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14条
人物
67条
事件
2条
地名
4条
作品
37条
实物
4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114 条 4 / 8
46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蓝浦,字滨南,号耕余,曾经做过郑廷桂的老师。蓝浦生长在景德镇,耳濡目染,对景德镇的瓷器比较熟悉其生产过程,看到没有专门记述景德镇瓷器的书,感到可惜,便想到要博采众家的说法,结合景德镇当时制作的技艺,编辑在一起。
47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郑廷桂,字问谷,居景德镇南门。嘉庆戊寅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的副贡生。
48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姓刘名丙,字克斋,安徽广德县人,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官。
49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清军中,有个军官叫毕金科,字应候,云南临沅人。此人与塔齐布同以骁勇闻名于清军。毕金科每逢交战,则“负枪、腰五十矢,又令卒手蛇矛,持八尺刀以从,其为器亦四”,是说他带的武器同塔齐布一样,有枪、有箭、有矛、有刀,也是四种。他打起仗来勇往直前,“...
50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陈大富字余庵,湖南武陵人。咸丰初年,他随提督向荣征讨太平军,由永安转战至金陵,升为都司,赏戴花翎。后又随着浙江提督邓绍良攻复贵池,又升游击。以后多次转战,擢为副将(也称为协镇从二品武官)。又因恢复建德有功,升为总兵(绿营兵、正二品武官)。
51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这里所说的臧廷凤,为浮梁人。5岁中南宋理宗景定壬戌年(公元1262年)童科,长益嗜学,博极群籍,曾教学镇江,学者称他为梧岗先生。所撰《浮梁县志》是他“承命(承段清泉之命)以来,周游历览,采残碑断简之所载,参遗黎故老之所误,述前所闻,记后所见...
52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汪字子衡,崇阳人,进士。他亲自主持编修《浮梁县志》。
53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王临元字戒初,山东聊城人,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进士,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来浮梁任知县。十二年初,奉檄纂修县志。
54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沈嘉徵任知县。沈字怀清,浙江山阴人,由乐平令调补浮梁,守清政勤,性尤恺悌。
55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其中有个世居浮梁严台的江资甫(字智普),生于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其父自有祖业茶山,分布在祁峰山脚下的汪坑坞,年产鲜茶可制红茶百余担。江资甫自13岁起,就随父经营,往来上海。后继承父业,执掌茶号,更尽心扩大经营。他独资经营“天祥茶”...
56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五代十国
有位诗人和凝,他字成绩,郓州人(今山东平阴一带)。历仕五代梁、唐、晋、汉、周各朝,后晋时任礼部尚书。他长于短歌艳曲,自号曲子相公。因访门生陶某,曾到昌南(景德镇),登上珠山的聚珠亭,留下诗句云:“山色川光南国天,珠峰干仞绿江前。萧萧佇立秋云...
57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不详
谏议大夫程晖,字琴之,景德镇人,登过此处,并写了《珠山晚眺》一诗:“嶀立南山中特起,群龙却是献珠初。扶舆佳气来沧海,磅礴瑶光接太虚。恒有月明弦已上,还同日丽昼之余。为看环聚腾鳞甲,遂与云霞晓夜居。”
58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民国
民国3年(公元1914年),浮梁来了个新知事,名叫陈安,浙江绍兴人。因当时县治在离景德镇20华里的地方(今旧城),而景德镇又是经济贸易中心,作为县内长官,来回奔走,不便管理,陈安于是积极倡议把县治移迁到景德镇。民国4年(公元1915年),省...
59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王琦(1884-1937年)字碧珍,别号称陶迷道人。1922年与陶瓷界的吴蔼生、汪野亭等人发起组织“瓷业美术研究社”,先后参加者达300余人。1928年,又组织“月圆会”。王琦开始画肖像画,后改画粉彩人物画,用笔挥洒奔放,而人物头面却柔和俏...
60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邓碧珊(1874-1930年),字辟寰,号铁肩子。清末秀才,文化修养较高,擅长粉彩鱼藻。作画线条秀丽,色调淡雅,画面清爽,笔力深透,享有声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