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35条
人物
5条
机构
170条
事件
30条
作品
319条
实物
11条

检索条件

共 535 条 13 / 36
181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政治事件
6月17日,苏区中央局决定撤销赣阻南特区委,在赣江东岸成工赣东、赣南、永吉泰三个特委。
182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政治事件
湘赣临时省委成立,机关驻永新县城萧家祠。书记王首道(1931.8〜 1931. 10),王首道、林瑞笙、甘泗淇、袁德生、张启龙、刘其凡、李孟弼7人为委员。其下属党组织有:湘东南特委、西路分委、北路特委、和江西的永新、宁冈、莲花、萍乡、分宜、...
183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1年12月,信丰县委与湘赣省委失去联系,1932年2月重新划属江西省委,同时,撤销上犹中心县委,成立河西特委和万安罗塘区委;3月撤销北路特委,成立分宜中心县委,恢复上犹县委,成立桂阳县委,株洲直属区委改为长(沙)湘(潭)区委,4月撤销...
184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2年11月7日至16日,中共湘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永新县城召开.到会代表207人。大会选举了中共湘赣省第二届委员会,王首道等19人当选为省委委员;刘生元等6人当选为省委候补委员。到 1933年1月止,省委下辖河西道委、湖南特委、郦(县...
185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入中央苏区后,由于受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认为中共湘赣省委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动摇”问题。
186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政治事件
2月5日,中央作出改组湘赣省委的决议,并指定刘杰任省委书记(未到职,由陈洪时代理)。
187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政治事件
4月湘赣省委正式改组,5月中央派任弼时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至此,湘赣省委历任书记先后为王首道( 1932. 11〜1933.4)、刘士杰(未到职)、 陈洪时(代,1933.4〜1933.5)、任弼时( 1933.5〜1933.11 )。常务...
188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军事事件
1934年2月上旬,永新县城被国民党军队占领,湘赣省委机关转移到永新县北部象形村,5月下旬又迁移到永新县东南面牛田村o
189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军事事件
1934年8 月7日,省委朽记任弼时受令率红六军团转移到湖南中部建立新苏区,中共湘赣省委班子进行调整,由陈洪时、旷光明、谭余保、彭辉明、姚原德、旷进媛(女)、王用济、张远逸(未到职)、谭汤池等组成省委常委会,陈洪时任朽记。
190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4年11月,省委机关从永新牛田村移到安福泰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191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5年1月又从泰山转移到安福西部武功山区芦台、长源头、双园坪--带,3月再从武功山区转移到莲花、萍乡、攸县3 县边界山区。
192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政治事件
6月省委书记陈洪时(1934. 8〜1935.6)在萍乡叛变投敌,使各级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193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5年7月,湘赣省委副廿记谭余保(1934. 8〜1935.7)在莲花西南边界的棋盘山丝瓜塘村,主持召开有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的领导人员和共产党员共约40人参加的重要会议,会议决定撤销中共湘赣省委.成立中共湘赣临时省委。
194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地理事件
1938年8月中共江西省委由南昌迁至吉安城,不久又迁回南昌,省委书记曾山
195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 类型: 地理事件
1940年2月中共江西省、蚕从赣州迁至安福县南山,与中共湘赣特委同驻一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