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14条
人物
67条
事件
2条
地名
4条
作品
37条
实物
4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114 条 3 / 8
31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崔公窑的主人姓崔名国懋,是嘉靖、隆庆年间(一说隆庆、万历间)人。其人精明能干,勤于钻研,对瓷器的烧造技术精湛,又能与诸工匠共同琢磨,刻意求新,造出一些精美瓷器。特别对仿古瓷更是惟妙惟肖,受到人们的喜爱。
32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周丹泉本名周时臣,字时道,丹泉是他的号,他还有个称号叫湘南,也称清乾居士。他是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620年)人。周丹泉善于书画,深得当时一些文人的赞许,有人说他是“经事苍秀,追踪德迹”,说明他的书画都是深得人们赏识的。 他自到了...
33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在他结交的朋友中,有个叫唐鹤征的人,家在常州武进,字元卿,一字凝庵,乃隆庆时进士。此人曾官至太常寺少卿(太常寺是掌礼乐社稷宗庙礼仪的官,有卿和少卿各一人),因之人们称他为唐太常。
34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东周
约在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楚国有位大臣,姓屈名平,字原;他自名正则,字灵均。先是辅助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间大夫。
35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金声桓,字虎符,是陕西榆林人,早在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清朝授他为江西右都督,与王得仁一道守南昌。二人商量要拥明反清,便杀掉了清朝的总督、巡按、镇守,举起义旗反正。
36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郎廷极:是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至五十一年(1712)的兼理督陶官,在他兼理景德镇陶事时所产的窑器,世称“郎窑”。郎廷极,一字紫坦,曾任江西巡抚,并负兼理景德镇督陶的职责。他酷爱古器,对瓷器颇有研究。
37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民国
郭葆昌,字世五,河北宝兴县人。古玩店学徒出身,在北京古玩界颇有名气,曾与美籍中国文物收藏家福开森合编反映历代名瓷的摄影集《项子京》一书。后任袁之总统府庶务司承,又被委为九江道,到景德镇督造瓷器。
38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刘源,字伴阮,河南祥符人(今开封)人,约生于明末或清初。他“聪敏机巧,迥异常人”。少年时代,就酷爱书画。他的特长是善于绘画,曾经临摹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画《凌烟阁功臣像》。因为临摹逼真,“气象仿佛,衣装壞或瑰异”,因而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镌行...
39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他是法国里昂贵族的儿子,受法国奥日神甫的派遣来到中国。他于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三月,搭乘法国商船出发,次年七月到达广州。后来定居在江西饶州(今波阳)和景德镇。从康熙三十八年到五十八年(公元1699-1719年),在江西传教,整整度...
40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唐英(公元1682-1756年)字俊公,别号叔子,晚年自号蜗居老人。他于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出生于沈阳,隶汉军正白旗。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即他16岁时,就供役在养心殿(宫廷手工艺作坊),在那里服役了20多年,对手工艺生产...
41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不详
天后姓林名默,是唐邵州刺史林蕴七世孙女,宋代闽都巡抚林惟悫的第六女。她出生于莆田古称贤良港范围内的港里村,与湄洲岛一海之隔。林默是个勇敢的女豪侠,擅长游泳,事亲至孝,勇于在惊涛骇浪中救人。
42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原籍祁门,年约30余岁,自幼到景德镇学艺包瓷,因为肯钻研,成了个技术娴熟的师傅。他平时虽沉默寡言,但在关键时候说出来的话,往往一语中的,使人信服。加上他生性急公好义,看到老板对工人如此狠心,而一些工人却只是私下议论,发牢骚,拿不出主意,于是...
43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邓梦琴,字虞挥,号篑山。浮梁下芦田都人。少负异姿,智慧超群,读书一目十行,为文提笔立就。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中进士,授四川綦江知县。后署江津县事,平反了3起冤案,因而声名大振。不久继母病逝,他告假服丧和侍奉父亲,在家居住了10余年。...
44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邓传安,是邓梦琴的儿子,字鹿耕,号菽原,晚号吁原。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进士。素负异禀,能强记,14岁即熟读群书。嘉庆十年任罗源县令,后又历任武平、闽县知县。他为人廉明勤慎,敢于铲除强暴,重视救济灾民,因此深得百姓拥护,颇有政声。如他到...
45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 时代:
朱琰,字桐川,别号笠翁,海盐人,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丙戌科进士,曾任直隶富平知县。后为江西巡抚吴绍诗的幕僚,时间约在1766年至1769年。朱琰能诗善文,又是一位画家及博古之士,著作丰富,在江西时留心瓷业,写出著名作品《陶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