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769条
人物
152条
机构
45条
事件
334条
地名
1条
专题
237条

检索条件

共 769 条 13 / 52
18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福州第二化工厂自1958年建厂初期至70年代,先后成立过综合科、设计科、石油裂解办公室等机构,从事厂内基建工程因地制宜设计和部分技改项目设计。1980年,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经省化工厅批准,成立福州第二化工厂设计研究院。1984年6月,设计...
18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958年,三明化工厂建厂初期,在总工室内配有设计组,设计人员逐步增加,至70年代末发展到30多人。1981年,随着生产发展,经省化工厅批准,成立三明化工厂设计研究院。1985年,研究部分划出单独成立技术处,设计部分改为三明化工厂设计院。1...
18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福建炼油厂设计研究院组建于1991年9月,下属的设计所于1992年被省建委批准为化工丙级设计单位,主要承担本厂设计管理和厂内技改项目的设计工作。到1992年底,该所共有设计人员5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4人),...
18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958年10月,福建省化学工业设计研究院成立。从此,福建有了正式的化工科研机构。1962年,省化工厅并入省轻工厅,省化工设计研究院的研究部分并入省轻工研究所。1965年,轻、化分开,单独成立福建省化工研究所,主要从事合成氨原料煤的研究和支...
18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福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福州市化工研究所)原是省化工研究所的涤纶试验车间,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19平方米。1969年,涤纶试验车间划归福州市化工局,成立福州市涤纶厂。1978年,更名为福州市化工研究所和福州市化工试验厂,两...
18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福州市农药科学研究所(简称福州市农药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解散。1979年,经福州市经委批准恢复,挂靠在福州市农药厂。1985年3月,正式成为独立核算单位,隶属于福州市化工局,主要从事农药新产品、农药静电喷粉机械以及...
18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该所创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金属有机高分子、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改性、生化与免疫等4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建所以来,取得了新型铝体系偶联剂、电化铝烫金材料和有机锡髙聚物防污漆等33项科技成果。到1992年,全所共有职工39人,其中...
18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该所创建于1980年,所内设有机组、无机组、分析组、聚氯乙烯组、塑料组和行政组等。建所以来进行了39项课题研究,其中“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BPP)合成”获1981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B—104聚氯乙烯异型材粒料”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三等...
18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厦门电化厂科研所是企业设置的独立技术开发机构,其任务是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技术引进、老产品改造、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研究。该所创建于1983年8月,内设有实验课题组、技术服务组、中试车间。1986年,该所研制的SPPB—82-3膏状铅钡复...
19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该院成立于1991年9月。研究所职工14人,边筹建,边开展科研任务,逐步完善原油评价方法,先后对米纳斯、阿朱纳、杜里、韦杜里、麦瑞波、塔比斯、辛塔、阿曼等10多种进口原油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实际开展汽油优化调合、设备防腐、原油评价知识库等研...
19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教育
1958年,以厦门四中高中部为基础,创办了厦门化工学校(福建化工学校前身)。开设有机化工工艺、无机化工工艺、化工机械、化学分析等4个专业,学制2年。由厦门四中高中二、三年级284名学生,分别转为厦门化工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同年,又招收208...
19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教育
1978年7月,经省革委会批准,创办了福建省化学工业技工学校第一分校,隶属于省化工局,委托三明化工厂代管,利用该厂子弟学校第二小学旧址为校舍,并以该厂作为生产实习的基地。该校面向全省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学生毕业后由省化工局统一分配。 ...
19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教育
1978年,经省革委会批准,在福州第二化工厂原工人大学的基础上,创办福建省化学工业技工学校第二分校,隶属于省化工局,当年设置仪表、电器2个专业,学制2年,面向全省招收高中毕业生80人。1980年,又招收高中毕业生80人。两届毕业生均分配到省...
19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教育
60年代初,各主要化工企业都开办业余职工文化技术学校,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学习化工常识和管理技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被迫停办,老师下放、教学基地也被占用。
19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化学工业志 | 类型: 教育
70年代中期,主要化工企业曾开办“七·二一”工人大学,组织有生产经验的职工学习技术理论。1974年8月,福州第二化工厂经省革委会批准,创办了本省第一所“七·二一”工人大学,从厂内选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5岁以下并有5年以上生产实践经验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