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64条
析出资源
284条
图表
80条

检索条件

共 364 条 16 / 25
226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辞海》注:段氏本是鲜卑族的一支,以部落名称为氏。西晋时,鲜卑首领段务目尘,受晋封为“辽西公”,所领三万余户,分布在辽西一带,后为石虎所灭,部族多于汉人同化。
227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姓苑》云:今寿春有季氏,本出姬姓。春秋时鲁恒公子,生而有文在手,曰友,遂命名为季,因在鲁国立有大功,在恒公后即为上卿,谓季子。季子生子曰文,始以祖字为氏。《辞海》载:春秋后期,从季文起到季武子(季文子)、季平子(武子孙)、季恒子(平之子)...
228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周礼·地官小司徙》注:“四邑为丘”。郑玄注:方四里为丘。《广雅、释注》云:“丘居也”。如营丘、商丘、陶丘均为古居地,居人以地而为氏。《通考》:太公望之后本姜姓,食采子营丘,其子孙以丘为氏。
229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商末古邑名。在今陕西成阳市东。古代本作郢,也称毕郢。周文王曾迁居于此,故邑人以地为氏,曰程氏。
230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辩证》云:春秋时期,宋国正考父食采于邹邑,其子孙遂以地为姓。其地本邾子之国,后为鲁并。《辞海》注:邹,古国名,本作邾。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曹姓,在今费县、邹县、滕县、济宁、金乡等地,建都于邾(今曲阜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
231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广韵》云:杜氏,出于京兆汉阳、南阳三地,本为祁姓,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周为唐杜氏,杜伯名恒,为周宣王所杀。裔人以国为氏,故姓杜。
232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广韵》云:丁氏出济阳、济阴二地。《太公金匮》注:“武王克商,丁侯不朝。”可见丁姓在商代已有。《诸姓书》注:丁氏出于姜姓,齐太公之子,名伋为丁公。其裔人以谥为氏,故娃丁。
233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史记》云:武王克商后,为褒神农氏之后,封其裔人于焦,故姓焦。
234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广韵》云:邵氏本姬姓。系周文王之子姬奭之后,武王克商后封为召公,后辅佐成王其子孙以先祖之谥为氏。《辞海》注:邵,古邑名。有邵亭,在今河南济源西,春秋时属晋地。
235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辞海》注:羊同,古族名。羌人一支系。在今西藏西北部,有大小二部。小羊同在大羊同以西,两部均从事畜牧业。其王曰姜葛,以四大臣分掌国事,有兵八、九万人。唐初为吐蕃所并,进入国内者以羊为姓。
236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史记》云:魏氏的先祖是毕公高之后,封于毕为毕氏。裔人毕万,春秋时为晋大夫,封于魏,其后人以国为姓为魏氏。
237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史记·索隐》云:梁本赢姓。《唐上柱国梁府君墓志铭》云:昔秦仲伐西戎有功,周平王东迁时,封小子康于夏阳梁山,因以为氏,故姓梁。《东观记》曰:梁氏的先祖与秦同祖,出于伯益,封于梁,晋大夫梁益即其先祖。《广韵》云:梁姓出安定、天水、河南三地,本...
238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风俗通》云;春秋时楚国大夫,名芬,食采邑于苗。其裔人以封邑为氏,故姓苗。
239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急就篇》注:夏时有诸侯为葛伯,后为汤所并,裔人因失其国,故称葛氏。《风俗通》云:葛氏,古葛王之后。《路史》云;小昊后裔有葛王者,后为葛氏。
240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急就篇》注:解,古地名。在河东裔人以地为姓。故春秋时晋国多解氏。唐叔虞之子,名良,食采邑于解。《辞海》云:解,古地名,春秋时为周王朝畿内地。姓有二,大解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小解在今洛阳市西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