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督端札飭甯蘇皖贛四臬司及洋務局滬道飭屬遵照調和民敎事宜妥愼辦理文(附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北洋公讀類纂續編》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5448
颗粒名称: 江督端札飭甯蘇皖贛四臬司及洋務局滬道飭屬遵照調和民敎事宜妥愼辦理文(附錄)
分类号: D927.21
页数: 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江督端札要求甯、苏、皖、赣四臬司及洋务局、沪道妥慎办理调和民敎事宜。建议设立敎务裁判公所,并进行章程的审核和议定。遇民敎词讼案件需要逐件报告并听取地方官的处理意见。教士不得干预公私事务,须保持公正。联络教士消除隔阂是调和民敎的关键。相关部门需要遵照批示办理,不得偏离。
关键词: 教务 裁判公所 调和民教

内容

爲札飭事據金陵關道詳稱竊奉憲台批發職員游藝稟請設立敎務裁判公所並章程由奉批稟摺均
  悉察核所議敎務章程十條似亦不爲無見究竟能否照此施行及行之有無流弊飭卽核議覆奪續又
  奉發游藝稟摺飭速議覆各等因到道奉此職道伏查平民敎民宗敎雖各不同其受治於法律則一向
  來民敎詞訟均由地方官傳提訊斷敎士不得干預各項事件原有定章乃頻年以來各省民敎齟齬之
  事地方官稍不遷就敎士無不起而干涉之若據理以爭動輙釀成重大交涉非必盡由地方官辦理之
  不善也其弊在地方官平日不能與敎士聯絡遂致種種隔閡愈隔閡則愈猜嫌愈猜嫌則愈窒礙今欲
  調和民敎自以聯絡敎士爲第一要義該職員稟請設立敎務裁判其意卽重在聯絡誠如憲批不爲無
  見所擬章程十條職道詳核再三亦多可採如第二條向各會宣布設立裁判本意凡拘提犯案敎民不
  得阻滯第三條查取敎民淸册第四條派員協理外府州縣疑難敎案第七條逢星期敦請各會敎士聚
  會演說第八條由公所判定曲直送地方官懲辦第九條飭各州縣淸理積案各等詞似皆爲切實可行
  辦法惟第五條稱公會各舉敎士二人充敎務議員各議各會之事及第八條中稱敎民理屈者先請斥
  革後再懲辦云云尚未斟酌盡善流弊恐失主權總之裁判可設而會審公堂之漸斷不可開敎士可任
  議員而授人以柄之事斷不可忽蓋明定權限選舉議員爲此事最重要點據職道愚見則尤以爲行之
  非難用人爲難無論敎務議員難得其人卽紳商中之兼敎務而確有地方議員之資格者亦實不多見
  與其草草創辦不若愼之於初暫時擬請憲台通飭各屬曉以聯絡敎士期無隔閡爲消弭民敎猜嫌之
  要義遇有民敎詞訟無論大小務須逐件詳叙案情稟報憲轅及兩江洋務局核示藉免偏倚所有該職
  員稟請設立敎務裁判公所一節似宜俟地方裁判成立後再行議辦蓋此事本相連屬將來或卽歸併
  辦理較爲順而易舉愚昧之見是否有當理合詳祈鑒核批示祗遵等情到本大臣據此除批據詳設立
  敎務裁判公所難在議員得人宜俟地方裁判成立後再行議辦自係實情應准從緩設立近來各省民
  敎動多齟齟固由於敎士遇事干預積嫌生釁亦由於地方官不能諳悉約章主持公道之所致查敎士
  不得干預公私各事載在約章及咸豐十一年奏准傳敎諭單各該地方官於交涉敎務者務須查明根
  由持平辦理又同治五年議准敎士除敎務外不得干預一切公私事件又光緖十二年議准凡奉敎人
  遇有訟事悉聽地方官審斷敎士不得干預各等因成案皆班班可考地方官果能恪守定章於訟案但
  論是非不論民敎一律持平辦理卽遇有敎士無理干預應卽據約章成案和平辯論倘辯論不服儘可
  通稟上官核示遵辦似此毫無偏倚民敎自能悅服實爲消患無形之道其平時與敎士聯絡期無隔閡
  並推誠相與實力照章保護尤爲調和民敎第一要義此全在地方官參酌機宜消融意見不卑不亢無
  詐無虞自可共保治安永弭嫌隙至所請凡各屬民敎詞訟無論大小務須逐件詳叙案情稟報核示一
  節各屬重大案件卽不關涉敎務亦應稟請核示以昭愼重若尋常小事本不難一訊了結但因涉及敎
  民卽須請示辦理無論事多紛擾且轉令各地方官存歧視民敎之心最易滋生流弊此節應無庸議除
  通行甯蘇皖贛四臬司洋務局關道一體飭屬遵照批示事宜隨時妥愼辦理無稍貽誤並咨明 江蘇
  江西安徽撫部院查照外仰卽飭屬體遵照繳印發外札飭通飭遵照批示辦理毋違此札

知识出处

北洋公讀類纂續編

《北洋公讀類纂續編》

本书为稀见清光绪末年清朝廷新政档案资料集。全书共七册,凡收公文数千件,诠释了清末新政的内容和思路。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