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酒泉” 相关
共 4616 条 302 / 308
451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药物
13. 紫苏: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茎方形,带紫色,上部被有带紫色的长柔毛,叶对生,卵形或园形,两面或背面带紫色,夏季开红或淡红花,我市各地都种植。中医学上以地上部分入药,茎、叶称紫苏,老茎称苏梗,果实称苏子,紫苏性温,味辛,.功能发表散寒,...
451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药物
14. 苍耳:菊科.~年生粗壮章本,叶有长柄,叶片宽三角形,边缘有缺刻和不规则的粗锯齿,春夏开花,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果实倒卵形,有剌,我市各地都有,茎皮可取纤维,植株可制农药,果实称“苍耳子",可提工业用脂肪油,但果实和嫩苗都有毒,不可...
451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药物
15. 芦根: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粗壮茎,•叶片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夏秋开花,园锥花序,多年长在池沼、河岸上,根状茎在中医学上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胃火,除肺热,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痛等症.
451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药物
16.薄荷: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方形被有微柔毛,单叶对生,卵形或长园形,有腺点,秋季开唇形花,轮生于叶腋,性喜温暖,干燥,根耐寒。中医学上以茎叶入药,性凉,味辛,功能解表,散风热,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皮肤瘾疹等症。
452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药物
17.芍药:毛芨科,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地下有园柱形或纺锤形块根,二回三出复叶,初夏开花,与牡丹相似,我市城乡都栽培,块根入药,块根掘出刮去外皮加工而成的叫“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功能调肝脾,和营血,主治血虚腹痛、肋痛、痢疾、月...
452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药物
18.车前:俗名猪尾巴鞭子、猪耳朵叶子。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有须状根,叶丛生,广卵形或长椭园形,有长柄,穗状花序,由叶丛中央出生,夏秋开花,我市各地普遍野生,种子可榨油,全草可作猪饲料。中医学上以种子和全草入药,性寒,味甘,功能利水通淋,清...
452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药物
19.木贼:俗名“节节草”。木贼科,多年生直立草本。茎具节与节间,节间中空,地下茎棕褐色,横卧土中,地上茎绿色,具纵列的沟和脊,表面粗糙,富硅质,通常不分枝,叶成鞘状,紧包节上,顶部及茎部各有一黑圈,鞘片上的齿极易脱落。枝端产生毛笔头状抱子...
452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药物
20. 篦麻:大戟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被蜡粉,通常呈绿色或青丕、紫红色,茎园形,中空,有分枝,叶大互生,掌状分裂,园链花序,花单形无瓣,雌花着生在花序上部,花柱淡红色,雄花在下部,呈淡黄色,购果,有剌或无刺,种子椭园形,种皮...
452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药物
21. 茨藜:藻藜科,一年生草本,茎平卧有毛,偶数羽状复叶,一大一小,交互对生,夏季开花,花单生于叶腋,黄色,果实分为五个分果,被剌。我市各地都生长。中医学上以干燥果实入药,性温,味苦,功能舒肝,祛风.明目,主治头痛眩晕,目赤多泪,全身瘙...
452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药物
22. 荆芥: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有强烈香气,茎直立,具四棱,叶对生,茎基部的叶羽状分五裂,中部的叶三裂,裂片披针形,上部的叶线形,夏季开花,花唇形,淡红紫色,簇生叶腋或顶生成穗状花序,各地野生或栽培,全草可提取芳香油。中医学上以带花穗的...
452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药物
23. 牛蒡子:菊科,二年生大型草本,根肉质,叶广卵形至心脏形,背面密生白毛。头状花序簇生,夏秋开花,全部为管状花,紫红色,瘦果长椭园形或倒卵形,先端有刺花一束,我市各地野生或栽培。中医学上以种子入药,性平,味辛,功能散风热,宣肺气,消肿毒...
452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民俗
旧历腊月二十三日为“灶神节“。当天,家庭主妇烙成“灶干粮”(形如小月饼),天黑时献于灶神前(亦称灶王爷。条件好的人家还杀鸡献供)’然后将旧灶神像取下,换上新请来的灶神像(即买来的,尊称为“请”),并将旧灶神像放在厨房灶前焚化,在锅头(土炉灶...
452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民俗
腊月二十三日后即进入大年的准备阶段,而头一件事即是大扫除,俗称“扫房"。由于过去农村缺乏经常的卫生习惯,平日农活又忙,很少做大扫除。为此,这时全家动员,翻箱倒柜,大搞卫生。这一良好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452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民俗
腊月三十日前几天,各家男性不论大小均要剃发(剃光头),”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过去农村条件差,发长刀钝,小孩剃头时往往疼的毗牙裂嘴,叫哭连天,头皮常被剃破出现血口。由于将要过年,只得忍痛。挨刀”。这一卫生习惯至今依然沿...
453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民俗
旧时腊月三十,家家门上除贴春联外,还在街门外边加贴“出门见喜”、“迎喜接福”的短联,也叫做报春的“报条"。在住房炕墙上贴“身体安康”、“福寿康宁“、”身卧福地“;在粮仓上贴“五谷丰登”、“米谷满仓”;在米面柜及油缸醋坛上贴“米山面岭”、"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