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59条
人物
6条
事件
111条
地名
6条
作品
104条
实物
32条

检索条件

共 259 条 10 / 18
136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山城五路为1984年冬新辟街道。由南向北第五大街,东起霞光五路,西至霞光二路。全长 1360米,宽35米,沥青路面。该路规划时定名金鸡街,1984年12月,命名为山城五路。该路东端南侧立有新建八层的广播电视大楼;中段两侧新建楼房,造型美观,...
137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山城六路1984年冬新辟街道之一。由南向北第六大街,东起霞光四路,西至霞光二路。全长 900米,宽30米,沥青路面。原规划定名长岭街,1984年12月,命名为山城六路。街东端北侧新建华荣服装厂,南侧为金线岭住宅区;中段北侧县农业银行与县农业...
138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山城七路七十年代修筑。由南向北第七大街。东起王格庄村东,西至振兴桥。全长2864米, 宽24米,沥青路面。原系栖霞至亭口公路城区段,故名栖亭路。后更名为环城北路。1984年 12月,命名为山城七路,为对外交通路。东端新修建"长春"斜面桥。大...
139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霞光一路即烟青公路栖霞城区段。该路原在西山脚下,1985年4月,改至白洋河西岸,南至南三里店南〓,北至南岩子口村东。全长6700米,路宽30米,沥青路面。为县城文明路段之一。两侧绿化带安装有新式双臂灯214盏。是对外交通的重要道路。
140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霞光二路 1958年修建。位于城西白洋河东岸,南至山城一路,北至振兴大桥。全长1770米, 宽20米,沥青路面。街东侧为县城主要工业区,原名大庆路。1984年12月,命名为霞光二路 。南端东侧新建人民浴池大楼。
141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霞光三路早期规划定名朝阳街,二次规划更名振兴大街。1979年将南端山城二路与山城一路之间民房拆迁辟为街道。1984年冬拓街修路时,自山城四路向北延修至白洋河北支流南岸。 全路南至山城一路,北至白洋河北支流南岸。为城区中心路。1984年12月...
142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霞光四路原名文化路,宽10米左右。1984年冬,拓宽为30~35米(南窄北宽),沥青路面,全长3325米。南与栖桃路相接,北通山城七路。1984年12月,命名为霞光四路。该路南端东侧为文化教育区;北端东侧为棉纺厂,西侧为大庆路小学和电业局下...
143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霞光五路 1984年冬新辟街道,位于县城东山。南起山城二路,北至山城五路。全长450 米,宽24米,土路。1984年12月,命名为霞光五路。
144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栖招路为对外交通路,由城西公共汽车站向西至林家亭西。全长700米,宽18.5米,铺撒沥青路面。
145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县署旧称县衙。设在旧城中心处(即今日的公 、检、法大院),挹爽街与迎旭街之间,为阜昌五年(公元1134年)建。金大定初年(公元 1161年)和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年~1370年)继修,元末毁于兵。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主簿牟敬...
146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在东门里。金大定元年(公元1209年),县令李景道主持修建。学宫即孔庙,是儒学教官署衙宅。大门左右石碑两块,皆刻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棂星门"石匾额。东有门 ,乃是通往教谕署、训导署、忠义祠、节孝祠之通门。大门内有泮池,呈月牙状,池中修...
147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城隍庙位于县署西,座北面南。初于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知县娄鉴建。东与延福祠毗邻,庙为南北稍长的长方形,内有房屋约60余间。旧志载:"康熙元年毁于兵。"后又修建。1947年被国民党飞机炸毁。建国初年,栖霞县供销合作社在此建仓库、门市...
148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霞山书院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知县钟凤腾在城西北隅轹原学处改建霞山书院。后年久失修。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知县严保庸将霞山书院移建于县城内,尚未竣工即离任去他县。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知县方传植召集乡绅募捐,在...
149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郝家大厅位于县衙东南数十步。光绪中期(十五年~十八年)正式落成。大厅五间,正中悬挂一匾曰"晒书堂"。 大厅以青砖、灰瓦、方石、圆木等精工建成,屋面盖以小瓿瓦,屋脊装饰兽器;肩墙石精工雕凿而成。彩油明柱窗阁,室内地面铺以方砖,既宽敞,又明亮。...
150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其他
林家祠堂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福建省莆田县林氏宗人林丛贵任栖霞知县时主持修建,历时三年而成。祠堂位于县衙门西数十步。长石台阶,门厅一高两低;中为门楼 ,两低各四间为斋堂。大门旁设有石鼓一对,精雕细刻。门上横匾蓝底,上书金字"林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