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938条
人物
300条
机构
12条
事件
272条
专题
349条
作品
5条

检索条件

共 938 条 1 / 63
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当代
吴木森,福州瓷塑艺人,创作的瓷塑《待月西厢下》,获省民间艺术品展览会二等奖。
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当代
林玉树,福州瓷塑艺人,创作的瓷塑《待月西厢下》,获省民间艺术品展览会二等奖。
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民国
林谦培,福州东郊秀岭人,承杨风格,善印钮、博古和圆雕,所刻之仙佛有明建瓷何朝宗之风,传艺于林元珠(1864~1935年),他的兽钮及人物雕刻功底很深,尤擅处理鬃毛、翎羽;用“勒丝法”处理龙须凤翅,甚有特色。
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当代
刘庚生,设计制作的通草花鸟画挂屏,参加1972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受到赞赏。
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当代
吴为佳设计制作的通草花鸟画挂屏,参加1972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受到赞赏。
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当代
陈德良(1915~1969年)泉州著名制花艺人。自幼从父学制花,当时所制的是插头花,如绸春花、大理花等,深受闽南妇女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创作各种造型的花卉和盆景、通草花,造型新颖,肖似鲜花,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地、市的工艺...
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当代
陈英,福州琅岐乡基督教士,会龙舌兰纤维编织手艺。民国19年(1930年),她为传教而将此艺传授给当地妇女。民国34年,有100多名妇女学此艺。产品有帽、提包、拖鞋等,年产值达6000余银元。仅拖鞋年产就有1680双,产值2500银元。民国3...
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当代
程海棠是仙游竹器厂著名鸟笼制作老艺人,该厂出口的东瓜式鸟笼和龙顶花眼鸟笼就是他设计的。1978年,他设计制作“迎春花亭鸟笼”,此笼用六角双层亭式结构,底层六根支骨是竹雕龙柱;上层六根支骨是竹雕花鸟柱。两层皆为六角形飞檐,下层六个屋脊头,装饰...
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民国
陈隐南,家住南台中选,父子于民国5年(1916年)开设戏衣绣铺。
1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民国
郑佳燮,民国12年从香港回榕,在肃威路创设郑佳燮机绣传习所,日本女子秦利午子任所长,还有一法国女子任教员。郑氏用西洋技法发扬中国艺术,所绣内容以中国绘画的花鸟、人物为题材,古今名画,十分生动逼真。水墨画的浓淡墨色也能体现出来,精神韵味兼备。...
1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当代
江加走(1871~1954年),字长清,泉州市郊花园头村人。幼家贫,童年随父江金榜学习木偶头雕刻,17岁承父业。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吸取前辈和同辈的技艺经验,深入生活,辛勤创造,使木偶造型由家传的50余种发展到280余种。对发髻尽力探求,...
1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黄让,“周冕号”创业人,是近百年来最大的木偶头雕刻作坊,所刻头像仪态丰满,形象多变,大小适宜,便于表演,但在洗炼上略逊于“西来意”。
1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不详
徐年松,漳州木偶头雕刻艺人,其造像偏重写实,稍带夸张,生活气息浓郁。如“白须老生”,脸形多用“国”字型,写真为主,突出眉骨和下巴,眉毛松长,前额和眉梢的皱纹刻划细致,形象生动。“文武生”和“文武旦”为其代表作,其特点是写实,五官俊秀、容貌丰...
1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当代
徐竹初,曾有三件木偶雕刻作品参加全国少年儿童科技和工艺作品展览会,评为特等奖。1961年,省文化厅和轻工厅评定徐竹初为木偶头雕刻艺人。
1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 | 时代: 当代
李尧宝,泉州刻纸艺人,突破泉州刻纸品类单调、水平不高的局限,另创新路。李尧宝(1893~1983年),少时随父学漆艺,继则随兄学刻红签、福符。他将刻纸图案应用到建筑装饰上,后逐渐扩展到家具装饰;作品行销闽南,以至台湾、南洋等地,因而李尧宝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