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畢業學生之訓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閻督軍講話輯要》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0773
颗粒名称: 爲畢業學生之訓話
其他题名: 講旨 人生之目的與政治之眞諦
分类号: B82
页数: 9
页码: 三六-四〇
摘要: 本篇演讲中,演讲者讨论了人生的目的和人与感知感能的关系。他指出,人生的目的在于合理的精神和物质的发展。良知和良能使人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并自觉地去处理事情。然而,当人涉及到个人利益时,往往被感知感能所主导,只追求感情的满足,而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模糊不清。良知良能和感知感能的分离导致人们的危险行为和社会问题,而通过良知良能的培养和感知感能的约束,可以避免这种危险。演讲者呼吁实行精神教育和人格教育,提倡美感教育和正确的家庭习惯和社会习惯。他指出,只有将良知良能与感知感能相通,人才能够真正明辨是非,做到知行合一。最后,他强调了以成己成物为人生目标,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 精神教育 人格教育 美感教育

内容

諸生畢業後將在社會上做事予欲與諸生言者人生之目的
  是也予甚感於現在從事於社會之人其行爲多違反人生之目的
  故欲以此言爲題也然欲說人生之目的必先說人
  (一)原人人者合精神物質而言者也孟子說仁者人也合而言
  之道也物質維何卽科學中生理學之全部分是也諸生均能了解
  物質與精神之關係維何物質固受精神之支配精神亦賴物質爲
  憑依一是身健心强一是心廣體胖與夫孟子志壹則動氣氣壹則
  動志之說皆言精神與物質之關係姑不細論予欲與諸生詳細剖
  解者精神一部分是也
  人之精神亦分爲二曰良知良能曰感知感能是也孟子說所不慮
  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良知良能自然能別是
  非明善惡是爲人生之本能感知感能則非感於己而無所知能如
  目無色則見不動耳無聲則聞不動口無食則味不動鼻無香則臭
  不動體無觸則覺不動無感於事情則無喜怒哀樂與愛憎隨物牽
  引不能別是非明善惡者也良知良能者仁也感知感能者人也二
  者備具斯則人之所貴於禽獸者也若禽則無良知良能矣
  (一)人生之危險蓋人當事不涉己時已見不與事物相接觸是
  良知良能用事是非善惡分別甚淸所以世人皆善於評論人所謂
  理性好惡者此也有涉已之事則爲感知感能所作主感爲主則不
  辨別是非善惡爲何如惟以感情利害爲目的故因感而交由交而
  引由引而慾愈動所謂慾性好惡者此也動則不易復止不易復止
  則良知良能卽爲感知感能所包圍斯時所貴乎有良師益友誘導
  之予良知良能覺悟之機會或嚴父兄良政治以責制之予感知感
  能以反省之機會前者其效大後者其效小所以善政不如善敎道
  政齊刑不若道德齊禮若不幸而皆不遇焉則良知良能終必爲感
  知感能所梏亡人至於此是人而等於禽獸也孟子曰人之所以異
  於禽獸者幾希幾希卽良知良能也若人而等於禽獸其結果則不
  若禽獸何也人之慾甚於禽獸故也慾甚則不易滿不易滿則己之
  慾與他人之慾遇而衝突起矣其始也必至於殺人其終也必至於
  自殺此自然之公例不可或爽者也此猶秩序中之惡現象諸生就
  自己與社會皆可觀察而知之有大慾者出則以慾接慾因之而慾
  聚聚則爲亂小聚則小亂大聚則大亂此爲秩序外之惡現象其禍
  大矣然猶可救也其不可救者假政權於大慾之人不特易於接人
  之慾而且假政權以賊害人之幾希使不妨碍其慾之橫流當此之
  時賢者隱而君子之道消公道沒而空氣爲之變質勢必菑害並至
  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蓋慾望橫流之人羣中幾希不易存在賢
  者亦只能獨善其身卽有出而應事者亦無可挽救文信國之無補
  於宋史閣部之無補於明諸生試思世之大可悲者尙有過於此者
  乎古人所謂哀莫大於心死者此也
  (一)人生之成就人生之危險旣如上述欲解除此危險惟有使
  良知良能常用事之一法耳良知良能所以不能常用事者以其與
  感知感能中隔有己在故感於涉己之事物時不能直達良知良能
  卽以慾性之好惡處置之其危險實甚今欲解除此危險非求感知
  感能與良知良能相通不可
  求通之方法分兩層第一層先使良知良能感知良能確然而分立
  其分立之方法維何一應實行精神敎育與人格敎育使之明是非
  別善惡其良知良能常虛靈不昧不失其良知良能之本體一應提
  倡美感敎育如發達美術攺良戲劇攺良音樂等並攺良家庭習慣
  社會習慣選擇正當職業端莊人類狀况使人無不感之觀感則感
  知能自然常納於範圍之內不至放逸而不可收拾其良知良能與
  感知感能確然分立矣
  其次要設法使之接近接近而愈接近始有相通之機其接近之方
  法克其爲隔壁之已克已之工夫毋自欺遇事當以良知良能爲權
  衡然母自欺談何容易非內自訟無從入手當涉己之事來爲感知
  感能所用事及事過時使良知良能判斷其感知感能之是非此之
  謂內自訟內自訟亦甚不易蓋多數人良知良能之發達不敵感知
  感能之發達十常八九故每想到自己錯處轉念復思錯雖錯彼錯
  在我先以自釋之此卽良知良能不敵感知感能之証象也內自訟
  莫善於以自已之良知良能作堂上人將已作之事作爲他人之所
  爲若評論他人然使自己之感知感能無所用其迴護自然得其公
  平之判斷此法行之以久則能不自欺不自欺則已化己化則豁然
  貫通矣
  蓋通以後則舉凡應事接物均無已見不僅感知感能慾性之作用
  而良知良能之理性好惡卽存乎其間斯能見利思義見色思禮見
  患難而動不忍是爲惟精惟一是爲知行合一否則常見評論人時
  有聲有色而隨卽自犯其病者此卽良知良能與感知感能不通所
  致也諸生須知爲人先求乎通方能有益於自己有益於社會否則
  若大本領不過供其作惡犯罪之具有何益處故通爲成己之初步
  成己以後盡其力於社會則所謂成物者也成己成物則爲人生之
  目的
  學有二義一爲學個做好人推而使人做好人一爲學個有衣食住
  推而使人亦有衣食住所謂先成己後成人而今之學校多半是課
  本敎育講修身不能使人眞能做好人講實業不能使人學的眞能
  做了農工商故吾國今日可謂危險敎育所以今日多數己受敎育
  之上等人其動作每乖人生之目的根本錯誤實在此也
  諸生勿疑吾言也諸生若不以成己成物爲目的其將以何爲目的
  乎無論其均不以作奸犯科爲目的也諸生其將以飲食男女爲人
  生之目的乎吾知其必不爲也蓋未深思之耳

知识出处

閻督軍講話輯要

《閻督軍講話輯要》

本书共五卷,介绍了阎公在山西治理军队和政府的经验,以及他对精神教育的重视和实践。

阅读

相关人物

阎锡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