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54条
事件
325条
专题
29条

检索条件

共 354 条 3 / 24
3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4年8月福建省土纸实行限价。
3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4年12月福建省物价全面开始波动。
3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4年下半年福州市商会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粮食平准社,请准国民党省政府主席刘建绪,从留存粮食中,日拨出白米千担,由平准社以平价发售。市民受到实惠,全市粮价亦逐渐抑平。民国37年平准社告终。
3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5年2月7日福建省政府发布《福建省处理违反议价办法》(共9条)。
3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5年2月15日福建省政府公布《取缔违反限价、议价条例》(共10条)。
3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6年1月《中央日报》载:“南平、建瓯两地粮价暴涨,每石由6500元跃至8400元”。不到一个月该报又载:“闽北粮价飞涨不止,次白米每石1.24万元,仍难购得,上白米绝迹,暗盘有售,每石1.5万元,食品随涨。”
3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6年2月28日福建省政府以训令发布《关于调节福州市粮食价格及供应办法》(共3项)。
3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6年3月27日福建省政府委员会第461次会议议决准福州电气公司、福州电话公司收费各加价50%。
3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7年2月16日中华国民政府公布经济紧急措施方案,其中指定福建省福州、厦门两地为评议物价实施办法的适用地区。
4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8年9月11日《福建日报》登载:福建省经委督导委员会顷趁榕市纪检队出动之先,列出应办事宜:各商店所有一切货品,均应分别饬按金圆券标明价格出售,各商号各种物品及劳务价格应伤照8月19日价格折合金圆券出售。
4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9年2月5日泉州米价暴涨到6400元(金圆券),是5个月前的300多倍。
4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军事事件
194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福州市,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
4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9年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福州市民热爱人民币,收兑银元情形良好,物价平稳,市场渐趋稳定。
4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军事事件
1949年9月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泉州,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军管会与晋江县商会协商确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需的主要商品价格,不准无故抬高。
4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物价志(下册) | 类型: 经济事件
1949年9~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向福州市场大量抛售大米、食油、纱布等,同时开展打击倒卖银元活动,市场遂趋稳定,物价回落30%以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