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23条
析出资源
202条
图表
2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223 条 2 / 15
1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朝鲜族居住习俗的基本情况。朝鲜族的居室旧多平房、草房、以木搭架。屋顶四个斜面,用稻草、谷草或瓦片覆盖。墙壁多是泥墙,外刷白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砖瓦结构增多
1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回族居住习俗的基本情况。回族居室与汉族无异,但习俗有别。回族春节期间不贴“挂签”、春联,却在大门、房门或内室门上端、山墙正中贴“都瓦宜”。即用约一市尺大小长方形的红纸(有丧时三年内用蓝纸),上写阿拉伯文的祷词(“都瓦宜”阿拉...
18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饮食习俗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汉族饮食习俗、满族饮食习俗、蒙古族饮食习俗、朝鲜族饮食习俗、回族饮食习俗、锡伯族饮食习俗。
19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汉族饮食习俗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一般饮食、特殊风味、烟茶酒俗。
2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满族饮食习俗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满洲饽饽,作为干粮,也是多种多样。满族把馒头、粘糕、包子、饺子等面食统称饽饽。样式很多,有搓条饽饽,洒糕(一层层洒面制做的粘糕)饽饽,炸饺子饽饽,豆面饽饽、苏叶饽饽等。
21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蒙古族饮食习俗的基本情况。蒙古族的肉食和乳食习惯上也称之为红食(肉食)和白食。肉食以手把肉(或称手扒肉)和全羊席为上等佳肴。
22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朝鲜族饮食习俗的基本情况。朝鲜族的大米饭喷香可口,不只因大米品种优良,更主要的借助于炊具。饮食礼俗,父子不同席,男性老人用单桌,老妇与媳妇、女儿同桌用餐,皆席炕而坐。用餐时,多使匙,少用筷,食不语,不交言。
2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回族饮食习俗的基本情况。长春地区的回族爱吃牛羊肉制作的烧卖,配以羊下水烹制的羊汤,叫“羊汤烧卖”,在回族经营的饭馆中,成为独具风味的民族食品。包子,饺子亦复如此。
24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锡伯族饮食习俗的基本情况。锡伯族也同满族一样,忌食狗肉。吃饭时不许敲打桌子碗筷、禁止筷子放在碗上。父子、翁媳皆不能同席吃饭。父子同居,长辈住西屋,晚辈住东屋,长辈住南炕,晚辈住北炕,以西为大。
25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服饰习俗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汉族服饰习俗、满族服饰习俗、蒙古族服饰习俗、朝鲜族服饰习俗、回族服饰习俗。
2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汉族服饰习俗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衣服、冠戴、鞋袜。
2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满族服饰习俗的基本情况。常言说:旗家妇女“修头不修脚”,谓头上重发饰,而脚下不甚考究,是指其“天足”,即不缠足、不修脚。
28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蒙古族服饰习俗的基本情况。女子更特别讲究佩带刺绣精美的荷包和金银首饰。定居从农以后的蒙族,亦喜用汉装常服。而民族节日则仍着长袍皮靴,突现其民族的独特风情。
29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朝鲜族服饰习俗的基本情况。男子多戴礼帽或古式大沿儿朝鲜帽,妇女习惯用白绒布包头。朝鲜族的鞋,有个发展过程:早年多穿木履、草履,后又出现草鞋和麻鞋。
3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回族服饰习俗的基本情况。不论男女,解放后普遍穿中山装(干部服),即使在农村亦少有扎腿带者。近年城市皆改穿西服。春夏之交妇女亦多着西服、旗袍、裙子,花样翻新,不一而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