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龙虎山镇” 相关
共 364 条 20 / 25
286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早期天师道重要戒律之一,约出于南北朝后期,原书卷数不详,有8卷、15卷、25卷之说。今《道藏》本仅存1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残本辑录道教戒律,分为六品,即《虚无善恶律》、《戒颂律》、《百药律》、《百病律》、《制度律》、《章表律》。律文主要宣...
287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原不题撰经人,从内容文字看,当出于南北朝时期正一道士之手,疑即南齐道士孟景翼所作。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篇假设主客论辩,认为教化民众之法应随俗而变。文中还论及“宿命”与“教化”问题。
288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早期天师道斋法,源出东汉“三张”创教之时。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重新辑录。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斋法称:“谨依汉中旧典,奉建指教斋仪”。原书包括《宿启仪》、《清旦行道仪》2篇。斋仪主要记述正一道士为人行斋祈禳,...
289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本篇为早期天师道醮仪之一,源出东汉“三张”创教之时,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重新辑录。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内叙正一道士建立坛场时净坛之仪式。
290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撰写者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叙述人逢厄难,灾患不宁时,可请正一道士依法设醮,转祸为福,度灾之物,随贵贱而丰俭。
291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撰写者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叙述正一道士为人上章,祈请老君、天师,出身中“五体真官功曹”及各种神官神吏,以求消灾解厄之醮仪。
292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该醮仪何人所撰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指出:住宅选择不当会导致多种灾祸,诸如家宅虚耗,牛马死失,田蚕不熟,人口婴害,或有五瘟时气,狗鼠虫蚁作怪,财利散亡...
293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与形式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所行醮仪,该醮仪何人所撰不详。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云:“凡人如有墓山年久失修,或有崩坏,须得补葺。或时凶衰地气,致令子孙贫耗遭祸,百事不利者,须请道士飨祭坟墓之山川...
294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源于东汉正一天师道初创时期,无编著人姓名。原书卷数不详,载于《正统道藏》的6卷本已有残缺,收入洞神部表奏类。书言汉魏六朝天师道书符上章仪法。
295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的正一道士所作,但未著撰写入姓名,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分4章,即:谢过祈安章、言都功章、保护婴儿章、斩恶破鬼章。
296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该经相传由太上亲授天师张道陵,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的天师道经典。1卷,何人编撰不详,载《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内载正一道士人道受戒、日常修行及衣食起居等各方面必须遵行的规章仪范,共计有30种,132条威仪。
297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正一天师道箓仪,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或唐代。书中未书编撰人姓名,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卷记载正一道士授度法箓治职之次第。《正统道藏》收入该箓仪时,后附《天师治仪》一篇。
298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此经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徒所作。1卷,未书编撰人姓名,收入《道藏》正一部。所作经文为七言韵文,首先赞颂老君之道合乎自然,学道者当修身洁已,慎勿贪淫。其次叙述老君变化易形,西化胡人;西汉时传道张陵,设二十四治等神奇故事。
299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撰。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该卷前半篇为《五感文》,言修炼涂炭斋法。涂炭斋乃早期五斗米道斋法之一,其法“以苦节为功”。后半篇为《众斋法》,论述道教斋法要旨及其种类。
300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卷言东晋南朝天师道“立治置职”,以道官祭酒统制道民之法。陆修静《道门科略》续云:太上“授天师正一盟威之道,禁戒科律,检示万民逆顺祸福功过,令知好恶。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内外道士二千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