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65条
机构
147条
事件
7条
地名
1条
专题
10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165 条 2 / 11
1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教育
宣统二年(1910)设立,每期六个月毕业,轮训在职官佐,至1912年停办。
1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清末陆军暂编第十镇,原为湘军,辛亥革命后即改为闽军第一镇,许崇智为统制。民国元年(1912)8月,南京陆军部电令改编为福建陆军第十四师。民国2年4月,许崇智中将奉令暂代师长。辖步兵第17、28旅,每旅2团,每团步兵3营(均缺第2营);炮兵2...
1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防卫军4营、福建长门护台陆军第五标2营,共有官165人,兵2328人,匠夫236人。 民国元年10月以上三部合计:官769人,兵9811人,匠夫1204人,共11784人。
1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福州、泉州、漳州(元年10月底撤,合为漳泉)、汀州、厦门、延津(今南平)等地方司令部,编制极不统一,设官参差不齐。福州城守地方司令官兼带巡防营,设官共10人。除军需官、书记官外,还有司城官7,差遣员29,先锋队先锋官28。泉州地方司令部设执...
2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民国初巡防队的编制、布防仍沿袭前清旧例。巡防队各路司令隶属都督指挥,与地方司令官共同负责内卫。民国元年巡防队有17营(每营3哨,300人左右),共有官255人,兵5151人。分前后中左右五路:前路三营,司令陈金魁兼福州地方司令处总执法,2年...
2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闽军义勇队原有6营,民国初扩至28营,有官224人,兵3558人。每营分二哨,计百余人,有管带官、书记长各1,哨长2,司书生3。驻省城2营,余分布全省。元年10月报遣散后尚有9营,实仍保留第1至第26营的番号。
2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绿营队为前清历年裁并留存者,官360人,兵5654人。元年3月以上共有官兵7695人。至民国3年除内河水师保留,余均裁撤。
2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闽厦要塞总司令官辖电光山主台、长门礼台、划鳅炮台、烟台山炮台、北岸炮台、厦门胡里山炮台。各台设管带(少校)。另有水雷营,共有官兵1600人。北洋军建制变化频繁,但要塞炮台基本不变。
2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闽陆军小学校(又称陆军步校)民国初办两期,除军官照章轮流入学,另招自费生,一年或一年半毕业,两期约百余人;后复设讲武堂,由各营选送学员,7个月毕业,约90人。学校官员设监督、提调、书记官、军械官、军需官各1,队长2,区队长5;助教1,教员1...
2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民国2年10月,李厚基率第四师第七旅(辖步兵第五、第十四团)3385人取海道自马尾入闽。第五团,团长唐国谟,官兵1610人,民国3年驻厦门、泉州一带,同年4月唐兼厦门要塞司令官。第十四团,团长姚建屏,加该旅炮连、机关枪连共1775人。李任镇...
2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第十四团驻防福州和闽北部分地区,后加上李厚基招募的3000北籍壮丁扩为福建陆军第一旅,旅长姚建屏(先为贾文祥)。6年8月护法战争前夕,姚旅扩编为福建陆军第一师,姚为师长,驻闽北各地。8年李疑姚与王永泉勾结,将第一师司令部撤销,姚调福州任省防...
2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福建陆军第十四师遣散后留下的闽籍官兵,于民国2年12月编为陆军第二十七混成旅,驻防闽东各县,其中数营尚属湘籍精壮。临时大总统任王麒为旅长,归李镇守使节制调遣。该旅辖步兵二团(每团三营,每营四连)、炮兵营(欠一连)、机关枪连、马队。民国5年改...
2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民国5年9月由海军总长刘冠雄、旅长臧致平率北洋陆军第十师第十九旅辖步兵三十七、三十八团、炮团三营暨炮兵营,共3659人,乘船入闽南,改番号为第十四混成旅,驻防漳州与闽西部分地区,归李厚基统辖,旅部先驻诏安后移漳州。6年9月,臧为汀漳镇守使兼...
2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前身为奉军补充步兵第一旅,民国7年9月改编为援闽陆军第一混成旅,11月5日分水陆两路入闽。翌年1月改编为陆军第二十四混成旅归陆军部辖。旅长王永泉。辖步兵团二(每团三营,每营四连),机关枪连,炮兵连,工兵连各一。(②省图书馆特藏部《福建三十年...
3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民国3年4月闽厦要塞改称闽口要塞,许济川任闽口要塞司令官,要塞所辖的炮台除不含厦门(归厦门要塞司令官管辖)外,无甚变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