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直諮議局議決交議良鄉等四十六廳州縣糧租徵銀案(督憲陳劄覆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北洋公讀類纂續編》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5272
颗粒名称: 順直諮議局議決交議良鄉等四十六廳州縣糧租徵銀案(督憲陳劄覆附)
分类号: D922.22
页数: 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案查良乡等四十六厅州县改爲徵银一案,议员等讨论后认为此案关係重大,然而原案所提出的徵银方式存在不确定性,且可能引起市价上涨的问题,容易让官方和民间都受损害。此外,原案对于赔累和整吨徵收的处理方法也有问题。解决赔累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著手,而整吨徵收方面需要制定明确的币制和相应的政策。因此,建议彻底检查和调整财政制度,并逐步实施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税务 政府文件 公文

内容

案查良鄕等四十六廳州縣改爲徵銀一案經議員等累日討論僉謂此案關係重大籌議稍有未當非
  病官即病民若不從根本上著想終無由解決但如原案所議施之目前推之將來有不可行者三焉
  一曰徵銀徵錢轉變無定不能劃確定之界限也 國家定例徵收糧租俱係用銀而民間行使則係
  制錢故完納糧租名爲完銀實係銀錢並徵而納錢者且居多數但納錢非由於徵錢不過因行使之便
  而用之前此良鄕四十六廳州縣酌提制錢四百文作爲學費即於徵銀折錢數內提之名爲徵錢只係
  官場沿用之名詞其實仍徵銀也查光緖二十八年原奏內有云折徵制錢在二千七百餘文及二千八
  九百文之多又云折價較多之良鄕等四十六廳州縣又云折徵制錢在二千四百文以上旣言折徵則
  仍係徵銀可知苟爲徵錢何復言折今該州縣等乃請改爲徵銀本係徵銀何所謂改且旣言改爲徵銀
  又謂零星小戶隨市價交錢各屬封糧零星小戶約居十之八九是改名徵銀實仍徵錢名實之間惝恍
  不可捉摸徒授胥吏以欺侮小民之柄此其不可行者一 一曰改復徵銀之名而折合少有不符適所
  以啓訟端也 國家幣制未定以銀折錢以錢易銀市價隨時漲落而徵銀折錢之處名爲按市價折
  合其實未有不高出於市價之上者前升任藩司廷釐定章程即以其折合之浮收太鉅因稍示以限制
  今該四十六廳州縣等紛紛以徵銀爲請實欲破壞此限制此限制一破則市價每日有漲落其折合之
  價即可隨意爲低昻而弊竇潛滋其紛擾將不可勝言蓋旣昭昭然改名徵銀則鄕民之狡黠者攜銀呈
  交其平色之爭當無已時若零星小戶之折錢則向例皆每日由錢肆呈報市價復由地方官自定爲徵
  價證之現時徵銀折錢之九十八州縣其徵價適與市價符合者甚尠鄕民何知惟一任戶書吏胥隨意
  折合而無可如何故近年因折價浮收而興訟者已層見疊出今夏蠡縣張令祖厚每銀一兩按制錢二
  千四百文徵收鄕民興訟半年幸經藩司嚴飭遵照 奏章不得逾於二千之數蠡縣固改徵銀折錢者
  今該四十六廳州縣即使改爲徵銀折錢果遵照 奏章辦理恐亦與現時徵收所得之數無異若遽更
  易前此 奏章則市價與折價之爭全省人民方睊睊疾視勢必至接踵而起而訟端無時或息矣此其
  不可行者二 一曰九十八廳州縣亦宜遵照 奏章辦理不可破壞成案也查廷藩台通飭有云九十
  八廳州縣折徵在制錢二千文以下者及一千九百文以下者均照舊章徵收又云如有不肖州縣巧立
  名目藉端浮收及浮報銀價多取錢餘情弊一經査出或被吿發即行從嚴叅辦又查前督部堂裕吿示
  謂由司通飭各廳州縣一體遵照辦理自本年下忙爲始應徵糧租遵照此次 奏定章程各州縣不准
  於定章外借端浮收今若謂原係徵銀無庸置議則九十八廳州縣於四十六廳州縣之外恐致破壞前
  此 奏章任意增加折價此其不可行者三 有此三不可行而地方官如實有賠累旣不能酌籌津貼
  又不能免解盈餘令各州縣枵腹從公亦豈可爲長策竊以爲補救賠累與整噸徵收當分爲二事不可
  渾而爲一各宜從根本上解決不可枝枝節節而爲之所謂根本上之解決者欲補救賠累必須査明各
  項陋規通盤核算欲整噸徵收必待劃一各種幣制廣鑄通行然此二者皆難刻日成功而地方官又迫
  不容待議員等公同籌議不得不暫爲補苴之謀對於賠累有救濟之法二一曰淸賠累之源一曰究賠
  累之實對於徵收有整噸之法二一曰預定徵收貨幣之種類一曰漸設存滙糧租之機關 曷謂淸賠
  累之源也我國官俸與辦公經費混而不分各州縣只給俸廉辦公已不敷用而俸廉之內則又有攤捐
  之款有扣抵之款旣無以自養矣又有上司節壽之費委員供應之費種種剝削何一非州縣賠累之源
  如能一槪免除各州縣之困苦自能輕減若但於糧租徵收上求之恐去題愈遠愈難有濟此事實之顯
  而易見者也 曷謂究賠累之實也近年雖銀價稍漲果按制錢二千徵收餘利雖減尙不至遽言折閱
  且各州縣陋規亦不一種雜稅有之各行有之豆草車價有之種種名目皆其進款若不問所得之正當
  與否但於賠累處計算亦須統合乘除乃能知其確數若僅就徵糧一項之爲賠累所謂不揣其本而齊
  其末也即論徵糧有有例耗者有無例耗者亦有一正一耗及一二二三等耗差別其傾鎔火耗等項亦
  少則數分多則四錢四分未能一律若不爲統合計算遽以徵收陋規減少而定爲賠累覺名實未符各
  州縣實不易綜核也 曷謂預定徵收貨幣之種類也徵收上之有例耗傾鎔火耗者皆緣幣制未定之
  故 國家亦知其弊已降 明詔製定幣制只以議論不一鑄造需時亦不能遽除積弊前旣病民
  今又病官勢不能不思變計查一兩銀幣雖未頒行而市上通用龍元實已不少縱未能遍於全省其流
  通州縣已居多數本年浙江巡撫增 奏加收稅契酌議銀洋折價一摺內載浙江司局各庫收納通用
  銀幣每一元五角作庫平銀一兩歷辦如斯此法行之浙江詎不可行之直隸行之稅契詎不可行之徵
  收糧租應由 督部堂 奏明請 旨將各州縣之通使銀元處所徵收糧租俱按浙江銀洋制錢與
  庫平銀折合數目計算解交 度支部亦俱用龍洋交納凡一切例耗傾鎔火耗旣無所用俱行免除其
  未經通行銀洋之各州縣以漸改徵銀洋其學費一項因行使銀元盈餘無出則另籌的款以重敎育當
  貨幣未制定之時先行札飭各州縣徵收銀元切實辦理所謂預定徵收貨幣者此也 曷謂漸設存滙
  糧租之機關也査各國租稅有徵收機關有存匯機關徵收一事不特司法官不能兼理即行政官亦不
  能兼理我國行政司法官制尙未分設徵收機關姑不具論至於存款州縣尙有庫房滙款則無適當處
  所査各國國家遍設銀行其租稅之存匯俱由銀行經理各地方無銀行者有代理銀行行之故無解費
  部費紙張飯食等項今我國銀行尙未普設然各州縣雖至僻極瘠地方亦有一二殷實銀號擇定一處
  以司租稅收納滙撥之事於事實旣甚便利於銀號存而未解之時亦足以資一時之周轉誠能妥訂規
  則共爲信守亦未有不願受委託者有此機關則一切解費部費等項槪予免除並由 督部堂咨部查
  照如此種機關不能同時並設亦可以逐漸舉行試行無弊再一律普辦所謂漸設存滙機關者此也
  查各州縣賠累在徵收上亦因各耗各費不能減免如此辦理銀價已輕減許多加以救濟賠累整噸徵
  收各設方法各圖補救不使病官亦不使病民當此淸理財政預備立憲之時如能分別札行並 奏明
  辦理旣於現時情勢不甚隔絕自不難漸次試辦行見直隷一百四十餘州縣上下相安官無賠累之虞
  民間之負擔且因之稍減而亦無不均之患矣爲此公同議決呈候 公布施行
  爲札覆事據順直諮議局呈覆交議良鄕等四十六廳州縣糧租徵銀一案業由前護督部堂先行札覆
  在案茲經本督部堂詳加覆核議案所稱此案關係重大籌議稍有未當非病官卽病民自是持平之論
  惟原案所慮二不可行自當預籌防維之策實則詳晰審度均有母庸過慮者爲說明理由如左 一原
  案徵銀徵錢轉變無定一節查光緖二十五年前部堂裕據升任廷藩司詳稱因銀價日落錢價日漲良
  鄕等四十六廳州縣折徵地糧有每兩多至一千七八百文請自是年下忙爲始每正銀一兩連耗雜等
  項減爲折徵足數一千文嗣後銀價續有漲落再行酌中核定奏准在案現在銀價大漲良鄕等四十六
  廳州縣徵不敷解賠累難支自須設法補救查地糧例係徵銀如該州縣徵收本色自屬名正言順至慮
  徵銀徵錢轉變無定此次定章俟奏報時當於摺內聲明此後永遠徵銀不得復因銀賤折徵錢文以杜
  取巧是一經改徵永無更變此不必慮一也 一原案改復徵銀之名而折合少有不符適以啟訟端一
  節地糧徵銀大戶均可交納本色其零星小戶仍須折錢交納者由官按照市價核定出示務與向來徵
  銀之鄰封州縣不相上下以示公平如敢任意高擡滋爲民害一經吿發查實立卽分別撤叅有此防維
  自無流弊此不必慮二也 一原案九十八廳州縣宜遵照 奏章辦理不可破壞成案一節查前奏本
  已聲明將來如銀價大有漲落再行察看情形奏明辦理現在銀價大漲良鄕等四十六廳州縣如仍照
  前折徵制錢實在不敷報解是以援案改爲徵銀此外九十八廳州縣未經改章以前自應仍照舊章徵
  收何能任意增加折價自干咎戾此不必慮三也至原案所稱對於賠累救濟之法一曰淸賠累之源一
  曰究賠累之實皆指州縣出入款項而言查前准 度支部咨行淸理財政章程第二十七條由淸理財
  政局調查各處情形一面酌定公費一面提出各款項規費除津貼各署公費外槪歸入該省正項收款
  等因本已通行飭查在案所以通籌出入原欲使牧令得以自給方能盡心民事自應俟淸查就緖然後
  一律改革此時未便遽議又所稱對於徵收整噸之法一曰預定徵收貨幣之種類一曰漸設存匯糧租
  之機關查各屬徵解糧租爲國家維正之供所有司庫歲支 陵工俸餉幷旗綠各營餉糈皆賴此
  款撥發向以實銀足色搭放由來已久今若改爲銀元銀角不特各營未必願領且北省鄕間銀元尙少
  若必令以銀元交納尙須赴津省購買亦非便民之道至於由錢店解司輾轉遷延旣恐有誤要需且偏
  僻州縣安必皆有殷實號商領解大宗正款向來錢糧責成州縣且難保不虧欠侵挪動煩參處若銀號
  錢店倒閉時聞設竟虧欠正供誰任其咎號商志在營利此項糧租爲數甚鉅未必皆能匯撥若無解費
  於何取償以上各端事實上均多窒礙總之本督部堂初蒞是邦於百姓皆有赤子痌瘝之誼於吏民幷
  無此厚彼薄之分所以鄭重躊躇者良以牧令賠累較深需次人員安有多金供此虧耗必至廉介者亟
  思引避不肖者別圖取盈轉非地方之福故爲牧令計即所以爲地方計且俟淸理州縣出入一有實數
  自當通盤計畫另籌良法此時惟有仍照交議原案將良鄕等四十六廳州縣糧租改爲徵銀以資補救
  應由該局覆加籌議呈候核奪施行爲此札覆諮議局查照須至札者

知识出处

北洋公讀類纂續編

《北洋公讀類纂續編》

本书为稀见清光绪末年清朝廷新政档案资料集。全书共七册,凡收公文数千件,诠释了清末新政的内容和思路。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