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655条
析出资源
1254条
图表
40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1655 条 9 / 111
121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石灰土有棕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2个亚类,棕色石灰土仅1属1种,红色石灰土1属2种,零星分布于溪口、四都、义宁、东津、全丰等地,由石灰岩、白云岩风化物发育而成,质地细腻黏重,保水护肥力强,有石灰反应,由于钙质流失,多呈中性或微酸性。
122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系由紫红色沙砾岩风化发育而成的岩性土壤,有紫沙泥土和石灰性紫色土2属3种,主要分布于大桥、水源、上衫、余塅的丘陵区,由于母质岩性松脆,抗蚀力弱,物理风化强烈,土壤强烈侵蚀,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方已裸露基岩。
123
黄壤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黄壤修水县黄壤属山地黄壤亚类,有泥质岩类土和酸性结晶岩类土2属2种,主要分布于海拔800米至1000米的山地,介于红壤与黄棕壤之间,呈不连续带状或斑状发育,是在云雾多、日照少、湿润的山地气候中由火成岩和泥质岩风化而成的黄色土壤,表层腐殖质含...
124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黄棕壤主要分布于黄港、黄坳1000米以上山地,属山地黄棕壤亚类,分为泥质岩类土和酸性结晶岩类土2属2种,在冷湿山地气候条件下由酸性结晶岩和泥质岩风化残积形成,土体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浅薄。
125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草甸土散布于1300米以上的平坦山顶或山坳处,万亩以上的有眉毛山、大仰山、太阳山等处,属山地草甸土亚类,分为泥质岩类土和酸性结晶岩类土2属3种。受山地寒湿气候影响,草本植物生长茂盛,有机质分解慢,肥沃的表土层含有大量腐殖质。
126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土壤性状
127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有机质全县土地有机质平均含量2. 83%,属中等水平。水田和旱地相比差异较大。水田平均有机质含量3. 05%,旱地平均有机质含量1.85%,自然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3.13%。
128
氮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氮素氮素含量中等偏高,全氮平均含量0. 16%,碱解氮平均含量125ppm。水Ⅲ含氮量较高,全氮平均0.17%,碱解氮平均139ppm。山地自然土壤次之,全氮平均0.16%,碱解氮平均123ppm。旱作土壤较低,全氮平均0.11%,碱解氮平...
129
磷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磷素全县土壤速效磷普遍偏低,平均4. 56ppm。水田平均5.67ppm,旱作耕地平均3.7lppm,山地自然土壤平均2. 24ppm。
130
钾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钾素速效钾含量偏低,平均78ppm。旱地含量较高,平均125ppm,山地自然土壤次之,平均98ppm,水田最低,平均56ppm。
131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酸碱度全县土壤大部分呈酸性或弱酸性,平均pH值5.53,水稻土和山地自然土壤多呈酸性,pH值分别为5.49和5.21,旱作耕地多呈弱酸性,平均pH值6.01
132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修水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好,矿种多,储量丰富,是江西省矿藏资源大县。已发现矿藏35种,产地118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9处。详查矿区36处,探明资源储量16种。钨、钒、金、饰面用石材是优势矿藏,石英、长石、高岭土是地方特色矿种,石...
133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金属矿
134
钨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钨是修水最具优势的矿产,已发现大型白钨矿床1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处,保有储量达29. 99万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93%,占全国的17. 38%。三氧化钨资源储量21. 43万吨。2007年进一步详查,钨金属储量增长7万吨
135
钒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遍布修水中北部地区,远景储量较大。主要产区有北岸钒矿、湘竹钒矿、下南岭钒矿、东港钒矿、大椿钒矿。通过详查,至2008年底已查明钒金属量16.5万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