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偕丁中丞與英國梅正使晤談節略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文忠公函稿》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9756
颗粒名称: 八月七日偕丁中丞與英國梅正使晤談節略附
其他题名: 光緒元年
分类号: D829
页数: 5
页码: 十一-十三
摘要: 本文章主要涉及梅使讨论发钞及抬写的情况,以及与中堂讨论的内容。讨论涉及了通商章程、两国平行、口岸问题等。另外,还有关于岑抚台和滇案的讨论,并提到了决裂和失和的问题。
关键词: 中外关系 通商口岸 通商章程

内容

初七日下午四點鐘接見梅使問在京住了多日梅云剛二十天問威大
  人病已痊否梅云較好些問在京常去總署話已說明否梅云曾去過五
  六次諸事仍未說明我今日來是威大人屬我轉說所奉 上諭必須發
  鈔若不發鈔中外未能周知彼總不服至 上論內所稱英國字樣必要
  擡寫方見兩國平行我等不必定要大英國字樣祇要擡寫如不擡寫卽
  爲輕慢英國其餘各件若皆不准祇好將各口及在京英人帶赴上海聽
  本國如何辦理答云發鈔一層我們昨已會銜奏請言中外和好滇案及
  出使皆係大事若不發鈔宣示何以儆將來而服遠人語極懇切當可邀
  允惟英國擡寫之議斷難照行向來 上論內祇有 壇廟陵寢等字
  擡寫其餘雖厯代帝王皆係平行亦不擡寫且所謂 上諭係我 皇上
  論中國臣民非論外國如必擡寫英國是欲變我國爲屬國雖將我們置
  之死地亦做不到梅云若在貴國 上諭之下一連寫去是看英國爲屬
  國何以爲平行丁云我前在上海道與巴大人訂立條款稿子上未將英
  國擡寫巴云簡慢我云此係本國自辦非與貴國公文可比若是照會自
  宜擡寫後索看巴之洋文底稿亦然中國京報猶如外國之新聞紙各成
  體例卽一直寫下不礙平行梅云威大人說 欽差赴英 璽書內務必
  將雲南兇案說明 朝廷惋惜之意答云 國書内可惜之話當是有的
  我已與格參贊說過至雲南兇案我亦致書與湖廣制臺請其嚴行根究
  梅云威大人說自到天津屢次與中堂丁大人商議將出使英國及責問
  岑撫臺 上諭准其發鈔曁如何優待各國公使釐定通商章程各條迄
  今毫無效驗心甚著急答云何爲毫無效驗所要七條巳准大半 派員
  出使保護英員往來滇緬皆有公文爲憑發鈔一節業經奏請明後日當
  奉 批旨餘仍商量可行則行至通商若改條約另立章程應俟修約時
  再議梅云威大人說兩國交際總無實在改心的憑據答云凡事不要偪
  迫現辦各事就是改心大憑據梅云擡寫乃是改心憑據雖說中國向來
  無此規矩何妨改變使各省百姓皆知兩國平行否則總是不以英國爲
  平行了答云上年崇宮保出使法國並未 明降諭旨今 派使臣又准
  發鈔卽是以平行相待之理曉示臣民中國文義於平行處向無擡寫之
  理若改擡寫是欲改中華文理譬如日本變用西服制度可改文字終不
  能易此我中國文理自古皆然雖千百年以後亦難改變梅云總署始言
  不能立刻遣使不准發鈔繼而皆可照行何不早早明說答云總署非是
  遲疑亦有爲難之處至於擡寫一事我說難准總署亦必難准梅云威大
  人說 國書雖有可惜之語尚不足意外國通例如有此等重案駐京公
  使必須請 覲現在貴國 皇上沖齡 兩宮垂簾外國使臣難以 覲
  見似宜 特派親王大臣與公使言明此事可惜方昭友誼恭親王爵位
  雖重現居總署亦未便派須另派人道達 朝廷意思答云將來 國書
  內旣有惋惜之話與爾國君主自無須另與公使再說兩國皆應統於所
  尊也梅云威大人說雲南兇案岑撫臺有不是應如兩廣英制臺開缺來
  京之例令其來京聽候査辦可行與否答云須俟結案時再定梅云威大
  人又說各口岸釐局實礙洋商生意應議裁攺並請添湖北宜昌及湖南
  口岸俾輪船暢行答云此萬不能允之事且與滇案無干我們爲此案費
  盡多少心力威大人尚未滿意又要陸續增添得一步進一步未免太令
  人爲難了但要將正案認眞辦理很可以對得住的況威大人七月十一
  日節略内祇有七條今若添出條款更不成事總之你若有意挑衅再添
  多條亦聽尊便若顧全和好應仍照從前七條商議梅云威大人尚不知
  中堂已奏請將 諭旨發鈔及 國書內有惋惜的話故有此議我今將
  尊意轉達便是答云我要奉勸威大人以後不要再說決裂失和的話無
  論在津往京俱好商量梅云領教辭去

知识出处

李文忠公函稿

《李文忠公函稿》

出版者:孟冬莲池书社

出版地:1902年

本书共二十八卷,由吴汝纶编辑,收录了李鸿章对外函稿。

阅读

相关人物

吳汝綸
责任者
李鸿章
相关人物
梅辉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