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辅广” 相关
共 241 条 5 / 17
6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是探究事物道理的事情,现在需要一段一段地仔细体会。
6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人读书不能一味地抢进度,否则最终会一无所获。
6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就像梳理蓬乱的头发。梳理头发必须逐条梳理,梳到根根直顺;读书必须逐字逐句理解领会,做到每一句都能透彻明白。
6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屏山学堂读书。有一天,他与几个学生同行,登上一处高台,见台上杂草丛生,就命令几个士兵除草。他把台子划成四片,每个士兵分得一片。有一个士兵,除草都是连根拔去,他除的还不是很多,而其他地方已经把活干完了。先生去看了那个没除完草的士兵,然后...
6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有人问:“看先生的注解,能大体上读懂原文的意思,但做不到完全理解。”先生说:“只要继续看得熟悉。”又说:“要把经典原文看得滚瓜烂熟,其中的意思自然一天天理解了。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就把它记下来,过段时间再拿出来看。”
6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论语》这本书,越看越觉得有滋味。如果泛泛去读,虽然也能说得过去,但恐怕谈不上有益身心。凡是读文字,要了解古人用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比如前辈写文章,一篇之中需要看他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杜甫诗中说:“更觉良工心独苦。”绘画也如此,一般人看画只...
6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前没有理解领会《孟子》,是因为它每一章都很长,所以这样读。后来才发现,它的每一章虽然都很长,但主体意旨首尾贯穿,熟读之后其中滋味自然就显示出来。
6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现在的学者看文字,往往不熟练,又怎么能做到贯通?张载先生说:“读书一定要能背诵。精神集中的时候通常发生在半夜,或静坐的时候。不记住,就谈不上思考。”
6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潘时举说:“我因为资质鲁钝,所以根本记不住。”先生说:“你只是贪多,所以才记不住。福州的陈晋之非常鲁钝,让他读五十个字,也要读三百遍才能记熟。但他日积月累地读,后来居然成了有身份的大学者。概括起来,只是人能不能忍耐吃苦。求学之人,首先要做人...
7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有人问:“读书探求义理,虽然知道烂熟于心最好,但以往的习惯已经养成了,贪多求快的念头一时之间不能放下。”先生说:“既然你知道以往的习惯不好,那就应该改正。不要拿其他的理由东拉西扯。”
7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又说:“荀子说过:‘要反复诵读,以求融会贯通’。可见古人读书,也注重遍数。‘贯’字可解释为‘熟练’,如‘熟练到习惯的程度,自然就懂了’。‘贯’字又可解释为通晓,读得熟了,自然能够通晓。如果不熟,也谈不上更深层次的理解。(解释“熟读”,下面的...
7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大凡读书,先要熟读。不要只是思考。口中诵读,则心中安闲,而道理自然会出来。我刚开始学习也这样,没有其他办法。”又说:“把书读得首尾贯通,而后道理自然会出来。”
7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凡是读书,需要坐端正,反复熟读,时间久了大字旁边自然会有小字迸出来,这便是自己的见地。如果自己确实用心了,但体会不出道理,那岂不是圣贤在欺骗我辈吗?现在只是在外面捉摸着解说,这个不叫学习圣人的言论。反复熟读深思体会,道理自然显现。”说完之...
7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有人请教《论语》中的“吾与回言”一章。先生说:“很多紧要的话,圣人都没有说出来。再说《论语精义》里有多少话?《论语集注》能有多少字?我是一个字当百十个字用,你们却把它看得太一般了。圣人的话,本来很明白,不需要解说。只是因为学者看不明白,所以...
7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又说:“开始学习首先要看《大学》《论语》与《孟子》。如果能先把《大学》一书读透,读其他书就不会费力了,见到同类的书都很容易理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