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6条
图表
3条
人物
3条
机构
2条
事件
7条

检索条件

与 “马金莲” 相关
共 16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戏曲事业,虽历经曲折与坎坷,但仍然是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断前进的。
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照片
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乐谱
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乐谱
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时代: 当代
(约1908-约1961)绰号霉豆腐,江西丰城人。原为景德镇市彩绘瓷器的红店中一位不错的画师,因爱好采茶戏演出,早年常牵头组织暖窑神、打新房(婚庆)踩地戏(演采茶戏),或与刘尧生等搭班演出,在群众中很有影响,因演小花脸很诙谐,观众都叫他霉豆...
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时代: 当代
女,安徽人,生于1938年,景德镇市采茶戏演员(花旦),1954年进景市采茶剧团,师从马金莲。由于刻苦认真,很快成为观众喜欢的剧团主要演员。 主演剧目:《红书剑》、《穆桂英掛帅》、《望江亭》、《哑姑泉 》等,现代戏《志愿军的未婚妻》、《特别...
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时代: 当代
女,江西都昌人,生于1940年,自幼家境贫寒,在她的学龄期间,每天晚上提马灯给姐姐照路,沿街卖唱,因而失去了入学读书的机会。1952年,大姐马金莲加入大众曲艺场,并于同年生下一女,因排练演出繁忙,马金莲将妹妹邵金兰带进曲艺场,帮她带小孩。一...
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52年4月,市文联派干部将流散在民间的三角班艺人刘尧生、刘兆生、曹二妹,和说唱艺人马金莲、徐福田以及文词戏艺人等组织起来,成立“大众曲艺场”,在财神下弄设场演出,这就是景德镇市采茶剧团的前身。1953年,一批小型采茶戏(三角班)和文词戏...
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59年下半年在景市群英堂筹办招生,校长:刘懋典(兼),1960年3月,经中共市委宣传部报请中共市委批准后正式创办。校址选在昌江河西十八渡(汽车站后不远的三层楼房处)。副校长:胡经邦(主持日常具体工作)、马火泉:教务处主任:石奎济;总务处...
1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4年10月13日起,在南昌剧场先后演出赣剧《打金枝》、《桃花装疯》、《水漫金山·断桥会》、《张三借靴》和采茶戏《卖棉纱》、《冒雪回窑》、《有窍门》。《打金枝》、《桃花装疯》、《有窍门》获节目演出奖。赣剧演员高金水(饰《打金枝》中的唐王...
1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8年9月2日-10月2日江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南昌举行。我市京剧团演出《林冲夜奔》、《八仙飘海》、《一块手表》、《英雄杨春增》:赣剧团演出《混天起义》;越剧团演出《两户人家》、《鲤鱼跳龙门》;浮梁县采茶剧团(参加上饶专区代表团...
1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1年12月2日-12月26日景德镇市戏曲剧团先后建立艺术委员会,并由市文教局统一颁发聘请书。市赣剧团由石花子、王典水、王耕梅、郑天凑、李友松、王元澄、彭德才、吴留义、胡经邦等委员组成;由邹秋太担任主席,程履芬、郑天凑担任副主席。越剧团...
1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3年6月11日《景德镇日报》刊登我市戏曲界推选为政协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名单有:刘靖宇、陈啸兰、陈红霞、郑天凑、赵爱珍、马金莲、曹达竹、彭青奎、彭德才、董明艳、邹秋太、韩湘文。
1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4年9月24日景德镇日报第三版,用整版篇幅,以“今歌昔泪唱翻身”的通栏标题,刊登了市赣剧团王元澄、张志书,市越剧团陈雅贞、屠艳凤,市采茶剧队马金莲,市曲艺队陈明初等人忆苦思甜的文章,并附有“编者的话”。
1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5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景德镇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经政协景市第四届委员会第17次常务委员会议协商通过) 文化艺术界: 王桂英(女)、陈啸兰(女)、马金莲(女)、曹达竹、王富英、刘尧生、陈桂英(女)、陶凤君(女)、陈...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