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时调的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303
颗粒名称: 天津时调的演变
分类号: K265.9
页数: 10
页码: 160-169
摘要: 本文主要叙述了天津时调的源起及变迁情况,以及荡调和西城板的情况。时调是具有浓厚天津特点的地方曲调,以天津地方口语和字音演唱,流传广泛,历来受天津群众喜爱。时调历史悠久,解放后经过改革创新,成为全国知名曲调。过去与时调相媲美的还有荡调和西城板,因形式有局限性,近二十多年来因后继无人,其唱腔、舞蹈多已失传。
关键词: 天津市 抗日战争 时调

内容

时调是带有浓厚天津特点的地方曲调,以天津地方口语和字音演唱,内容通俗,腔调爽朗,历来受天津的广大群众所喜爱。时调的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解放后经过改革创新,使时调更具有独特风格,成为全国知名的曲调。另外,过去与时调相媲美的还有荡调和西城板两种曲调,因形式上有局限性,演唱者日益减少,近二十多年来又因后继无人,其唱腔、舞蹈多已失传,无形中已被淘汰了。本文主要叙述天津时调的源起及变迁情况,并附带说明一下荡调和西城板的情况。
  时调的源流及变迁
  时调的名称,不知起于何时。顾名思义,时调的突出特点是个“时”字,是一定时期、在一定地方受群众欢迎的流行一时的曲调;从时调的演变情况看,又是某些流行于天津地方的曲调的通称。另有一种说法,是时调里总有交代季节、时辰背景的词句,如什么“春季里……”,“正月里……”,“一更里……”等等,很切合“时”字的含义,因而称之为时调。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及前者确切。
  时调在天津的流传的年代很久。在一百多年以前,称之为“鸳鸯调”,又叫“二六板鸳鸯调”(二六板是音乐上的术语,指节奏快慢适中)。鸳鸯调的内容,都是描写男女私情的,色情色彩较浓,流行于下层社会。当时天津的繁华中心是北门外和西城根,许多商店和小手工业作坊集中在估衣街,消费娱乐场所和妓院多在侯家后,西城根是各种艺人“撂地”卖艺的地方,鸳鸯调就流行于这些地区。当时经常在闹市招摇称霸的一些地痞流氓(也就是所谓的“混混儿”),都以能哼哼几句鸳鸯调,弹上几下大三弦为荣。辛亥革命以后,又出现一种慢板鸳鸯调,取名为“新鸳鸯调”,将旧鸳鸯调称之为“老鸳鸯调”。新鸳鸯调主要来自下等妓院,仍没有摆脱男女苟合调情的色彩。
  十九世纪末叶,在鸳鸯调流行的同时,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时调,名为“靠山调”。这个新曲调突破了“鸳鸯”体裁的樊篱,以叙事、写景为内容,标新立异,颇为劳动群众如车夫、轿夫、搬运夫、小手工业者们所喜爱,大有压倒鸳鸯调之势。
  关于靠山调的形成和名称,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我经过访问几位过去喜好时调的老票友,认为他们提供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靠山调最早是在绱鞋作坊里形成的。那时绱鞋工人们干活时,大多坐在房屋的山墙下(背靠山墙),在马扎上一边绱鞋一边唱着小曲,内容和腔调都是工人们随意编凑起来的。如有一个绱鞋工人中年丧妻,抛下两个孩子无人照顾,心情沉闷,唉声叹气,工友们同情他的遭遇,就哼起小曲为他排遣烦恼。时令正当旧历七月初七,工友们便以牛郎织女天河配为体裁,你一句我一句,赶辙压韵地凑成了二、三十句,名曰《光棍哭妻》;逐渐唱开了以后,又有人在词句上加工润色,渐臻完善,节目名称改为《七月七》,传布得越来越广泛了。因为这种曲调是绱鞋工人背靠山墙编唱出来的,所以取名为“靠山调”。
  由于清末民初天津社会的巨大动荡和变化,对时调的演变也有一定影响,出现了几种新的曲调。在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以后,帝国主义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对天津的侵略势力日益深入,促使天津在各方面发生变化。天津的商业中心和娱乐场所,逐渐从旧天津城西北转向东南,即日租界和南市一带。特别是南市出现了大量的妓院,而时调的传布又与妓院有密切关系。在一九〇〇年以前,天津只有一家“落子馆”,名叫天合茶园,地点在侯家后;一九〇一年以后,在南市新开设了一个华乐茶园,在日租界也出现了一个中华茶园,时调演唱的场所日益扩大。这时在南市一带的妓院里,由于妓女们不堪忍受皮肉生涯的折磨,借唱时调以发泄内心的痛苦,出现了一些反映妓女悲惨遭遇的新曲调,当时通称之为“青楼恨”(也叫“秦楼恨”,俗叫“青楼悲秋”)。腔调是引用外地小曲“糊涂调”加以改编的,定名为“反拉哈调”,特点是节奏缓慢,音调低沉,适于表达妓女的苦闷心情。“青楼恨”的曲调比较通顺流畅,看来是出自粗通笔墨者的手笔。
  一九〇〇年以后,日商三井洋行从日本运来一百辆人力车,从此天津街头出现了这种新的交通工具,同时也产生了拉人力车的新的行业。当时人力车被称之为“东洋车”,又因为车轱辘上贴的是胶皮(没有内外带),所以又叫“胶皮车”,简称“胶皮”。人力车夫租车揽座,到处奔跑挣钱〓口,每当休息时便停车道旁,坐在车簸箕上,一边等乘客,一边唱几句时调消遣。一时大街小巷人力车夫唱小曲声到处可闻。人们称之为“胶皮调”,也是时调的新的发展。
  民国以后,连年军阀混战,天津人口猛增,五方杂处,消费娱乐场所随之加多,尤以妓院及茶园(即落子馆)更是畸形发展。在南市除了原来的华乐茶园外,又开设有华林、群英、权乐等茶园,日租界新增了一个同庆茶园。这些茶园都是妓女们进行演唱的场所,窑主为妓院招揽生意,便迫使妓女们在茶园演唱二黄、梆子、时调等,等于是妓院招揽嫖客的活广告。每个茶园都联系着数十家妓院。妓女们所演唱的曲调,其内容多是反映妓女生活的,俚俗色情,淫词浪语,社会上称之为“窑调”。同时在南市“三不管”、河东地道外、西南角赵家窑一带,还有一种专演唱时调的说书场,男女演员同台演出,唱词猥亵下流,不堪入耳。他们所演唱的时调,又称为“新鸳鸯调”。
  时调起源于妓院,本来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但却不为社会所厌弃,从民国以来,经过一些艺人及文人墨客的改编及革新,逐渐成为群众所喜爱的曲调。创新的曲调如“数子”,以天津地方语言半说半唱,伴以音乐,活泼流利,别具一格;还有“正拉哈调”,字句由始至终一气呵成,娓娓动听。总之,经过逐步创新的时调,在解放前的三、四十年间,作为一种演唱节目被保留下来了,至于内容淫秽的新旧鸳鸯调则逐渐地被淘汰了。
  解放后,天津曲艺界在党的领导下,对时调推陈出新,积极进行改革,一洗过去陈旧粗俗、靡靡颓废之情调,成为内容健康、曲调清新、富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
  早期票友的演唱活动
  时调最早是在群众中产生和形成的,其演唱者不是专业艺人,而是业余爱好者,即所谓“票友”。他们各有社会职业,演唱时调不过是一种消遣玩乐,有人请他们去演唱,总是不辞辛苦地走一趟,借演唱出出风头。他们并不赖此挣钱养家,有时还免不了要往外拿出几个钱。
  当年天津是个水陆码头,有两处重要的河坝,一在东门外三岔河口和东浮桥,一在北门外北运河岸。这两处码头是大批搬运工人谋生之地。时调及其他民歌小曲,就成为搬运工人的业余爱好,劳动之余唱上几段,逐渐涌现出一些“票友”。票友们的结合,就形成了“票房”,作为演唱排练及碰头聚会的场所。主持票房的人物,大多是在地方上有点势力的市侩之流,借以沽名钓誉,广为交游。票房的地点多在侯家后、西城根一带。票友们演唱叫作“玩票”,有人邀请去演出叫作“走票”。凡邀请票友“走票”,得备红色请帖送到票房,请帖上照例写明八个字:“车马自备,清茶恭候”,这意思很明确,请演唱是不付报酬的。
  每年盛夏,夕阳西下以后,河岸上票友们三五成群,席地而坐,用宜兴壶或景德镇青花筒子壶,泡好大叶茶,然后三弦弹起,引吭高歌。若值望日,月明如镜,清风徐来,水波荡漾,歌声响遏行云,数里可闻。此情此景,心旷神怡,溽暑全消,也是劳动者消除一天疲劳的好方法。在旧历七月里有两个节日,一是七月十三日罗祖诞辰,一是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都是时调票友们大显身手的时机。罗祖是理发行业的祖师爷,为了庆祝罗祖诞辰,理发师父们照例放假半天,吃捞面,还要邀请票友们演唱时调;在这一天里,全城大小的剃头房和剃头棚,到处都可以听到时调的歌声。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俗称“鬼节”,每年这一天地方上的执事者们在三义庄浙江义园前和河北贾家大桥,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延请和尚诵经祭祀,晚间在河里放河灯;与此同时,时调票友们进行演唱活动。演出时,先有一场器乐大合奏,牌名《春柳》,俗称“开场板”,少者三五人,多者五六人,手持三弦、四胡、琵琶、扬琴等乐器,弹拉一套大过门,然后时调票友们轮番登场,争强好胜,各不示弱,直唱得力竭声嘶而收场,成为时调演唱的盛会。
  一九〇〇年以后,天津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铁路运输崛兴,航运减少,码头不再是唯一的货物集散之地,河坝上的时调演唱活动日益冷落。随着社会上的种种变动,罗祖诞辰及盂兰盆会也不再是群众所热中的节日了,时调票友们的演唱活动因此也就逐渐消失了。
  茶园的时调艺人
  辛亥革命以后,社会上茶园、茶楼日益增多,这些场所都有曲艺节目(包括杂技)演出,因而也就产生了许多专业的演唱艺人。演员有男有女,但在茶园里演出的主要是女演员,男演员则多在西头、地道外等处“明地”(即露天)卖艺。
  女演员的出身各有不同。有的是为家庭生计所迫,靠卖唱赚钱〓口的,这是极少数;大多数是妓女,受窑主驱使登台演唱以招揽生意的;还有一些是已脱离领家的妓女,以卖唱维持生活的,这种人在演唱上有些造诣。除此而外还有一种人,近乎票友性质,爱好时调,邀请必到,并不计较“包银”多少。
  早年天津舞台上没有女演员,一九〇〇年以后从北京来了几个唱大鼓的女艺人,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视为新鲜事物。有的贫困人家看到这是一条出路,便让自己的女孩子拜师学艺,从此天津也出现了女曲艺演员。第一个登台唱大鼓的女演员是赵宝翠(又名大宝翠,与京韵大鼓著名演员刘宝全是一师之徒),她兼唱时调,可以说是天津女演员演唱时调的创始人。其后,高五姑以演唱时调而成名,她出身娼妓,赎身后以演唱为业。她属于女中音,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创造出一种“疙瘩腔”,以其特有的音色而轰动一时,拿手的节目有《七月七》、《大五更》等。再一个著名时调演员是秦翠红(外号“棒子面”),属于女低音,嗓音宽厚,气力充沛,演唱时一丝不苟,拿手的节目是《撒大泼》。三个女演员在艺术上各有千秋,都享有盛誉,但三个人在旧社会的归宿则不同。赵宝翠早年嫁人,销声匿迹;秦翠红绰有余裕,谢绝舞台;高五姑吸毒成癖,衣食无着,最后“倒卧”在南市街头。
  解放前在舞台上享有盛名的时调女演员还有两人,即姜二顺和赵小福。姜二顺属女低音,嗓音宽亮浓厚,吐字清楚,除演唱时调外,并擅长各种地方小曲,拿手的节目有《三国五更》、《山西五更》、《下盘棋》等。赵小福属女高音,嗓音清脆甜润,高低音运用自如,台风潇洒活泼,是时调女演员的翘楚,拿手的节目有《青楼恨》、《叉桿解狱》等。
  此外,经常在茶园演出的女演员,还有:王银宝、杜顺喜、刘翠英、张少卿、尹凤兰、周翠兰、赵双喜、王毓宝、魏毓环、二毓宝等。
  时调的基本格式及艺术特点
  时调不同于大鼓、单弦等曲种,在词句、腔调、板式等方面都有区别。时调在词句上,全篇最多不过五、六十句,甚至短到二、三十句,就能把整个内容表达出来。唱腔上,曲谱定型后可以周而复始地反复演唱。板式上,只有慢板、二六、快板三种。时调的唱腔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哎哎哟”的衬腔,用来增强气氛。词句的规律是四句为一番,每番第三句或第四句后面加一衬腔。唱词或是七字句,或是五字句,可以加“三字头”或衬字,使唱腔及板眼的节奏活跃。句尾多押平声韵,以阳平为合格,因天津地方话多为阳平。这种格调多用于靠山调。时调的“数子”,不分头、腹、尾都可以用五言句,而且也不限于四句为一番,可根据情节分成几个阶段,十几句也能作为一番。拉哈调则不受句数、番数的束缚。在节奏方面,靠山调是慢板,数子是快板,拉哈调是二六板。在演唱上,靠山调是唱,数子是说,拉哈调是半说半唱。天津时调的腔调豪放,演唱时爽朗泼辣,不拘谨滞涩,善于表达出天津人的性格和情感。这可以说是天津时调的艺术特色。
  解放后,一九五三年天津市广播曲艺团成立以后,本着推陈出新的原则,对时调逐步进行改革,创造了许多反映工农兵生活的新节目,在曲调上以原有规律作基础设计了新的唱腔,并增添了一些新的伴奏乐器,使天津时调面貌一新,一扫过去那种伤感郁闷的低沉情调,变为慷慨激昂,爽朗清新的优美曲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直至今日,天津时调在曲坛上,依然是芳香四溢,脍炙人口!
  附:荡调与西城板
  荡调是天津独有的曲调,传说是清帝乾隆下江南时从扬州带来的一种船曲。乾隆路过天津,曾驻跸芥园水西庄(行宫),因而流传于天津。汇集明、清两代地方曲词的《霓裳续谱》中曾载有荡调节目,可证荡调之由来甚久;一八四〇年前出版的《津门杂记》,也有关于“档调”的记述,其所介绍的内容与荡调相同。
  荡调曲调婉转缠绵,内容风趣滑稽,演唱时并伴有舞蹈动作。当时演出者大多是妓院里尚未成年的女孩子,窑主买来幼女后,在未开始接客之前,让她们学唱荡调赚钱,也是窑主的一种生意经。除了在妓院里演唱外,还到落子馆登台表演;有钱人家“叫班”时也去“上堂会”,颇受到太太小姐们的好感,除去给钱以外,往往还赏给一些手帕、围巾、袜子之类的物品。
  荡调可以两个人唱,也可以四个人唱,演出时着便装或戏装。两人便装唱的节目有《采莲船》、《十二月》、《变羊记》、《学西话》、《花鼓》等;戏装唱的有《渔家乐》;四个人唱的有《打莲香》,手持霸王鞭,另有一人弹琵琶伴奏,也可加七块板和笙,伴奏的也是女孩子。
  解放后曾经由荡调教师郭庆有试排过荡调《打莲香》,人们观看以后,普遍反映词句和曲调都不健康,不适合时代的要求,因此而被淘汰。
  西城板,顾名思义是起源于天津西城根的地方曲调,年代也比较久远。西城板的演唱采用天津地方通俗语言,曲调平板,半说半唱,类似早年的木板大鼓书,但演员不用鼓、板,仅以大三弦伴奏,矮弦高唱,头两句多为缓慢长腔,第三句是快二六,整个曲子旋律不变,最后以快板收尾。这种说唱形式近似北京的“石韵”(子弟书艺人石玉昆所创曲调),有一种说法,西城板就脱胎于“石韵”。西城板的曲调及音乐虽然单调,但比较明快爽朗,粗犷响亮,颇能表达天津人的性格和情感。
  西城板的内容多取材于长篇小说,摘取片段,取名曰“赞”,如《花园赞》、《何路通赞》、《官衔牌赞》等,著名的节目有《贺龙衣》、《三盗九龙盃》等。说长篇书的并不广泛,只有《清烈传》和《施公案》两部。西城板在一九二〇年前后曾风行一时,比较著名的演员如郝静轩(外号“郝红毛”)、马恩奎(小名“马来子”),后来则有吴静山、李永泉等。这些演员相继去世以后,西城板以后继无人而绝迹于书场。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四辑》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张家口抗日同盟军事变的历史事件、北伐战争时期的南昌之役过程及作者亲身感受、海陆丰战斗的背景和作者经历、高蠡起义的背景和作者亲身经历、冀东《救国报》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工作经历以及天津文化人联合会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天津曲艺和时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记录了作者与骆玉笙的交往经历和对骆玉笙的艺术评价。这些文章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多个面向和地方文化的丰富细节。

阅读

相关人物

姚惜云
责任者
赵宝翠
相关人物
刘宝全
相关人物
高五姑
相关人物
秦翠红
相关人物
姜二顺
相关人物
赵小福
相关人物
王银宝
相关人物
杜顺喜
相关人物
刘翠英
相关人物
张少卿
相关人物
尹凤兰
相关人物
周翠兰
相关人物
赵双喜
相关人物
王毓宝
相关人物
魏毓环
相关人物
石玉昆
相关人物
郝静轩
相关人物
郝红毛
相关人物
马恩奎
相关人物
吴静山
相关人物
李永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