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日請設海部兼籌海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文忠公函稿》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20222
颗粒名称: 三月十三日請設海部兼籌海軍
其他题名: 光緒十年
分类号: D829
页数: 5
页码: 五-七
摘要: 本文段讨论了关于在沿海七省设立海防衙门,举荐各省水师船政营制大端等重要事项。作者认为,中国海疆辽阔,局势分散,需要统一事权以联气脉和整顿军心。但设置海防衙门于近畿七省防务仅以一重臣主之不足以使整个局势稳定。此外,中国的海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设置应当不同,要采取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办法,并且可以仿效西方法制。文中提到了学习新式船械雇用工匠以及与中国实际相适应的办法。作者认为应设置海部并由钧署兼辖,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最后,文中提到了一些关于沿海七省的海军和兵船情况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海防衙门 海军 兵船

内容

公函以沿海七省宜專設一海防衙門舉各省水師船政營制礮臺海徑
  機器餉需諸大端均歸一重臣經畫等因仰見碩畫遠謨彌綸八表欽佩
  莫名中國海疆遼闊局勢太渙畛域太分自非事權歸一無以聯氣脈而
  資整頓但設海防衙門於近畿七省防務僅以一重臣主之無論東自奉
  錦南曁臺瓊首尾延袤萬餘里非一人之才力精神所能貫注而形隔勢
  禁旣無長駕遠馭之方亦開外重內輕之漸其事可暫而不可久也查泰
  西各國外部海部並設衙門於都城海部體制與他部相埒一切兵權餉
  權與用人之權悉以畀之不使他部得掣其肘其海部大臣無不兼贊樞
  密者令由中出事不旁撓未可以學在四夷而厚非之中國議論多不屑
  步人後塵然近日講求船械雇覓工匠延訂西弁楚材晉用取法新式亦
  略收其效矣踵其實而避其名似可不必且海防二字顧名思義不過斤
  斤自守亦不足以張 國威而讋敵情鄙見外患如此其亟時勢必須變
  通應請徑設海部卽由鈞署兼轄暫不必另建衙門凡有興革損益籌餉
  用人諸事宜悉聽尊處主持居中馭外似屬百年不易之常經永遠自强
  之要策如以鴻章老馬識塗使之勉効馳驅則外省督撫本有兼京銜故
  事請援同治十三年沈文肅督辦臺防光緖五年丁雨生會辦南洋海防
  均兼各國事務大臣之例予以海部兼銜俾得隨時隨事互相商榷天津
  距京不遠控制外洋亦尙得地凡力所能爲見所可及者敢不竭慮殫精
  就近襄助以期仰副委任至南北各水師提督自應於海口形勝之地擇
  要設立專閫惟目下船少兵單定遠鎭遠濟遠等鐵艦尙未來華卽南洋
  在閩廠所造快船僅成一艘旣無大枝得力師船可以自成一隊若遽鋪
  張門面則各國兵船環伺不能耀武適足損威應俟鐵艦回華快船齊備
  之後訓練成軍先於北洋之煙臺旅順威海三處酌擇一口建置水師提
  督衙署以便往來洋面梭巡會哨至兵船將材甫經創辦尤最難得陸軍
  宿將强令巡海固遷地弗能爲良卽向帶內江長龍舢板之楚將不習海
  上風濤向帶紅單艇船之粤將又不習機器測量理法均未便輕以相委
  故延西員敎習學生爲培材根基實目前萬不得已之計聞俄美各國初
  立水師皆借用英法兵官爲先路之導迨訓練精熟乃專用本國人日本
  初亦請法員創製英員敎練現始遣回蓋水師爲西國專門名家之學卽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未便師心自用迄無成就閩廠駕駛管輪學堂之
  設用意極爲深遠嗣又派出洋肄習今南北各船之管駕如劉步蟾林泰
  曾蔣超英等造詣皆有可觀但資淺年輕未經戰事尙未敢信其能當一
  面然而將來水師人才必當於此輩求之天津仿設水師學堂招集幼童
  朝夕講肄今秋可選其尤者上練船操習一二年仍須遣令出洋赴大學
  堂大兵船隨隊觀摩以求精進凡學生自入堂上船出洋培養磨鍊必須
  十餘年拔十或可得五再充兵船頭目洊升管駕統領庶與西人技能相
  頡頏其成材固若斯之難也西洋英法水師雄視歐洲蓋萃數十萬人之
  心力費數億萬之金錢窮年累世而後得之非一蹴可幾也惟德國海岸
  僅四千餘里同治九年勝法後始創設海部擴充海軍今已揚威域外日
  本講求水師二十餘年雖船隻無多西人咸稱其規模觕具操練有法該
  兩國皆以分年籌款逐漸添船爲經始根本此西國一定辦法中國甫經
  開辦極應仿照爲可大可久之謀謹將所譯德國海部述略日本海軍說
  略各錄一分呈備採擇此舉誠如尊諭爲經國不朽之基我若加一分整
  頓敵卽減一分輕藐我若早一日備豫水軍敵卽早一日消弭衅端及今
  而見諸實事尙有可强之日及今而仍託空言恐無再强之時鴻章雖垂
  老無能甚願引端竟緖襄茲盛舉徒以憂患餘年精力衰朽卽料簡尋常
  案牘處分淮部及緊要洋務已有叢脞之虞而沿海七省師船之堅窳將
  士之勤惰礮臺之能否完固機局船廠之能否核實必得淸正大員破除
  情面者以時巡察而簡閱之方可整齊淬厲日起有功鴻章羈於職守萬
  難親厯竊思幼樵副憲廉介耐勞年力正可有爲海部設後若令周履海
  疆蒐討軍實商略機宜似於訓練製造諸事必有裨益如以鈞署兼領海
  部事務過繁尙須羣策羣力相助爲理是又在王爺中堂之擇賢任使矣

知识出处

李文忠公函稿

《李文忠公函稿》

出版者:孟冬莲池书社

出版地:1902年

本书共二十八卷,由吴汝纶编辑,收录了李鸿章对外函稿。

阅读

相关人物

吳汝綸
责任者
李鸿章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