攷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南製造局記》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4349
颗粒名称: 攷驗
分类号: F264
页数: 36
页码: 二至十九
摘要: 本卷對局內生產及仿製的槍械進行了相關介紹。
关键词: 江南制造局 工业制造 枪械

内容

攷驗
  槍機說
  機槽上端作管形如圖其内部有陰螺殺甲所以接連槍管
  也螺殺之後有橫槽一周乙以容機管甲佣二邊之凸體切
  入使彈子出膛時機管不爲坐力所震而退也機頭退離少許卽有漏火
  之患槽之左右各車去一分與中段平如子仔子以容機管頭
  之左右二凸體切入子以讓機管甲佣二邊之凸體抽退也
  當開後膛時機管旋轉其甲佣離開乙槽正與仔之平路相切管之外下面丙俩一凸二凹
  所以承探插也探插甲處與此相連乙孔用螺釘連於彈倉丙孔承槍探之末管之後缺其
  上作槽形機管頭出彈殻及裝彈入膛之路也再後以至中
  段則上下皆缺所以内彈入倉也右口并缺其邊以容機扭
  柄也後段上缺下全復作槽形爲機管全部作推路也其左
  邊外有兩耳丁耳各有小孔相對以連扣機也耳之前有二
  長方孔戊伐戊小而縱伐大而橫直通內部以切入扣機之
  丙丁二齒也下面有橋圓孔己亦通内部以切入扳機頭也
  其孔前有垂舌式之體庚體孔之交左右各有半圓式之小
  凹辛兩凹相交處壬有小孔通之所以銷連扳機架也庚舌
  以制扳機橫也尾之上面有直槽一道癸以容機管尾甲之
  切入使機管尾不爲扭柄旋轉時所牽動而誤轉也其下面
  有半圓形體稍厚而開一孔孔内有陰螺紋所以貫螺釘也
  此釘卽有套管之通天螺絲下連護亐上連機槽中套一管而通過木托其附体爲通天螺絲一
  套管一
  扳機其分爲三事如圖第一事爲架前後各作夾式其有六
  孔兩兩相對頭部夾式子其兩孔所以銷連於機槽之壬也
  夾之下小管丑內安蟠簧正對於機槽庚舌以凹凸力制全
  機之運動使閘機能上下以制擊針之發縱也中段寅以安
  機閘其旁孔卯以銷連二物也後端夾式辰其兩孔以銷連
  扳手鈎也第二事爲扳機閘納於扳機架之寅而銷連之裝
  合全機時其子面從機槽之惰圓孔己通入當機管納彈於
  膛之後扭柄旋回原位之時此閘正扣住後機管乙之凸體
  使擊針仍然撑開必以手鈎其機尾此閙與乙體相離擊針
  乃突然椎其彈之引火而彈乃轟發也第三事爲扳手卽扳
  機尾之下垂於彈槍後端辛處者其孔子以銷貫連於扳機
  架後端夾式之卯孔内其丑處頂於機槽楕圓孔之後以曲
  節爲張弛俯仰之法使機閘能離合於後機管也其附件爲
  小蟠簧一等徑等長之銷三
  扣機如圖甲處二缺及其小孔子所以連於機槽左邊之兩
  耳也圓凹乙以承蟠簧也首部第一齒丙從機槽之戊孔通
  入内部其厚正與機管機管頭甲甲二凸體之小直槽相等
  使機管向後抽退之時此齒切入其中所以抵落彈釘使向
  前也其第二齒丁從機槽之伐孔通入内部以扣其機管之
  凸體甲使機管全部向後抽退僅至適合之分而不至脫出
  也如欲取去機管則以指按此機之戊處使丙丁二齒退出少許與機槽内部平而機管卽可抽去矣其附件
  爲小蟠簧一銷一
  機管全體作管形如圖右有柄以扭動全體也管之中作滑
  膛以容擊針及其蟠簧也管頭外有二凸體甲佣當彈子入
  膛機管旋復原位時二體切入機槽乙之橫槽内使彈雖發
  坐力而全機不能震動也甲部有小直槽一道其寬與扣機
  之丙齒等使退機時扣機之丙齒適能行過其中而切入機
  管頭之乙槽内以抵動落彈釘也退機時機管旋轉而改其方向甲槽與機管頭端之
  丑槽正相接頭之内部有小橫槽一周子而微缺其邊口之一小
  分人所以容機管頭小方形丁之插入旋轉而扣住之也尾
  端作斜缺口如乙與後機管之斜段正負相切互以滑力旋
  轉離接之使擊針蟠簧發出凹凸力而擊彈出火也其一邊
  之小凹丑以受停機扭半圓捍之閘力也
  機管頭全體略作管形上寬下細後端剖而爲之如圖頭部
  之徑與機管等右邊缺處甲以附退彈鈎也頭部向左作月
  彎一道如乙與退彈鉤左右相輔而鈎出彈聲也彈聲後有槽一周鈎
  適切入其間左邊凸體丙其後端有十字槽所以安落彈釘也頭
  端小孔子落彈釘所出之路也丙旁有小直槽一段丑與機
  管甲部之直槽寬狹相等使退子時扣機丙齒直入其中以
  抵落彈釘之十字尾其釘頭卽由子孔挺出而擊彈殻離鈎
  也頸下徑與機管内膛等其一邊有小方齒丁所以切入機
  管前段内部之小橫槽使二事相連也裝法以丁齒對機管頭部之小缺處而插
  入插入而旋轉之則齒入槽内而不脫欲取出機頭乃旋合丁齒對缺口而拔之後段剖開之所以
  夾輔擊針之乙部也中心有孔戊直通頭部以出擊針尖也
  其附体爲退彈鈎一落彈釘一
  後機管全體作兩管參差並叠形上管小而長下管大而短
  如圖上管後全前缺如甲全處以納入停機扭缺處以便覆
  於機管之上也下管以套於擊針後段也其前端左邊之斜
  面乙與機管之斜面乙正負互合當轉動機管時兩斜面能
  以滑力上下而運動擊針也下面凸體丙以受扳機閘之扣
  力也其管內有小圓齒一使與擊針後段之削面相切以定
  方向也
  擊針全體作桿形如圖頭之末爲針尖如甲從機管頭之中
  心孔通出以椎擊彈尾之引火也針之後作扁方形如乙以
  切入機管頭頸下之剖面内以制針之旋轉也針若旋轉則機管不能以
  滑力撑開後機管而蟠簧力失矣其下分許作圓形與内膛徑等如丙以制
  簧使不能上行也再後全作桿形其徑小於丙以容蟠簧套
  上而納入機管也又後削去其面之一小分如丁所以切定
  後機管内部之小圓齒也其附件爲大蟠簧一
  停機扭如圖甲爲丙以執手也乙爲捍之後段正圓如柱外
  套蟠簧其前作半圓形如丙丙之子面凹處正與機管圓體
  相合納入後機管之上管内其捍與柄相連之處爲機管尾
  所壓而顯其簧力當彈已入膛機管柄旋歸原位之時後機
  管爲拔機閘所扣住機管與此機離開丑處小凹正當此半
  圓桿頭之下可以扭轉甲柄使半圓桿之凸面頭閘入丑處
  凹內則後機管與機管爲此捍所撑開雖鈎動拔機擊針仍
  不能動欲其發彈必將此機旋復原位使擊針簧力仍歸於
  扳機間乃可鈎動扳機尾而發彈因此而彈雖巳裝必不至
  非時誤發也其附体爲小蟠簧一
  機尾如圖此機有三用内螺紋甲以連擊針也小凹乙以容
  停機扭柄尾之旋轉兼以閘住之故外徑與機管徑相等也
  小方齒丙以嵌入機槽之後直槽癸使後機管頭及擊針能
  進退而不能旋轉也
  以上爲後膛機件全部其理最繁當其各事連合之時各有
  專用補助抵制之功其各部變動之法略解如下
  一各件全關之時機管頭切定後膛而機管之頭部甲佣從
  機槽仔部向右橫旋而切入乙槽之內機管與後機管之兩
  斜面交互切合擊針之尖透出機管頭中孔半分許爲原式
  一機管柄左旋扭轉向上至足時其甲伸二部巳離開機槽
  乙部而轉至仔部與機管頭丙部同一方向機管及後機管
  之兩斜面巳交互移至高度而兩相頂接擊針之尖巳退入
  機管頭內爲第一式
  一機管扭轉各事變動而向後抽退至足時其機管全部離
  開機槽其一切位置如上式而扣機之甲齒切入機管頭丙
  及機管甲之直槽内而丁齒扣住機管甲部之下爲第二式
  一各件全關而扳機未放之時機管切定後膛機管之甲伸
  二部旋入乙槽如上式而機管與後機管之兩斜面雖正負
  相對而尚未切合擊針之尖退入機管頭之丙後機管之下
  面凸體爲板機頭所扣住爲第三式
  參此三式可知機管能轉動而各件不能轉動故機管能將
  後機管撑開其各件所以不能轉動之故因機管頭爲機槽
  子部所制擊針爲機管頭頸下剖分處所制後機管爲擊針
  所制機尾前連擊針後又有小齒爲機槽後段之直槽所制
  故僅能直進直退使各機俱完全其所作之事
  彈倉全體略作弓形故俗名護手弓裝於木殻之下以贮子
  彈袋也如圖頭部有孔甲所以貫釘而連於探插也略後有
  凸式之三角體乙其向前之一邊三角式之一邊有圓孔子直通內
  部所以納起彈挑之機也即起彈挑頭以下直剖爲二至後段方
  合以容各機及子匣也其三角體後之內部兩邊相連處丙
  以制彈挑使上托至適宜之地位也丁孔兩邊相對以銷連
  彈挑也戊孔以銷連彈倉底板也其内部之小斜槽二相對
  天底板兩足所切入也又其後刻而方之卽子匣位也其後
  有二小孔兩邊相對庚所以連子匣鈎也其後端相連而橫
  刻作楕圓形上面有孔壬以出扳機尾也其附件爲螺銷三
  蟠簧二通天螺釘一底板一其各件安設之法視圖自明
  起彈挑如圖甲孔以貫銷也乙處圓體與簧機相抵制而發
  挑力以逐一托彈入膛也丙處作挑式而圓凹其體以合彈
  殻之圓凸面也
  起彈挑頭如圖甲處以抵彈挑之乙體也柱以套簧也尾孔
  丙上機時貫銷也上彈挑頭後欲上彈挑須用一活銷銷住丙孔使束住箭力乃可上彈挑否則篝力
  甚大非一手所能兼及
  子匣鈎如圖甲處以鈎子匣乙處以安篝也上機時乙面正對彈倉之後
  丙孔以貫銷也欲起出彈匣將機管抽開用指從彈倉下面之楕圓孔內力按此鈎之尾則鈎頭鬆開而
  彈躍出
  探插卽通條插如圖其曲處甲合於機槽之丙㑂處其頭部
  有孔乙內有螺紋所以貫釘而連於護手弓也其直孔丙所
  以插條也
  槍筒如圖甲準星接合處也乙望牌位也尾端陽螺絲以連
  機槽也管長二十九寸二分彈膛及交界肩接處長三寸二
  分管內分螺紋四條螺距與螺紋之寬相等每十寸繞一周
  其繞二周又一周十之六管口內徑三百十一釐計德量七密里九
  外徑四分七釐半彈膛內徑四百七十釐外徑一寸一分半
  重三十五兩七錢八分
  望牌座如圖裝連槍筒之乙處無機動之理照星則捍連槍
  筒之甲處
  表尺其分爲四事如圖一爲座用藥焊連槍筒之乙處以承
  表尺及其簧也一爲簧所以制表尺之俯仰其尾端一孔所
  以貫釘而連於座也一爲尺面刻號碼尾用銷貫於座上也
  左邊有齒一道所以令箍齒之切入以表定欲擊之度數也
  一爲箍橫套於尺之外可上下移動左邊有橫齒適可切入
  表尺齒内而指出欲定之度數也欲令箍行動以手推動簧齒使與尺上齒離開自能
  或上或下逐一移動舊式有副表尺一貫於尺銷之上銷釘内有小蟠
  一件以制其俯仰今攺去矣
  木殻如圖其内部之各孔各槽適可以容槍之全事其頭部
  有小孔直貫至後端托柄之灣以插通條也頭端以套頭箍
  也中段以套下箍也尾二孔以銷連護鐵使槍頓地時不至
  傷及木殻尾也下面有椅圓之凹以承背下環座也
  近又增木護單一件如圖在表尺之一面與木殻相輔使執
  槍者放槍時不爲火熱所逼而至傷手也
  上篐如圖甲處以裝刀刺也乙孔以貫螺釘而連於木殻也
  下篐如圖與上箍並爲束連槍體及木殻之用也有簧一枝
  首端之首有齒以切入甲孔使篐不能移動也其後端則連
  於木殻以上二圖無機動之理總圖有之分圖無
  
  刺刀如圖其尾有簧機以扣住頭篐之甲處使刀不能退出
  欲去其刀須以指按其子面之圓體使扣機離開頭篐之槽
  乃能取下也其刀護手之一面作圈與槍筒外徑等所以套
  於槍筒之上刀乃著力可以擊刺也以上五圖均合總圖内餘銷簧螺釘零件另表
  銷
  拔機銷
  拔機頭銷
  頂頭銷
  篐紐銷
  扳機架銷
  扣機銷
  望牌座橫銷
  刺刀木夾銷釘
  簧
  扳機簧
  擊針簧
  彈挑簧
  篐紐簧
  望牌簧
  扣機簧
  停機紐簧
  彈挑機簧
  扣刀簧
  下篐簧
  螺釘
  彈底板螺釘
  彈袋鈎螺釘
  扣刀螺釘
  表尺座螺釘
  起彈挑頭螺釘
  表尺板簧螺釘
  上下篐螺釘二
  彈倉後裝聯機槽螺釘此
  釘外套一件
  彈倉前螺釘
  環座螺釘二
  托尾螺釘二
  各槍異同表
  槍名
  口徑
  速力
  全體
  重率
  毛瑟兵槍
  三分五釐藥膛逕三百十六釐
  三百碼起一干六百碼止
  長四尺七分
  身重十磅刀頭重碼共重十二磅藥重一錢三分銅壳重三錢二分鉛子重六錢共重一兩五分
  黎意兵槍
  三分五釐藥膛逕五百十九釐
  一百碼起一干二百碼止
  長四尺二寸二分
  身重九磅刀頭重二磅共重十一磅藥重一錢三分銅壳重六錢七分鉛子重三錢四分共重一兩一錢四分
  林明敦邊針槍
  四分一釐藥膛逕五百七十二釐
  一百碼起一百碼止
  長三尺十一寸三分
  身重九磅三兩刀頭重一磅三兩共重十一磅半藥重一錢銅壳重一錢二分鉛子重六錢五分共重八錢七分
  林明敦中針槍
  二百五十釐藥膛逕五百七十七釐
  三百碼起一千二百碼止
  長四尺一寸七分
  身重九磅九兩刀頭重二磅共重十一磅九兩藥重一錢八分銅壳重三錢五分鉛子重七錢八分共重一兩二錢七分
  快利連珠兵槍
  三分五釐藥膛徑四百九十四釐
  三百碼起二千碼止
  長四尺二寸四分
  身重九磅半刀頭重一磅共重十磅半黑藥重一分半無煙藥重五分四釐至五分六釐銅壳重三錢四分鉛子重二錢五分
  培來兵槍
  四分藥膛徑八十一釐
  一百碼起九百碼止
  長四尺七分
  身重八磅三兩藥重一錢二分銅壳重三錢五分鉛子重七錢八分共重一兩二錢五分
  林明敦邊針抬槍
  五分藥膛徑七百四十三釐
  一百碼起一千碼止
  長七尺七寸
  身重十九磅藥重六錢銅壳重二兩八錢鉛子重六兩一錢共重九兩六
  毛瑟快兵槍
  三分五釐六毫藥膛徑四百七十釐
  五百碼起二千五十碼止
  長四尺九寸
  身重八磅六兩刀頭重一磅共重九磅六兩藥重六分二釐至六分四釐銅壳重三錢二分鉛子重四錢一分
  槍機比較略說
  查今所造毛瑟槍裝子之法勝於十三連發之呍嗜士槍哈乞
  開斯槍及九連發舊式毛瑟等槍呍嗜士槍裝彈用一副筒
  筒內有螺絲簧裝時將十三彈逐一由管右旁之門直送入
  內頭尾頂接發數雖多然忙迫之際或手太猛或簧力太硬
  或失於計數而多納一彈則往往碰動引火而非理轟發甚
  爲危險九連發毛瑟槍亦然哈乞開斯槍雖納彈於槍柄而
  其弊亦同又呍嗜士槍既裝彈在前則每放去一彈其前段
  之重卽減去若干逐節遞輕則左手手勢必有逐發遞高之
  弊哈乞開斯槍彈裝於後其弊乃相反而逐發遞低今造槍
  五彈平行叠放於機管下層用彈挑托至合宜之地位而入
  彈膛能免此二病美之黎意槍亦同此理故德國一千九百
  零三年之新槍不過略變其式而未改其法
  查今所造毛瑟槍其機管可以隨時取去不必助以刀鉗等物
  其裝入亦易實乃行軍最宜之法蓋當兩軍相接之際或不
  得已而敗退復不得已而棄其槍械皆戰場中不可有不必
  無之事若以精利完全之器委之敵人則藉寇齎盜莫此爲
  甚故西人於成槍之後首先思如何可以去其槍之最要部
  分使敗時委去敵人得之仍與廢槍無異如呿嗜士槍及馬
  梯尼槍黎意槍等亦可折去其要件然非用開螺釘等器不
  可呍啫士槍用螺楔去其兩旁蓋板之螺釘而撬出蓋板方可取去紅機連打火針之二曲節馬梯尼槍亦需用捍舂
  去出其邊上簧銷乃能取出其機黎意亦需用刀撬出其壓
  拉壳鈎之蓋板取去拉壳鈎乃能退出機頭舊式毛瑟雖可
  不用刀件然尚多一螺絲蓋必旋去其蓋板動閘機方能退出機頭其裝上亦費事快利槍退出雖易而裝入尚難亦不
  得爲盡善苦戰之際安能得此閒暇而此槍只用左手指壓住扣
  機卽可抽去機管甚爲便捷故一千九百零三年之新槍仍
  用其法裝時只將機管向內一春卽已入槽
  查今所造毛瑟槍之勝於快利槍以彈子出膛時坐力較輕快
  利槍受坐力處在機管後段震力頗大今造毛瑟受坐力處
  在機頭故放槍者可以少受震動既省力而并易取準故一
  千九百零三年之新槍未改其理
  查今所造毛瑟槍之勝於黎意槍以裝子法較佳黎意槍雖亦
  五子平叠裝入可免以上所言各弊然其彈未放完時欲出
  其彈必將子匣卸下再裝其裝匣之法自下而上尚覺多費
  時刻今造毛瑟槍其子匣作兩薄片之夾式自上而下納入
  護手弓之內五彈放完匣自墮地放者卽可納入第二个子
  匣如此循環叠進較爲便利然西人猶以護手弓爲多設而
  改去之攺法詳另條
  查西國造槍之法恆有一人先發明造槍管槍彈之理如管徑大小螺
  纹條數道數及子藥重率而一人專思槍機故往往槍件改去而槍管槍
  彈不變
  查來復綫之深淺視鉛彈與鋼彈爲定鉛彈性軟易於擠密故
  來復綫可深鋼彈性硬擠密較難故來復綫宜淺近見西報
  載美國造一種新槍來復綫更淺而出彈更遠推原其故當
  必改來復綫之平槽而爲凹圓槽擠彈更密或於鋼彈之外
  及包鉛壳一段其擠入來復綫更易密故也
  查毛瑟槍之放法其機件較快利槍多至兩次扭轉似不甚便
  捷快利槍機直抽直送往來甚速但其機不甚佳以後如能
  加意攷察參互其機件槍管另成一式則當更速矣
  查舊毛瑟槍之弊另有一端爲不可不知者其退壳鈎之所連
  篐簧用以箍連機管頭者遇兵丁不諳槍件之人妄用手力
  往往易於扭斷蓋此件必歸直線乃可抽出或有下半節離
  其部位則必至斷其箍簧見近日所修之舊毛瑟槍犯此弊
  者十有八九也
  查今所造毛瑟之件其退彈鈎亦有弊病必匠人焠火及車槎
  之法得其甚合之度方可否則有折斷及鈎退彈壳不得力
  之患故最新毛瑟改去其式
  查今所造毛瑟之擊針盤簧太硬用時恒覺費力蓋不如是則
  不能扭轉其機尚不得爲完全之器故最新毛瑟已將盤簧
  改軟矣
  查今所造毛瑟之護手弓彈挑裝彈法雖較他槍爲佳然似太
  大旣增重而復占地步故最新毛瑟改成兩片平叠中夾折
  疊簧之彈托法而改去護手弓及彈挑
  查今所造毛瑟之望牌座先皆焊連槍管之上若連放至百出
  以後槍管受熱甚大焊藥必鎔漲而望牌有搖動之弊因而
  廠中有欲改去其法者然此論尚非至理蓋焊藥走動係連放百出之故使中有停止之時則無
  此病矣兩軍卽當猛戰亦無有連放百出而不少停止之事故其弊尚不爲大但欲其無病須改用螺釘之法
  查今所造毛瑟槍近日於槍管左手托槍處添木護單一件以
  護手使握槍者指着木而不着鐵槍管熱時持槍之人不至
  因火熱所迫而停放然木護罩之裝甚難因其間適有望牌
  必將望牌取去乃能摘開護罩今參仿最新毛瑟槍式將望
  牌改狹可以用手取去護罩已造有成樣備驗
  查今日以後如欲仿造最新式之毛瑟槍有最難者四端一改
  子鈎之簧至佳而至難造二彈托之三叠折簧悴火甚難合
  度不合度必折式失力三其機管上有一套機一件徑不及半寸之內
  膛有此式而非字式之凹槽三道無此機器可以車成若用
  模鑄成亦仍需修光非尋常車牀所能工作四其各機理法
  同而形式異其用工成件更費於今造之槍非有明文無從
  專門試造
  又查英國馬克綏姆廠有自放槍其放法第一器槍彈用人力
  其第二彈以後則均藉槍子之坐力以運動各機至爲精美
  今炮廠中見有數尊自放炮其理大同小異然其中之機件
  及簧至爲難造
  查今所造槍有落彈釘而黎意快利皆無之或云可以省去殊
  不知快利黎意之退子鉤皆單鈎其著力在一面故單壳退
  至全出藥膛而下子上行抵之自能跳出而毛瑟式係雙鈎
  對面著力無論退子至何地永爲扣住非下子上行之抵力
  所能令其跳出故必有落彈釘力推其尾之一邊乃可躍然
  墜地呍嗜士雖亦雙鈎然其下子上行之力甚大且其鉤之
  位置爲上相對而鉤頭甚窄故下子向上之力能合其鉤
  之一邊脫去毛瑟槍之鉤爲左右相對鉤頭甚寬下子上行
  之力復小於呿嗜士故不能省去落彈釘一千九百零三年
  之毛瑟槍雖未嘗有落彈釘而扣機頭之第一齒長於舊式
  而機管頭之直槽爲通槽退機時扣機之齒能切入槽内行
  至機管頭之前分許仍以代落彈釘之用
  查今所造毛瑟之退子鉤式比各槍較寬是爲退子鉤中最佳
  之法不特黎意等槍之偏鉤所不及卽呿嗜士之雙鉤亦所
  不及故新毛瑟雖改去鉤制而寬窄不改凡單鉤遇彈夷之漲大者往往有鉤
  之不出之弊雙鉤固無此病然鉤頭狹者有時竟不免鉤斷彈夷今鉤制從寬可免此病
  查今所造毛瑟槍裝刀剌之法從左邊嵌入故爲偏刃當時以
  裝在正面能礙通條之安置方向故也然偏刃之用終不如
  正刃之用力大而順手故新毛瑟將刀柄内膛車去一分而
  從下面正插入槽其通條正切入其刀柄內膛車去之空處
  查德槍與日本槍之別其最關係者爲螺線及管徑管長日槍
  口徑六密里五而分螺線八條槍身亦長於德槍五十密里
  故德槍於距一百密達之處僅能擊鋼靶深五密里有奇日
  槍可擊深鋼靶至六密里八故知槍管口徑收小螺綫增多
  管身增長則繞力愈顯漲力愈大而彈子之飛路更直更遠
  擊力亦更大此近日槍制不以増大口徑爲貴之明證
  查今所造毛瑟槍之望牌初有副牌近乃改去其起牌之法向
  後扳之至立直然後移動其準箍而號碼止牌葉上有而牌
  座無之最新式則座上亦有號碼且起牌爲向前推動其測
  法更佳
  近年我國旣用後膛槍於是各營中凡用後膛槍皆有拆開各
  機之事然其法止可爲深明槍機及出自學堂之兵士而設
  若招充之額兵亦令如法爲之必有簧折鉤斷之病如爲習
  練敗退時棄槍及檢陣亡兵士之槍令成無用之棄物則止
  需習練將槍之機管全部抽去易而且速又不至傷及機簧
  蓋槍之機管全部爲物不大衣袋中亦可容皮帶閒亦可佩
  也如必欲逐件拆出而去其機簧則諳熟槍機之人至少亦
  必半分鐘之久方能從容料理恐我國兵士決然無此整暇
  耳
  查驗槍件其中弊端不一有最宜留意者一爲機管頭與後
  膛口之密合處微有不合則有漏火之弊二爲機管頭之頸
  及機管內槽之密合處微有不合則易傷退子鉤三爲機管
  與後機管之兩斜面如粗而毛則滑力不易顯出四爲保險
  扭之長短及其受轉動之凹處微有不合則失其功用五爲
  擊針尖之悴火及車工火力之過不及與中心之偏及枉皆
  有害六爲蟠錯之火力以擊針簧爲最要保險扭簧及碰機
  簧次之過不及皆失其命中七爲探插與木壳及機槽凹凸
  相接之處不合度則多受震動力八爲槍管外面如有不平
  直之處能令目力測量不準九爲木壳木宜乾不宜濕因濕
  木爲之不耐久且難切合于槍體也
  厯年仿造各槍表
  年分
  來福槍
  林明敦槍
  黎意槍
  快利新槍
  小口徑毛瑟槍
  同治六年
  前膛兵槍一千四百八十七桿
  馬槍四千九百九十桿
  後膛兵槍三千四百四十二桿
  馬槍七百十七桿
  抬槍一桿
  十三年
  後膛兵槍一千五百相
  光緖元年
  前膛馬槍一千桿
  後膛兵槍二千五百五十八桿
  二年
  後膛兵槍二千五百十桿
  三年
  後膛兵槍一千七百三
  
  十桿
  四年
  後膛兵槍一千六百三十八桿
  五年
  後膛兵槍一千三百桿
  六年
  後膛兵槍二千二百桿
  七年
  後膛兵槍二千八百桿
  八年
  後膛兵槍二千四百桿
  九年
  後膛兵槍二千桿
  兵槍十二桿
  老毛瑟兵槍十二桿
  十年
  後膛兵槍二千三百六二桿
  後膛兵槍十二桿
  十一年
  後膛兵槍二千五百桿
  後膛兵槍十二桿
  十二年
  後膛兵槍二千五百五十桿
  十三年
  後膛兵槍二千三百五十桿
  洋抬槍二桿
  十四年
  後膛兵槍二千四百五十桿
  十五年
  後膛兵槍二千一百零四桿
  兵槍二桿
  馬槍二十桿
  十六年
  後膛兵槍六百桿
  兵槍二百二十桿
  馬槍二桿
  兵槍三桿
  十七年
  兵槍一千一百桿
  連珠後膛槍六桿
  十八年
  兵槍四百桿
  連珠後膛槍
  四百六十桿
  十九年
  連珠後膛槍五百七十八桿
  二十年
  連珠後膛槍一千二百二十四桿
  二十一年
  連珠後膛槍一千一百六桿
  抬槍二桿
  子母槍八桿
  二十二年
  連珠後膛槍一千三百九十六桿
  二十三年
  連珠後膛槍一千四百七十三桿
  後膛兵槍八桿
  二十四年
  連珠後膛槍一千九百八十桿
  二十五年
  連珠後膛槍一千八百桿
  後膛兵槍二十桿
  二十六年
  連珠後膛槍一千五百四桿
  後膛兵槍四百二十桿
  二十七年
  連珠後膛兵槍七十八桿
  後膛兵槍一千八百八十四桿
  二十八年
  兵槍二千五百三桿
  馬槍四桿
  二十九年
  後膛兵槍三千六十七桿
  三十年
  後膛兵槍一千七百七
  十六桿

知识出处

江南製造局記

《江南製造局記》

本书是關於江南製造局的介紹,記錄其生產規模,產品種類工藝並附有製造數據及圖表。

阅读

相关人物

魏允恭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江南製造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