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修寧河縣志[光緒]》 古籍
唯一号: 020020020230013855
颗粒名称: 風俗
分类号: K29
页数: 10
页码: 一至六
摘要: 這部分是《光緒重修寧河縣志》第十五卷中輯錄關於寧河縣風俗的卷目。
关键词: 地方志 县志 风俗

内容

知縣洪肇楙適軍糧城失路見一樵者遣役間之掖
  至輿前公問曰此何地名曰不知爾住何莊曰不知
  爾何姓名亦曰不知蚩蚩木立公笑而釋之去數武
  復竚望而笑公歎曰甚哉甯民之淳也其不見官吏
  也久矣宜其始則茫茫然驚繼則嘻嘻然樂也今則
  知識漸啟矣然其君子自愛而多迂其小人自謀而
  耐苦卽間有爭競者亦不敢以公門為捷徑云
  按史公言文帝時人民樂業因其欲然能不擾亂
  故百姓遂安游敖嬉戲如小兒狀而范史載劉寵
  為會稽太守狗不夜吠民不見吏龐睂皓髪之老
  未嘗識郡朝史之所稱豈不懿哉若夫役繁訟多
  終嵗之勤半在官府雖欲其愚不可得矣君子以
  是知民俗之厚也故亟登之以為風俗之始
  士尚樸實知亷隅其父兄子弟相授受師友相切劘
  一以經書為本業無作輟無營求雖困頓挫折終不
  以奪其志城鄉遠近皆重讀書風晨月夕每過輒聞
  商甯邑統分縣前後總無大商所有一二開典者來
  自山右與隣近之左右縣耳市有常期列肆中祗布
  米魚蝦萊蔬之類其他紬紈珍饈衣履器玩及零星
  雜物未嘗見也居民婚嫁諸禮需備物者必過天津
  求之矣
  女耕種之區親饁餉佐耘耔率以為常堿薄下濕地
  晝取茅夜索綯不減豳風景象邇更勤於紡績司中
  饋畢聚家之老幼姑率其婦母督其女篝燈相對星
  月横斜猶軋軋紡車聲達户外也
  冠成章則加帽古三加禮俗以昏禮該之
  昏合兩姓先用媒妁問名已定男家為女納徵具啟
  一通用名帖備羊酒謂之訂盟女家依次囘覆謂之
  允盟此後男家用首飾紬帛等項為女行聘謂之納
  幣亦有用財禮布疋代幣者將娶先擇吉日具帖送
  女家謂之請期娶先一日又為女送冠帶謂之催粧
  女家亦送粧奩等物謂之鋪牀臨期男請伴郎轎馬
  鼓吹陪新郎至女家升堂再拜御輪授綏謂之迎親
  亦有從簡者或用轎或用車迎女至門男以彩巾引
  八卽日行合𢀿禮共筵交觶三朝廟見拜先祖拜舅
  姑及伯長等輩謂之拜三或入朝或雙九女家邀婿
  併女到舍欵洽謂之囘門至鄉村陋習相沿間有同
  姓聯姻者實非禮也
  喪臨殁遷寢焚冥器等物拜送門外名曰送行入室
  號泣擗踊逾日送路備燈籠火炬製引鬼牌詣城隍
  廟鄉間詣士地廟凡親友男女俱隨接引來家哭拜
  不一三日成殮按七致祭以通遠親未弔者營葬用
  丹旌彩翣冥器蒭靈各隨其家之貧富以為豐儉幸
  不至有停櫃之弊然居之近水者往往于河濱浮厝
  經歴嵗久多被淹没暴露余每見為之惻然因岀示
  嚴禁諄切曉諭其風蓋可少變云告示附錄
  為曉諭事照得死者之兆域卽生人之居室故葬營善地義原取夫歸士之安置諸水濱情何殊夫委壑之忍甯河地處低窪邑無山阜但其中高原
  爽塏之區所在皆有本縣蒞任以來廵歴所至每見河灘窪地墳塜纍纍水冲坍卸暴棺露骨揆其
  由來或緣無力之家憚於遠覔高坡就近苟且安葬迨後習以為常恬不知怪不思古人厚其棺槨
  加之封樹無非欲以計久遠妥幽室耳今乃棄之河千任其汨没行路為之酸心爾等能無泚額况當春秋展拜人人坵墓依然爾等遺骸莫辨死者
  有知甯不悲愴於泉壤耶合亟岀示曉論為此示仰縣屬居民人等知悉嗣後遇有營葬務擇高原
  深埋崇築毋得仍沿陋俗致被冲坍所有從前安葬河灘窪地亦須亟為謀遷以免後來淹没其暴
  露骸殖爾等附近居民並鄉保人等更當設法埋掩勿使枯骨漂流本縣為人心風俗起見不惜諄
  切訓諭爾等各宜猛悔前非母違特示
  祭淸明節祭掃先塋懸掛紙放起花奠於墓所比户
  皆然囘集家廟廣設几筵合族會食歡洽竟日亦有
  取次分門在家會飲者七月十五日獻麻谷十月一
  日送寒衣年終除夕新節元㫜懸像設供家家致祭
  遇祖先忌日請主在堂具牲醴舉家拜奠三年服関
  肅儐相備獻儀祝告先靈易凶從吉不煩不怠猶有
  古風
  論曰班固有言民函五常之性繫水土之風氣故謂
  之風好惡取舍動静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
  而四民者又風俗之本也故學以居位闢土殖穀作
  巧成器通貨鬻財各有其業而風俗正矣甯邑故燕
  分地昔人謂其民雕悍少慮此綂舉全燕就當時所
  見而言之非篤論也跡其崇節儉省繁飾喪紀得其
  哀祭祀得其敬非其俗之近古者乎若蠶桑為經國
  之大務北人不習委於地鹵以故尠此大利然紡績
  之利亦其次也漢食貨志云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
  後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是則衣食之源風化
  之本舍此何以哉

知识出处

重修寧河縣志[光緒]

《重修寧河縣志[光緒]》

[光绪]宁河县志十六卷,作者清丁符九修,清談松林纂。是关于宁河县的一本地方志。现存有清光緒六年刻本。

阅读

相关地名

寧河縣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