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618条
人物
148条
机构
365条
事件
363条
地名
95条
专题
392条
作品
150条
实物
105条

检索条件

共 1618 条 101 / 108
1501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道路
位于大岚镇柿林村,始建于清代,重修于民国时期,系单孔陡拱石桥。桥长30米,拱券高8.5米,拱跨13.6米。
1502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建筑
于临山镇湖堤村,建于1929年。由头门、主楼和侧楼组成。头门由西式门楼和中式亭子组合而成。主楼5开间,侧楼3开间,顶上均设阳台。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
1503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建筑
位于黄家埠镇杏山村介堂里,为富商陈凤宝所建。由门厅、大厅、主楼等组成,间置花园和天井,四周围墙,占地3000平方米。体现民国时期大户居宅的建筑特色。
1504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建筑
位于黄家埠镇华家村后蒋自然村。清光绪十二年(1886),蒋梦麟出生于此宅,并度过少儿时代。故居原有3进,现仅存后进5开间平房,为清晚期建筑。
1505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道路
位于三七市镇祝家渡村祝东,南北横跨慈江(民间亦称祝江),沟通三七市和河姆渡两镇。1966年建成,全长101米。为省内最早的钢结构铁索斜拉桥。
1506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建筑
保护范围东至故居东围墙,南至故居照壁,西至故居西围墙,北至故居后罩屋北墙。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管家弄109号东墙,南至阳明西路北侧,西至山后新村4幢西墙,北至清晖佳气楼北墙。
1507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建筑
保护范围至前后围墙。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黄国治屋东墙,南至洞门弄,西至黄家南屋前走路,北至学堂弄。
1508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道路
保护范围,东段向东延伸20米,南端向南延伸20米,西侧向西延伸至新建桥东侧,北至舜江楼。建设控制地带,东至草编弄,南段南桥堍向南延伸50米,西段向西延伸至新建桥东侧,北段城墙向北延伸50米。
1509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建筑
保护范围,东、西至台阶,南、北至城墙脚。建设控制地带,东段台阶向东延伸40米,南至滨江路南侧,西段台阶向西延伸50米,北侧城墙向北延伸50米。
1510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道路
保护范围,东侧桥身向东延伸30米,南至桥南岸溪坎,西侧桥身向西延伸30米,北至荷梁公路北侧。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桥身向东延伸80米,南至南岸溪坎向南延伸50米,西至桥身向西延伸80米,北至余鄞公路北侧向北延伸50米。
1511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建筑
滩坑水库位于浙江省青田县,是省委、省政府规划实施的五大百亿工程之一。动迁、移民5.03万人,落实到余姚为265户、1000人,分别安置到13个乡镇和街道所属44个村。2003~2005年,丈亭、三七市、河姆渡、陆埠、大隐5镇所属18个村安置...
1512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建筑
钦寸水库工程是浙东引水工程的重要水源点工程,位于绍兴市新昌县。工程于2009年2月28日破土动工,库区居民动迁,余姚市的安置人数为910人,分解到9个镇。具体为临山镇101人、黄家埠镇104人、小曹娥镇80人、泗门镇183人、马渚镇149人...
1513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建筑
位于河姆渡镇芦山寺村。始建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朝廷赐额“芦山普光院”,故名隆一时。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诏颁“芦山禅寺”。20世纪60年代,宁波、舟山等地僧众迁居于此,边修持,边农耕。.“文化大...
1514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位于城区中心,属阳明街道。光绪《余姚县志》载:“旧名灵绪山,亦名绪山、屿山。”“山腰有微泉,未尝竭,名龙泉。”海拔67米。1957年辟为公园,面积10.6公顷。
1515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 类型:
在原市政府机关大院内。清雍正《浙江通志》引南宋嘉泰《会稽志》:“上有石匮,夏禹藏灵秘图之所,初名方丈山,唐天宝六年改今名。”前志记:“1954年,平掉山头,建县人民政府宿舍大楼。”1995年,市政府大院搬迁,原地块改造。2010年尚存一角。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