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浦鐵路北段總辦李道德順辯正書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北洋公讀類纂續編》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5504
颗粒名称: 津浦鐵路北段總辦李道德順辯正書文
分类号: D922.296.9
页数: 22
页码: 四十-五十
摘要: 本文章主要讲述了关于天津设立车站的争议和德顺处理此事的过程。德顺一直主张为中国利益着想,希望车站能设在中国人占优势的地方,但在勘察中发现西沽大学堂前的空地合适,但该地周围房屋稀疏,道路狭窄,难以容纳商家生意,而天津商业繁盛之地距城中心七里,如在此设站需拆民房修建马路,费时扰民且筹措款项困难。同时,有人提议将车站建在堤头,德顺认为可节省开支,但需要调查商情。最后,德顺在天津商公所的请求下将车站改设在南关胪陈六便一南门外一带,以避免外国人牵制、方便行旅、节省开支和避免争夺。
关键词: 津浦铁路 车站 铁路建设

内容

茲將直紳指議路事各條切實具復錄呈 公鑒 一曰設立車站 直紳謂最足令人注意而不能漠
  視者爲天津設立車站一事查該局現擬將車站改設於天津舊城西南隅之土墻舊址地方由此向東
  修一支線通至陳唐莊而又由此向西北環行另修一支線以通至京奉路河北之新車站此等布置實
  屬所不解者 按天津車站起點原擬在河北新車站並將總局各項辦公處所及華洋員司住房均建
  於此藉以振興河北市面惟津郡遼闊鐵路貫穿南北四省將來生意之盛決非一處車站所能容納自
  應再立分站以資輔助旋即偕同本局總工程司四出尋覔善地北西兩面迄無相當之處迨至南關見
  有石碣書明大廣公司之地一段計千餘畝旣高且平亦無廬舍東隣紫竹林洋商薈萃之處北則毗連
  南馬路距華商市場較他處爲最近四通八達攸往咸宜非僅鐵路生意增盛之時可以任便推展卽左
  近因鐵路而新設之商家欲添造棧房亦綽有餘地二三十年之內決無地窄人稠之虞况界華洋市塲
  之間中外必皆稱便據總工程司云爲津浦鐵路生意起見除此地外別無較優之處適與德順意思相
  符遂定議焉旋因訪悉大廣公司內有洋商其股票亦多爲外人所有當時決計作罷蓋此次造路主權
  全在中國凡得利益理應先儘華人興旺市場理應先儘華地此中分際德順雖至愚亦所深知况素秉
  愚誠每於辦理交涉之時冀中國主權之挽復豈身當其任之事反致坐昧機宜故於此事立志必先使
  我國處處先占優勝地步冀副總辦之責任而盡國民之義務此德順耿耿之心固天人共鑒中外皆知
  者也有總工程司德浦彌勒及會辦任觀察並在事委員等作證未幾德人漢納根來局面稱伊爲大廣
  公司代表聞得津浦鐵路尋覔車站處所該公司有南關外空地一段係庚子年預購作爲津鎭鐵路車
  站之用如貴總辦有意前往設站該公司願以若干畝地贈於津浦若不敷用必須加購倘肯減價售賣
  等語德順當答以貴公司管業之地確係最宜設站惟因貴公司股友大半皆爲洋人本總辦持定利益
  先歸華人之宗旨決不肯稍存私念遂厲言辭却而伊又稱我等之地恰居要隘無論車站去與不去將
  來緩緩必能興旺非必仰仗鐵路云云德順答以總之該地段內一日有洋股在我掌管鐵路之時決不
  前去設站談至此伊遂辭去此上年夏間之事也若謂德順勾串洋人圖利營私此則何等機會尙肯峻
  辭却拒耶彼時尙未有紳商鑒察友朋聞知者也德順此心局外不知惟幸當時曾向任觀察鳳苞述及
  隨後亦曾縷陳於 督辦大臣之前言猶在耳差堪自慰去冬大廣公司肯將該地售與華興公司者未
  始非德順峻辭却拒之力聞袁宮保在北洋時屢次設法收回該公司地段迄不可得乃德順數語能使
  已失久爭之地未動交涉從容復歸華人所有德順不敢居功聊申愛國愛羣之念而已此則雖在至好
  亦未言及者也今因直紳任意雌黃攻毀過甚情勢所迫不得不略述素懷以告無罪於天下先是上年
  夏間爲河北建站之事曾經勘地繪圖稟奉 督辦大臣飭派工程叅議詹觀察來津復勘嗣以佔用附
  近新車站之地至少需四百畝議價未能盡善以致需款約計二十餘萬兩總工程司謂價値過昂德順
  具有天良何敢以公家借貸之款作個人之餽贈以見好於友朋勢難照購屢次面稟 督辦大臣曁
  北洋大臣擬改致西沽大學堂前原有空地數百畝四週立有較大石碣訪聞係袁宮保爲津鎭設站之
  用地勢寬廣廬舍俱無以之設站甚爲合宜當卽派員前往立標妥爲測繪以憑核辦一面調查左近居
  民房舍及商家市場各項情形迨詳圖繪就爲時已逾一月查得該地左近皆係土房草舍小販營生之
  類並無可爲商務者且距津城中心點七里之遙未免過遠行三四里始見市肆大屋商賈雲集實爲繁
  盛之區惟道路狹窄對面來車必須擇地方能避過尙覺人烟過於稠密倘設站於此必須拆買民房修
  建馬路客商貨物方可通行但小民安居商家設店相安已久一旦令其遷居避讓必致大衆驚慌安土
  重遷情實可憫卽使官商紳庶萬衆一心能以一氣呵成迫令避讓亦需款過鉅且籌措無從費時擾民
  莫此爲甚况旣修馬路仍須建設鐵橋以渡運河種種燹款費工累民擾商德順至愚豈肯甘爲怨府假
  如津郡全境未有善於此處之地亦祇得遷就奈有無較宜之地尙待詳查此西沽緩設車站之實在情
  形也此事尙未定局有人創議欲使津浦車站建在堤頭 楊大帥曾親往履勘面諭德順此地設站最
  爲相宜德順當時雖見該處尙佳而於四週地勢往來路途以及商情若何均未諳悉遂答以俟查明後
  再行稟定旋卽派員測繪察看地勢調查商情其較西沽爲優之處在彼須造二橋在此祇造一橋蓋子
  牙北河於新開河口業經合流成爲一水且道里較近藉可省費惟過河之後須稍拆北營門外之民舖
  各房所費諒亦有限由此循土墻至南皆爲官地並可省購買之資其最不便者爲土墻之西有大蓄水
  池一處深約三四丈不等勢須塡平方堪合用需款過鉅亦不易辦正在躊躇之際適據天津商會移知
  代轉津郡各行商請將車站改設南關臚陳六便一南門外迤南一帶係中國地界不失主權免受外人
  牽掣二德英法日各國租界近在咫尺車馬往來一鞭可達外國人如別起要求可以理拒三行旅往外
  分陰是惜貨物轉輸多一週折則勞費倍蓰就近卽下利便無窮四各國租界均在城之東南若强使舍
  近而就遠恐啓爭競轉多不利五南墻內外空地尙多購買之資畧可節省六鐵路刨墳原爲萬不可已
  其地墳墓無多較之他處實易以上所指確係實情理應照准惟因伊處大廣公司內有洋股德順決計
  不允雖違衆論亦不顧惜故此移文亦未答復而衆商屢次諄請今年四月間慶長順各號共上八家復
  具稟公請亦未予批上月二十八日 孫欽憲議事之時寗太守曾訽及商會移文何未見覆當時衆目
  之下未便明言實有以上不得已之苦衷在也堤頭議定車站之後接奉 督辦大臣傳述郵傳部之諭
  所有津浦路局需用該處地畝均由京奉路局代購將來劃用若干按照原價讓與津浦等語彼時工程
  局在堤頭地方布置市場屢以鐵路應須繞避市埸爲請諄囑再三礙於顏面未便拒絕祗答以凡於工
  程無碍都可辦到俟查明再議旋據工程司報稱堤頭過河雖係一橋而河面過寬需款太鉅由西沽過
  河雖係兩橋而河身較窄用款稍廉互相比較仍以西沽兩橋較堤頭一橋爲費省旣有前陳之不便復
  加以燹費較多且該處距新車站不過三四里如是之近而設兩站殊非築路辦法况據商會稱商民多
  以爲未便堤頭設站遂決意作罷此上年六七月間之事也旋又勘得趙家場地方形勢似宜設站迨經
  細查又有諸多爲難蓋該處地價民間買賣每畝約需百元而沿運河邊之地大半爲葡萄園廠每畝約
  需價二百金其左右居民半係瓦房購買之價必昻客貨過河須造鐵橋過河之後四週民房居多皆係
  中國舊日窄道平時往來已覺擁擠若爲前赴車站必由之路必致終日堵塞斷絕往來勢不能不拆買
  民房開築馬路以利交通此中爲難於論西沽設站項下已經言明茲不贅述再該處界乎子牙南運河
  兩河之間每至夏秋之交時有河溢水患堪虞且限於地勢將來生意興盛不但鐵路無可推展之處卽
  商家市場亦無地可闢此籌畫鐵路者不能不格外注重者也於是趙家場又作罷論德順遂屢次偕同
  總工程司循土墻東行渡運河而至西南關矣東行則距大廣公司過近而北西兩面迄未得有相宜之
  地德順甚爲焦灼籌思至再無法可施只好於此止步志在該地無論如何總須得安一站方遂夙願決
  不肯望東多行一步也旋聞該處義地約七百餘畝業經袁宮保批定圍墻之內不得有墳已埋之塚尙
  須遷移墻外設有專局辦理此事因思該處墳墓歷年以來陸續遷移爲數不少若果接連不息年深日
  遠必有遷盡之一日倘津浦鐵路備一專款購一高淨之地將所有棺木派委幹員一鼓作氣同時遷往
  妥爲葬埋旣有益於生人衛生之道幷無傷於澤及枯骨之仁路局出款得地又行善舉一事數益何樂
  不爲爰於上年八月二十二日稟奉 楊大帥及 督辦大臣批准在案詎意議事會與義阡局因爭此
  地大啟衝突屢屢辯論至再至三久未定案又由公正紳士出而攔阻謂爲不可屢經督辦大臣面囑
  德順輿論最關緊要旣有不願則路局萬不可佔用此地總以另覓他處爲宜德順具有人心聞聽之
  下
  惶悚莫名勉應另覓他處而自知他處絕無可覓之地蓋由河北新車站至此節節前進詳細妥查處處
  地勢通盤在胸欲向前則近大廣公司德順固不願遷就而往後則各處又無一相宜正在進退維谷之
  時忽聞大廣公司全地以六十萬金售與華興公司歸華人管業幷無洋商在內曾稟明農工商部及
  楊大帥在案因思該地旣爲中國之地在彼設站自可無妨况前經商會移請又經各商稟求復經總工
  程司詳爲踏勘深加讚賞旣實有益路政幷可慰順商情德順與總工程司談論之餘異常欣悅南關設
  站遂定議焉其地遼闊所有總局票房宫廳員司住房車機廠存儲客貨等車廠修車廠小存料廠均可
  修造幷可鋪設各式軌道如存車軌倒車軌停車軌上下貨車軌約共二十四條足以敷用絕無狹窄之
  虞除此地外實無相宜之處蓋紫竹林洋貨欲入內地及內地土貨欲由紫竹林裝載出口者均必先由
  此站經過出進貨物麕集於斯成一華洋公共最大之市場主權皆在中國地利盡屬華人德順爲津郡
  商賈食力小民及紳庶資本之家苦心籌畫撫衷自問無不周到可謂至矣盡矣至別項便利幷前次察
  勘情形均已詳陳於前不復贅述當即稟奉 督辦幫辦大臣曁 楊大帥先後批准有案此上年冬間
  之事也就天津形勢商情統籌全局而論在東北則有交軌車站附於京奉新車站左近在南則有總站
  此兩站間或正西或西北似應再設一站以之利商便民然後津郡全境居民地戶商舖店行各得鐵路
  之益統無向隅之憾至於子牙運河北河各船户亦曾代爲籌及擬在各河之濱建一上下貨物之小站
  以利水運而興沿河航務蓋造路宗旨期便於人始能於己有利此德順職司路政夙夜兢兢反復研求
  有所心得而與總工程司久已決定未向人言者也緣前擬各站定議復派人往勘即有牟利之徒爭出
  重價攬買地皮車站去則壟斷居奇多方要索慾壑難塡車站不去則頓失所望訾議橫加無所不至德
  順有鑒於斯因此項較小之站本來佔他不多與總工程司決定後共未宣告一人俾免復蹈以前之失
  其以地皮爲生者屢次覬覦測繪夫役作工之處即目爲建站之區出重息以借貸四出爭買地畝迨地
  圖測妥要事杳明德順再行統籌全局權其輕重去與不去始能落實初時德順本無成見遇有人問站
  設何處德順從無一決定之詞而因此買地吃虧者實繁有徒屢購屢失其怨讟德順亦固所宜惟捫心
  自問決非有意使其虛擲巨款此即攻訐德順之所由來也 直紳又謂該局係徇德人之要求無可如
  何然我國修路自有主權何得遷就外人而授人以柄如謂北段工程假自德國故不得不勉徇其請然
  陳唐莊旣已專設一站以如其願何以又有第二之要求此中實顯有可疑 按德人要求係請在租界
  設站一事上年本路開辦之初駐津德國領事卽謂津浦鐵路係歸德人辦理原勘舊圖本在德租界內
  設立車站以冀振興商務嗣以顧念兩國交際始允由中國收回自辦現在中國旣仍循用舊線租界車
  站諒無更改請卽轉稟 督辦大臣核定照辦以篤邦交並可無負德人籌畫經營之初意倘竟不允照
  辦在津德人却無可如何惟顯示中國與德國政府意見兩歧將來德國政府必思所以對付反於邦交
  有礙等語德順當復以本路旣經中國收回自辦主權所在 督辦大臣自能妥籌辦理至在租界設站
  種種不便凡久居津地者無不嘖嘖能道並非我一人私意此事能否照辦未敢擅主須由 督辦大臣
  曁 楊大帥主持等語德領又言德人所以在津展闢租界之故亦卽爲此且因設站必須用地凡界內
  相宜之處地畝均未准隨便租售如須購買早經議定價値每畝約七十兩尙不過昻不致鐵路有所虧
  損海河碼頭亦已修好路綫卽可依此碼頭規畫運輸材料亦甚便當德順答以據愚見貴國從前推展
  租界卽係專爲建作車站之用造路之權現旣操自中國設站亦爲造路之一端若肯將專爲車站所闢
  之租界全行退還中國則該地設站之望或可議商緣有鑒於老龍頭車站之在俄國界也此已成之局
  現已無法挽救而津浦設站之權又均在我華人掌握之中斷不能甘爲禍首自投網羅遽在租界設立
  車站也伊聞此言良久未語旋云總之津浦能在租界設一車站其餘各事均可從長計議展闢租界之
  地全行退還中國亦非決不可行之事我德必能格外遷就不使中國稍有遺憾凡路綫經過以及安設
  車站之處諒可辦到主權統歸中國等語德順又云中國造路所有利益應先儘中國商民享受如其有
  餘方及他人此乃決定宗旨萬難更改等語德領旋以屢商未洽與英領事於九月間謁見 楊大帥請
  在英德租界各建一站駐京英使並謁晤 督辦大臣重申前請十月間英德領事以本局禀准在陳唐
  莊建造碼頭諸多不便又偕謁 楊大帥請飭本局速罷此舉而改在租界海岸並在英德租界各設一
  站部局並可協助購地等語德順當答以陳唐莊碼頭布置已妥斷難再改致多糜費且陳唐莊實爲
  扼要之地又係主權所在如竟移碼頭於租界之內並爲設立車站則種種窒礙將不可勝言必有如直
  紳所云授人以柄者節經面稟 督辦大臣曁 楊大帥籌商對待英德兩領事之方策該領事等屢請
  不己德順稟承 督辦大臣曁 楊大帥之諭飭向該領事等聲明陳唐莊建造碼頭與租界設立車站
  係屬兩事萬難作罷嗣經 督辦大臣曁 楊大帥因商務起見難以固拒惟須妥籌兩無窒礙辦法方
  能施行德順以爲如由幹綫直至租界則日積月累租界必駸駸成爲總站於中國商民定多未便如在
  城西南隅覔地設立總站由此接一支綫以至兩界將來客商貨物皆須先由總站經過庶鐵路大利首
  歸中國而一切主權外人亦無從干預面稟 督辦大臣曁 楊大帥均尙謂然第雖有此意祇以幹綫
  未成尙未提議及此迄今該領事等雖屢次催詢德順始終仍持前議未敢遷就更何得謂爲陳唐莊專
  設一站以如其願耶試問在津之各國洋人有一不反對陳唐莊之碼頭者乎此等苦心經營不顧外人
  怨讟志在爲所應爲絕無求知之意惟旣受毀謗不得不於此稍爲申明以表白此心也 直紳又謂就
  天津形勢論之該路在津之總站宜與京奉路之河北新車站聯合一氣即於河北新站附近購地設立
  最爲利便由該處起點其路綫迤邐通至良王莊於中途別闢一綫以通至陳唐莊則舊城西南隅擬設
  之車站可以不用 按天津總站德順非不知宜與京奉之新車站聯絡一氣特購地如此之難用款如
  此之費果能有裨津埠商務而於造路借款無大妨礙則德順又何敢畏難惜費特是津埠商務皆在城
  廂北西兩面河北旣有總站用地約在八百餘畝需款必及百萬不論借款修路無此辦法即使作到而
  西南兩面斷不可無一分站假使有一分站無論建於何處將來津郡生意必皆趨往而放棄河北緣商
  務祇知尋覔利便之途絕不受個人私意之箝制目下雖設分站而將來必自成爲總站屆時則布置河
  北總站之巨款胥歸虛擲矣德順旣有此見萬不忍坐視燹費預立必敗之地徇個人私利之心忘大局
  公共之益遽在河北建設總站也至西南關之義地旣奉 督辦大臣面諭不准佔用則現擬南關之地
  似較相宜前以該處地戶故意抬價德順曾創移建他處之議津商慶長順等十八家即分赴 督辦帮
  辦大臣總公所曁 楊大帥行台及本局𤁋懇體恤商情勿再另遷是此站實足以利便商民初非因須
  聯陳唐莊之支綫而始設此站也 直紳又謂蓋在舊城西南隅設立車站有大不利者二事一由此修
  一支路通河北至新車站則須佔墳地數千座民情實有所不順且遷墳費用亦屬不貲一該站設立城
  西南隅接近德國租界一切商務必俱爲德人所吸收天津市面永不能占優勝地位修站原以利商便
  民今乃自立先敗之地果何心乎而該路局又藉口河北購地價昻不得不移而置此然惜目前之小費
  而貽將來之大害 按津郡西南一帶墳塚纍纍難以數計現由南關向西北至新車站之幹綫經過處
  所尙須佔用民墳本局仰體 督辦大臣迭次面諭苟可繞越無不極力設法現正因此飭令工程司一
  再測勘總期少佔廬墓以順民情如車站不在南關而由新車站迤邐以至良王莊果能少佔民墳有裨
  商務本局亦何樂不爲第幹綫經過天津地界皆在荒墳野塚之間德順偕同總工程司屢次親往測勘
  實有顧此失彼繞無可繞之勢至謂設站在西南隅接近德國租界尤屬不諳地勢西南隅距日本租界
  最近經法英兩界方至德界何致商務爲德人所吸此站係 督辦帮辦大臣曁 楊大帥徇津商之請
  亦正爲利商便民以冀天津市面能佔優勝地位起見本非德順之擅自主張德順尙有人心何致故傷
  同類自立於先敗之地更何敢以河北地昂爲藉口惜小費而貽大害耶 直紳又謂該路局必欲將車
  站設於此處者蓋有故焉查舊城西南隅之地多爲德人漢納根管業聞該處地畝上價每畝不過數十
  元今聞該總局有人與曹家祥等密設公司並擬許多假堂號將地購買後又與漢納根暗相勾通高抬
  價値以便從中漁利該總局擬以每畝四五百金購作車站其事甚秘密道路傳說實駭聽聞然亦不能
  無因 按上年本路開辦官商紳富無不以車站爲目的甚有擬議設站處所預先購地以期發達幾於
  通國皆知無待贅述南關地方德順於上年夏秋間曾一再偕同總工程司往勘並隨同 督辦大臣前
  往勘視於是僉知爲設站處所地販聞風興起業主因而居奇華興公司又向大廣公司收回地畝本局
  適又稟准在該處建立車站地價遂更繼長增高本局現擬圈用之地一再勘測除土墻舊址河道外其
  餘大半皆屬公司如大業榮業易興華興等名目甚多購地局派員丈量屢傳地戶非託故不到卽有意
  延玩一若有恃而無恐者本局以工程緊迫於四月杪 督辦幫辦大臣抵津之時稟陳情形飭傳各地
  户來局德順多方開導並允按照購地局稟定章程上等園地每畝三十六兩價値發給各地户均以吃
  虧過甚未能允洽旋赴愬於 楊大帥咨請 督辦帮辦大臣飭令本局查核具覆旋奉 督辦帮辦大
  臣面諭查明三年之前契價給値以昭平允本局以事屬爲難尙未稟覆並無擬以每畝四五百金購買
  之事帳册具在可以查察非空言可以掩飾者也如謂本局有人暗中勾串抬價何又有每畝發價三十
  六兩之事未免過於離奇似可無須辯也 一曰河沙攙土 直紳謂工程應用石沙爲包工之李蓮溪
  觀察包運計銀二十萬兩 按本局於去年夏間開工之始需購河沙並非石沙按照合同招人投標其
  時所收標函合格者有十四家迨開標時查核貨樣以李蓮溪所開之洪泰爲最合價亦最廉照章令其
  承辦原定係六千方續定二千方每方連運赴各分段脚費在內計洋十二元四角五分總工程司以該
  價過廉恐其誤事限令兩月內一律運齊飭合出具罰單倘至期交不足數罰洋四千元該號承認簽字
  爲據嗣經陸續驗收至四千五百九十方零四一九工程司適在花園地方探掘得沙該號所運之沙內
  有一船經船户攙有微土緣船戶儎重難支中途將沙抛棄迨交貨不足暗將灰土攙雜希冀朦混工程
  司查出實在情形遂未驗收並卽稟報本局諭令停運一面將已經驗收之沙價洋五萬六千七百十二
  元八角四分如數付給而該號以運未逾期雖經船戶攙土責成退換原無不可若因此藉口停運則船
  隻人夫均已備妥一切費用將從何出該號屢次懇准續運德順以旣經飭停萬難再准該號以賠累難
  堪又屢索償亦未允許有收支賬册及各段工程驗單並該號歷次來信爲據是此項河沙以該號投標
  合格方令承辦與包運不同爲價亦極有限並無至二十萬兩之多直紳所言自係傳聞之誤 直紳又
  謂查其從前所購者並非石沙盡係沙土現自天津良王莊至滄州迤南一帶沿路屯積者半皆爲風吹
  去以地方之血款一任其狼藉飄蕩 按洪泰承運河沙係由天津以至德州計十六處分段交卸沙非
  貴重材料皆就路綫附近擇地爲存儲之所一經動土卽已用罄萬無預建棚廠遮蓋致燹鉅款之理惟
  北方天氣高爽大風揚沙各處皆然因而畧有吹散容或有之若謂爲任其狼籍飄蕩未免言之過當
  一曰御河運料 直紳謂各處修築鐵路運料俱係隨築隨運就本段已成之路運他段未成之料則費
  用自然較省今查該總局所用材料亦係李蓮溪觀察包運乃俱由河路轉運其中不實不盡已顯然可
  知 按京奉京張等路當日運料却係如此德順非不知照此辦法可以省費特是津浦情形微有不同
  緣京奉京張類皆陸續預備又無濱河之處祇能節節前進本路則款已備齊遲誤一日工程卽多增一
  日利息且由津至德均沿運河帶水可通運費有限而程功可速國家旣擔任鉅債苟能早行一日之車
  卽可早獲一日之利若因吝惜表面運費致令工程曠日持久非徒毫無所省而實在所失甚鉅此中消
  長似不待辯而自明至轉運材料係工程司之籌備事事皆須能與工程司直接非能墊款而熟悉情形
  者不辦去冬開辦之初卽有禮和洋行提成洋行永裕洋人互相爭攬嗣探知永裕確係轉包與洪泰承
  辦遂由德順逕與洪泰訂立合同飭令先繳押款洋二萬元以五萬噸爲率運料一噸每一里給洋一分
  內以八釐五爲運費一釐五爲雜費如報關查驗保險輪船民船上下駁卸等事皆在此一釐五之內路
  局不再開支並以轉運處處與工程司交涉所有往來單據函件半屬洋文洪泰因自僱洋人三名一駐
  天津經理一切一駐碼頭看守材料一則往來各分段遇事與工程司接洽毫無隔閡本局旣省輾轉繙
  譯之煩又免委曲調停之苦至應付運費則於料件裝船之後出具憑單德順核明簽字方能發給未經
  發給之先由洪泰墊款辦理本局案據具在可鈎稽而得者此係當日洪泰承辦轉運之實在情形今謂
  爲不實不盡此中曲折外人固未能盡悉也 一曰僱用洋員 外間傳述大都謂本局所用洋員過多
  流言煩興不堪入耳 按辦事貴能求實用人首在得宜庶幾款不虛糜工可迅速若因節省較比每月
  應出息數有限之薪資以致延緩鉅款備齊早竣早能進款之工程則德順罪戾滋大無可寬宥是卽用
  人實多亦於事有益無損况所用洋員之數有時尙覺不敷所用倘有患病或因事調換則該員之事卽
  無人可代此非人浮於事之實據也查借款合同北段應聘德國工程司一員其餘各工程司均未指定
  應用何人德順接差之始卽經稟定需用工程人員延訪華人之學有專門者如有不敷再向他國僱用
  無如中國專門尙屬無多其學成回國者大率各有所事未易羅致詢諸華人著名專門者請其代薦亦
  未能獲一人 督辦呂大臣曾屢向郵部聲請調派數人來襄路政迄無效果又向京外寅僚中凡稍識
  路事之人函求面懇代延中國學有專門者以備本路工程司之選乃半年之久卒無以一人相薦德順
  交游不廣酬應又疏誠然孤陋而 呂大臣宦游中外四十餘年平日交際往來寅僚甚衆此次廣爲搜
  羅亦無所得是可爲我國專門寔少之確據也如有不信卽請反對德順及閱斯篇者試自一思平日深
  識有熟悉鐵路專門者乎倘有其人可卽引薦前來襄辦路政以免仰息於外人如無是人而專責德順
  之不延用直紳未免誣我過甚且尤有進者德順與德浦彌勒共事以來屢持用華人購華料不使利益
  外溢爲宗旨德浦彌勒亦深爲欽許區區之心敢謂已將德浦彌勒事華之心默爲感動一如在德故訪
  用工程司時渠亦以多用華人爲是乃事與心違未能如願不得已稟明 督辦大臣暫僱洋工程司並
  以洋員皆管工程雖受總辦節制仍須聽總工程司之命令方克和衷共濟速觀厥成因令總工程司就
  所相知有素或經驗有效者陸續僱用訂立合同現計除司書記材料機器電報醫官等洋員或一二人
  或二三人不等外計總工程司及副總工程司各一人頭等工程司六人二等工程司八人三等工程司
  三十六人綜計共五十二人自天津至袞州工程計分八段約長一千二百里均匀扯算每百里約計四
  人似不爲多且有他路修造時所用洋人數目可以比較查京奉造路每十五英里約用洋員二人(有
  金達來函可憑)京漢則每十五英里約用洋員三人(有該路總工程司來函可據)膠濟鐵路每十
  五英里亦用洋員二人(有膠濟鐵路歷史可攷)此調查各路延用洋員之大略也本路工程由天津
  至德州所用洋員之數按工程學算法核計每十五英里祗合用洋員一人是津浦較他路所用人數祇
  少無多且各段洋員上年開辦之始皆淸晨五鐘即赴公事房辦理一人能辦之事或赴工程地段預備
  測量一切至晚間八九鐘始停工用膳飯後或畫圖或測算待至夜半方各歸寢半年之久有如一日而
  各洋員如此辛勤德順從未聞有怨言此本路洋員辦事之實在情形也德順自謂用人匪濫不意直紳
  竟以過多見責是何不求實事自愚復以愚人使德順受不白之寃也至由袞州南至嶧縣尙須續行分
  段亦卽就此五十二人內分派不再添用德順又以本路旣經收回自辦取材異地終非所宜擬擇華人
  之諳悉洋文畧有門徑者隨工學習以備洋工程司合同期滿即可接手至於工程之迅速爲中國歷辦
  鐵路所無德順始願亦不及此總之辦理工程貴在審時度宜無論何項建造祇聞用若干工未聞需若
  干人工有定數而辦工之人則無定數斟酌機宜隨時增減有用之者求其得當而已用人多而成功速
  用人少而成功緩以一人所治十日之工而以二人治之則十日可減至五日以十日方可得到之利而
  使五日得之則其餘五日皆爲獲利之日此間得失固不待智者而後明不意德順受謗之由亦卽在求
  速工程之中也且洋員合同除總工程司以四年路工告竣爲限外其餘均二三年不等並有於一年或
  一年半或二年可以隨時辭退之條其時限參差者所以防其同時辭差致有誤工程也德順如此之苦
  心布置得能操縱自如較向來延用洋員之權可謂有得無失再者向來合同皆以洋文爲主此次德順
  所訂則皆以華文爲主彼此簽押作據德順尊崇祖國微在文字尙不甘於稍屈而况於權利乎此德順
  愚忠所堪自信者也而議者猶以用洋人爲非是試問我國旣罕造路之材又必不欲假自外人則國家
  借此五百萬磅之洋款日出萬元利息工程辦乎不辦是誠不解自命直紳者意之所在而發此不求甚
  解之言也 一曰燒磚代石 某報載直隷團體上書有云路綫應鋪石子乃因石子未到竟沿路造窰
  燒磚以代之俟石子運來此磚又歸無用且他處造窰每窰祇需百餘金而此路之窰每窰用數千金又
  以洋人司之實爲燹費 按鐵路鋪設枕軌之先必需滿鋪碎石方能行車以免雨後枕下暗涵水質不
  能透風馴致道木朽壞之虞且重車行過每在壓重之處至生坎陷亦可隨時任便塡補務使坦平俾可
  行車毫無欹倚之患本路由天津以至德州四望平衍並無產石之處而由津至德須用碎石五十萬方
  如由唐山採買石子其大不便者有二 一價値太鉅唐山石價每方二元四角由唐山用京奉三十噸
  之車運至天津每車可容五方計運費洋三十六元且須聽京奉隨便裝運不能限定車數亦不能限定
  日期再由天津裝船分運各段按照上年運沙脚價扣算無論運至何處通扯每方約需洋八元計重六
  順約合萬斤加以裝卸車船上下駁力每方約需洋一元統算每方需洋十八元六角以五十萬方計之
  合洋九百三十萬元爲數過鉅不能不設法節省迭與京奉商減運費每車讓至二十七元七角尙須津
  浦自行備車聽其代運空議數月迄未允洽至去冬 楊大帥出爲調停極力減讓仍需二十二元四角
  另加石價五方計十二元兩共仍需三十四元四角此僅運至天津新車站耳若運至本路分段尙須按
  里照加運費延期燹款莫此爲甚此本路萬不能取用唐山碎石之原由也 二開車遲緩本路自去年
  六月初二日開工起至今年秋冬之交即擬開車冀取進款以補債款利息計前後共十八閱月譬由京
  奉路運石按五百日計算每日需有三十噸之火車二百輛此數車輛須分七次開行方能辦到而京奉
  現時每日所開之客貨各車共計亦不過僅有此數如必欲取用唐山之石不論運費購價若何而京奉
  必須停行所有之客貨各車專爲津浦轉運試問能乎不能况石子抵津後又須換船運赴各段按每船
  載重三四十噸計算每日需船約二百艘統以八日往返計之共需備有千六百艘方足敷往來梭運之
  用此等多數之船河干旣無停泊之處而京奉亦無停此多數火車以待起卸之區且河水漲落無常運
  輸每因之阻礙修路重要首在運料定有准期不得稍有紊亂否則一物愆期必有全路停工以待之勢
  有以上兩種大不便德順與工程司再四審度因有以磚代石之議就各段居中之區分設西法磚窰
  共二十餘座僱用洋程司一員專司其事各就本地僱人造坯燒成鋼磚每方連洋員薪費僱工辛資
  坯料成本以及造窰價値並運赴工段脚力統算在內合洋六元以五千萬方計之合洋三百萬元較用
  碎石可省至六百三十萬元其用則與碎石無殊且新築路隄土質浮鬆遽鋪碎石必至沉沒土中仍需
  復鋪矣今以爲用則一之磚代重價難購之石被衆口指斥亦又奚言 又按西法燒磚外似費而實則
  省蓋土法燒成之磚其堅力遜於西磚三倍而價値反較昻三分之一且西窑日夜燒磚永無停止土窑
  則每十四天燒成一次夏秋之間大雨時行土窑上無遮蓋卽不能動作而西窑則不若是以土窑日出
  之磚與西窑相較則土窑不及西窑十分之一加之土窑之磚歷五年卽朽壞西窑之磚至少亦能經百
  年兩相比較孰得孰失不待辨而自明矣 以上種種德順幾經妥愼相籌故決意用磚者旣可省六百
  餘萬之巨款復有一定之把握又不仰賴悉憑天命之河水亦不能受制於他人所管之鐵路此中得失
  智者自明且將來全路告成濟南泰安等處碎石甚多足供采取彼時再以本路之車逐段轉運分別更
  換其節省不可勝數此德順所擬沿路燒甎以代碎石之實在籌畫也再者某德人在暹邏所造之路以
  取石太遠用磚代之歷八年之久尙未損瓌而本路用磚祇在二年蓋俟黃河橋工告竣卽擬以本路之
  車隨時可由濟南轉運碎石來津以備鋪墊之需其已鋪之磚照格物理推之彼時已應沉沒土中結爲
  實團矣土隄已固再鋪碎石絕無沉沒之虞此中省費實屬不貲不第於此譬由唐山至天津約三百里
  鐵路由天津至濟南約七百里鐵路兩共千里設統爲一局管轄而祇兩頭有山此千里内用石鋪路試
  問應由何處裝運較爲省費則必曰以五百里爲界用濟南石鋪墊五百里用唐山石鋪墊五百里此兩
  處之石若輸運過乎五百里之外則運費卽不合算况此千里之路歸兩局所管車價不同辦法互異其
  不能省費可想而知且由京奉運石一節運費則津浦不能聽命於京奉交貨則京奉又不能聽命於津
  浦磋商需時終難辦到况津浦由濟南運石來津計七百里路每三十噸車連石價在内共需洋二十九
  元四角而京奉由唐山至天津衹三百里路運費石價雖極力减讓仍需費三十四元四角是每車石料
  較濟南尙貴四元八角再加由津運往各段之船脚各價其費曷可勝言此本路工程迫於事勢不得不
  俟將來運用濟南碎石也本月十四日本局總工程司由兗州勘工回津據稱查得本路西窰所燒之磚
  質料最佳其堅固勝於碎石而價値亦甚懸殊按最近最詳之調查每方約合洋四元似此物美價廉所
  有西窰非但不宜棄置且欲永久燒用以節糜款而免費工且所有本路運輸之時力暗中己節省良多
  以之轉運他貨藉可得有厚利云 一曰購用日本道木 議者謂中國之路應用中國之料取材日本
  殊屬非是 按此議德順亦曾籌計及此惟道木非他項可比必需考求妥善方能取用蓋用枕之處氣
  候冷暖雨雪多寡地質溼燥以及伐木之時或秋或冬存儲之日或久或暫所伐之樹或枯或榮均須統
  籌兼顧詳細調查至於木之種類尤貴畫一最忌紛雜以期將來修理之時免致或去或留著手不易糜
  款費工本局應用道木屢在中國試購迄未辦妥其營謀攬售經友人引薦者實繁有徒半皆牟利之輩
  平生不知道木爲何物其中祇有二三稍爲可靠者非價値過昻卽木質過劣時越半年之久迄未辦有
  頭緖茲略舉議辦道木之處而卒未成者如下 一爲熱河圍場之木德順本擬採買將本路需用全數
  道木取之於彼曾與圍場木植公司總辦石觀察商定萬根在天津交貨每根除木不索値外只給伐工
  運價共合行平化寶銀一兩三錢二分須至本年九月底方能交淸蓋該場採木並無機器皆係人工每
  年所成道木約至多僅一萬根由森林至能停泊輪船之處約五百餘里盡係山溝每冬所伐之樹須俟
  大雨時行山水暴漲始能順流運出倘遇乾旱之年則無法運行是該處之木每年旣出數無多交貨期
  限又無把握如此情形非但德順不敢與之訂定卽石觀察亦不敢應承辦到此圍場之木所以不能成
  也 又如大東溝地方亦係中國產木之區取用似較圍場爲易惟本局屢經派員及商人前往該處查
  驗咸稱種類叢雜皆屬建造之材無可用作道木之料以故屢擬採買未有所得此大東溝之木所以無
  成也 本局上年屢在天津購買道木終未得有合用者雖經兩次按投標之法訂妥而迨至木到細加
  攷驗均不合格該商等懇求再四終未點收售者賠累胥屬實情德順以公家之事未敢稍爲遷就均行
  駁斥未購 有以上之爲難而本路本年需用道木三十萬根爲時甚迫在華又難購買勢不得不派人
  前赴日本親自選購以備應用也 再查中國修造鐵路業已不少從未聞有一處取諸中國木植者此
  次津浦南段亦在日本採購何紳庶不彼是責而專與德順吹毛求疵耶是則更令人難解者也 以上
  略舉數端皆係從前隨時籌商實在情形決無一語欺飾亦非事後巧作彌縫質之共事諸人如任振采
  觀察與在事委員咸稱當日情形確係如此且經歷陳 督辦幫辦大臣鑒察自念游德歷十二載稍有
  所得不敢炫耀惟總以報効 國家爲懷故對於津浦路事竭盡血誠妥爲籌畫凡於本路利權稍有妨
  礙者無不盡心保持期如素願惟秉性戇直交游脫略用人諸事又持之太嚴以致怨讟煩興不能終事
  德順已矣惟是國之盛衰係乎淸議而言之眞偽關乎人心當此憲政萌芽之時民權固貴乎擴張輿論
  要必須公正果使自命直紳所論無一虛誣誠足以大振民權維持公益否則德順即寃沈海底亦不足
  惜其如世道人心何所幸津門公正有識之人尙未隨聲附和並聞京中同人亦有未被搖動者可見公
  道自在人心淸議尙未盡泯爰就被毀各節證以辦事情形拉雜書陳統惟 公鑒

知识出处

北洋公讀類纂續編

《北洋公讀類纂續編》

本书为稀见清光绪末年清朝廷新政档案资料集。全书共七册,凡收公文数千件,诠释了清末新政的内容和思路。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德顺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