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机构用户
天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武清縣志 卷之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淸縣志》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5039
颗粒名称:
武清縣志 卷之八
分类号:
K292.1
页数:
18
页码:
一—十八
摘要:
武清县志卷之八主要讲述了武清县的人物内容。
关键词:
地方志
武清县
内容
人物
天之生才不偶苟非立德立功立言惡能施於
後世哉燕趙古多豪傑矧武邑密邇鎬京沐浴
涵濡已非一日故忠孝氣節之士文學政事之
賢概不乏人擇其班班可紀者載諸簡册亦足
以昭前而示後也志人物
鄉賢
附內臣
漢
武淸縣志
人物
一
楊球
字方正泉州人家世大姓能擊劔習弓
馬性嚴厲好申韓之學郡又有辱其母
者球結少年數十人殺吏滅其家由是知名
舉孝廉補尚書侍郞出爲高唐令辟司徒府
舉高第拜九江太守設方畧殄滅山賊收奸
吏盡殺之遷平原相郡中咸畏服坐嚴酷免
以九江功拜議郞遷將作大匠拜尚書令奏
罷鴻都文學中常侍王甫曹節等姦虐弄權
球遷司隸校尉遂奏收甫及太尉毀頻中常
侍淳于登等數十人乃僵磔甫尸於夏城門
大署榜曰賊臣王甫一時凜其風節
然不入黨錮傳其彊直可想見也
南北朝
高閭
字閻士雍奴人五世祖原晉安北將軍
上谷大守關中侯有碑在薊中祖雅少
有令名爲州別駕父洪字季願位陳留王從
事中郎閒貴乃贈幽州刺史問早孤力學下
林茂
正統間由舉人任高密縣知縣廉
靜勤能百姓思慕入高宻名宦祠
趙連璧
字載環年少舉茂才試輙冠軍曲盡孝
養以娛親意伏臘蒸嘗晨昏定省高堂
燕然不知其子爲寒素也暇卽與弟完璧研
究經史殫心著述尤好施卹因宗黨間以急
告者每傾囊濟之不
形德色崇祀鄉賢
趙完璧
字復環㓜篤學好修與兄連璧同敦孝
行由薦舉任山西榆次縣主簿巡方廉
其材幹委以查核多所釐剔旋攝縣篆清操
更著崇學校以勵人文緩催科以恤民困吏
民畏愛建祠勒
石見榆次名宦
曹化雨
字次渠初任錦衣衛南堂理事人稱平
允適魏璫煽虐殘及水鄉公不畏彊禦
臚列糾劾全活數十村捐俸入以佐軍興鄉
民有逋賦者代納以甦敲朴他如婚不能娶
武淸縣志
人物
三
貧不能葬者不靳解囊脫驂焉煮糜賑乏歲
六祲則六賙之建義塾以牖顓蒙行之四十
年不少倦没之日人思遺
愛歲持一陌祀於其墓云
國朝
趙之符
字爾合號怡齋原籍江南㑹州衛以軍
功北徙居武清之北倉爲文學載環公
之嗣子卽榆次復環公之仲子也順治戊子
拔貢辛卯中鄉試已亥成進士選庶常改户
科遷兵科補吏科尋掌印內陞鴻臚卿擢左
僉都御史立朝之槩載宛平王相國所撰墓
誌中疏稿重大者載藝文公之可述者天性
孝友宗族三黨敦睦無間而其於知交姻戚
周旋顧恤有身受而不知者倡修邑誌重建
聖廟凡爲桑梓計必極思竭力惟請改剝船疏始雖
不行而今則邀恩豁免矣殁後
閣邑公請崇祀鄉賢載一統志
趙懿源
字㑹一號寅齋監生趙鎧子康熙壬子
年拔貢授正定府臨城縣教諭陞浙江
金華府浦江縣知縣當兵燹後一意與民休
息自守甚謹屢攝各邑篆氷檗愈勵俱爲立
碑載邑乘撫臺張公鵬翮重之薦於
朝行取入都百姓攀轅泣道考選補御史未竟其
才
卒
曹文度
字坦之有明特進榮祿大夫後軍都督
府左都督化爾次子錦衣衛指揮僉事
化勤嗣子也邑庠生六籍百家靡不酣洽尤
喜讀大易研精理數檢身嚴宻惟不見是圖
性純孝遇父母疾湯藥必親嘗遺囑絲毫無
違者事兄雖燕處亦冠服侍側行則請命分
產推豐取約隱德實多至賙恤矜全眞誠動
物鄉無賢愚感且化之延及子孫悉以利濟
爲懷淵源盖有自也贈儒
林郞翰林院檢討加二級
武清縣志
人物
四
本李
煒
字峻公號浣廬少負俊譽登癸卯賢書
初任饒州同知陞户部員外郎轉兵部
郎中分巡東兖道值
聖祖南巡特擢粤東臬司多著異政遷湖北藩司丁外
艱補安徽藩司剔弊恤民江南北多利頼之
尋陞山東巡撫飭綱紀絕苞苴振文敎德威
兼敖前後政績詳見本傳及各省碑記晚歲
家居念
聖廟傾圯捐貲重葺凡尊經閣明倫堂櫺星門俱焕
然一新至修邑乘建義學尤有功於闔邑殁
之後公誦祟
祀鄉賢云
趙璘
字雯玉號氷崖僉憲之長子也至性純
篤克敦孝道兄弟怡怡同爨四十年內
外無閒言宗族里黨無貴賤少長悉接之以
禮渾厚之德鄉俗化之康熙丁已科舉人歷
官江西廣信府同知廣東惠州府知府潔已
率屬曖然不滓以惠頻海時修關鿄往來稱
便又濬淤滯以資蓄洩一時卜
興郡
人比之韓蘇二公焉崇祠鄉賢
統志
趙珣
字仲琳號釋序之篆嗣子卽僉憲之仲
子也至性過人器識端重學問以植品
敦行爲先言動皆有禮法里居不與户外事
而能分人之憂康熙乙卯舉人壬戌進士官
中書科中書舍人吏部驗封司主事文選司
員外郎考功稽勳二司郞中河南提學僉事
擯絕苞苴振拔寒俊中州文風士習蔚然丕
變士大夫至今稱之誥封奉政大夫崇祀
名宦鄉賢
載一統志
趙琮
字右蒼號北岩僉憲之三子也仁心爲
質温厚慈和居家孝友鄉黨從無間言
弱冠博極羣書下筆千言立就而怡淡自守
絕不汲汲進取康熙癸酉舉人癸未進士任
內邱教諭加意振興學校訓課士子殆無虛
日厥後文風丕變多掇科名邑人士皆曰趙
武清縣志
人物
廣文力也崇祀
鄉賢載一統志
趙瓚
字贊王號澄溪僉憲之四子也禔躬純
粹孝友性成青年嗜學出入百家要以
立行爲本生平重交道然諾不欺爲人謀一
如已事遇有急難輙傾囊濟之康熙辛酉科
舉人任河南汝寧府西平縣知縣以治績行
取當乙丑之夏山水陡發隣邑田禾盡淹親
率邑農相視河流要害預爲隄防邑頼無恙
庚寅春西邑飢米價騰踊不俟申請開倉賑
粟人比之汲黯𠮥信臣
云崇祀鄉賢載一統志
曹傳
字書言
誥贈儒林郞翰林院檢討
坦之公子也穎敏純粹讀書有獨到之
解爲文每出人意表兼工詩畫而書法尤卓
然成家丁年失怙事母備極孝養性復慷慨
好施創慶成書院以育人材捐巡哨船隻以
甦民困鄉黨德之當
召見寵賚優渥
命充內庭供奉因體疾固辭爲選子姪四人於
萬善殿讀書特令其子入官字號應試後成進士递
詞林累封傳爲儒林郎
翰林院檢討加二級
趙方觀
字用寳
誥授奉政大夫河南提學
僉事釋亭公之長子也康熙壬午科舉
人內行修謹譽著閭里雍正甲辰以候補主
事榷杭州北新關甫下車剔夙弊杖豪胥一
切陋例悉報罷吏
畏若神商賈便之
趙方頤
字養公
誥授奉政大夫河南提學
僉事釋亭公之仲子也廪貢生以子晃
貴贈奉政大夫協理江南道事四川道監察
御史雍正丁未邑侯趙舉應賢良方正辭
不就居家孝友德劭行修樂善不倦引掖後
進惟恐弗及士子咸奉爲模楷有陳太邱郭
武淸縣志
人物
五
有道
之風
內臣
明
曹化淳
字皥如趙甫庄里人工儒業善草隸由
可禮監任大司禮廷鞫多所平反矜疑
開釋者至二千餘案周於掖庭每於將順成
其匡維懷宗嘉爲公清直亮建武清㑹舘於
京師以待賓興士繼餼授餐皆如禮助建尊
經閣翼振文風迨懷宗不諱義不辭難親爲
含殮上疏乞封陵安厝情詞誠懇悉瀝肝膈
世祖章皇帝鑒其悃忱
召侍講幄准不受職時有流言誣以廣寧東直門事
者上疏奏辨奉
旨曹化淳無端抱屈心跡已明不必剖陳該部知道欽
此後康熙二十四年三十一年豢
聖祖仁皇帝兩次
諭祭
恩遇之隆光及泉壤其乞
殯三疏見藝文
武清縣志
卷之八
人物
之五
忠臣
明
王時化
崇禎間歲貢生任陜西西安府訓導
時流寇人城義不少屈罵賊而死
武淸縣志
卷之八
人物
六
明
柳芳
命爵不受
旌表其門
朱邦彥
國朝
李可楨
字克生號坦齋原籍山左始祖以軍功
占籍邑之邱家凡年十四卽游十文譽
日著事孀母四十餘年以孝聞備極色養始
終如一親殁哀毀骨立過歲時孺慕之懷殆
終其身顧睦宗黨引掖後進性好義視人之
事如已賑貧貸乏掩骼施粥無虚歲倡修學
宮邑乘捐腴田爲義學費當道皆旌其門貢
入成均不仕以子煒貴封如其官妻曹氏能
武淸縣志
卷之八
人物
七
相夫志好施尢篤治家有
法敎子成名極唱隨之美
吳履中
趙甫庄里民事父吳光大以孝聞光大
雙目瞽障履中以舌餂目晨昏不倦二
月如一曰光大雙目
復明里人以孝稱之
李永貴
㓜而孤家無擔石養孀母自啖藜藿而
饔飱常豐母疾篤藥資罔措侍床悲痛
寒冬跣足夜禱於神願以身代逾月而母疾
瘳傭力於人取值以給母顓愚而知孝如此
王光祖
小直沾人例監考授州同家貧而能事
親以孝甘旨修瀡克盡子道親殁枕塊
百日廬墓三年曰夜不
捨經腳耆公舉待旌
張定陽
上城太學生也至孝性成㓜遵義方之
寶飭躬醇謹長而事親飲食衣服必先
意承志焉父病疽親嘗湯藥衣不解帶者數
月習李多疾奄奄床第少劇則憂形於色曰
義行
明
沙澄之
安本屯里人㓜補弟子員素履端愨解
贈不形德色年澄六十以齒德見重於
鄉時歲祲道饉相望乃出粟煮糜全活甚重
縣令廉其實匾其門曰好義雍正年遵
旨入祠
曹天祖
坊三里人質直敦行爲閭里所信服賙
卹鄉井不計有無年登八十餘惟以婣
睦訓後人絕口不談人過以耆碩重於時雍
正年遵
旨入祠
郭沛
坊市屯里人質朴行方敦厚待物閭閈
推爲長者時洪水災稼乃煮粥於通衢
武淸縣志
人物
九
赈饑遣賑部員聞而嘉之匾其門曰立人
雍正年遵
旨入祠
國朝
劉繼冬
邱家庄里人重然諾凡橋梁道路率衆
葺補苟濟於物雖竭橐弗恤也遇歲祲
煮糜賑貧上
臺獎其義
胡承謨
坊二里民家非温裕樂施不倦東關廂
地勢作下居民病涉謨出磚灰千餘許
起橋一甕行人稱便其子維禎重修聚魁
樓躬操匠石復捐工值多金亦義舉也
殷光燦
河西務人㓜如素性好施遇歲飢出粟
四百餘石煮賑不以聞官知縣劉潤廉
知旌其門後遇飢必賑如常以受餐爲業歲
凡有欠者必焚其籍有司舉鄉飲介寶年
八十三卒子
仍繼其志
程石麟
蔡村人樸誠醇謹樂善
好施羣舉鄉飮介竇
劉佐
河西務人朴質隴謹處鄉里間未嘗有
急言遽色雍正三年歲大歉免佃户地
租房價迨
欽差查賑時佐乃自發廪困散給佃戶月糧不費
朝廷一顆一粒而所全活者殆數百家監察御史
張吏部正郎喬高其義旌之曰克廣德心素
精岐黄術人以禮請者無分晝夜寒暑卽往
醫治偶分貧乏之家甚或資以藥餌遠近咸
稱其義惜乎未展其志
僅以候銓州佐而終
蕭雲鳳
字象五事親以孝聞處鄉黨謙和樂易
而慷慨好施雖家貲中落弗恤也恒爲
人排難解紛遠近無不折服𠹉因乏嗣以白
金五十金聘津門張氏女爲側室方入門見
武清縣志
卷之八
人物
十
其有慘傷之容詢知爲良家女且年甚少卽
時遣還不索其値爲人厚德類如此惜乎垂
白仍一青衿所居
不高其澤不遠也
氣節三國
田豫
字國讓雍奴人年少時自托於先主主
甚奇之以母老求歸主涕泣與別曰恨
不與君共成大事也後歸公孫瓚瓚不能用
遂事魏由丞相軍謀掾遷弋陽太守多立軍
功持節護烏丸解散鮮畢數十部及督青州
討公孫淵俱能用少擊多以奇制勝加拜振
威將軍領并州剌史徵爲衛尉屢乞遜位司
馬宣王書喻弗聽答曰年過七十而尚居位
譬猶鐘鳴漏盡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稱
疾篤年八十二薨豫清約儉素賞賜皆散給
將士故功名令終惜不終
事先主故未竟其用云
明
武清縣志
人物
十一
李欽
武淸衛人其先以洪武間軍功授武清
衛百户本姓李因祖贅通州右衛張氏
從外家姓入州庠正德庚午舉於鄉辛未成
進士任行人陞貴州道御史巡視居庸時當
明武宗欲獵雲中上谷駕從居庸關出欽閉
關上三疏直聲振海内後至工部侍郎入鄉
賢
國朝
沙鎔
安本屯里人義行澄之之孫賦性凝重
不苟言笑事父母以孝聞處鄉黨樂易
近人尤篤於宗族凡吉㐫之舉無不極力資
助俾濟厥事好善樂施不欲令人知遇戚里
貧乏不能丧葬書每陽爲物募而隂出多貲
存心忠厚類皆如上今天予孫蕃衍習尚眞
淳季子德洲領武鄉薦孫植楫遊邑庠而家
門雍睦內外肅然遺風羲教猶令人可想見
隱逸
源
張潛
遊學海内精於易性廉介不樂仕安貧
樂道鄉里稱其賢有餽以爪田者辭不
受卒老
於家
王業
垣之孫已酉舉人隱居潞水之傍終身
不仕甘貧樂道不事請謁當道區其廬
日雍陽高士
國朝
曹文魯
字唯公國學生明榮祿大夫化雨公之
子也家居事母以孝聞薄舉子業爲逢
武清縣志
人物
十三
時技承懽之暇惟流覧墳史曠懷古今母卒
之日哀毀骨立閭族爲之飯僧者三百餘人
推誠待物口不設雌黄或有勸之仕者惟答
曰盤谷自適須富貴何爲洎晩節博綜羣書
有得於中輙巢成
帙名沂水漫錄
許泰徵
字吉六厚重少文和平樂易而微言細
行亦必毅然不苟讀書至老弗倦數十
年未甞一日釋手也爲文一本先民不落時
人蹊徑其敎人也諄諄以植品敦倫爲先多
所成就在城諸生半出其門以素行孚於公
論舉優者再皆力辭不就督學使者高之顏
其門曰儒林碩彦然困頓名塲懷才未試迨
及暮年始與明經之選未幾而卒亦可傷也
趙方升
字允大歲貢生績學不仕居家克敦孝
友康熙年間授司訓不就潛修篤志鄉
邑稱典
型焉
文學
明
王大共
洪武初由人才
授兖州府通判
孫清
武清衛人弘治戊干解元進士及第任
翰林院編修轉陜西提學副使天才作
逸有文
學名
國朝
劉朝賓
順治二年恩貢好學勵行早悟名理
有得於陽明致知之義既貢於鄉不樂
仕進言規行矩鄉黨奉爲典型高蹈林泉邈
焉有陶靖節林處士之風邑侯董公重其行
誼勉一應鄉飲之典匾其廬曰高山可仰妻
黄氏同志偕隱樂善好施相夫敎子不愧鴻
武清縣志
人物
十四
妻萊
婦云
侯殿明
字萬同邑庠廪膳生博通典籍旁及百
家凡風角占候無不悉人皆以侯五經
呼之爲人和易不爲崖岸把酒微吟頃刻數
十首僅以明經歲薦銓樂清二尹以老疾去
樸被數千里徒步而歸
以文酒自娛數年卒
諸葛銘
字𪔂獎康熙丙寅拔貢壬午舉人丙戌
進士孝由天性髫齔時能得繼母歡心
讀書目數行下稍長就試輙冠同人所爲詩
古文詞直入古人閫奥遠近學者多宗之持
已嚴而與人樂易恒隂爲人排難解紛不令
受者知年四十八卒繼室李氏延師課子以
繼夫志子永健以貢生敎習令米脂地瘠民
貧一以休息爲務邑人德之爲建生祠尋以
廉幹調長安甫受事値歲祲卽白郡守發倉
粟而後稟請制撫一邑之人頼以存活者無
藝術
黃鼎甲
少孤事母孝頗精岐黄術常和藥以濟
貧乏頼全活者甚衆子正中邑庠生亦
精醫術事三繼母以孝聞
書捨金進主鄉里稱之
武清縣志
卷之八人物
十六
武淸縣志卷之八終
知识出处
《武淸縣志》
《武清县志》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出版,藏于天津图书馆,由(清)吴翀(清)曹涵(清)赵晃等人编撰而成,《武清县志》总共十二卷,图一卷,首一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