人物

孙犁
责任者
王秀楼
相关人物
郑淑琴
相关人物
毛主席
相关人物
韓家舫
相关人物
林桂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白塘口乡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