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事親
公母陳太夫人出自名楣夙嫻姆訓佐贈公寳
山公教子持家淑問洋溢後公入備中權出為柱
石上籌國是下恤民瘼多出太夫人培育之功公
平時奉養亦能曲盡其孝善承意旨當太夫
人七旬榮慶各省将帥多與公幼共丹鉊長同袍
澤其時敬問太夫人起居者輻輳於門而稱觴
於室巳足以爭光壽宇而博老人色笑矣太夫
人尤喜施予大而都邑之偏災小而里閭之困乏
無不潤沾九里澤及萬家前者畿輔旱災延及
齊豫晋陜間公秉太夫人之教為之設所籌辦
連樯轉輸曾捐廉助振萬元并製棉衣二萬
襲施散災區不惟德澤之覃敷亦足見孝思
之不匱矣
記友于
公兄弟姊妹凡六人公兄光祖長者也當寳山公
在時業與析居昔曽經商晚則隱而未仕又無
似續公不以析居在先猶按時養贍之两弟年幼
由婚而宦皆賴公教養而成族弟名玉堂者不
事生產家業蕩然身後只遺一子公為延師課
讀教之自立并為授室此外宗族中之年富力
强多量才培植無倦色其闗懷手足也如此公
之張氏姊家素寒平日既按月接濟及姊殁後
殯葬一切皆公身任之又堂房孫氏姊不幸早寡
子一而目臌母子相依為命幾不能舉火亦由公按
年資助并為其子授室生子絲氏一脉之延公有
力焉又髙氏姊貧不自給公亦按時補助并将其
身後悉為之備又闗氏姊孀居䘮子無所依公
撥給良田四十畝以作養葬之費又族中趙氏妹
孀後居津公亦隨時接濟以資生理其體念孀
寒也又如此公之篤於同氣實有一片至誠之意
行乎其中可謂毫髮無憾者矣
記睦恤
公之舅氏文薈公素鮮兄弟家計日絀而外
王父母又年俱古稀亟於侍養公嘗慰舅氏曰
外祖父母生養死葬一切甥當任之舅勿慮也時
公薪俸尚薄内則顧家外則應世所費實巳
不貲故自奉極廉諸徔儉約不知者或以此相
譏而不知公之担負者重也舅氏有子名有齡
後由公送入軍事學校畢業洊升将校雖家
道日有起色而於舅家仍不時賙助無闕公德
配趙夫人之姪蓋臣蓋忠蓋勛一則充軍警各
差一則由士兵升至營長一則充華新農工銀行
行員皆二妥為之所又次配蔣夫人之兄家福
家壽或為校官或為縣長亦由公一力提挈而
至又次配韓夫人之弟樹棠桂棠均使之從事商
界各有所業因公之培植而成材者實繁有徒
在他人為難能在公為小節而誼篤懿親加人一
等此所由家傳而户頌也
記篤文
公有友人自强軍統領張公騰蛟昔年保定同
官也極相契合張公逝後以子天錫見託年才
七齡公憫其孤另無依認為義子豢養家中
異常愛護初為延師課讀継又送入陸軍學
校肄業嘗教天錫曰汝生長將門宜承先志
不可忘尚武精神也畢業後為之聘良家女以
為之室嗣隨公練習軍事得任参謀營長
處長等差而公之教養兼至期望彌切肫然
不啻所生嗟乎一生一死乃見交情自公有此舉
髙風義烈亦足以扶澆俗而勵世風矣
記興學
公自少在北洋武備學堂畢業後旋受項城之
知在京師模範團專心教練樹人在十數年之前
收效在十數年之後當時講武備者莫不震其
成績奉為凖繩不惟禁衛宣勞部下人才蔚起
出膺干城之選者幾遍天下其闗心教育久矣功成
歸来又在本鎮設立小學堂額曰振德專課鄉
里之無力讀書者延致名師以勤教育不收學費
以惠孤寒井里多一讀書識字之子弟即國家多
一明理守分之公民於是荒陬之地至今有絃誦
之聲皆公之貽也而公之教澤湛然與易水同新
矣
記施予
公治軍於外有年矣而對於桑梓之地刻刻不忘
每至年底無論收成豐歉必在本區五村一鎮積
糧施放一次此外如家有生產者則給與粮米等
物其有貧而物故者則施放棺木以免暴露凡此
皆立有規則派妥人專司其事戢戢有條歴數
十年施而無倦即四方有善舉亦莫不徔中捐
欵往往經畫事竣外間尚不知出公之助其心乎
樂善而不求人知尤晚丘所罕見也
記救濟
當九一八事變突起舉國騷然鄉隣紛紛逃避
以致流離溝壑十室九空公為之憫惻不已急
覓親信之人前往崔黄鎮一帶收容難民即
鳩集於公之宅內前後計收容千餘人每日供
給两餐及應用之物俾得相安遇有婚嫁及
期或婦人生育臨蓐者均派人代賃房屋為之
佈置一切直待戰事告終地方漸次恢復始各
遣之歸一方難民荷公德施公製匾額多方以
誌感頌於不忘焉
記家慶
自来積善者降祥有德者必壽公以不世出
之才兼備有四時之氣用能争烈韓彭抗
踪衛霍國安磐石壽比翼旂其鼎盛豈有
艾哉况公配趙夫人既黻聫輝次配蒋夫人
韓夫人亦珩璜著則一堂之上雍雍如也
又有子女八人有孫二人復能仰継弓裘克繩
祖武階前蘭桂繞膝承懽尤多天倫之樂自
茲以往舉所謂香山之社洛英之堂足以紀人
瑞而誇隹話者固不待卜鷄灼兆而可决其信
然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