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州志卷之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薊州志[道光]》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4112
颗粒名称: 薊州志卷之四
其他题名: 祀典志
分类号: K29
页数: 32
页码: 一至三十二
摘要: 本卷是《薊州志卷之四》的第四卷,記錄了薊州祀典志方面的情況。
关键词: 蓟州 县志 地方志

内容

薊州志卷之四
  知薊州事歸安沈銳重纂
  祀典志
  古人之制祭祀也凡有功德於民者莫不載列祀典歲時
  致祭所以報功德示有尊也
  國朝祀典所載禮儀制度廣博精詳下逮一邑一州亦得致
  其敬竭其誠以昭崇祀如壇墠之設則春祈秋報之禮彰
  焉學宫之立則釋奠釋菜之儀備焉他若群神廟貌則各
  隨其功德之大小而降殺其禮儀爲民上者固宜詳爲稽
  考至於荒村僻壤一廟一祠莅斯土者不當知廟之所以
  立神之所以祀乎志祀典
  秩祀
  至聖先師漢初始以太牢祀於
  闕里隋詔州縣立廟以春秋仲月釋奠唐初以
  孔子爲先聖顏子爲先師配享續以左邱明子夏等十二人配
  享開元二十七年謐
  孔子曰文宣王始以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
  季路子游子夏爲十哲曾參居十哲之次各爲坐像配享
  餘弟子從祀於廡宋祥符五年加封
  孔子爲至聖文宣王冕十二旒服九章廟門戟二十四枝封顏
  淵以下爲公曾參以下爲侯左邱明以下爲伯元豐七年
  復以孔伋孟軻韓愈從祀淳祐元年以周常國程顥程頤
  張載與朱熹並從祀景定二年以張栻吕祖謙從祀咸淳
  元年始以顏淵曾參孔伋孟軻四賢配享復進顓孫師於
  十哲列邵雍司馬光從祀元大德十一年加封
  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皇慶二年以許衡從祀至順元年加封
  顏淵兖國復聖公曾參脚國宗聖公孔伋沂國述聖公孟
  軻鄒國亞聖公以董仲舒從祀明洪武三年詔設木主樂
  舞用六佾遵豆各十久之塑像猶存謚號未改正統元年
  以胡安國蔡沈眞德秀吳澄從祀成化間樂加八佾籩豆
  用十二牲用熟宏治九年以楊時從祀嘉靖九年復申木
  主之制徹塑像去前代爵謚攺稱
  至聖先師孔子冠四配以復聖宗聖述聖亞聖十哲以下稱先
  賢某子異代從祀者稱先儒某子黜申黨公伯寮秦冉顏
  何戴聖荀況劉向賈遠馬融何休王肅王〓杜頊吳澄十
  四人改林放蘧瑗鄭眾盧植鄭元服虔范〓
  其鄉増后倉王通胡瑗歐陽修陸九淵五人從祀攺大
  殿曰
  先師廟戟門曰廟門籩豆各減其四樂用六佾隆慶五年及萬
  厯十三年以薛瑄胡居仁王守仁陳獻章四人從祀
  國朝順治二年定
  文廟謚號稱爲
  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每歲春秋二仲月上丁日致祭遣大
  臣一員行禮翰林院官二員分獻國子監官祭
  啟聖公於後殿各府州縣以正印官主祭教職分獻先一刻教
  官祭
  啟聖公康熙二十五年進先儒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邵
  雍爲先賢二十七年定
  文廟舞儀祭器每年春秋仲月丁日致祭國子監十籩十豆
  舞用六佾各州縣八籩八豆舞用六佾並樂器各項俱照
  會典遵行二十八年定
  文廟樂舞現用八數歌章四人樂生二十二人執麾一人引
  節一人舞生三十六人合計六十四人令各召募演習其
  典儀通贊仍令各學生員恪遵執事四十九年定武職陪
  祭
  文廟仍令正印官主祭五十四年以范仲淹從祀五十五年
  遷東廡朱熹於十哲之次配享雍正二年復林放蘧瑗秦
  冉顏何鄭康成范寗六人從祀増縣亶牧皮樂正子公都
  子萬章公孫丑諸葛亮尹焞魏了翁黄幹陳淳何基王柏
  趙復金履祥許謙陳滯羅欽順蔡清陸隴其二十人從祀
  乾隆三十年遷有若於十哲之次並朱熹爲十二哲
  皇上御極以來復増唐臣陸贄明臣劉宗周吕坤黄道周
  本朝孫奇逢湯斌六人從祀
  廟祀規制
  月墀高四尺廣七丈七尺陛三出五級中爲神路月墀下西
  南隅設瘞坎甃砌深三尺廣三尺
  先師殿正位南面供奉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牌高七尺二寸廣四尺厚一寸二分座
  高一尺二寸廣四尺五寸硃地金書臺高三尺五寸廣一
  丈三尺堂高一丈二尺
  東配西向安設
  復聖顏子名回字子淵魯人
  述聖子思子名伋字子思伯魚子
  西配東向安設
  宗聖曾子名參字子興魯人
  亞聖孟子名〓
  兩配神牌俱髙三尺六寸廣九寸厚一寸座高七寸廣
  一尺三寸赤地金書臺高三尺四寸廣一丈堂髙九尺
  東序西向安設
  先賢
  閔子損字子騫魯人
  冉子雍字仲弓魯人
  端木子賜字子貢衛人
  仲子由字子魯衛人
  卜子商字子夏衛人
  有子若字子若魯人
  西序東向安設
  先賢
  冉子耕字伯牛魯人
  宰子予字子我魯人
  冉子求字子有魯人
  言子偃字子游吳人
  顓孫子師字子張陳人
  朱子熹字元晦婺源人謚文
  兩哲神牌俱高三尺四寸廣六寸厚一寸座窩四寸五
  分廣一尺二寸赤地金書臺高三尺四寸期二丈堂高
  七尺七寸
  東廡西向安設
  先賢
  蘧子瑗字伯玉衛人
  澹臺子滅明字子羽魯人
  原子憲字子思魯人
  南宫子適字子容魯人
  商子瞿字子木魯人
  漆雕子開字子若魯人
  司馬子耕字伯牛宋人
  梁子鱣字子魚齊人
  冉子孺字子魯魯人
  伯子虔字子析魯人
  冉子季字子產魯人
  漆雕子徒父字子有魯人
  漆雕子哆字子斂魯人
  公西子赤字子華魯人
  任子不齊字子選楚人
  公良子孺字子正陳人
  公肩子定字子仲晉人
  鄡子單字子家衞人
  罕父子黑字子索魯人
  榮子旗字子旗魯人
  左人子郢字子行魯人
  鄭子國字子徒魯人
  厚子亢字子枕魯人
  廉子潔字子庸魯人
  叔仲子噲字子期魯人
  公西子輿如字子尚魯人
  邽子巽字子斂魯人
  陳子亢字子禽陳人
  琴子張一名牢字子開衛人
  步舒子桀字子車齊人
  秦子非字子之魯人
  顏子噲字子聲魯人
  顏子何字冉魯人
  縣子亶字子象
  樂正子克
  萬子章
  周子敦頤字茂叔道州人謚元
  程子顥字伯純河南人謚純
  邵子雍字堯夫河南人謚康節
  先儒
  公羊氏高齊人
  伏氏勝字子賤濟南人
  董氏仲舒字寬夫廣川人
  后氏蒼字近君東海鄭人
  杜氏子春字時元河南緱氏人
  諸葛氏亮字孔明瑯琊人
  王氏通字仲淹龍門人
  陸氏贄字敬舆嘉興人謚宣
  范氏仲淹字希文吳縣人謚文正
  歐陽氏修字永叔廬陵人謚文忠
  楊氏時字中立將樂人
  羅氏從彥字仲素劍南人謚文質
  李氏侗字愿延平人謚文靖
  吕氏祖謙字伯恭金華人謚文亮
  蔡氏沈字仲黙建陽人謐文正
  陳氏淳字安卿龍溪人
  魏氏了翁字華甫功州人
  王氏柏字魯齋金華人
  趙氏復字仁甫德安人
  許氏謙字白雲金華人
  吳氏澄字幼清臨川人
  胡氏居仁字叔心餘干人
  王氏守仁字伯安餘姚人謚文成
  羅氏欽順字允昇泰和人
  黄氏道周字漳浦人謚忠端
  湯氏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謚文正
  西廡東向安設
  先賢
  林子放魯人
  宓子不齊字子賤魯人
  公冶子長字子長魯人
  公晢子哀字季沈齊人
  高子柴字子羔齊人
  樊子須字子遲魯人
  商子澤字子秀魯人
  巫馬子施字子期陳人
  顏子辛字子柳魯人
  曹子卹字子循魯人
  公孫子龍字子若楚人
  秦子商字子丕魯人
  顏子高字子驕魯人
  壤駟子赤字子從秦人
  石子作蜀字子明秦人
  公夏子首字子乘魯人
  后子處字子里齊人
  奚容子藏字子皙魯人
  顏子祖字子襄魯人
  句子井疆字子彊衛人
  秦子祖字子南秦人
  縣子成字子棋魯人
  公祖子句兹字子之魯人
  燕子伋字子思魯人
  樂子欬字子聲秦人
  狄子黑字皙之衞人
  孔子忠字子茂聖兄伯皮子
  公西子藏字子尚魯人
  顏子之僕字子叔魯人
  施子之常字子常魯人
  申子棖字子周魯人
  左子邱明魯人
  秦子冉字開蔡人
  牧子皮力牧之後
  公都子
  公孫子丑齊人
  張子載字子厚郿縣人謚明
  程子頤字正叔河南人謚正
  先儒
  穀梁氏赤字元始魯人
  高堂氏生字伯漢魯人
  孔氏安圓字子國至聖先師十一世孫
  毛氏萇趙人
  鄭氏康成高密人
  范氏甯字武子鄢陵人
  韓氏愈字退之鄧州人謚文
  胡氏瑷字翼之海陵人謚文昭
  司馬氏光字君實夏縣人謚文正
  尹氏焞字彦明洛陽人
  胡氏安國字康侯崇安人謚文定
  張氏栻字敬夫緜竹人謚宣
  陸氏九淵字子静金谿人謚文定
  黄氏幹字直卿閩人
  眞氏德秀字希元浦城人謚文忠
  何氏基字子泰金華人
  陳氏澔字可大南康人
  金氏履祥字吉夫蘭陵人
  許氏衡字仲平河內人謚文正
  薛氏瑄字德温河津人謚文清
  陳氏憲章字公輔新㑹人
  蔡氏清字介夫晉江人
  吕氏坤字惺吾寧陵人
  劉氏宗周字山陰人
  孫氏奇逢字蘇門直隸容城人
  陸氏隴其字稼書平湖人謚清獻
  兩廡神牌俱高一尺九寸廣四寸厚五分座高二寸二
  分廣七寸五分紫地青書臺高三尺二寸廣十丈一尺
  陳設
  正位南面一案正獻官行三獻禮
  祝版一帛一爵三血豆一
  牛一羊一豕一登一
  鉶二簋二簋二籩十
  豆十鐙二尊一勺疏布飃鑪一
  四配位癡西各二案正獻官行三獻禮
  每案帛一爵三羊一
  豕一鉶二簠二簋二
  籩八豆八鐙二尊一
  鑪一
  十二哲位東西各一案分獻官行一獻禮
  每案帛一爵三羊一
  豕一鉶各一簠一簋一
  籩四豆四尊一鑪一
  兩廡東西各先賢二儒一案羊豕同俎分獻官行獻禮
  每案帛一爵三羊一
  豕一簠一簋一籩四
  豆四鐙二尊三同坫鑪一
  正殿樂舞生共六十四名
  歌章
  迎神樂奏咸和之曲
  大哉宣聖道德尊崇維持王化斯民是宗
  典祀有常精純並隆神其來格於昭聖容
  酋奠帛樂奏寧和之曲
  自生民來誰底其盛維師神明度越前聖
  粢帛具成禮容斯稱黍稷非馨惟神之聽
  初獻樂奏安和之曲
  大哉聖師實天生德作樂以崇時祀無斁
  清酤維馨嘉牲孔碩薦羞神明庶幾昭格
  亞獻樂奏景和之曲
  百王宗師生民物軌瞻之洋洋神其寧止
  酌彼金罍惟清且旨登獻惟三於嘻成禮
  終獻樂奏景和之曲
  曲同亞獻
  撤饌樂奏宣和之曲
  牲象在前籩豆在列以享以薦既芬既〓
  禮成樂備人和神悦祭則受福率遵無越
  送神樂奏祥和之曲
  有嚴學宫四方來崇恪恭祀事威儀雝雝
  歆兹惟馨神馭還復明禋斯畢咸膺百福
  望瘞樂奏祥和之曲
  曲同送神
  樂舞生六十四人備用八人共計七十二人於俊秀中考選
  由提調轉詳學臣服色並同生員乾隆八年奉行
  文廟春季樂章夾鐘爲宫倍應鐘起調
  迎神咸平
  大哉孔子先覺先〓
  與天地參萬世之師
  祥徵麟紱韻答金經
  日月旣揭乾坤清夷
  初獻寧平
  予懷明德玉振金聲
  生民未有展也大成
  俎豆千古春秋上丁
  清酒旣載其香始升
  亞獻安平
  式禮莫愆升堂再獻
  響協鼗鏞誠孚罍甗
  肅肅雍雍譽髦斯彦
  禮陶樂淑相觀而善
  終獻景平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皮弁祭菜於論思樂
  惟天牖民惟聖時若
  𢑴倫攸敘至今木鐸
  撤饌咸平
  先師有言祭則受福
  四海黌宮疇敢不肅
  祀成告撤毋疏毋凟
  樂所自生中原有菽
  送神咸平
  鳧繹峩峩洙泗洋洋
  景行行止流澤無疆
  聿昭祀事祀事孔明
  化我蒸民育我膠庠
  文廟秋季樂章南呂爲宮仲呂起調
  迎神咸平
  大哉孔子先覺先知
  與天地參萬世之師
  祥徵麟紱韻答金絲
  日月旣揭乾坤清夷
  初獻寧平
  予懷明德玉振金聲
  生民未有展也大成
  俎豆千秋春秋上丁
  清酒既載其香始升
  亞獻安平
  式禮莫愆升堂再獻
  響協鼗鏞誠孚礨甗
  肅肅雍雍譽髦斯彥
  禮陶樂淑相觀而善
  終獻景平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皮弁祭菜於論思樂
  惟天牖民惟聖時若
  𢑴倫攸敘至今木鐸
  撤饌咸平
  先師有言祭則受福
  四海黌宮疇敢不肅
  禮成告撤毋疏毋瀆
  樂所自生中原有菽
  送神咸平
  鳧繹峩峩洙泗洋洋
  景行行止流澤無疆
  聿昭祀事祀事孔明
  化我蒸民育我膠庠
  啟聖王明嘉靖九年建祠致祭
  啟聖公孔氏又以顏曾思孟配享
  先聖坐堂上而顏無繇曾點孔繼孟激皆坐廡下崇子抑父非
  禮也議以顏曾孔孟四氏從兩廡遷主並配享
  啟聖公以程珦朱松蔡元定從祀萬厯二十三年以周輔成從
  國朝雍正二年以張迪從祀先於雍正元年奉
  㫖加封孔氏五代政建
  崇聖祠合祭
  祭規
  正位南面供奉
  肇聖王木金公
  裕聖王祈父公
  詒聖王防叔公
  昌聖王伯夏公
  啟聖王叔梁公
  神牌俱高三尺四寸廣九寸五分三八分座高六寸
  五分廣一尺四寸硃地金書臺高三尺四寸堂高九
  尺三寸每年春秋致祭學官先一刻服朝祭服行禮
  配位
  東配西向
  先賢顏氏無繇字季路復聖顏子父
  先賢孔氏鯉字伯魚述聖子思子父
  西配東向
  先賢曾氏點字子哲宗聖曾子父
  先賢孟孫激字公宜魯公族孟孫之後亞聖孟子父
  四配神牌俱高二尺二寸廣六寸厚六分座高三寸
  廣一尺赤地金書臺高三尺五寸堂高六尺四寸
  東廡西向安設
  先儒周氏輔成字先賢周子父
  先儒張氏迪字先賢張子父
  先儒蔡氏元定字季通建陽人先儒蔡子父
  西廡東向安設
  先儒程氏珦字先賢二程子父
  先儒朱氏松字喬年先賢朱子父
  神牌座臺尺寸俱與四配同
  陳設
  正位南面五案分獻官先一刻祭
  祝板一帛五爵五血豆一
  羊一豕一鉶二簠二
  簋二籩八豆八鐙二
  尊一鑪一
  配位東西各一案羊豕同俎每案
  帛二爵三羊一豕一
  鉶一簠一簋一邊四
  豆四鐙二尊一鑪一
  從祀東西各一案羊豕同俎每案
  帛一爵三羊一豕一
  簠一簋一邊四豆四
  鐙二尊一鑪一
  名宦祠
  木主高一尺九寸廣四寸五分厚五分座高二寸二
  分廣七寸五分綠地青書臺高二尺五寸統長三十
  鄉賢祠
  主座臺與名宦祠同
  每歲春秋祭
  文廟畢祭之祭品帛一爵三簠一簋一籩二豆二羊一豕一
  鐙二尊一鑪一地方官行三獻一跪三叩首禮
  忠義祠
  木主高一尺九寸廣四寸五分厚五分座髙二寸二
  分廣七寸五分緣地青書甍高二尺二寸藏長三丈
  每歲春秋丁祭日後二日祭之祭品爵三饅首二槃飯一
  盂鵝鴨鷄魚肉五器羊一豕一鐙二香槃一地方官行三
  獻一跪三叩首禮
  節孝祠
  每歲春秋丁祭日後二曰祭之祭品爵三飯一盂饌五器
  饅首二槃羊一豕一鐙二香槃一地方官行三獻一跪三
  叩首禮
  關帝明制祀
  關聖於鷄鳴山每逢四孟及歲暮遣府官致祭五月十三日以
  關聖生辰又遣太常寺致祭稱漢前將軍漢壽亭侯我
  朝順治九年
  勅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各府州縣以春秋仲月上戊日及五月
  十三日致祭雍正三年復増封三代祀於後殿雍正五年
  奉
  勅加享祀以太牢地方官行三献三跪九叩首禮
  文昌周禮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天子祀司民司祿諸侯以下
  祀司命文昌第四星也月令季冬之月畢祀天之神祇鄭
  康成謂司中司命與焉蓋文昌之祀久矣貌而象之號爲
  帝君則道家之說也或謂六月之詩云張仲孝友帝君姓
  諱已載葩經未知確否唐宋以來厯加
  聖號嘉慶六年奉
  㫖祀以太牢仲春定於二月初三日致祭仲秋擇日致祭並追祀
  三代禮儀一如
  關帝
  風雲雷雨山川城隍壇每歲仲春仲秋上戊日致祭考唐虞
  望祀山川周禮有風師雨師之祀三代以下漢以丙戌日
  祀風師於戌地以巳丑日祀雨師於丑地唐詔祀雷同壇
  宋兆風師於西郊祀以立春後丑日兆雨師於南郊祀以
  立夏後申日又以雷師從雨師之位獨雲無祀亦與山川
  不一祀至明洪武元年令府州縣祀山川明年令有司以
  風雲雷雨爲一壇祭於城南六年令以風雲雷雨山川之
  神合爲一壇各以城僻合祭之
  按靈壽志載成皇三秋二祭則於壇朔望行香則於
  廟亦於彼於此之意歟自洪武元年加以封爵府曰
  公州曰侯縣曰伯三年又詔革去止稱曰某府某州
  某縣城隍之神至舊志載八月十八日誕辰似近附
  㑹也
  社稷壇每歲仲春仲秋上戊日致祭考古之社稷皆有配位
  漢唐諸儒謂以勾龍后稷爲配而又以爲非明洪武十一
  年詔定王府社稷無配位惟京師太社稷有配位州縣皆
  無
  先農壇於雍正七年
  勅令府州縣每歲仲春亥日行耕藉禮以比古之大夫凡以習稼
  穡之艱難崇鬼神之禋祀也
  厲壇祭法王有厲壇諸侯有公爲大夫有族厲自三代後或
  棄不用明洪武三年令京都王國府州縣各立厲壇於城
  北每歲淸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日祭無祀鬼於壇
  國朝因之其亦子產所謂鬼有所歸乃不爲厲之意也
  城隍每歲仲春仲秋上戊日祭祀與巳見風雲雷雨山川城
  隍壇條下矣
  奎星每歲春秋二仲月祀
  文廟畢祭之我
  朝康熙二年定如明制
  八蜡廟仲春仲秋上戊日致祭近又於八蜡之外添設劉猛
  將軍位劉猛將軍者名承忠元未吳川人以劍逐蝗盡殛
  死雍正二年總督李維鈞奏請立祠致祭故附於八蜡並
  於春秋戊日祭之
  按祀典之制有合天下州縣同此祭者壇覺之設上丁
  之祭是也有同此祭而異其主者名宦鄉賢昭忠貞節
  是也亦有異其主而并異其名或祭或不祭者古來先
  聖先賢名臣大將或生于是而有祠或官于是而有祠
  要皆崇德報功之意是編先列
  先師祀典所以明人倫敦教化也祀品樂章記之不憚其煩者
  敬學之意也繼以名宦鄉賢連類及之也至于祭典之
  大者則
  文昌
  關帝民事之重者則壇覺之設其他
  奎樓
  厲壇秩至祀之不可缺耳
  羣祀
  馬神考周禮校人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社冬祭馬步
  註云馬祖天駟先牧始養馬者馬社始乘馬者馬步神爲
  災害馬者今概曰馬神所在廐牧皆於春秋仲月上戊日
  祭之
  火神厯代與羣星共祀獨郊祀六典唐太宗祀赤帝熒惑於
  南方三辰七宿從祀宋修太火祠以三月九日祀之明以
  六月二十三日祀火德星君今因之
  藥王廟元時令天下通祀伏羲神農黄帝以黃帝臣俞附以
  下十人載於醫書者從祀兩廡明㑹典載洪武四年罷天
  下府州縣祀三皇嘉靖間太醫院廟成以僦貸季以下十
  三人從祀東廡以華陀以下十四人從祀西廡我
  朝順治三年定每年春秋二仲月上甲日致祭俗以四月二
  十八日爲藥王誕辰賽㑹祈禱者甚衆
  龍王廟向以六月十三日爲誕辰士人咸祀之茲因廟廢而
  典亦缺
  天齊廟三月二十八日爲誕辰士民羣集拈香者甚衆
  財神九月十七日誕辰
  土地仲春仲秋上戊日致祭于州署東專祠以十一月初七
  日爲誕辰
  倉神正月二十五日誕辰
  獄神十一月十五日誕辰
  庫神每歲仲春仲秋開徵先一日祭
  按古人凡有功德于民者皆祀下逮羣臣百姓亦得致
  其誠敬此盛祀之所由始乎火神藥王皆與生民相關
  係他如水旱之災所宜備焉則壇場之外有龍神也倉
  箱之積所宜計焉則入驚之外有倉神也維東嶽非州
  縣所宜立而世俗謂東嶽掌人生壽數則民間立廟致
  祭求福祈年亦所不禁且似所祭之神亦自另有神也
  禮儀
  朝賀
  恭逢
  皇太后聖壽
  皇上萬壽
  皇后千秋元旦令節尔冬至令節各先期進
  表至期闔屬文武官員齊集獨樂寺行三跪九叩禮今進
  表之條奉裁禮儀如故
  開讀
  制詔
  到日知州率僚屬紳耆出郭跪迎
  龍亭供奉鼓樂儀仗前導至州署行三跪九叩禮開讀畢望
  闕謝
  恩行三跪九叩禮禮畢遍行曉諭
  鞭春
  於立春前一日知州率僚屬迎春於東郊至春牛芒神前
  行五揖四拜禮立春日黎明於芒神前行禮畢隨各執綵
  鞭鞭春牛三匝畢而散
  日月蝕
  知州率僚屬及僧道等於大堂前擊鼓鳴鑼救護初虧行
  五揖四拜禮食甚馳走三遍生光又走三遍復圓行禮如
  初而散
  鄉飲酒
  定例於正月望十月朔在明倫堂舉行以知州爲主以以
  禮致仕鄉紳爲大賔以年高有德士人爲介賔以年高淳
  篤鄉民爲耆賔以學正訓導爲司正司訓位於主官之右
  僚屬位於簷下以廩膳生員讀誥以老成生員贊禮正北
  設香案懸
  誥命揚觶文考鐘伐鼓讀誥律畢司正揚觶主官告奠奏樂升
  歌考鐘伐鼓樂奏南陔白華詩歌鹿鳴之三樂奏由儀詩
  歌南山之三樂奏由庚詩歌菁莪之三畢樂奏關睢鵲巢
  又奏葛覃采蘩又奏卷耳采蘋畢賓主皆望
  闕謝
  恩行三跪九叩禮畢鼓樂送賔而散
  朔望行香
  每月朔望知州率僚屬先詣
  文廟行香畢至明倫堂宣講
  至論講書後詣
  關帝廟
  文昌廟
  城隍廟
  土地廟
  馬神廟
  獄神廟各廟行香
  按禮儀悉遵會典所定似亦天下州縣無不如此然不
  可因儀節皆同而缺載焉且朝會之制臣子之所以得
  展其誠敬者實在于是故另列爲一編

知识出处

薊州志[道光]

《薊州志[道光]》

[道光]蓟州志,十卷首一卷,(清)沈銳纂修。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详细记录了本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沈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薊州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廟祀規制
相关专题
羣祀
相关专题
禮儀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祀典志前言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