禨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修寧河縣志[光緒]》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3864
颗粒名称: 禨祥
分类号: K29
页数: 9
页码: 五至九
摘要: 這部分是《光緒重修寧河縣志》第十六卷中介紹寧河縣禨祥情況的卷目。
关键词: 禨祥 县志 地方志

内容

禨祥
  金
  至甯元年八月癸巳海水不潮寶坻鹽司瞿虧課致
  禱無應九月丙午宣宗卽位乃潮
  元
  至正元年二月饑賑米兩月
  十九年蝗食禾稼所至蔽道人不能行八人屋室乃
  大饑
  二十九年大饑發通州河西務粟賑之
  延祐一年七月大水按至治元年泰定二年皆有水
  災
  泰定三年十月大風雹折木傷稼
  至順三年八月饑
  明
  宏治二年大水饑六年鬼兵動潞河以東村落居民
  奔駭渡河多溺死者
  正德七年黑𤯝見民間男女多被抓傷夜則鳴鐘伐
  鼓以防之月餘乃息
  嘉靖二十五年大水無禾
  三十二年大水饑
  三十九年蝗食麥禾殆盡
  崇禎十三年大水無禾
  十四年旱飛蝗蔽空邑令𣾰園捕蝗三十石民之饑
  者食之
  國朝
  順治八年原隰者登大有年
  九年十年連大水奉
  旨發庫遣大臣賑濟
  十一年大水奉
  旨發庫賑濟
  康熙十八年秋禾大稔
  二十九年大水
  詔發庫賑之并免租
  三十二年大水
  詔盡免今年租
  五十二年水逢
  聖祖仁皇帝萬壽肆赦賑饑蠲賦民忘其災
  雍正二年大水
  世宗憲皇帝遣官查賑
  三年復水發太倉米賑濟自十月起至明年三月止
  全活以億萬計
  八年八月地震是年大稔
  十一年永發粟賑八百一十五莊
  乾隆二年大水
  詔有司賑濟
  五年水賑如前
  八年五月大暑人多暍死
  上命地方官設水厰施藥以濟
  九年夏久不雨
  上䖍禱甘霖大沛是秋有年
  十五年水有賑
  二十六七年水有賑來春加賑
  三十三年水有賑
  三十五六年水八月亟賑十月大賑來春加賑
  三十九年秋旱有賑來春加賑
  咸豐元年正月初七日曬雙珥
  咸豐元年四月中旬日紅紫色置一淨水盆望之
  有一白日岀日上下或竟掩日光照地皆紅黄色
  市月後始復舊
  咸豐元年七月十五日夜星南走如箭二時許乃止
  咸豐二年九月二十六日立冬夜五更時雷震非時
  而發地脉不藏次年自秋至冬大水無氷
  咸豐三年夏月晦夜一星見於南維光茫四射花樹
  皆有影朗如月轉𣊬星墜但見白氣一縷自上而下
  宛若繩直
  同治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大風飛沙走石晝如晦掀
  壞房屋無算人畜有隨風次至海中者三日夜乃止
  同治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大雨如注二十三日夜尤
  甚二十四日始晴平地水深五六尺房屋倒壞極多
  壓死人六七名
  同治七年九月十五日未時天朗氣淸忽聞如轟雷
  聲自南起火光遍地仰見五彩祥雲向東北漫散中
  有鼓樂聲移時乃止
  論曰慎竈言天水火妄訊以二子之精亦有時而失
  天道之遠如此耶然漢志有云政失於此則變見於
  彼猶景之象形響之應聲自然之符則又未嘗遠也
  若郅隆之世災轉為祥由補救得宜德有以勝之耳
  書曰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災祥在德此其故可
  思矣

知识出处

重修寧河縣志[光緒]

《重修寧河縣志[光緒]》

[光绪]宁河县志十六卷,作者清丁符九修,清談松林纂。是关于宁河县的一本地方志。现存有清光緒六年刻本。

阅读

相关地名

寧河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