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机构用户
天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张伯苓先生事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图书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4137
颗粒名称:
张伯苓先生事略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11
页码:
119-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伯苓生平纪事。
关键词:
张伯苓
事略
天津
内容
吾乡张伯苓先生,教化南渝,疗疾北美,驰飞京、沪、重庆,幡然北归,三津人士,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南开校长张五先生返里矣。欢迎!欢迎!”不才于欢迎声中,综记先生既往之建树,有似翠柏苍松,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质诸世人,或无闲言。
先生原名寿春,以字行。天津人。生于清光绪二年(公元一八七六)丙子四月五日。幼岐嶷。五岁从太翁久庵公受四子书。公为名诸生,雅擅音乐,久困场屋,遂弃举子业,以授徒教子自娱。教授重启发,贵实践,深合教育原理。于公泽九题公象有句:“功名蹭蹬老风尘,寄傲弦歌乐此身。置散投闲殊自得,读书有子不嫌贫。”
先生年十四,考入北洋水师学堂。时水师分驾驶、管轮两班,年幼而文理通顺者,入驾驶班,先生被派习驾驶,肄业五年,十试九冠其曹。以最优等第一毕业。时值甲午战败,无船,闲居一年。嗣派在通济船练习枪炮、鱼雷及驾驶。时国势不振,遂启外人觊觎之心。旅顺、大连、胶州湾、广州湾相继失去。英又藉口利益均沾,于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强租我威海卫。威海卫中日战时,已为日本所据,至是交还我国,再移转英国。我派通济轮往接收,先生身临其境,亲睹国帜三易一一先下日旗,后升国旗,隔一日,改悬英旗--痛心外侮,饱受刺激,遂有为国雪耻之志。在船三载,目睹清政窳败,知海军不足以有为,又觉中国地大物博人众,而国势衰弱,受人侵略,原因即在无人才,欲救危亡,非造就新人才不可,欲造就新人才,非兴办新教育不可,遂慨然发从事教育之宏愿。于是离船。时戊戌政变。先生年二十三。
严公范孙,致仕家居,蓄意兴学,于是声应气求,延先生为家塾师。志同道合,时与林墨青、王寅皆诸公,终日讨论兴学事;而友朋倡导新学,莫不推重先生,时宋公则久,客居沪上,林公函告之日:“新得一友,张君伯苓,颇有热肠,能持正气。家本寒素,此刻宁甘食苦,不就都统衙门翻译,盖贫而能守者也。”此言与于公题太翁象赞,足征乔梓甘苦,非阿谀标榜语也。
先生课徒,尤善启发,一经陶鎔,虽十余龄童子,皆有游历外洋、为国宣劳之志略。王公奎章亦礼聘先生,以西学授其子弟。从此上午课严馆,下午课王馆。迨癸卯(一九〇三)先生游日本,考察教育,参观博览会,并购理化仪器而归。知彼邦富强,实由教育,益觉救中国应从教育入手,而从事教育之志益坚。光绪三十年甲辰(一九〇四)秋,严馆改为敬业中学堂,招生七十余人。经费严、王两氏分担。中学既立,而苦乏师资,乃设立师范班,以严、王二馆年长学优者,陶孟和、时子周诸君充任师范生,半教半读,循序深造,终归成名。彼时英文、算数、理化、史地、体育诸科,则先生一人任之。先生领导运动,矫正积习,每用二椅,分置左右,框上置竹竿,演习跳高,因设备不足,用心良苦。从此提倡体育,不遗余力。至今已成风气。每届全国运动会,或华北运动会开会,总裁判多由先生任之,每有争执,得先生一言而解。远东运动会或任总领队,或任会长。并组织中华业余运动会,公推任会长。近人知重体育,实先生所倡始。
敬业中学成立四载,从学日众,校舍偪仄不能容。郑公菊如慨捐南开田地十亩,募建新舍,于三十三年(一九〇七)秋,迁入新址,更校名为南开中学。先生办学主旨,在造就新人才,故侧重“人才教育”、“领袖教育”。训导方法,注意以下数端:
一、道德训练:先生鉴于民族精神颓靡,个人生活习惯不良,欲矫时弊。凡饮酒、赌博、冶游、吸烟、早婚等事,均悬为厉禁,犯者退学,决不宽假。在校门之侧,悬一大镜,镜旁镌箴词:“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俾诸生出入,知所儆戒。每星期三在礼堂训话,名为“修身班”,阐述行己处世之方,及求学爱国之道,语多警惕,学生多永矢服膺。
二、体格锻炼:国人身体衰弱,精神不振,端由于不注意体育所致。先生竭力提倡体育,先学校,后社会。谓学生在校有良好运动习惯,则出校定可为社会造成运动风气。故南开之体育设备,运动场地,力求完善;体育组织,运动比赛,力求普遍;以期个个学生均有坚强之体魄,及健全之精神。
三、科学实验:我国科学不发达,物质文明远不如人,故在校亟亟提倡科学,训练学生注重实验。购置理化仪器,开辟实验室,令诸生自己动手去做,藉以培养科学精神。美国哈佛大学校长Dr.Eliot参观南开,见中学有如此之设备,深为叹服!
四、团体组织:先生又鉴于国人团体力薄弱,涣散无组织,原因在不能合作,故常鼓励学生组织课外团体,练习作事。凡学生自动组织之学术研究、讲演、出版、话剧、音乐、体育等团体,莫不力予赞助,使学生多有参加活动之机会。
五、培养爱国实力:先生鉴于国势危急,自身复饱受刺激,故从事教育,目的在雪耻图强;其训导学生,则重在读书救国。关于国际形势,世界大事,及中国积弱之由,与夫所以救济之方,时对学生剀切训话,藉以灌输民族意识及增强爱国观念。先生爱国主积极,重实践,认定学生在求学时代,必须充分准备救国能力。在服务时间,必须真切实行救国志愿。有爱国之心,兼有救国之力。此先生所期望于南开个个学生者也。
先生行事,重实践,不尚空谈;求前进,不喜保守。凡事,行前必计划周到,行时必认真执行,行后必切实检讨,每得一次经验,必多一次进步。平日尝好以“干到底”,“顶到头”,“日新月异”,“不走近路”,“勿择阻力最小之路”诸语,勖勉生徒。先生事事能以身作则,遂养成南开朴厚苦干之特殊精神也。
先生又觉中学教育逐渐发达,而师资缺乏,不可不预为之计,乃又与北洋大学总教习王泉筹设师范班,日后河北女师学院院长齐璧亭,西北师范学院院长李湘宸,既当时之师范生。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南开第一班毕业生梅贻琦、张彭春、李圣章、喻传鉴等三十二人,今皆分道扬镰,为国宣劳矣。是年先生代表直隶省参观美国渔业博览会,并考察新大陆教育。由美赴英,冬始返国。
清宣统三年(一九一一),清华学校总办范静生,聘先生为教务长,终以南开故,任职半年,辞职返津。民国成立,先生“深为乐观”,益奋教育救国之宏愿,连年添筹经费,购置新地,建筑校舍,学生由数十人增至五百人。厥后增设专门部,高等师范部,两次均以困难而停顿。先生深感办学之不易,乃于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再渡美,入哥仑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教育,并考察私立大学教育之组织及其发展,为重办大学之借镜。时先生年四十二矣。次年冬同严范孙、范静生、孙子文诸公游美归国,乃议设南开大学,由徐菊人诸氏之赞助,初建校舍于中学之南。于八年(一九一九)秋,招生百余人,设文、理、商三科。十年(一九二一)在南郊八里台,得地四百余亩,起建新校舍,江苏督军李秀山遗嘱,以家产四分之一,充南大基金,为立秀山堂。更得美国罗氏基金团及袁公述之之助,起建科学馆,颜日思源堂。
先生知东北四省,矿产至富,而日人谋我至急,不可不谋抵制之方,于是有东北研究会之组织。先生身历东北各地,亲自考察,所至深受当地人士之欢迎,乃引起日人之注意;后复派南大教授,组织东北视察团,对于东北经济,专作实际之调查与研究;并将重要材料,编为东北地理,以作中学之教本。于是南开学校,遂更受日本之嫉视。时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次年,先生三次出国考察教育,并为大学筹募经费,足迹遍英、美、日、法、瑞、意诸国,所至受彼邦人士及南开校友之热烈欢迎,势如春笋,展拓蒸蒸!并得卢公木斋捐建木斋图书馆,藏书三十万册,于是大学设备,更为充实。
大学本注重科学教育,但科学之终鹄,厥为利用厚生。先生知应用科学之重要,于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在理学院添设化学工程及电机工程两系,于研究纯粹科学外,复趋向技术人才之养成。次年复设立化学研究所,目的在应工业界实际问题之咨询。藉以训练化学工业之专门人才。
大学经济研究所之成立,则在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先生办大学:一方面注意高深学理之研究,一方面注重实际问题之解决;十六年(一九二七)即有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之组织,并训练大学生作解决社会经济实际问题之准备。遵部章成立经济研究所,以何廉任所长,方显廷为研究主任。南大概况约略如此。
南开女子中学,乃先生应社会之需要,女学生之请求,成立于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购地建舍,完备于十四年(一九二五)。
南开小学,动机于先生在美研究教育时。从学于哥仑比亚大学教授克伯屈。克氏对于小学教育,素有兴趣,先生亦颇受其影响。乃于十七年(一九二八)设立小学,聘克氏弟子阮芝仪博士,为实验导师,从事于设计教学法之实验。开办二载,来学日众,亟需建筑新舍,先生尝谓:“儿女众多,年年长大,个个当添新衣,虽疼爱幼儿,其如手头拮据何!”小学生乃联名致函大学、中学、女中各部同学,谓:“哥哥姐姐们都有轮奂的校舍,宽大的运动场,独我小学,则付缺如!请哥哥姐姐们,帮同校长替我们设法。”各部学生读之,深受感动,每人自动认捐十圆,于是小学生梦想宏大之校舍,越半年即告实现。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先生六十诞辰。校友会及在校师生举行祝寿大会,先生莅场受贺,全校腾欢!校友及各部学生,复分在各部礼堂,表演游艺话剧及国剧,以志庆祝。校友会为纪念南开学校三十周年,及先生六十寿辰,发起“三六奖学金”筹款运动,竟得六万九千元,几至超过所期之一倍。
是年先生被派为禁烟委员会委员,十一月赴重庆与会得览川中名胜。川省号称天府,且为文化中心,前途发展,未可限量。川中南开学生甚多,所至备受欢迎!蓉、渝两地校友,希望南开在川设立分校。先生漫应之。次年自蜀归,知华北形势紧急,日人有随时发动之可能。果有变,南开必不保。即不然,亦仅能维持现状,难图发展。为谋南开教育之推广,遂有在川设立中学之意。乃命喻传鉴入川视察计划,严伯符、宋挚民筹备建校。购地于沙坪坝,命名为南渝中学。先生于十一月再次入川而办学。
“七七”变起,平津沦陷,南开于七月二十九及三十两日,各部校舍首遭敌机轰炸焚毁。时先生在南京,以数十年惨淡经营之学校,毁于一旦,闻之滋痛。当局劝慰:南开为中国而牺牲,有中国即有南开。
爱子锡祜,为空军第三届毕业生,轰炸队员,战事初起,我国空军健儿,奋起抗敌,英勇作战,锡祜其一也。是年八月,在吉安奉命赴前线,中途失事,机坠人亡!人恐先生迭遭剧变不能自持。先生闻耗,默然久之,曰:“吾早以此子许国,今日之事,自在意中,求仁得仁,复何恸为!”
十月十七日,南开校庆纪念,先生托汉口《大公报》及中央社通电全国校友,谓“教育救国,苓之夙志;此身未死,此志未泯。敌人所能毁者,南开之物质;敌人所不能毁者,南开之精神。极望全国南开校友纪念学校,本南开苦干之精神,为国家民族努力。深信津校复兴,必能于最短期内实现也。”
徇校友会之请,将南渝中学,更名为重庆南开中学。因战区来渝学生纷请入学,学额增至一千六百人。
国民参政会成立,先生被选为参政员。大会于廿七年(一九三八)七月七日,在汉口举行第一次会议,先生当选为副议长,对于抗战政策,多所建树。在开会词中,先生力陈意志集中,力量集中之必要,谓“中国现时‘难'与‘险'中求生存。譬如逆水行舟于长江大河已属甚难,再遇惊涛骇浪益形艰险!但拉纤之人,果能一齐努力,朝着一个方向迈进,而舵主又素有经验,足以服众,无不惟命是从,则同舟共济,定可夷然达到彼岸。现时中国之环境正是如此,必须全国统一,拥护政府,中国方有出路……。”语重心长,闻者动容。
南开大学自被毁后,教育部即命与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合并,迁长沙,称临时大学。后复迁至昆明,改称西南联大。先生与蒋梦麟、梅贻琦二校长,共任常委,先生于一年中,由重庆数度飞昆,为联大筹划经费及校地等事。先生尝谓国人最大之通病,在不能合作,西南联大在战事结束前,必合作到底。以是三校同仁体先生之旨,凡事均能和衷共济,协力进行。故西南联大,在抗战时期,已成为国内外最负盛名之学府矣。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于二十八年(一九三九)九月在重庆恢复。以何廉任所长,方显廷为代理所长,陈序经为研究主任,招研究生十人,正式开始工作。
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通敌,潜行离渝,一时谣诼纷然,人心摇动。先生谓:“今日之事,在能战不能战。如能战,必抗战到底,义无反顾。”听者为之动容。抗战四年时,前途尚难乐观。夏日炎热,天久不雨,旱象已成,加以滇缅路断,外交空气恶劣,警报频传,敌机滥施轰炸,先生平日最乐观,至是亦不免烦闷。忧时心切,二十九年(一九四〇)七月竟患摄护腺肿大病,便道阻塞,尿血,颇觉痛苦,即赴中央医院,由泌尿科专家王历耕医师诊治,两星期出院。
是年八月二十二日,敌机扰重庆以南开为目标,投落巨弹三十余枚,一部校舍或直接中弹,或震动被毁,损失颇巨,事后先生命人立即进行修建。有人询修后再炸奈何,先生谓:“炸后再修。”以是敌机威胁虽重,而学校未尝因之停顿。
中国独立抗战数年,盟邦初未积极援我,而强寇日本则大量得到美国军火之供给,先生惄焉忧之!乃于二十九年一月对美播讲,申述四义:(一)中国为自由生存而战,准备一切牺牲,抗战到底:(二)日本如无国外之军火供给,对中国侵略之力量,必大为减少;(三)美国对于停止供给日本军火之任何行动,大有助于远东局势之安定,及全世界之和平;(四)美国对中国有传统之友谊,且爱好自由和主持正义,深信中国必能得到美国之积极援助。
先生因病,对于国事校事,感触多端,一日,召集同人谈话,谓“我个人一生从事教育,此志不渝,虽近因参政会事,和政治发生关系,但决不忘掉本身事业。近为病魔所扰,但自信体力甚强,不久必可恢复。国家前途光明,教育工作重要,希望大家为国为校,多多努力。”
先生鉴于国势好转,精神倍觉兴奋!六十八岁时曾言“为国家,为南开,当再努力十二年,至八十岁再行退休。”并尝告在学校服务之老学生曰:“我未老,汝辈不得言老。”于三十二年(一九四三)举行校庆时,先生自述感想,谓:“南开之有今日,实为不易,严馆开始时,学生仅五人,中学成立时,学生亦仅七十三人。经三十余年,惨淡经营,教职员同人齐心协力,学生逐年增加,设备逐年扩充,至抗战前,大学、中学、小学、研究所学生,几达三千人;而规模宏大,设备充实,在国人自办之私立学校中,尚不多觏。至重庆南开,创始于军兴之前,成长于抗战之中,规模设备,在后方中学中,亦称仅有。盖南开过去,无时不在奋斗中,亦无日不在发展中。南开学校如果算是成功的话,则一部南开史,实一部奋斗成功史也。”继又述自己工作,谓可分三个阶段:“自中学创始至大学成立,为第一阶段;大学成立至南开被毁,为第二阶段;今后尽其余年,致力于教育及建国工作,当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惨淡经营,致力于中学;第二阶段,竭尽心力,多为大学奔走;至计划复校,协助建国,则当为一生事业第三阶段中之主要工作。在第一阶段,学校创设伊始,规模虽小,费力实多;至第二阶段,学生日多,规模日宏,费力大成功亦大;今后到第三阶段,深信以同样之努力,定可得加倍之成功。”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国民政府以先生终身从事教育,有功国家,于一月一日颁布明令,给予一等景星勋章,以示优异。
脞录先生七十年之言行,不愧为当代人物,岂止一乡一邑之荣。而推原事业之成功,管窥所及:
首为严公范孙引为同调。严公于己巳年作古,先生时在美国,闻之深为哀恸,谓“严先生道德学问,万流共仰!个人追随颇久,深受其人格之陶冶;南开之有今日,严先生之力尤多。严公逝世,在个人失一同志,在学校失一导师,应尊严先生为校父。”校友募款建立范孙楼,并铸铜像,永垂不朽。严公贤哲,谦擒自抑,往岁赋诗有句日:“庠序莘莘人艳说,吾心功过未分明。”敢请伯苓先生易之日:“吾心功过始分明,时至今日,则张先生所以报知己者,亦云尽矣。
再则日有王夫人之贤内助。先生年二十,续室王夫人,当决心终身从事教育时,乃谓夫人曰:“教育清苦事业,所入无多,当量入以为出,家中事悉以累汝。”夫人善体先生意,勤俭治家,从不以家用匮乏扰先生。先生因得专心教育,解内顾忧。先生尝谓:“余一生事业,得助于夫人之处甚多,每遇困难,中心抑郁,夫人则以遭遇一次挫折,学校必多一次发展之语相勖,实予我以精神上之鼓励。”伉俪敬爱,人称之为“典型夫妇”。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先生结稿四十年纪念,特集友好同仁夫妇茶会。席间先生演说,力劝受新教育女子,不可徒事享乐,专心鹫外,并谓:“贤妇人应规其夫致力于应做之事业,不可企图非分。男人倘得升官发财,第一看不顺眼的,就是太太。”语虽谑,实含真理。
不才识小,今于先生凯旋归乡时,撮纪事实,藉作献辞。抑更有望于吾南开校友者:当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颜惠庆博士组阁,徵先生为教育总长;翌年,奉军主持北方政局,任先生为天津市长:先生立志不做官,均辞弗就。故以“作大事,不要做大官”勉校友。所谓大事者,即认定某一桩建国事业,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如既能做大官,更易办大事,万不可做官不办事;但办一事,必须著眼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谋福利。南开校友果克咸体此旨,则十年以后,重写“张校长建国事业”时,特标门人某也致力于某事,某也致力于某事,著录姓氏愈多!建国事业愈大,则南开校友愈光明磊落!南开精神愈充沛天壤!民族幸甚!国家幸甚!
丙戌岁杪,大雪呵冻写于斗室。
附注
此文系王斗瞻(文光)先生遗稿:《天津近贤见闻脞录》中的一章,写于一九四七年初。 --编者注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庚子年围攻使馆的回忆、庚子沦陷后的天津、回忆民初争取女权和反袁斗争、我在东北军的经历和见闻等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斗瞻
责任者
范静生
相关人物
张锡祜
相关人物
方显廷
相关人物
陈序经
相关人物
王历耕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相关机构
南开小学
相关机构
南开女子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1935年伯苓先生六...
相关事件
1938年7月7日在...
相关事件
1939年9月南开大...
相关事件
1939年8月22日...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