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69条
人物
247条
作品
2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269 条 15 / 18
211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杜衍(978—1057年),字世昌,封祁国公。朱熹《跋杜祁公与欧阳文忠帖》云:“杜公以草书名家,而其楷法清劲,亦自可爱。谛玩心画,如见其人。”
212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号赣叟,封魏公。朱熹《跋韩魏公与欧阳文忠公帖》云:“今观此卷因省平日得见韩公书迹,虽与亲戚卑幼,已皆端严谨重,略与此同。未尝一笔作行草势。盖其胸中安静详密,雍容和豫,故无顷刻忙时,已无纤芥忙意。与荆公之...
213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邵雍(1011—1077年),字尧夫,谥康节。朱熹《跋邵康节检束二大字》云:“康节先生自言大笔快意,而其书迹谨严如此。岂所谓‘从心所欲,而自不逾矩’者耶?”
214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谥忠惠。其精于吏事,关怀民众,而且文章、书法双绝,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绍熙元年四月十三日,朱熹南下漳州,路过仙游,访其后人,得其真迹,作《跋蔡端明献寿仪》,为其画像作赞文。就书法而言,朱熹说“近...
215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于荆。朱熹作《题荆公帖》云:“先君子自少好学荆公书。家藏遗墨数纸,其伪作者,率能辨之。……今观此帖,笔势翩翩,大抵与家藏者不异。恨不使先君见之。”《又题荆公帖》云:“……今观此卷,乃知其为临...
216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淳熙八年十一月十二日,朱熹在衢州作《跋东坡与林子中帖》。②朱熹与门人讲论苏轼少、壮、老不同时期作字之异。“子瞻单勾把笔,钱穆父见之,曰:‘尚未能把笔邪?’”
217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朱熹与门人论其书法。朱熹说:“山谷不甚理会得字,故所论皆虚。”又“鲁直论字学,只好于印册子上看。若看碑本,恐自未能如其所言。”又“字法在黑内。黄鲁直论得玄甚。然其字却且如此。”④“如黄鲁...
218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朱熹与门人论其书法。朱熹说:“米老理会得(字),故所论皆实。”淳熙十二年三月三十日,朱熹在建阳西山景福寺里《跋米元章帖》云:“米老书如天马脱衔,追风逐电。虽不可范以驰驱之节,要自不妨痛快。”
219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朱敦儒(1081—1159年),字希真,号岩壑。朱熹说:“此朱希真书也……希真书自不凡,老笔尤放逸。此虽其少作,盖亦可藏也。”朱熹《跋朱希真所书道德经》云:“岩壑老人小楷《道德经》二篇,精妙醇古。近世楷法如陈碧虚(道士陈景元)之《相鹤》、黄...
220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喻樗(?—1180年),字子才,号玉泉、湍石。为汪应辰、张孝祥岳父,淳熙九年腊月,其外甥汪逵请朱熹作《跋喻湍石所书相鹤经》,朱熹还作《跋汪季路所藏其外祖湍石喻公所书文中子言行卷后》。
221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向子諲(1086—1153年),字伯恭,号芗林,将书陶渊明诗赝本收为家藏。朱熹说其不能详辨真伪邵雍书法。
222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蔡发(1089—1152年),字神与,号牧堂。朱熹作《跋蔡神与绝笔》云:“友生蔡君季通,一日奉书一卷以示熹,而泣拜且言曰‘此先人绝笔之书也……’其字画壮伟,意气闲暇。……”
223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张嵲(1096—1148年),字巨山,号紫微。朱熹《跋张巨山帖》云:“近世之为词章字画者,争出新奇,以投世俗之耳目。求其萧散澹然绝尘,如张公者,殆绝无而仅有也。”
224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尤袤(1127—1194年),字延之,号益斋、遂初居士。朱熹说:“尤延之论古人笔法来处,如周太史《奠世系》,真使人无间言。”
225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张孝祥(1132—1170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有门人问朱熹“张于湖字,何故人皆重之?”曰:“也是好。但是不把持,爱放纵。本朝如蔡忠惠以前,皆有典则。及米元章、黄鲁直诸人出来,便不肯恁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