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图书馆
东营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东营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826条
人物
6条
事件
706条
专题
18条
作品
96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东营市黄河志
检索条件
共 826 条
1
/
56
1
张汝宾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时代:
不详
张汝宾(1925〜1951年),利津县张家滩村人,1925年6月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48年加入利津黄河工程队后,勤恳工作,任劳任怨。1951年凌汛,利津修防段王庄险工插冰壅水涨势汹猛,2月2日傍晚大堤出漏水流如注,数百员工奔走呼号奋力抢...
2
苏峻岭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时代:
不详
苏峻岭(1890〜1952年),滨县苏家村人。1890年4月生,出身贫苦。18岁从事河工,清末、民国期间先后在利南营及南岸第四分段任汛兵、汛目、汛长。1937年麻湾决口后,接任南四分段段长,翌年河涸归家务农。1946年黄河归故复被召回参加人...
3
王雪亭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时代:
不详
王雪亭(1911〜1979年),东营区老于家庄人,后迁居王家庄。1911年生于一个中农家庭。1919年起先后就读于本村小学、鸿文中学、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后入军界,历任国民党民团副中队长、警备大队副连长和营长、团长。1940年率部起义,改编为...
4
于祚棠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时代:
不详
于祚棠(1899~1980年),利津县店子乡于家村人,1899年10月出生在贫苦农民之家。1921年宫家决口淹没其村,随父迁至河东许家村大王庙栖身。是年8月他投身河工,在南四营任汛兵、班长、汛目17年,积累了丰富的治河经验。1937年7月任...
5
王桂亭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时代:
不详
王桂亭(1946~1984年),利津城北街人,生于1946年3月。父母早亡后,为利津修防段收养,成年后痴心于治黄工作。1984年9月30日,黄河洪峰到达利津,王桂亭所在机船停靠在利津五庄护滩待命抢险时,有一船员不幸落水,王桂亭即跃入水中奋力...
6
谭致和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时代:
不详
谭致和(1912〜1986年),寿光县兴旺庄人,1912年1月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只读过四年书,因生活所迫1923年随母逃荒到“利津洼”,靠打鱼、割苇草、打短工为生。1941年1月,他在垦利永兴村任自卫团长。同年6月任西双河行政村长。19...
7
河南兰阳铜瓦厢三堡河决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十九日(旧历,下同)河南兰阳铜瓦厢三堡河决,经濮州、范县至张秋镇穿运河夺大清河,由利津铁门关北肖神庙以下二河盖牡蛎嘴入海。
8
沿河各州县官员劝民接修民堰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咸丰七年(1857年)六月沿河各州县官员劝民接修民堰,数年后,鱼山至利津河口民堰基本通连,民地暂可耕种,渐能复业。
9
山东巡抚丁宝桢奏称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治六年(1867年)八月十一日山东巡抚丁宝桢奏称:自铁门关以下为旧日海口,经历年淤积均成泥滩。由牡蛎嘴正东冲开河身一道,长六十余里,河宽上游三、四里,下游五、六里不等,水深自五、六尺至八、九尺不等。……河门每年东北迁徙无定,•••无须疏浚...
10
丁宝桢查验黄防墙(堤)工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治六年(1867年)十二月十日丁宝桢查验黄防墙(堤)工,利津至齐河墙(堤)工五百七十里一律完竣,利津至齐东……添筑长墙(堤)一道长约三百余里。
11
利津县修筑沿河两岸民堰、灶坝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治八年(1869年)夏季利津县修筑沿河两岸民堰、灶坝。
12
兵部主事蒋作锦呈递治河条议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治十年(1871年)是年兵部主事蒋作锦呈递治河条议:黄河复归清江浦故道,仍由云梯关入海,因工大资巨,实不可能。不如就东境筑堤束水,顺水之性,由利津入海,可事半功倍。
13
丁宝桢疏陈束黄由利津入海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丁宝桢疏陈,束黄由利津入海,弃地居民有损财赋,两岸城池难以迁置,打乱河系有碍水利,盐场被淹有碍嵯纲。再四筹思,仍以堵合铜瓦厢归徐淮故道为宜。
14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称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治十二年(1873年)闰六月初三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奏称:“铜瓦厢口门塌宽已有十里,刷深已逾三丈,……挽河归故实属不易,且于漕运无甚裨益。现行之大清河,自东阿至利津河道刷宽已达半里余……民间皆接筑护堰,……每有涨溢,出槽不过数尺,并无开口夺溜...
15
旧河门淤塞自二河盖开新河门
事件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同治十二年(1873年)旧河门淤塞,自二河盖开新河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