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淸縣志》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5050
颗粒名称: 墓誌
分类号: K81
页数: 24
页码: 十四—三十七
摘要: 本章节主要讲述了武清县的墓志铭情况。
关键词: 地方志 武清县 墓志铭

内容

國朝
  怡齋趙公墓誌銘
  宛平
  王熙
  中憲大夫武清趙公以順治十六年賜進士出
  身改庶吉士授戶科給事中遷兵科右給事中
  轉左給事中歷吏科掌印給事中陞鴻臚寺卿
  擢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公自始仕至罷官凡二
  十年職居諫諍者一十有三年以直聲著天下
  其言而允行者謂江南藩司既分駐宜以逋賦
  武清縣志
  卷之十二
  墓誌
  十四
  分責左右司又謂緝旗人迯當杜濫解之弊又
  謂練餉未輸者數無多當免又謂陜西山東旱
  蝗請酌行賑窮之法緩征國賦又謂明廢藩遺
  產不宜刻期變價又謂近畿小民多失業田土
  圈撥未已請還換給之地予民又謂桃源高郵
  寳應旣以被水蠲其漕米興化亦宜豁又謂畿
  輔旱當命大臣清刑獄
  天子悉從之其言而未得行者謂户部綜理財賦判
  牘孔繁而八旗以田土相訐者衆請别設官審
  理又謂五歲一恤刑部差官復又謂道臣整理
  驛傳不可懸闕又謂漕運铡船六百艘每艘給
  地十頃照地僉船行之旣久積弊甚衆夫以六
  千頃地按額計之可徵銀一萬五千金莫若罷
  之徵其銀貯庫遇運河水淺則僱舩應剝何必
  留此或用或不用之舩以重累民爲又謂予奪
  大權出自
  朝廷邇者督撫諸臣去官百姓詣闕保留以數人
  之奔愬豈遂可信揆之政體失宜當禁止聞者
  武清縣志
  墓誌
  十五
  皆服公敢言予嘗序公奏議論古人封事其可
  行而未必行不可行而或行之言者固難求行
  其言亦未易若公前後諸疏洵言之可行行之
  有裨同陸宣公之剀切無汲長孺之戇直所云
  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者非與公之爲庶吉士
  也卽分校禮闈得士爲盛其官吏科遇㑹試武
  舉人充同考官掌計典者二掌京察者一門館
  肅清是非多所駁正其有宻疏則焚之性孝友
  交游重然諾人有善亟爲稱許御下無疾言怒
  容家居倡修學宮婣倻有急卽垂橐必稱貸應
  焉公諱之符字爾合別號怡齋生於天命十年
  二月戊子卒於康熙二十五年六月癸亥享年
  六十有二今其子卜於是年十月辛未葬公於
  北倉之北原劉孺人祔焉請銘於予公初入翰
  林院余忝敎習有一日之長於其請不可辭銘
  口
  維漸之隂古雍奴也笥溝分合下直沽也有原
  昀時澤訏訏也猗嗟趙公世此居也其惟吉士
  武淸縣志
  墓誌
  十六
  道仙游也用拜夕郞執詞頭也入告之言咸有
  孚也升三獨坐副相俱也哲人雖逝諫草留也
  生子而才皆民譽也卜云其吉藏斯邱也土周
  一
  於椁妻祔夫也丸丸者柏蔭泉臺也吾銘其幽
  文不渝也
  坦齋李公墓誌銘
  桐城
  張英
  康熙三十年十一月湖北方伯李君奔其尊甫
  年伯之䘮歸於武清銜恤苫塊哀毀至極復以
  窆穸有期潛德幽光不可不勒諸貞石垂示後
  裔以予與方伯同歲舉於卿有猶子之誼且曩
  者興方伯游甚數能言其家世德行持狀涕泣
  請銘其何敢以謭劣固辭謹按公諱可損字克
  生坦齋其別號也李氏爲武清望族世居邑東
  門之邱家庄里曾祖諱良佐祖諱從義皆以長
  者稱於鄉父諱登舉
  誥贈中大夫積學早世公生而穎異過人讀書目數
  行下十齡時操管爲制舉藝千言立就才思浩
  瀚命意超越而規度復爾秩然有先正大家之
  武淸縣志
  十七
  風焉年十四卽受知于邑令姚公冠童子軍補
  博士弟子益肆力於揣摩棘闈中兩次入彀皆
  以徵疵失之極爲衡文者所歎惜公顧處之恬
  然學業益加勵洎屢試不售喟然曰窮達命也
  得失數也奚事勞勞佔畢以終老爲於是絕意
  進取博極詩古文詞寢食經史探索源流含英
  咀華自成體格一時碑版之文咸𠋣重焉所著
  詩有伐檀集寶德堂詩甚爲藝林所推許君膠
  庠食餼三十年以明經
  廷對公之數奇如此然生平學問著作磨磨炳炳固
  不可得而韜晦也公至性孝友居贈君之䘮痛
  深創鉅幾至滅性時年尚未弱冠㓜弟甫七齡
  耳煢煢藐孤經營拮据含飯練虞咸中禮法既
  葬廬於墓側哀思罔極宗黨莫不稱孝鞠育㓜
  弟敎愛備至偶不率訓則涕泗開導或長跽贈
  君凡筵前痛自刻責必冀悔悟而後已後卒克
  自樹立蔚爲聞人兄弟怡怡白首如一曰母贈
  淑人卒時哀瘠骨立孺慕之誠久而弗渝公之
  武清縣志
  十八
  內行純篤寧不當於古人中求之哉素饒經濟
  才有先事之識當明季時關隴寇起京畿南北
  所在驛騷公卜居城西偏爲避亂計毀家發粟
  周給貧民勸誡邑中桀驁少年輩俾循分守法
  母蹈於非以干罪戾此時他郡邑多不逞煽亂
  之徒而武清獨帖然公之訓也
  本朝初定畿輔遣將撲滅羣寇有他邑盜扳誣武淸
  人蔓延者頗衆公毅然詣幕府陳邑民無辜狀
  且舘弁帥於家乘間周旋委曲調護咸得全活
  被繫婦女皆得釋還其家公之隱德及人詎有
  涯際哉公生平義方之訓皆名言篤論未可以
  更僕數方伯始就塾時卽敎以孝弟友愛忠信
  廉節爲大防一進退坐立之頃皆有矩𫉬嘗言
  課子之法全在發蒙時敎之端正方能成就學
  問不僅讀書識字便稱敎子也至哉言乎斯謂
  以一語該小學之精義矣方伯筮仕以來凡蒞
  一官公必熟計其職守所當爲隱括數語以訓
  之輙得要領如佐饒陽則敎以勤慎將事悉心
  武清縣志
  墓誌
  十九
  調劑監司東兖則敎以無畏難而自阻母偷安
  而自怠母縱吏胥以骫
  國法母隱貪墨而費官評其爲粤東臬司則訓以
  潔已愛民實心任事其爲湖北藩司則訓以廉
  以律已惠以愛民正以率屬和以接物其詞甚
  夥大旨則以有利於民生有益於國家不愧爲
  人臣卽不愧爲人子語異而指同理明而詞摯
  又嘗語人曰父之於子兾其祿養則有覬觎之
  心吾敵廬足以避風雨薄田足以給饔飱眠食
  優游吟風弄月足以娛朝夕何用以日用瑣瑣
  縈彼方寸爲乎恬淡寧靜之操達觀窮理之識
  蔑以加矣方伯奉以周旋矢廉矢慎以忠以勤
  屢受知於
  聖天子爲旬宣牧伯之臣公亦渥被
  綸封齒登大耋爲鄉里所矜式良有以夫良有以夫
  居鄉好爲德施建義學以敎育寒素新黌宮以
  振興風敎置公田以贍不給設粥糜以活饑殍
  施棺衾立義塚以恤無所歸者親戚姻黨靡不
  武清縣志
  墓誌
  二十
  周給與人則豐自奉則約公之行事彰彰如是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詩曰君子有穀詒孫
  子夫慶視其所積而謀視其所詒源逺者流長
  本固者枝茂予於方伯有以知公之所積者久
  而所貽者大也方伯顯揚其親光大其家服膺
  其訓可無遺憾而猶以王事抱終天之痛哀切
  無已惟恐前人之休光懿德不顯聞於當時於
  此益見公之世澤長而流慶遠也公生於萬歷
  戊午年十一月初二日午時卒於康熙辛未年
  七月初十日午時享年七十有四康熙壬子年
  歲貢生
  誥封中大人元配曹太君
  誥封淑夫先公九年卒以是年十二月初四日葬於
  邱家庄祖塋側之西原曹淑人祔焉銘曰
  雍陽之族盤根仙李苞秀毓奇誕生國士才豐
  遇嗇芬若蘭芷家有偉人嶽嶽騰起赤芾金舄
  爰受
  帝祉安敦之宅卜言伊始衍澤鴻長施於孫子
  武清縣志
  墓誌
  氷崖趙公墓誌銘
  武遂
  劉謙
  公諱璘字雯玉號氷崖其先本江南曾州衛人
  始祖以軍功隸燕遂占籍武清之北倉枝葉繁
  衍幾數千丁爲雍陽望族曾祖諱士元生三子
  長連璧二完璧公之本生祖連璧公嗣祖也祖
  妣王氏本生祖妣石氏考諱之符辛卯科舉人
  已亥科進士選庶常攺吏科給事中歴陞至都
  察院左僉都御史挺直節爲名諫臣有疏草行
  於世妣劉氏生子四公其長也次珣壬戌科進
  士河南督學復
  命需次里居歸爲本生祖後三琮癸未科進士先卒
  四瓚辛酉科舉人河南西平縣知縣行取候補
  主政當公之少也適中丞公官京邸所交遊及
  登門士皆海内名儁昆季內而禀承外而劘切
  涵濡衍肆悉成偉器丁巳科公鄉闈獲雋讀書
  家社中丞公因以家事委之程度不失尺寸中
  外親串下及臧獲莫不推服親愛或事有當稟
  命者中丞公每頤領焉歲丙寅中丞公卽世而
  武清縣志
  墓誌
  妣劉恭人又先卒兩遭大故兼值水旱拮据䘮
  禮支持門户豐嗇咸中儀節上事繼母張恭人
  不啻所生待諸弟雍雍穆穆後先無閒言丙子
  春銓授廣信府同知信爲江右山郡林篝多伏
  葵公至示威信懸賞格期年而道梗除閒攝屬
  邑事以循良稱上臺嘉獎治行爲一時最巳卯
  鄉試同考得士十一人皆知名士任八年陞守
  惠州報至人以爲賀公愀然不悦語諸子曰吾
  向雖閒曹然可以奉差至都與汝祖母諸叔團
  聚今官守土桑梓愈遠邱壠遙隔此衷悒悒何
  言賀也度嶺抵任嚴絕餽遺諮訪民虞寬厚如
  官廣信時而精勤過之凡講
  上諭興學校修關梁禁刁訟立保甲課農桑諸大政
  次第興𨤲民歌來暮辛卯夏奉盤查之命道路
  奔走感患暑濕痰喘大作竟捐舘舍靈輀就道
  同事佽助始克成行號送者曰數百人逾境乃
  絕嗟乎此可驗公居官之大較矣公生於順治
  戊子年十二月十一日亥時卒於康熈辛卯年
  武清縣志
  墓誌
  三三
  五月二十六日戌時得年六十有四官司馬時
  遇
  覃恩授奉政大夫今例得改中憲大夫配郭氏處士
  拱垣公女
  封宜人例攺恭人子三長方升歲貢生娶曹氏次方
  咸增廣生娶鄭氏繼郭氏次方節太學生娶程
  氏女三人長適貢生劉文燦次適候選同知王
  國璠次適太學生張文選孫男四人長晟增廣
  生娶張氏次易聘朱氏俱升出次晨次惠孫尚
  劫咸出孫女七人長適寶坻王徵餘未字今以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祔葬于先中丞
  公之兆公之孤以學憲君之書來請銘余與學
  憲君乙卯同捷京兆得登中丞公之堂與諸昆
  季稱雁行故諗公之素行甚悉重以茲請是烏
  得辭銘曰
  天水流浱洪以長唯大中丞啟厥禪繼志述事
  公其良西江東粤官績香同枝并萼成芬芳飄
  飄丹旄悲風涼松楸鬱鬱雍水傍坐金向木㑹
  武淸縣志
  墓誌
  二西
  隂陽千秋萬禩永其藏
  釋亭趙公墓誌銘
  太倉
  王琰
  公諱珣字仲琳一字釋亭先世居㑹州衛明成
  祖時有以軍功顯者遂隸籍順天府武清縣七
  傳至邑諸生士元公之曾祖也贈翰林院庶
  吉士完璧公之祖也贈公生二子長之篆有
  聲摩序次之符順治已亥進士選翰林院庶吉
  士攺給事中官至都察院左僉都御史言路憲
  府風裁焯然生公兄弟四人長璘丁已舉人惠
  州府知府次卽公次琮癸未進十次瓚辛酉舉
  人行取西平縣知縣初贈公有兄連璧無子
  以僉憲爲後巳而之篆無子又以公爲之後之
  篆以公貴贈河南提學道按察使司僉事配
  劉氏贈宜人俱早世公實未嘗離僉憲膝下
  夙有至性十歲時遭本生母劉恭人䘮哀慕毀
  瘁執禮如成人每開卷有所感觸輙涕淚漬篇
  帙事僉憲及繼継張恭人終身孝養不少衰僉
  憲捐舘服期畢申以心䘮不御酒月與兄弟同
  武清縣志
  墓議
  廬居於外三年公沉毅好學博覽羣書記誦輙
  不忘少時侍僉憲京邸兄弟相師友學業精醇
  康熙乙卯舉於京兆長洲韓公菼華亭王公鴻
  緖得公卷嘆賞以爲有古作者風壬戌成進士
  授中書科舍人遷吏部驗封司主事陞稽勲司
  員外郎調文選尋以例廻避鄉先進家居八年
  起原官遇公事持正累降秩又三年始開復陞
  稽勳司郞中調考功康熙四十九年雲南上計
  簿廣南知府盧詢列在卓異而格於成例公昌
  言曰盧君天下賢吏顧可以常法拘耶駁如法
  仍別叙其賢附議末
  上亦素知盧破格用之于是公直道之言喧聞班列
  公前後在吏部久時冢宰熊公賜履富公寧安
  並雅相推重巳丑會試充同考官士論翕然㑹
  河南學使缺公以名特薦奉
  俞旨以往比至官敕正整肅規條杜苞苴屏竿牘巡部所
  至士之茂美於文者每加延接從容訓以讀書
  爲文之方立身制行之要藹然盡師弟子之誼
  武清縣志
  墓誌
  中州人士從敎嚮風至今稱道之公清望愈著
  時謂旦夕當大用而公素恬榮利鑒止足之分
  任滿北還過濬縣古黎陽也愛其風土因以僑
  寓登大伾臨衛水托高尚於物外然居恒鬱悒
  無歡曰吾兄弟少相睦也仕宦後相見稀濶逮
  癸未甲申閒適會聚京華連床風雨追𫝹平生
  爲樂無過此時常相朂以晚節各奉身蚤退侶
  松筠終老今们兄兩弟相繼淪䘮吾雖棲息於
  此何以爲歡每獨立顧影黯然傷神久之遂成
  疾不起其卒也張恭人哭之痛如所生宗黨噓
  欷咸誦公孝友篤行云公生於順治十一年甲
  午六月五日卒於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四月三
  日享年六十有二配楊氏丙辰進士中書科中
  書舍人諱九有女繼配徐氏贈光祿大夫吏
  部尚書諱欽安女光祿大夫吏部尚書諱潮妹
  俱
  誥贈宜人賢順之德後先相映善事尊章宜其家室
  子三人方觀壬午舉人候選主事方頤廪貢生
  墓誌
  二十七
  梁㓜女五人長適候選儒學敎諭芮子龍次適
  候選知縣郝霄次適歲貢生童金鑑餘未字孫
  男四人昞晃昆晶俱方頤出卒之明年嗣子方
  觀等奉公神柩自濬縣歸於武清以十二月十
  一日葬於北倉鄉東大河溝之高原兩宜人祔
  焉前期以狀請刻珉之辭予嘗貳吏部知公之
  深故不辭而爲之誌系以銘曰
  鳳毛燿日豹文養霧先德望高後昆澤裕南省
  擁華銓曹綜務潘鹿聯鑣裴王齊鶩峩峩使節
  甲於中土由是各上憲交口大其賢而前撫王
  公尤加器重命之兼攝遂篆焉夫世之號稱能
  吏者平居視天下事若不當意迨得一邑如斗
  大輙倉皇計無所出聞君周旋兩邑間簿書錢
  穀而外講
  聖諭葺黌宮修橋梁設保甲披郤導窽恢恢乎游刃
  有餘謂非才之實有過人者哉年來君長兄氷
  崖先生出守東粵仲琳復奉
  命視學豫中適與君同官人多爲君賀君歉然曰吾
  武清縣志
  墓誌
  家世受
  國恩涓埃未報今吾兄又持衡茲土雖飲檗茹水尚
  虞隕越奚賀爲故接見時唯問太恭人安否餘
  不及他聞者莫不歎服居西平八年諸善迹未
  易更僕最有功於民者莫如捍水災發倉粟兩
  事巳丑之夏山水漲發鄰邑田禾盡被淹没君
  親率百姓窺河流要害預設隄防披風沐雨者
  閱十數畫夜而西邑遂得無恙庚寅春汝寧大
  饑米價騰貴百姓兾發常平之粟諸邑宰率以
  未奉上行爲辭君慨然日小民嗷嗷待哺必由
  請後舉溝中瘠能久竢乎爲民父母畏得罪而
  坐視民死吾不忍爲也遂盡發倉穀萬二千石
  賑之及秋大熟民感君恩爭先樂輸不旬日而
  前數巳足昔召信臣守南陽爲民築隄防興水
  利民呼爲召父汲黯使河內矯制發粟以賑饑
  民卒爲社稷名臣以君方之安在古今人不相
  及耶不謂奉命東歸不兩月遽以疾卒嗚呼豈
  非命哉從來才大者性必傲性傲者氣必盈故
  武淸縣志
  墓誌
  三十
  其人多不壽今君天性敦篤事二人以孝聞待
  諸兄弟穆穆雍雍數十年如一日且正以守巳
  和以接物一門之中三世甲第金玉四枝後先
  掇巍科躋膴仕而飲然自下初未嘗以貴介驕
  人以其才若彼德性氣度若此宜乎可以得壽
  者而卒不得中壽以死嗚呼豈非命哉君生於
  康熙元年壬寅六月十三日子時卒於康熙五
  十一年壬辰九月十九日辰時享年五十有一
  辛酉科舉人河南汝寧府西平縣知縣加一級
  不闚十五爲學官弟子越歲餼其廪米康熙壬
  午舉於鄉游道日廣華問洊美三就禮部不見
  收一避嫌不得試迄無愠容巳而僉事公視河
  南學君侍行聞詩對易出其家法以佐提諭八
  郡一風英淑蔚起滿歲僉事公僑寓黎陽將老
  焉而君亦不得志於進取循例謁選㑹僉事
  公疾大作與弟贈監察御史方頤瘁力醫藥不
  可請禱不可請減巳算比棄養毀幾減性歲甲
  辰大興黄公叔琳以吏部左侍郞出撫吾浙廉
  武清縣志
  墓誌
  君賢薦於
  朝
  召見稱
  旨立命以主事榷杭州北新關關税向領於撫臣檄
  一丞倅主之官攝而權輕豪胥舞智囊槖爲奸
  牢不可破故商困而額屢闕君下車剔刮前弊
  杖其魁一切陋例悉報罷吏畏若神君不數月
  黄公以蜚語罷後事者疑君有私密相偵察吹
  毛索瘢不寒而栗君自信狷介復澹於宦情遂
  請解組亟歸而難君者卒不得一間乃自知其
  中讒之深也君有用世之才一試不得志既歸
  不復求出推落崖岸浮湛閭里和其天倪如是
  者近十五載以乾隆五年五月二十九日考終
  故里年六十有六君生平至性過人篤於門內
  事繼王母張太恭人先意承志備得歡心及殁
  盡哀盡禮事繼母如母事兩叔母如繼母一味
  之甘必獻而後嘗友愛兩弟垂老彌篤同居數
  十年無毫髮間撫弟子如已子教誨飲食終始
  武淸縣志
  墓誌
  弗倦持已恭接下以禮居常補衣縮食躬自節
  儉解推所及累什伯而不惜也嗚呼如君孝友
  貞亮睦婣任卹其亦可以風厲人倫矣孤子齊
  於乾隆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卜葬君於北倉先
  塋之次以配卜宜人祔宜人固安名族侍御峻
  超之女博習書傳通識大體先君二十年卒君
  有六子十一女子惟齊存邑諸生女殤者五嫁
  者四皆士族虛幽堂之石以待予文已一歲矣
  予與君爲京兆同年友四十年來凋䘮畧盡留
  京師者惟予一人觀察晃君親弟方頤子也諸
  生時予有一日之知偕齊請銘益力是不可已
  銘日
  君才恢恢足敷布小試中年少坦步卷而懷焉
  仁義寓北倉之原美幽宮月夕卜夕懿膏從我
  銘嘉有袁彭風
  養公趙公墓誌銘
  浙江
  徐本
  君諱方頤字養公先世居會州衛曾祖完璧贈
  翰林院庶吉士祖之篆贈河南提學道按察使
  武清縣志
  墓誌
  西西
  司僉事父珣康熙壬戌進士累官吏部郞中出
  督河南學政是爲予先姑之夫而順治已亥進
  士累官都察院左僉都御史諱之符者則君之
  本生祖也趙氏自僉憲公以直諫受知
  仁廟爲時名臣督學公趾美前休出後世父善事二親
  在銓部徧歷四司鬱然負清望子孫以詩書孝
  友世其家勿替推畿甸中望族而君兄方觀登
  壬午賢書以文章經濟自負君英英競爽年十
  六補博士弟子員試高等食餼有聲塲屋間孝
  廉既獲雋君益自鏃礪當是時意氣甚盛思以
  科名繼其先人久之不第辛卯始以貢入成均
  巳亥揣例需次知縣而君巳落然無用世之志
  專意督課子弟晚食其實仲君以雍正癸卯甲
  辰聯㨗成進士選翰林丙午巳酉叔季相次登
  科仲君出督廣西學政入爲御史數上封事稱
  旨擢福建監司卽今來請銘者也先姑母之歸督學
  公也君時年七歲先姑撫之如巳出君依先姑
  如所生先姑歲時歸寧輙攜以來指謂先文敬
  武清縣志
  墓誌
  公曰是兒能善承人意文敬公篤愛之予兄弟
  不啻若也嘗來予家從塾師遊兩家兄弟親䁥
  過他中表君姿格穎秀眉目如畫文敬公嘗厚
  期之事先姑十有餘年訖成立承歡罔間歲戊
  寅君就婚江寧未彌月聞先姑病狀卽日攜其
  配王恭人兼程進歸而先姑巳殁君居丧哀毀
  骨立其後久之與予兄弟道先姑內行尚哽咽
  不自巳其至性過人如此事祖母張太恭人尤
  久督學公既殁太恭人尚康强無恙君兄弟左
  右侍養惟謹督學公在河南君綜署中事内外
  肅然督學公病君以元日焚香籲天請減巳年
  以延父壽䘮葬一遵朱子家禮事孝廉君友愛
  白首無間言鞠㓜弟俾學業有就諸子弟恂恂
  愉愉遠近號有家法性恬淡㓜席華閥人莫知
  其爲貴公子晚受祿養與鄉父老游處亦莫知
  其子之爲貴人也十餘年來予不獲數與君兄
  弟相見前年
  丙𠮥聞君巳病不謂今之遽銘君也君卒於雍正十
  武清縣志
  墓誌
  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年五十有九配王恭人浙
  江分巡温處道按察使司副使諱煐女子男四
  長昺候選州同次晃四川道監察御史
  命往福建以道員用署福建分巡延建邵道布政使司
  參議次昆次晶皆舉人女三孫三
  今上登極詔書覃恩中外參議方居憂例不得與遇
  特旨乃得贈君奉政大夫葢異數云乾隆元年十一
  月朔之七日葬北倉大河溝先塋之次銘曰
  詩書之家疇衍其澤孝友之風疇益其脉卿門
  奕奕雋才籍籍天閻談蕩待奮逸翮弗昌其施
  單厚其積有護其秋既庭且碩倬彼天章鬱彼
  高阡我爲銘詩以永其傳

知识出处

武淸縣志

《武淸縣志》

《武清县志》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出版,藏于天津图书馆,由(清)吴翀(清)曹涵(清)赵晃等人编撰而成,《武清县志》总共十二卷,图一卷,首一卷。

阅读

相关作品

怡齋趙公墓誌銘
相关作品
坦齋李公墓誌銘
相关作品
氷崖趙公墓誌銘
相关作品
釋亭趙公墓誌銘
相关作品
養公趙公墓誌銘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