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辅广” 相关
共 241 条 3 / 17
3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梁文叔的信中说:“讨论制度简略的说法,不知说的是什么?此类考证往往过于繁琐零碎,不是求学者首先要做的,抑或从来都难以辨别,如《论语》中‘道千乘之国’,后人作注形成两种说法,这又如何强求贯通?更何况又舍弃所应先研习的义理而做这个,即...
3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赵佐卿的书信中说:“通常来说,圣人的经典中只有《论语》和《孟子》用词平实易懂,而且和日常生活相贴切,读起来疑惑很少而获益很多。但《易经》和《春秋》,则是经典中特别隐晦而且难懂的,所以平日里心有敬畏而不敢轻易去读。”
3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今天的人读书还不多,义理还没能融会贯通,就要去读史书,考查古今的兴衰成败,研究各朝的典章制度。这就像挖个池塘来灌溉农田,必须等到池塘的水满了,然后挖堤放水,这样水才可以流进农田灌溉庄稼。如果池塘里的水只有一勺子那么多,就急于挖堤灌溉田地,那...
3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史书要先《史记》和《左传》,再看《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之后再看《资治通鉴》。
3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资治通鉴》按照年代顺序记事,一件史事只在一处讲,不会在其他地方相互参照,相关事件散在不同年份中。即使是大事件,刚萌芽时也不起眼,直到后来才逐渐发展壮大。所以人刚开始看的时候会不用心,只是粗略一过,等到看到后面时却已经记不得了。不如先粗略地把...
3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陈俊卿的书信中说:“程颢、程颐两位先生的文字也很多,恐怕难以全部读完。此前我给你说的《近思录》,是两位先生文字中最重要的要害和纲领。但是就这一本书尚且担心不能理解透彻,并不在于读的书多啊。”
3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诵读研习每本书的顺序。先生在答复滕璘兄弟的信中说:“阁下对于想要放下的还未能了然于胸,想要学的又杂乱无序,其中不无贪多求快的意向,所以虽然知道这个状况,但却不免要发出茫然无得的感叹。阁下如果真的有求学的心志,就应该暂且把那种想法搁置一旁而在...
3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吴必大的信中说:“好比看《大学》,就像不知道有其他相似的书,一字一句挨个去推研穷究;章章不断反复,上下通看本章意思脉络;全篇不断反复,通看全篇前后顺序。读完了再看时,力求对文章融会贯通和谐融洽,颠来倒去烂熟于心,看得再也没有任何疑...
3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为政就像务农,就像农田都有地畔一样。治学也是如此。
4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理解领会经籍不能打乱次序,不能马虎随便,白白浪费心思力气。要依照顺序理解领会,将一本典籍理解通彻,这样再看其他书就容易了。
4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凡是读一本书,就要精通这本书。只要一本书读得精通,其他的书也就容易阅读。我曾经特别喜欢黄庭坚的《与李几仲帖》,里面提到的读书法非常好,他说:“现在的求学者喜欢博览群书,但问题却在不能精深,所以泛泛地读各种书,不如精心地熟读一本书。如果还有多...
4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必须是一本一本地读,理解领会一本,才能读另外一本。理解领会地透彻恰当了,则终此一生不必再去理解领会别的,只需要把前面学好的拿出来温习体会即可。如果不是每本书都理解领会,纵然读到老,仍然还是生疏的。这好比吃饭,难道可以把一天的饭一下都吃...
4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必须专注如一,如果一件事没做完,又要做另一件事,那两件事都做不成。我以前读书,在读上一句的时候,就不知道有下一句;在读上一章的时候,就不知道有下一章。一天也只读一两章。凡是读书,一旦读到平淡无味的地方,尤其要努力精心考察。
4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文字要仔细地一点一点地理解领会,看得多了,自然会形成自己的观点。林易简先生说:“我要把知道的所有疑点都先解决掉,然后再放手去做。”先生说:“要把知道的都弄清楚,怎样才能完全弄清楚?不如听其自然,弄清楚一点就先做一点,弄清楚两点就先做两点,不...
4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又说:“文字不能泛泛地看,必须逐句逐段地理解领会。如果一段理解领会不透彻,又去看另外一段,都成稀里糊涂的了,怎么可能理解彻底融会贯通?今天有人看文字只是浏览一遍,恐怕这样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