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8条
地名
1条
作品
37条

检索条件

共 38 条 3 / 3
31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遗址
西坚固窑址位于邢台县西坚固村西约1.5千米的大沙河北岸台地上,东北距邢台市区约30千米。这里属太行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区。遗址所在台地北高南低呈阶梯状,范围约东西长200米,南北150米。因其上大部分被金元时期的冶铁废渣所覆盖和扰乱,故未发现原...
32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器物
青瓷最早出现于商代,由于早期青瓷烧成温度偏低,釉层厚薄不匀,一般研究者将其称之原始青瓷。到了东汉时期南方所烧制的青瓷已经成熟,胎釉质量明显提高。此时北方的人们日常器皿仍然是陶器。这一时期的窑址也在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交界的地区出现。目前至少...
33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器物
釉质大多细腻而有光亮,有的呈淡黄色。也有的呈深黄色。极少数的黄釉瓷作品釉质较粗,色调也显得暗淡。胎体厚重,用宽肥的三叉支钉支烧,与寿州窑的黄釉瓷风格一样,应该是初唐的产品,到盛唐时期变化不大,胎做得薄一些,只是器物品种减少。在五代以后黄釉即...
34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器物
黑釉瓷我国最早的黑釉瓷出现于东汉中后期。江苏丹阳东汉永平十三年墓出土的黑釉小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黑釉器。最早的黑瓷窑当为东晋时期的德清窑,这时的黑釉技术已经成熟。黑釉瓷的胎一般与青瓷区别不大,但其釉的成份却有较大的差别,黑釉一般是用一种含铁、...
35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器物
酱釉瓷和黑色釉大致相同,一般釉层很薄,呈现出淡褐色调。质量好的,釉色呈芝麻酱颜色系唐代作品。乳浊窑变釉瓷,在内丘、临城唐代遗址中均有发现,底釉是黑釉或褐黄釉。与河南鲁山、禹县的花瓷一样,在底釉上出现花斑,这是一种二液分相釉,与宋代的钧瓷釉工...
36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器物
隋代就出现了带点彩的器物,如鹦鹉杯的眼睛多用黑彩点画。还发现画莲花辨图案和其他花卉图案的完整瓷器,如带足盖罐、平底碗、执壶等和高足杯。其上的彩绘多呈黑褐色,图案较为简炼。宋金元时期窑址也发现不少的白地黑彩的标本,主要为点彩和梅花点装饰。在临...
37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器物
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唐代的铅釉陶器,也是唐代陶瓷手工业的一个新品种。它用白色粘土作胎,先经过1000℃的高温素烧,然后用铜、铁、锰等元素加入铅釉中作着色剂,施在已素烧过的胎体上,再经过900℃左右的低温烧制而成。由于铅的易熔性和在烧制过程...
38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 类型: 器物
硬白陶在谈到唐代的陶瓷雕塑时《中国陶瓷史》只提到青瓷、白瓷和三彩雕塑,而对于唐代白陶却没有提及。邢窑所烧制高硬度的白陶,主要有俑、动物、佛像、佛龛等明器和宗教用品,主要供应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使用。从窑址和墓葬出土的数量来看,这种白陶的生产规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