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机构用户
天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附 問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閻督軍講話輯要》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0774
颗粒名称:
附 問答
分类号:
B84
页数:
24
页码:
四〇-五二
摘要:
本文讨论了良知良能与感知能力之间的区别。良知良能指的是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能力,而感知能力指的是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良知良能能够使人早自悔悟,做到不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良知良能与感知感能在人的行为中起到不同的作用,良知良能是约束感知感能的力量。良知良能与感知感能的发展与教育密切相关,良好的教育可以培养良知良能,从而减少感知感能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教育
道德
行为
内容
或問良知良能與感知感能未通以前有無良否之分別答以有
良知良能昭著的人雖不能操縱感知感能但能使其早自悔悟
能早自悔悟當然是好一方面的人但做事不能有把握若一意
孤行屢犯不悛者那就是良知良能勝不過感知感能的緣故當
然是壞一方面的人
或又問旣云良知良能昭著的人好豈不是感知感能愈不發育
的人愈好麽答曰否否良知良能則比之人感知感能則比之馬
人固是要熟於馬而馬亦要熟於步不過善騎者騎跛馬其害小
不善騎者騎力馬其害大且如杏仁的種子在杏仁殻子裏但殻
子的質料若不滿足則種子所發生出來的苗子便不發旺孟子
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使兩分離尙復有何意味世之長
於理論而短於應事者蓋皆偏於助長良知良能因而減殺感知
感能之活動故也
或又問良知良能與感知感能不相稱的人能否與以適當之補
助答之曰此爲人類中之一大問題吾國孟子所謂中也養不中
才也養不才卽是補助之意但後之敎者失其法矣予嘗謂能將
此法爲科學的發明者有益於人類其功當不在禹下觀吾國新
舊各事無不以惡結果了之其病在人無可疑也一則可靠而不
能幹一則能幹而不可靠萬事莫不墮壞於此兩者之中亦即今
日行政界上用人之一大難題也果有法焉使能幹而不可靠者
發達其可靠以完成其能幹使可靠而不能幹者發達其能幹以
副其可靠則百廢無不舉百舉無不當人羣中事當無缺憾矣
或又問感知感能有好壞之別否答有淸濁之別感於好名能讓
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此屬於淸一方面者屬於
濁者則現今之社會中幾於隨處皆是
或者又問能讓千乘之國亦爲感知感能之作用則良知良能將
若何答以良知良能者以不欲行一不義殺一不辜爲其本能者
也古人所謂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弗爲者指通人而言
也感知感能者以得天下爲本能者也良知良能視不欲行一不
義殺一不辜之重量與感知感能視得天下之重量相等故非通
以後此等力量不能平均
或問吾國古來君師並重即政敎之意也二者於人類孰重答以
以䜿言則敎育重而以橫言則政治重蓋敎育能發達良知良能
之原動力使自己之良知良能自動的管束自身之感知感能若
夫政治只能使他人之良知良能發爲反動力互相管束其感知
感能如左圖
甲以良知良能之評論力遏制其乙之感知感能乙復以良知良
能之評論力遏制其丙之感知感能丙則復以良知良能之評論
也古人所謂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弗爲者指通人而言
也感知感能者以得天下爲本能者也良知良能視不欲行一不
義殺一不辜之重量與感知感能視得天下之重量相等故非通
以後此等力量不能平均
或問吾國古來君師並重即政敎之意也二者於人類孰重答以
以䜿言則敎育重而以橫言則政治重蓋敎育能發達良知良能
之原動力使自己之良知良能自動的管束自身之感知感能若
夫政治只能使他人之良知良能發爲反動力互相管束其感知
感能如左圖
甲以良知良能之評論力遏制其乙之感知感能乙復以良知良
能之評論力遏制其丙之感知感能丙則復以良知良能之評論
力遏制其甲之感知感能矣推之則爲輿論故政則易於貫
則難以普及求發達其良知良能之原動力以期管束其感知感
能則非敎不可但非有良政治亦無從入手只政治上有公道輿
論便可不倒輿論不倒則人類中大壞事不至於發生
或問旣以感知感能不發育亦不好何以又說敎之好處在發達
良知良能政的好處在遏壓感知感能答以十人中九人是感知
感能大於良知良能故世之患拘謹病者少患放蕩病者多且患
拘謹病者其害在不能做事患放蕩病者其害能擾亂人羣余此
言是爲失敎以後之人羣言也補偏救弊之語若敎育家必不以
此言爲是何也所以要遏壓者卽敎育不得其當所致之病
或問曰生對於良知良能與感知感能尙不能實在辯別究竟日
用尋常中何者是良知良能何者是感知感能答之曰識別是非
是良知良能穿鑿是非是感知感能比如乍見孺子將入於井所
動之怵惕惻隱是良知良能也轉念卽欲納交邀譽惡聲是則感
知感能矣蓋後一層是感於已而後生也
或問然則前層亦由見而始生惻隱豈非亦爲感知感能乎答非
也是由見而生之者非由見入於感而生之者如此見誰不見如
此生誰不生是爲大見大生亦爲普通見普通生若夫納交邀譽
惡聲爲誰納爲誰邀爲誰惡是爲小見小生亦爲已見已生
或又問曰前問答内可靠與能幹亦爲良感之別乎答之曰然可
靠爲中卽爲德能幹爲才以中養不中以才養不才卽可使其兩
相稱也
又問德與才皆愈大愈好是則感知感能亦愈大愈好乃反慮其
大何也答之曰大好大惡才孰不大才大害亦大此言偏於才也
才不發育其病亦大如忻縣人劉君士漢乾隆時進士方靈皋先
生讀其文賞爲宰相才一日因灌慨事與村中爭議人言不能使
之明其理後其徒作爲文而後喻又如某德望當代直持高樑杆
不能進門及其之孫持而入反大驚曰其智眞勝我遠也豈非才
受其病乎古人所謂合而言之道者此也無感知感能無一切有
之意味有感知感能有一切有之危險此所以做人難也
或又問曰前問答中有助長良知良能因而減殺感知感能之活
動云云其理爲何實未了解請詳示之答之曰此理入微難妙其
言姑試言之假定良感爲十各成其五則爲無虧損之成就若爲
四六或三七則一方添病一方減能兩數之差愈大則人類之缺
憾愈多此所謂毫厘之差千里之謬余每憾敎育家之於人材不
能如槍礮試放機之於彈丸使其必中於一點實爲人類之大缺
憾亦卽人羣現狀之大慘悲良可慨也果使敎育學上以微分積
分之等分列爲公式使其内部不差毫厘則外部亦必毫厘不差
矣如此則社會狀况將是何等樂觀余固以爲有若此者其功不
在禹下豈過語哉
又問然則良感二者爲無限量之具有乎答曰此時間之問題用
足者足有力勞手者手有力力之在身豈有限量乎人生發育之
時間限之耳若使人生發育之時間增多則發達亦甚
又問然則世人所具良感之量同等乎抑因人而殊答以人各不
同無論多寡皆可使之爲等分各成其材了無遺憾
又問良感旣可互用豈非爲一者答良感爲二以用言也然用旣
爲二體豈是一固不是一亦非爲二仁子與種子固爲二素然仁
子成種子亦成仁子去種子亦去豈得爲二
或又問曰前有云吾國今日可謂危險敎育所謂危險何指不危
險之敎育爲何請詳示之答云所謂危險敎育者作僞敎育也何
謂作僞敎育解之頗難籠統言之卽課本敎育也欲明白作僞敎
育爲何當先知眞敎育爲何如樊遲孟武伯子游子夏問孝則同
而孔子所答各異此爲眞敎育之半面觀若全面則如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其自然行與自然生殆爲眞敎育之全面觀
乎引而不發躍如也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與不曰如之何如之何
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皆非作僞敎育也又如耘苗則比之眞敎
育揠苗則比之作僞敎育若不耘苗則無敎育矣三者之利害益
易明也蓋作僞敎育不特不能使學者了者一事而反使學者心
理與世事中間添一層隔皮則是使其人辦理人事減少一分能
力蓋敎育於人心亦如同以巾拭鏡若巾不淨反蔽鏡明愈蔽則
愈不明久之則失鏡體作爲敎育愈敎人愈隔皮隔皮人卽不能
有眞道德無眞道德卽不能有眞智識一無眞智識卽不能有眞
好惡人心上無眞好惡習慣上卽無眞是非習慣上無眞是非政
治上必不能做出眞富眞强眞文明何以故一分假就佔一分眞
的地位假愈多卽是眞愈少也
或又問科學敎育亦有隔皮之病乎答之曰有之至學算者心中
未了解其理之所在然而能以公式得數者皆隔皮敎育也蓋心
上有這一件事的不了解卽是遮了這一件事的眞了解質言之
心中有個不了解之了解就是佔了那眞了解之了解之地位心
中有了這個不了解之了解的理遇了與這一個理相同的事也
就是拿上那個不了解之了解的理處置之以故社會上幾盡是
不可解的事余嘗以摹仿性之夢幻泡影終無益於吾人爲吾人
羣大聲疾呼者其故在是最可怕者不了解積多成習反與眞了
解爲敵亦如同講衞生於不知衞生之人羣中反以講衞生爲瘋
魔邪道妄語欺人也此所以自古明哲人皆不見諒於當世此眞
人類中大可悲慘之事亦卽人情世事愈趨愈下之所由來也
或問課本敎育爲作僞敎育然則課本以外尙有敎育乎前言籠
統請詳示之答之曰課本者以個人言理解之備忘錄也以人羣
言理想之傳達器也若以課本敎人則是敎者尙未明白學者焉
能淸楚蓋敎者必須以自己之眞知識與眞道德敎人孟子所謂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若以其昏昏敎人未有能使人昭昭者也
諸生勿疑吾言也學種田於不會種田之人能學會乎學機器於
不會使用機器之人能學會乎予所慨夫社會上多不可解的事
者即謂此也若夫善敎者必先以理就其學者之所己知已能者
而再引其深知之熟能之待其了解後則以課本予之曰課本之
所言即此理也爾其以此備忘可耳此方可謂不戕賊學者靈明
之敎育也諸生畢業以後將爲敎人者務必以此爲敎育職志此
誠爲發達人羣價値之唯一利器亦卽眞富强文明之起點捨此
而言敎育皆堪痛哭流涕者也
以上係說個人的事余繼此以往再說人羣的事人羣的事就是
政治政治者乃完成其人生之目的卽搆結其人羣公同發達之
軌道者也然余感於當今政治多乖乎人生自然之需要而趨重
於作僞故欲以政治之眞諦與諸生言之但予先有公例數
條標之如左
(一)人生之公例
甲 必須有道德(理性好惡)
乙 必須有衣食住(生活需要)
丙 必死
無甲項則無禽獸矣無甲乙二項則爲植物矣並丙項而無之則
爲鑛物矣
(一)政治之公例
人生之公例有三已如上述而政治卽所以完成其人生者也故
其公例亦有三
甲 發達其道德
乙 充實其衣食住
丙 完成其死 孟子說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
正命也余之所謂完成其死者卽盡其道而死者試以禾
爲喩未熟而被霜死者則爲非正命人目之皆動悲傷心
其核實不能作來年之種子世人之如是而死者多多矣
寒來暑往時令已至核己成熟禾苗枯槁其死也爲正命
其核實可以作來年之種子人見之則動欣悅心世人之
如是而死者寥寥無幾蓋人之種子爲理性好惡若人失
其理性好惡而死者等于被霜之禾苗亦失却人之種子
矣若能完成其理性好惡而後死者如同成熟之禾苗完
成其人之種子矣余之所謂完成其死者即指完成其理
性好惡而後死也若人失其理性好惡必至桎梏而死有
一於此則爲政治上之缺憾也
若外人生之公例而求學問能力是爲個人之精神病若外政治
公例而爲政治亦卽政治之精神病皆作僞也如同吸鴉片煙然
助一分精神卽所以耗一分精神也言至此忽一學生蹴然而問
曰就此以言則如四十二生的之大礮必認爲精神病者之所創
造然亦實足以至他人於死地豈非不患精神病者反爲患精神
病者所制亦何貴乎不患精神病也答之曰彼創造四十二生的
之大礮若非患精神病者何所用此大礮爲也彼旣創造此大礮
矣在我則必須創造其更大者以打擊之方爲正當亦如同置瘋
人於堅室之內因其瘋而始置之堅室非置之堅室而使之瘋也
某生又曰然則吾豈非亦患精神病者乎答之曰低言之自衞也
防彼精神病侵擾也高言之爲彼治病也打擊其精神病也無論
其自衞與治病皆爲他方而起他方消滅則此方亦即收藏是豈
患精神病者所可比也
對於公例予另有言今不及詳茲先言其起源區別以及其造詣
(一)政治之起原 可分爲二說一起於種族區域之觀念結合
其同利害者組成一團體美其名曰抵抗他團體之侵害其實侵
害他團體者亦溷迹其間是爲動物性之結合不別善惡只問彼
我世界擾攘不定草菅人命芻狗萬物皆此動物性之結合所致
非本人生之公例所凑成也政治作僞其錯即基於是
一起於好善惡惡之良心人具有良知良能故好惡與禽獸不同
爲其好仁而惡不仁也則欲榮仁而辱不仁爲其好善而惡惡也
則欲勸善而懲惡榮辱勸懲之事實則爲政治之眞起原是爲人
類性之結合重善惡而輕彼我推之則爲世界之大同歛之則爲
個人之道德
(一)橫䜿政治之區別古之人欲明明德於天下使養生喪死
無憾君之志也故立敎制禮宏用以正德利用厚生爲政治之意
味亦卽䜿政治之眞諦也苟且者出富貴其身草芥其人作僞矣
作僞而復作僞每况愈下大反乎公衆好惡之心而失却政治之
眞意味有力者起一呼百應推翻政權反復不已一治一亂豎政
治於此土五千年矣
大學曰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賢君難得暴君危險蓋政權者具最大之引吸力者也舉直而錯
枉則可以調和天人其功用能補造化之所不逮若斬善而揚惡
則傷天害理其結果爲人類立大悲政權如是其不可無而又如
是其不可有折衷而取之將以人類好善惡惡心理所發生之政
治權仍還於大衆衆多難集推好惡得其正者代表之以行其事
立法院之靈魂選舉制之精神此也此橫政治也竪政治者以一
人之精神貫注全國治易亂亦易橫政治則以衆人之精眞貫注
一人亂難然治亦難此就其區別言之若言其眞味無論橫竪政
治均以自然爲正則悉非作僞與苟且所可代表觀吾國唐虞三
代之盛人民出作入息一若不知有政治者何等自然此豈假立
憲所可比哉近來矯揉造作之學術多愛作僞者每假以自肥故
言論與行爲均成反比例縱人慾以橫流促國家於亂亡在所不
惜是亦不可以已乎
(一)橫政治之造詣 今日之橫政治未見有造乎其極者也雖
先進諸國亦不免政黨相傾軋致使政治之設施嘗離却人類自
然之中線吾知必有進化其極之一日政黨消除作僞不作人民
各本人心之自然運用其自然之政治以處理人類生存活潑必
要之事其時也必公道森嚴人各知分安於禮嚴於義好惡得其
正和愛之情現於面而不自知其見於事也可共財產可託妻子
其極致可與吾國唐虞三代之自然相對映而橫政治能以敎育
爲促人民進化之原動力且可使得有軌道可尋而母慮中斷不
致如䜿政治之盛衰繫於一人此則尤爲橫政治之特色焉
或問橫政治之造詣若是之高而吾國自民國以來現象愈壞其
故何耶答以凡物有因而後有果必有一種力量始能發生一種
事業吾國辛亥攺草是一種排滿之思潮非眞有共和之愛力而
其結果能成一個共和的面貌者是利用時機與夫摹仿外國之
兩股力量所凑成故利用時機者自然是利用過去就要犧牲共
和摹仿共和者也不過假借上共和說些便宜話做些便宜事焉
能不壞
或問何以無此愛力答以人不知共和之眞好處故對共和即無
此愛力比如貴重品人不知其所貴重亦不愛也
或問共和之眞好處是甚麼答以以好善惡惡之心管束自己結
合此好善惡惡之心以管束人羣這就是眞共和因不知道這個
眞的一定是成一個假的拿上一切自由打破一切藩籬人慾橫
流不可收拾現在所以把最好的共和拿到中國反爲世所詬病
其原因就是假的緣故
或問要想成個眞共和當如何答以要想成眞共和必先敎人眞
知道共和好欲使人知道共和好要先發育人之眞好惡欲發育
人之眞好惡非普及敎育不可故普及敎育爲橫政治之第一要
素但要普及眞正的國民敎育若普及隔皮之敎育則社會上仍
多作僞
或問如何下手方能成一個公道森嚴的境界答以廣布公道種
子使他發育長成充滿於人類
或問如何能廣布種子答以使有職者人人能自動的盡其責任
這就是廣布種子
又問被動的盡其責任與自動的盡其責任有何分別答以被動
的到頂好處也能辦成一件事但不能使一件事有一件事的靈
魂且自動的是發生於理而爲道德的被動的是完成其慾而爲
功利的尤非自動的不能持久而常有朝氣爲創造之行爲與自
成之結果與夫樂觀之現象也
以上就本體而言若以個人言則自動的其初雖難然因難生愼
愼則可以了解由了解而熟熟卽生巧巧則利落利落則樂而爲
之則可以成功而自娛若被動的初則易視因易生忽忽則隔皮
因隔皮而厭厭卽生懈懈則鈍鈍則常感其苦終必失敗而自殺
若以國事言之將國事交於自動的辦事人之手必然百廢俱舉
其結果爲文明富强若交於被動的人之手必至百事皆廢其結
果必弱昧亂亡可不懼耶
知识出处
《閻督軍講話輯要》
本书共五卷,介绍了阎公在山西治理军队和政府的经验,以及他对精神教育的重视和实践。
阅读
相关人物
阎锡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